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能做这件事情的,论资格、论能力、论关系,便只有平原君!

    可要让这头老狐狸屈从自己,服从自己的意愿,就不得不展现出自己部分的实力,说是威慑也好,诱导也好,总之,目的只有一个——让平原君稳住自己不在时的朝局。

    两人再次相对而坐,可就在赵括准备对牛肉动手之时,院门外再次传来侍从汇报的声音:“宫中来人,欲见上将军于平原君!”

    “进!”赵括高声说道。

    院门再次打开,三名宫中侍卫鱼贯而入,见着赵括与平原君就是一拜,领头的侍卫则一边见礼,一边对着两位大人说道:“我王为于仲刺杀,上卿蔺相如请二位大人立即回转邯郸!”

    “谁?”平原君脱口而出地问道。

    “禀平原君:是我王!”侍卫首领恭敬而悲痛地说道。

    听闻侍卫的回答,平原君立马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不过还好对面也会错意了,倒也没有露出破绽。只是刚刚侍卫说的那个刺杀之人是谁?

    于仲?

    于仲!

    是他?!

    平原君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侍卫!怎么会是他?!

    而与此同时,赵括也装作愣住的神情,不解地对着侍卫首领问道:“汝言何物?”

    侍卫们表示,这个消息确实是令人难以接受,自己也挺懵的,但两位大佬,你们别问难我啊!我就是个送信的,有啥你们问上卿去啊!

    “两位大人,详细的情况还请回转邯郸后,与上卿商议,此乃上卿之印信,还请两位大人速速随我回转邯郸!车驾都已准备妥当!”侍卫首领知道此事不能耽搁,也不再回答两人的疑惑,直接抬出了蔺相如,让两人随自己离开。

    “来了多少人?”赵括突然问道。

    “除去我等兄弟三人,还有十人护卫上将军既平原君安全!”侍卫老实的问道。

    “来人,召集亲兵,随我回邯郸!”赵括朝门外吩咐道:“这位将军,应该没有问题吧。”

    “上将军言重了,确是末将思虑不当,险些置上将军于平原君于险地,则末将万死莫赎也!”侍卫首领一揖到底说道。

    “嗯,既然如此,出发吧!”赵括吩咐道。

    “诺!”众人一同应诺道。

    随即,一行百人踏上归途,原本皎皎如水的月光,却不知在何时,已被层层的乌云所遮蔽,远处的邯郸城乃至整个赵国,迎来了它的至暗时刻!



    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路催促,一路疾驰。

    终于在子夜之前,赵括与平原君一行人来到了王宫之外。

    穿过窃窃的呜咽声,赵括与平原君被带到了偏殿之中,一席红衣的赵王静静地躺在榻上,脖颈处一道深可见骨的刀痕已经把一切说明。

    平原君嗷呜一嗓子就扑了上去,趴在赵王的尸体上就嗷嗷地哭了起来。

    赵括也是轻叹了口气,不管心中对这位赵王有多少的不满,但终究人死债消,死者为大,随即走上前去,对着赵王的尸体,大礼参拜了一番。

    “臣本顽劣,承旧恩于马服,积功名于军旅,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马服山中,咨臣以上党军事,由是感激,遂许我王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虽值倾覆,仰赖我王圣明,西拒强秦,而北败燕军,今天下未安、创业未半,我王即崩殂于中道,呜呼,痛之无极也!”

    边拜,赵括边缓缓朗诵着《出师表》的改编版,情动出更有呼喊之声!更是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凡不明究竟之人听了都要觉得好一对知心君臣,便是知晓前后始末之人,也要忍不住赞一句:马服君真君子也。

    参拜过赵王的尸体,二人被带到了风烛残年的蔺相如的身边!

    好似感觉到二人的到来般,一直闭着眼睛的蔺相如,缓缓地睁开了双眼,在赵禹的帮助下,稍稍坐直了身体。

    “上将军来啦!”蔺相如伸出了自己枯槁的右手说道。

    赵括赶忙双手握住蔺相如的右手,说道:“上卿,末将来了!”

    “嗯!好!来了就好!来了,我就放心了!”蔺相如又将左手放在赵括的双手上:“上将军速速接管邯郸兵权,勿使生乱!”

    “诺!末将明白!”赵括应诺道。

    “赵禹、平原君!”蔺相如又说道:“你二人要好生辅助上将军,稳住局面,保住赵国。”

    “诺!”两人一同应诺道。

    “传我的令:召邯郸文武,宗亲至议事殿!上将军,去忙你的!其他事情交给老夫!”蔺相如对着众人说道。

    “诺!”众人再次应诺道。

    这一夜注定很漫长,赵括得到蔺相如的许可后,以上将军的身份,立即接管了王宫的防务,自己亲自坐镇宫门,又派心腹赵鲤率亲兵五十、王宫侍卫五十,持上将军及上卿的印信到邯郸守的手中接掌了邯郸的军权。

    而在王宫侍卫的“劝导”下,一众的朝臣和宗亲从被窝中被拉了出来,好在看着动静不对的众人,也是不敢过多言语,带着满心的疑虑,纷纷赶到了议政殿中。

    殿中一位老人瘫坐在步撵之上,众臣纷纷上前见礼,正是那许久未曾露面的上卿——蔺相如。而蔺相如的出现,更加增添了此次深夜朝见的神秘感。

    不多时,人员都已经来得差不多了。

    众臣都在等着赵王的驾临,却坐等右等始终不见赵王的踪影。就在众人焦急之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从殿外缓缓走了进来,正是远在马服山的上将军赵括。

    赵括进殿后,双手一拱,朝着蔺相如微微一拜,随即又点了点头,示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以开始了!

    蔺相如会意,挣扎着坐正了起来。

    “诸卿,安静!”蔺相如缓缓说道。

    虽然蔺相如久未露面,但威望却仍在,一句话下去,原本还闹哄哄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静静等待着蔺相如的后续。

    “我王于今夜戌时为贼人所害!”蔺相如继续用他那古井无波的声音述说着。

    但他的话语却如同炸雷一般在众臣的耳畔炸开,如同一滴水花滴入了热油中,原本波澜不惊的朝堂瞬间又噼啪作响。

    蔺相如没有立即阻止他们的探寻、讨论与疑问,就如同水花滴入热油,直接盖上盖子只会让噼啪的溅油声愈演愈烈,放一会儿,再盖上盖子,才能让热油重归平静。

    众人的声响渐渐弱了些,蔺相如的话语再次响起:“我王驾崩,而燕军又大军压境,此我大赵百年不遇之危难时刻,越是此时越需要吾等同舟共济,共保我大赵,以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当此时,若有妄言妄动者,休怪老夫无情。”

    言罢,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众臣,众臣为蔺卿的威势所慑,竟无一人敢反驳。

    “赵禹!”蔺相如点将道。

    “下官在!”赵禹立即出班答道。

    “贼人刺杀之时,汝就在门外,除宦者令外,汝是最清楚我王被刺过程之人了,汝又层供职廷尉,此案便交由你来主审,挑选大夫一人、宗亲一人协助汝审理,明日卯时前需给吾与众大臣一个真相。”蔺相如吩咐道。

    “诺!”赵禹应诺道。随即挑选了一位中大夫和宗丞,一同告退而去。

    见赵禹三人离去,蔺相如继续点将道:“上将军赵括!”

    “末将在”赵括也随即站了出来应诺道。

    “命你立即接手赵国兵权,邯郸臣民、赵国兵马悉数听从你的调遣!定要保住邯郸,保住赵国百年基业,明白吗!”蔺相如深深地看着赵括说道。

    “诺!末将勉力一试!”赵括点头应诺道。

    蔺相如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点将道:“平原君赵胜!”

    “下官在!”平原君出班答道。

    “今老夫年迈,精力不济,更兼风烛残年,随时可能前去侍奉我王,面对如此危局,力有不逮焉!然国事不可因老夫之故耽搁,赵国也不可因老夫而致倾覆。汝本为宗正,为我王心腹之人,又在军中效力,伐燕两战中皆有战功,今令汝代行上卿之责,可有异议?”蔺相如对着平原君,似又是对着众臣说道。

    “值此危难时刻,下官当勉力为之!”平原君颇有些意外,他并不是上卿一系的啊,要交接权利,应该给赵禹才是,怎么会让自己?颇有疑惑的平原君对上了蔺相如那双疲惫的双眼,此时平原君方才明白何为“苟利家国生死以”。于是不再犹疑,一揖到底而应诺道。



    第一百八十三章 杀王始末图穷匕见

    

听到平原君肯定答复的蔺相如终于把心放下了,三件事情都已经有了着落,赵国有了依靠,自己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禀上卿!”一句突兀的声音,将想要休息的蔺相如给再次惊醒。

    “言!”蔺相如不悲不喜地说道。

    “既然我王已然逝去,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也!吾等是否应该讨论下。。。。。。”一名大臣壮着胆子说道,从龙之功到手也!无论是谁最后坐上了那个位置,都给感谢吾之提议。

    旁边之人瞬间反应过来,羡慕嫉妒的有之,暗暗鄙视不屑的有之,但更多的是在思索自己要推举何人为王,以图那或可鸡犬升天的从龙之功。

    蔺相如闻言,双眼微眯!

    “何人之提议,上前来!”蔺相如缓缓说道。

    众人向着那人投去羡慕的眼神,只有少数几个熟悉蔺相如的老人知道,蔺相如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渑池之会上,面对强势的秦王,蔺相如便是如此微眯着眼睛!

    发出“选王”提议的大臣,显然并不是熟悉蔺相如的老人,满心以为会得到夸赞的他,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了蔺相如的面前。

    “是下官的提议!”大臣对着蔺相如一揖道。

    蔺相如却看也不看那人,而是转过头对着平原君说道:“作为上卿,需要把控国家政事之走向,也需为国家选贤纳能,更需要为我王去芜存菁。对于这种只想着自家飞黄腾达而丝毫不顾国家死活之人便是作为上卿要为王上为国家剔除的!”

    此话一出,刚刚还欢欣不已的大臣已然瘫坐在地

    “来人!”

    “在!”几员王宫侍卫一齐拜道。

    “将此人拖出殿外,杖毙于议政殿前,我王死因未明,若有再妄言废立者,皆以此论!”蔺相如下令道。

    “诺!”几名侍卫应诺道,随即拖着已经尿出来的大臣出了大殿,而随着一声尖叫,殿内殿外再无一丝嘈杂声音。

    “乱世需用重典!”蔺相如继续对平原君说道。

    其实蔺相如之所以不让朝臣议论立君之事,却也不仅仅是因为赵王死因不明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心中已经有了赵王的人选!如今的朝局,如今的赵国,只能由他来当家做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既然赵王之位已定,蔺相如所希望的,便是用他的威望尽量保护更多的朝臣免遭清洗,没错,保护的是朝臣,若是朝臣提出了其他的人选,你猜上位之人会怎么办?心胸稍小点的连推荐人带被推荐人一齐消失!即便心胸宽广,也免不了几番磋磨几次贬谪。

    “诸卿随我一同等候刺杀案的结果!若有事物,可向平原君说明,经其同意后,可离开!离开之人皆需两名侍卫陪同!”蔺相如看着安静了许多的大殿,满意地说道,随即双眼微闭,假寐而去。

    透过微闭的双眼,蔺相如仍在观察着殿内每个人的动静,试图找出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可惜,赵括已经离开大殿,坐镇王宫宫门之上,这也使蔺相如的作为注定是徒劳。

    。。。。。。

    时间飞逝,寅时三刻,赵禹三人再次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三人的脚步声很快将假寐状态的蔺相如给惊醒。

    “下官等见过上卿!刺杀一案已经审结,案卷在此,还请上卿查阅。”赵禹向前一步对蔺相如说道。

    “尔等三人意见可曾达成一致!”蔺相如没有结果案卷,反而对着三人问道。

    “吾等三人已达成一致!”赵禹三人相视一眼,随即一同说道。

    “既如此,赵禹,你作为代表,将此案的前因后果与众位朝臣详细说一说吧!”蔺相如继续说道。

    “诺!”赵禹对着蔺相如一揖道。

    随即转过身对着朝臣们开始了讲述。

    “犯人于仲,男,邯郸人士,岁二十有八。乃。。。。。。”赵禹抬头看了看众朝臣,显然众臣中并无几人记起这个名字。

    于是赵禹继续念到:“乃我赵国派往燕国都城细作之副首领也!亦为其首领之亲弟也!旬月之前,我蓟城细作侦知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