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内算学不是常说,天地的影响吗?太阳与地球的引力,不就是天地的影响?佛家不是说因缘际会吗?万事万物都有力在影响,不就是所谓的‘缘’?”

    “瞧,你们说的含糊,不能描述,我们都分析清楚了。”

    “但要说明炁,首先还得从你们的元气论说起。”

    “你们认为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这点,我在自身的修为足够高后,也的确看到了,我们这些有形的,一切所表现的,仅仅是宇宙当中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部分,与我们同在的部分是元气,不过我们给了它一个新名词——以太。”

    “力的存在,总是要有个介质才能够传导,那并不是水、空气这种,介质不会不同,因为它要适应万有,所以介质只能是——以太。”

    “有了介质,我们知道了力的传导,互相之间,应该有个发力的源头才对。”

    “可如我们这般,站在这里,如何发力?”

    “那些不能动的石头呢?”

    “太空当中,地球在自转,太阳在自转,星体之间尚且可以用自转来解释,可万事万物呢?当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自转’才对。”

    “那才是万有引力产生的根本。”

    “我们称之为‘磁场’,就像磁铁一样。”

    “你们可能没有研究过,人的血液会是红色,是因为铁,像许海他们这些龙种,将血变为蓝色则是因为铜。”

    “你们内算说气血同源,本质上不过是铁与磁场的关系罢了。”

    “万事万物都有磁场,但生命与金石不同,如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换你们的说法,就是人有三魂七魄,而动植物并不齐全。”

    “总之怎么都好,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主观意识,可以通过修炼控制自身的磁场,而动植物的主观意识不够,所以很难控制,这些便体现在修行上的差别。”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

    “所谓的修仙也好,修佛也罢,你们这些不过是在提升自我对于磁场的控制,用那些粗浅笼统的境界和名词去划分,导致修行之人参差不齐,也云里雾里,不得法门之要。”

    “所谓修仙。”

    “不过是手工业而已,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未来……是机械的时代。”

    钜子的竹杖再一次点地,这次点的比较用力,仿佛发号施令一样,而那漫天铁砂则猛然聚拢,如同一条铁龙直接扑向张执象。

    张执象眼神一凝,以天师剑斩之。

    那足以斩断山岳的剑光轰在铁龙之上,竟然只是扬起一层薄薄的铁砂,然后铁龙以顺累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扑倒,一路轰进一旁的山岳当中,龙爪还犹自将他死死抓住。

    “瞧。”

    “我改变了这些铁砂之间的磁场,它们便坚不可摧,你的护体金光也在一瞬间被击溃。”

    “看到了吗,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是代差造成的碾压。”

    钜子向张执象陈述着事实,金光被击破,整个人被龙爪紧紧攥住,五脏六腑都在受挤压,血液不受控制的从嘴角溢出。

    张执象微微露出痛苦的表情,但却依旧说道:“这是属于外算的力量,跟内算相比,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是谁的体系更完善,谁的路走的更远罢了。”

    “外算可以通过解析内修来建立一套修行体系。”

    “但要说已经解释内修……那就谬之千里了。”

    “内算以混元为宗,人事、因果、道德、累世修行、当世际遇、个人、天下、文明,全部都是息息相关,互相印证的,唯有齐头并进,才是大道。”

    “而你们这个修行,只是单纯的修行,它不关联修行以外的东西。”

    “最简单的问题。”

    “你们这一套,道德好坏,影响上限吗?”

    “杀人者,刀也,非我也?”

    “钜子,这种不能控制分辨修行者的体系,远远够不上新版本啊,反而只是个残缺版本。”

    钜子流露出思考的神色,呢喃道:“道德,力量……”

    的确

    。

    。

    他这一套,道德和力量剥离了……

    在未来,技术足够发达之后,是给与道德更高的人以力量,然后给道德低的人少的力量甚至不给?这又如何评判?又要建立一套怎样的社会体系来分别?

    就像撒了一个谎,要用一千个谎言来圆。

    出现了一个漏洞,竟然要不断的打补丁,以至于有些……疲于奔命。

    在钜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张执象又继续说道:“钜子要问我们又如何确定和保证修为和道德的正相关吗?”

    正相关,这是个新名词。

    但汉字好就好在可以“望文生义”,看字面就知道其意思,进而领悟到精妙。

    钜子听张执象所言,又联系到那个公式,明白五百年后,外算定然是大放异彩了的,至于内算那套道德和修行的关系是否确定,钜子也不用问了。

    事实就是如此。

    哪怕如万行那种,也是在想尽办法“躲灾”,因为天道和报应,是实实在在的。

    又该解析天道和报应了……

    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信息,他们甚至可以推算未来,自然也就能解析报应,至于天道那个层面,则又是承不承认有“神”的问题了……

    似乎无穷无尽,哪怕想要解析,数据量也大到难以想象。

    把解决问题的负担要丢给数学家……

    朱世杰闭上了眼睛,脑海中盘桓的是“太极、阴阳、五行、八卦”,那种以外算解内算则无穷尽矣的感觉越来越浓厚。

    内心泛起淡淡的苦味,因为,如果要否定内算那一套,有些东西,外算又没法解释。

    难道就要因为没有办法解析,所以认为对方“不科学”?

    真这么做了,与迷信何异?

    然而,他找不到答案的东西,后人又该有多难才能找到?快三百年了,自他以来,世间数学依旧没有超出他的人。

    哪怕是因为华夏是内算主导,而那些外族尚且还在学习阶段,没有外算主导的社会培育。

    未来如何文明形式变了,可能会有很多超越他的天才。

    但……真的能解吗?

    那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让钜子无比的苦涩,明明经由和张执象的辩论,才解决了“明鬼”的问题,可墨家要走的路,远不止是一个明鬼那么简单。

    如果说。

    内算那套,是往圣先贤已经把道理讲透了,后人只用实践便可,那外算这套,他们还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难,很难,甚至可能无数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都显得可笑。

    但,依旧要做。

    张执象说的没错,科学并不是新版本,而是与内算并驾齐驱的两套体系,甚至是还不完整的残缺体系。

    可那又如何?

    万事万物,有阳就必有阴。

    上古圣贤能够把内算的道理讲清楚,以致于后人无道可讲,那么后人的使命,是不是就是去讲外算的道理?

    他们这群开宗之人,岂能畏难?

    哪怕是为了内算与外算的“其用相通,不可岐二”,外算之路,也必须奋力前行。

    文明的觉悟,天人合一的道路,是孤阳不长的!

    “有些无法解释的东西,便暂且用内算那套好了,张执象,你既然说外算体系不全,那你这套完整的体系,也得施展出令人信服的力量才行啊。”

    “现在的你。”

    “却还只是我这龙爪之中的一条可怜虫罢了。”

    “来,挣脱出来,告诉我内算的力量!”

    (PS:关于特斯拉的能力,是李嗣涔说的,另外还有关于隐形飞机的问题,是特斯拉解决的隐身,而爱因斯坦没有解决。特斯拉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会导致数学计算陷入无穷的近似当中,对于数学家的压力太大,不存在扭曲时空,因为只要发生扭曲,就有“反作用力”拉平。爱因斯坦否定以太,而特斯拉认定以太。特斯拉的《引力动态理论》未能出版。)

    。



347、灵魂五藏精志气魄



“当然会给你看的。”

    “在那之前,先让我告诉你,内算修行体系的完整理论该如何应用,让你明白外算解释生命和灵魂到底还差了多远。”

    “要看生命,首先要明白,人为先天道体,是因为自成天地。”

    “如何自成天地?”

    “《黄帝内经》有云:五脏者; 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五脏在藏,六腑在泻在通。”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精志。”

    “你们所认为的意识、潜意识、记忆、意志的一切中枢都在脑; 其实绝非如此,它们并不在脑; 而在五脏当中。”

    “胚胎受孕; 最先发育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大脑,是心脏。”

    “若是你们认为的意识灵魂在大脑中,胚胎发育的早期,灵魂在哪?还是你们认为,意识、灵魂是随着大脑发育完成后才形成的?”

    “即便如此,灵魂总要有个种子吧,这个种子寄宿在哪?”

    “看,你们解释不了。”

    “心藏着神,藏着你这一世的自我,因其受三魂七魄干扰,所以此为……识神。”

    “我曾认为,先天之炁有十六两,宛如一灯油,四年烧一两,六十四年烧完,若是平日里养生得当; 便能五年、六年烧一两,而若是劳心劳力; 可能两年三年就烧一两。”

    “油尽灯枯,便是人死之时。”

    “后来学习的更多,发现自己应该是听错了道爷的话,自胚胎受孕的初生之时,先天祖炁是一两,或者说二十四铢。”(1两=24铢)

    “此后按黄帝内经所云,男子十六天葵至,女子十四天葵至,至纯阳为止,先天一炁停止增长。”

    “男性每32个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至16岁盈满。”

    “女性每28个月增长元炁六十四铢,至14岁盈满。”

    “盈满之时,增长皆为360铢,加上24铢先天祖炁,共384铢,是为天赋1斤16两之正数,合于易经64卦384爻数; 以全周天之造化。”

    “这一斤十六两先天一炁,才是我们的‘本钱’。”

    “人吃水谷,得气血不足; 虚耗亏空又多,便要以本钱来补,什么时候补完,本钱用光了,才是真正的寿命耗尽。”

    “我们知先天一炁共有384铢,更知祖炁有24铢,这24铢祖炁,便是灵魂的重量。”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做过实验,后世有人做过实验,研究灵魂的重量,是研究人死的那一刻,尸体上减少的重量。”

    “答案是35克。”

    “其实已经很接近了,但,具体重量应该是37。3克,也就是我们的一两。”

    “这一两祖炁,是生来就有,死去还在,人死之后,修为若是未到,留在人间,便凭这一两祖炁,什么时候祖炁消耗完了,识神也就散了。”

    “所以,供我们一生使用的先天一炁,其实只有十五两。”

    “这十五两,是魂魄的重量。”

    “密宗的瑜伽修行,说人有三脉七轮,将七魄归于七轮,道家是不认同的,因为这种修炼明显是‘另辟蹊径’,没有遵循人的先天道体。”

    “七魄就在肺中,何须提炼出来,分置于七轮当中再分开修行?此乃多此一举。”

    “金丹修行为何讲七返九转?”

    “这是河图洛书的演化规律,也是气机的运行规律,更是七之心火,心神入肾水,是九之肺金,七魄入肾水,而肝之木生火,为心火添薪。”

    “我们以意运气,便是脾与肺交,意念先动,是一切的开始。”

    “修行,便是五行五脏皆用在其中。”

    “以至于最终心火与肾水相交,为何要心肾相交呢?因为肾藏精志,何为‘志’,从心之声也!心发于神,才叫志!”

    “什么是志气?”

    “心肾相交,走在修行路上,求长生久视,求天下大同,才是志气!”

    “倘若一个人心力憔悴,肾气不足,哪怕胸中再有万般沟壑,也是生不出志气的。”

    “所以。”

    “好男儿当问长生,此乃志气!”

    “坎离交合,炼得水中真铅、火中真汞。”

    “肝木生火(心),阳中出阴,火(心)中显象而产(离龙),即龙以火里出,亦名‘真汞’,其象属阳,阳内有阴。”

    “有肺金生水(肾),阴中出阳水(肾)中显象而产(坎虎),即虎向水中生,亦名‘真铅’,其象属阴,阴内有阳。”

    “此乃修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