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执象笑了笑,说道:“我是做好了准备,跌下去的,不管是功过对半也好,还是三七开也罢,都无所谓了。”
    “护好大明这一程,我啊,陛下啊,也都该退位让贤了。”
    “没有人可以永远护着大明,古之圣王不行,伏羲、大禹、黄帝不行,我也不行,能够再为大明托一次底,便足以了。”
    “真要未来子孙不肖,后继无人。”
    “那就说明我们没做好,失败了,这长生也就走到头了。”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能殉道亦我所愿尔。”
    王绛阙固然希望张执象没有弱点,长生久视,有这么一位仙人守着,静心照料,文明大抵能够顺利成长。
    但张执象却表示,没有谁应该成为那个依靠,人们终究还是得靠自己。
    所以。
    选择这种结局,沾染上污点,是张执象主动谋划的。
    他不要当完人,不要当绝对正确。
    他需要世人批判的看他,最好批判的看一切,要会自己思考,要明白什么才是对错。
    “我的名声如何,不影响大明的进程。”
    “从最开始我就不是一个人,有陛下在那里,有你们王家的义举,有你这位青阳先生,有青阳党,有钱衡、严嵩、俞大猷、胡宗宪、海瑞,更有我们寄予厚望的张居正。”
    “有很多很多人。”
    “长生的道路已经铺就,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是你们所有人的共业。”
    “文明不因我存,不因我亡。”
    “才是该有的结果。”
    ………………&&……………………
    ………………&&……………………
    (有重复,稍后改)
    “江南的民心是徐阶的金身,我们要如何才能对付徐阶?”
    “总不能被动挨打才是。”
    昨天晚上的问题,第二天他们依旧在考虑,张执象坐在江边垂钓,傅有余已经带着村民修了几十个钓台了,遮阳的棚子,睡椅,茶台什么的一应俱全。
    完全可以边钓鱼,边喝茶。
    当然,专业人士是不会躺着钓鱼的。
    张执象坐在钓台上,架势上很认真,可与其说是钓鱼,不如说是喂鱼,鱼钩都是平的,只是挂着鱼饵等鱼儿来吃,从不拉杆。
    随意点着鱼竿,张执象说道:“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到了如今这一步,能够辨别真伪的只有时间。”
    “可时间到不了那个时候,就只能硬来了。”
    “徐阶是江南百姓心中的圣人,我也是大明的国师啊。”
    张执象这么一说,王绛阙就明白他的打算了,不由问道:“你要学孔子?”
    “嗯,孔子诛少正卯,暴尸三日。”
    “硬来的话,你有把握?”
    王绛阙有些担心,知晓徐阶是白蛇的化身,知晓白蛇的实质,便知晓其究竟有多么可怕,如果没有大势上的压制,不先从制度、人心上将徐阶打败,真的能够斩蛇吗?
    “我跟许海有交易。”
    张执象收竿挂饵,继续抛竿后说道:“以易卜拉欣为开端,拿下奥斯曼帝国并不难,问题是西罗洲在黑龙的笼罩下,他们固执、愚昧、迷信。”
    “公平的光辉照不到那里,西罗洲百姓的抗拒,会导致推进停滞
    。”
    “唯有与许海合作。”
    “才能在这个时候抽出手来,远征西罗洲,陛下的宗室外迁也是为了应和这个战略,以宗室外迁加强南洋以及海外各国的控制,保证西征的航线顺畅。”
    “将奥斯曼、天竺、南洋、大明连接起来。”
    “如此方有力量能够远征西罗洲。”
    “在这场远征当中,会是以大明的旗号,收复郑和时期的海外领土,惩罚西罗洲不敬大明,还有十多万西罗人海盗到南洋肆虐,侵犯大明的罪责。”
    “所以,这场战争要打到西罗洲臣服为止。”
    “我们的目的是屠龙,而其他各国不知道,四海生民皆不知,他们看到的,是大明的煌煌天威,如是而已。”
    这已经不是杀鸡儆猴了。
    而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以一场战争震慑全世界,并告诉所有人,大明,回来了。
    东边有奥斯曼、天竺、大明一线,西边有始皇帝带领商洲反攻,西罗洲不可能坚持得住,马丁路德恐怕要暴怒不已。
    他本以为大明现在耽于内战,西罗洲至少还有五到十年的扩张时期。
    却不想张执象宁愿绥靖白蛇,也要先屠黑龙。
    更不惜与许海合作,主动放弃大明在主宰世界后对于西罗洲、天竺等地的文明宣扬,让许海成为那个神,有意培养大明在未来的敌人……
    “史书恐怕不好记录。”
    王绛阙沉默一会后,忽然说道。
    先不论白蛇,就是许海这一段,大明在恢复郑和下西洋后,为何能够让许海坐大,这是解释不清楚的。
    双方再怎么配合,都会有痕迹在里面。
    后世之人用心研究,就会明白,许海的崛起,是张执象有意放纵的结果。
    “《孟子》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张执象说了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他并不在意史书怎么记录,真正了解的人,会知道他的用心良苦。
    一个假的,信仰神的文明,根本不需要害怕。
    倘若连一个宗教文明都对付不了,大明也不用长生了,恰恰是许海的存在,未来潜力有限,却又有庞大的体量,可以让大明在长生革命后,时刻警惕,绝不懈怠。
    “单只有一件事,对你的名声,可能没有太大影响。”
    “可是许海的事,加上你强行诛杀徐阶……”
    王绛阙没有说不成功的结果,张执象既然先杀黑龙,提振大明天威,以国运巅峰来对战徐阶,自然有胜出的可能。
    但问题是,就算赢了,后遗症也太大了。
    “能有什么后遗症?无非是我们赢了,江南百姓便时时怀念,经常想当初如果是徐阶赢了,大明又会如何。”
    “他们的记忆会不断美化徐阶,将徐阶变成真正的圣人。”
    “然后对朝廷的要求不但拔高,不断挑刺。”
    “这不挺好吗?”
    “国家若是衰弱,这种情况是要不得的,可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如果赢了,大明未来会有几百年的上升期,需要的就是不断的批评指正,这才是最关键的。”
    “要让以后的百官们知晓,徐阶的在天之灵,在看着他们呐。”
    张执象轻笑着说道,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名声。
    而王绛阙领悟到其中的妙处,复杂的看着自家夫君,只能说不愧是阳明先生的弟子,这风格是实在是太强烈了。
    “可你自己呢?”
    “你也说过,财富的本质,唯名与力。”
    ;
423、两虎相争先逐豺狼
江浙,临安府。
    今日府衙又被围起来了,游行的士子,还有那些百姓,高呼着“奸佞除尽,不容暴毙;限期通牒,北人归北”的口号,要临安知府徐渭交出那些躲在府衙中的官吏。
    自徐阶开公变革以后,也不是所有官吏都有机会跑的。
    起码各省府城能跑掉的都是少数,徐阶毕竟不是从农村开始,而是从城市开始的,反而是地方乡绅逃跑的机会更多一些。
    徐阶不在意将旧有的官吏全部清空,毕竟没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就算不被砍头,也得革除公职。
    而新的官吏全无经验,那又有什么关系?
    虽然这场变法的根基是农村,但他并没有深入农村的想法,乡村是可以自治的,他并非是皇权不下乡,而是只通过经济金融手段,就可以拿到该有的资源,所以那些问题对他并无影响。
    他只需要意志可以贯彻就行了。
    所以徐阶彻底抛弃江南士绅,毫不留情的打击那些旧官吏,完全不考虑这其中还有一批能臣干吏,对于治理是有帮助的。
    那些暴动的民众,大有冲进府衙,一把火将府衙烧掉的架势。
    之所以还未行动,是因为临安知府徐渭,乃是朝廷的人,因而他们只是通牒,并未真正动手。
    “徐大人,您可千万想想办法啊,他们通牒三日,三日过后,就要冲进府衙来,您可能没啥危险,我们就死定了!”
    原本临安府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全部央求徐渭。
    过去他们对朝廷嗤之以鼻。
    如今却巴不得飞到北边去,便是从此以后做牛做马,去做个真正为百姓做事的清官都可以,只要能够保命。
    以往都道嘉靖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今才发现,真正酷烈的是徐阶,那家伙不只是背叛了士绅那么简单,他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啊!
    “放心,能送去北边的,自然不会让你们被抓去砍头。”
    “可现在,你们还有没有要交代,要告发的?”
    “最后两天机会了啊,不然到时候我拟定名单,认为不合格的,那就直接交给外面的民众了。”
    “诸位可不要为了包庇他人,陷自己于死地啊。”
    徐渭丝毫不但有外面的沸反盈天,只是轻描澹写的看着那些官吏,其中不乏江浙布政使之流的封疆大员。
    以往这些年在地方上的权柄,就算是南京也必须考量考量。
    可如今,皆是土鸡瓦狗。
    事实证明,只要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的力量,这些剥削阶级完全不堪一击,旧的世界被撕毁,他们的权力、财富、人脉、名声,全部都没有了。
    出去了便是人人喊打。
    只要被抓,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要砍头的。
    至少,按照大明律是这样的。
    可是。
    经历过江南的惊变,他们又如何敢全部交代,须知,天下为公这一套,可是北边先搞的,到时候两边内卷怎么办?
    如今交代了,以后不过是一个死字,而且还惶惶不可终日。
    那日子可就太难受了。
    徐渭可不管他们,让人拿了纸笔给他们,说了句晚上交答卷,便不再理会他们,而是跟一旁的杨慎说道:“杨兄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当年杨廷和败给张执象,为了保住大儿子杨慎,便缴纳了投名状,也自饮毒酒而亡。
    杨慎被赦免后,不再流放。
    他有收到杨廷和的信,心中杨廷和让他交好张执象,转而去为嘉靖做事,言说利害,杨慎自然认可父亲的见识,也知道嘉靖和张执象这对君臣不一般,未来恐有大变,应当尽早加入,才能得利。
    但,他毕竟是人。
    杀父之仇,他没有那么容易就迈过。
    所以并不愿意为朝廷做事,这些年基本上就是游云山河,吟诗作赋,徐阶办东林书院后,他慕名而来,在书院当了一名先生。
    可局势变化之快,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大家都以为徐阶是“伪君子”,是打着公平的旗号在办不公平的事情,只有底层民众和普通学子会相信徐阶。
    可谁想……徐阶他玩真的。
    杨慎苦笑道:“或许当年跟着王莽篡国的那些人也是如此错愕吧。”
    大家以为你是演圣人,结果你真想当圣人。
    徐渭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会错愕,是因为你们根本就没有看懂局势,朝廷的变法到如今的这一步,长生革命的压力之下,徐阶如果不变,就只能等死。”
    “像如今这般变了,他反而可以主动进攻,隐隐有大胜的机会。”
    “毕竟江南的人力物力,是北边比不了的。”
    “而陛下和国师他们,如今的战略重心还在西罗洲,而非对付江南。”
    同为历史上的明代三才子,杨慎跟徐渭很投缘,这几天在一起聊了很多,所以明白局势和朝廷的一些动向。
    哔嘀阁
    杨慎不解的是:“徐阶都快要民选登基了,这个时候放任江南发展,而劳师远征西罗洲,真的好吗?”
    倒也不是登基,是大统领一职。
    如果说当初嘉靖让百姓投票是否还需要皇帝的投票,其实是取巧,借助时机巧妙的得到了一个结果,当初百姓能投票不要,也的顾忌考虑一二,更何况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有皇帝。
    可现在不同了。
    你再问他们,他们大多要回答,不要皇帝。
    像今天这样,你一票,我一票,大家一起选出国家的大统领来,岂不是非常有参与感,令人激动?如古之圣王一样,得民心者得天下。
    百姓分不清其中的差别。
    但可以知晓的是,徐阶作为百姓亲自选上去的大统领,他是具备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