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切诺基诸部在东海岸这边,因为大防风的原因,你们伊达部落有统一……”

    张执象在思考的时候,王源之给大防风和依琼讲解了一下北商洲的局势,大防风报仇的方向除了干掉许家以外,还可以粉碎许家的战略部署。

    凭借大防风现在的实力,拿到北斗旗,就可以成为切诺基的王。

    有他们王家帮忙,输送武器装备,切诺基人完全可以将西罗人和许家他们都赶下海……

    大防风更理智。

    他明白王源之指的路更对,因为他如果不回去的话,任由许家和西罗人肆虐,他们整个种族都有可能被灭绝。

    他感受到了更加沉重的使命。

    但。

    “在天师府还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离开。”他们切诺基人恩怨分明,是天师府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不可能弃天师府而去。

    张执象想说些什么,张永焕拍了拍他的肩膀,替他说道:“这次旅途结束,再返回龙虎山的时候,大防风就去向掌教辞行吧,掌教会答应的。”

    “嗯,师兄会答应的。”

    张执象也跟着说,大防风露出温和的笑容,他固然饱受仇恨,但在天师府那边,也感到了家的温暖,他喜欢天师府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崇拜老天师那样的世外高人,敬佩张秀才那样的读书人。

    他由衷的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强盛和伟大,那股海纳百川的气魄。

    他心中一直记得张秀才说的,殷地安人,也是华夏的分支……他们受过宣德帝敕封的,也是属于大明的子民。

    只是现在大明病了。

    朝廷再也无力组织舰队巡航世界,才让盗贼四起。

    唯有大明强盛,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

    简单的逻辑刻在心里,大防风愈发觉得张执象这次进京无比重要,这关乎的不仅仅是大明的未来,还有世界万族的未来。

    “小师叔祖放心,便是统一切诺基诸部,大防风也依旧听从天师府调遣。”

    大防风郑重无比的在张执象面前宣誓效忠。

    “啊,这,我没有这个意思……”

    张执象有些手忙脚乱,但大防风只是温和的笑了笑,王源之则在一旁悠悠一叹,明白大防风这个许诺意味着什么。

    许青麝求而不得的东西,张执象轻松就得到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人诚不欺我。

    王源之含笑瞥了女儿一眼,看,爹的眼光怎么样?王绛阙撇了撇嘴,她岔开了话题,说道:“还是讨论一下朝廷不给答复这件事吧。”

    “杨廷和如果一直拖着不出面,你打算怎么办?”

    她直接问张执象了,父亲觉得张执象很优秀,但她却觉得他还需要更多的成长,要逐步养成有主见能够独当一面才行。

    不管未来怎么样,张执象都是他们王家选定的战略伙伴。

    相比于早先的时候,因为被迫连翻卷入大事当中,不破局的话,就会被绞得粉身碎骨,还对敌人的欺人太甚,张执象已经开始逐渐习惯判断局势并作出决定了。

    他直起腰背,认真的说道:“杨廷和想等,至少拖延到淮王到应天府,才会给我回复。”

    “而且。”

    “今天他们太想杀我了,很可能已经反应过来,知道登闻鼓的重要性,明白登闻鼓只要送到京师去接受陛下敕封,他们的计谋就会不攻自破。”

    “所以,他需要时间。”

    “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调度力量来杀我。”

    说话的时候张执象看着大防风,因为大防风的出现,而且还晋级了耳顺境,这导致刺杀他变得极为困难。

    杨廷和不得不拖延时间。

    毕竟,张执象现在要走也可以,应天府这受灾的百姓可就没人管了……

    “我们好像快不起来?”

    王源之显然想到了这一层,现在就走,大防风他们的族人还救不救?工会这一摊子事不管了?张执象明明带头请愿,结果自己先跑了,名声也就毁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

    杨廷和,老谋深算啊。



82、债务价值货币本位



“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

    张执象再次摘了一句名言,越是经历的多,越是觉得先生的智慧高山仰止。

    他前世与其他孩子不同,一般人大多要经历小时候崇拜,少年时厌恶,成年后醒悟,再然后每次想起他就想哭……

    前世的时候,父亲是先生坚定不移的学生。

    从他读小学开始,父亲就让他读先生的文选,每天睡觉前都会给他讲先生的故事,所以他从小就知道先生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也最仁慈的人。

    他之所以能够懂那么多东西,能够看到社会的本质,都是因为先生的书中有教导这些。

    这一世。

    老天师和阳明先生固然启迪了他的智慧,让他看待事物能够从本源出发,可真正做到这一步,是建立在先生的教导上的……

    张执象至今做出的应对,其实只有一个逻辑——如果是先生会怎么办。

    然后,就很简单了。

    “若是顾虑杨廷和,主动权就在他手上,若是不顾虑他,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上,汪家的刺杀,朝廷的态度,已经让我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民心在我。”

    张执象很认真的说着自己的打算,他这次以身作饵引诱汪家刺杀,就是猜到了朝廷会默许,从而让朝廷背锅,使得民意在他这边。

    如今看来。

    虽然过程不同,但结果更好了。

    “民心并非无用之物。”

    “我想过了,与其暗度陈仓,将登闻鼓偷走后,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还是要面对全力追杀,那么不如从一开始就光明正大的带走登闻鼓。”

    “偷偷带走,只是多逃一段路而已。”

    “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后,光明正大的带着登闻鼓去京师,那么,江湖当中的侠客义士会来帮我,居心不良的人会来争夺,更重要的是……”

    “陛下可以来接应我们。”

    在今天之前,暗度陈仓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张执象没有起势,直接公开登闻鼓的效果,并扬言要带着登闻鼓去京师的话,只会受到各方合力打压,甚至连带龙虎山都有危险。

    王家也不会同意。

    但时至今日,在获得民意之后已经不一样了,如果真正解决大通钱庄的案子,帮百姓们兑付掉手中的纸钞,或许真的可以公开登闻鼓的事情……

    张执象的分析让大家都颇为讶然。

    王源之甚至感觉到了惊艳,他忽然笑了起来,杨廷和在京师输给了十五岁的傀儡天子,这次大概还要输给五岁的小仙人了。

    “说起来,债务到底要如何变成资产?”

    王源之这些天也琢磨了许多,但他还是好奇张执象的具体操作。

    张执象也有意在这上面出招,杨廷和想要用拖字诀来让他自乱阵脚,而他也要诱使杨廷和沉不住气。

    “王叔,能直接传消息给杨廷和么?”

    “只用一句话就可以了,要说的是:当债务能够被兑现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信用,债务本身就拥有了价值。”

    居然是这样!

    王源之如同醍醐灌顶,他一下子全明白了,他甚至想到了货币的本质,想到了当初的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失败,历史的总结永远是没有准备金超发了货币。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大明拥有海陆霸权,控制世界贸易,再多的货币都能消化,国内承受不了的,完全可以通过舰队转移到海外去。

    大明宝钞逐渐消失的根本原因是……缓慢通胀。

    当朝廷拥有货币发行权的时候,可以不断印刷货币产生通货膨胀,以此来造成财富的缩水,越富有的人财富缩水越大,而只要通货膨胀是缓慢温和的,对于经济是完全有促进作用,民众是可以感受到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而富豪的财富则会越来越少,贫富差距会逐渐缩小。

    因为社会的财富总量在变大,财富在被稀释。

    所以当初的利益阶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从洪武年间开始,朝廷收税开始明里暗里的不收宝钞,这一下子就给宝钞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这等于是在官方层面放弃给货币做信用背书。

    然后再通过假币等手段的肆虐,放松监管,如此一来,要不了几年,宝钞就会急剧贬值,到最后被放弃,改用金银和铜钱。

    当货币变成金银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很简单。

    只要把金银埋起来,市面上的金银越来越少,就会越来越值钱,因为金银的产量有限,不能像宝钞一样无限印刷。

    随着通货紧缩,那些富豪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这一点。

    会在一条鞭法执行后尤为明显,当朝廷以银子来收税的时候,百姓的命脉就完全被掌控了,铜钱和银子的兑换比例会一路飙升,物价也会越来越低……

    当交不起税,就只能借贷。

    债务不断滋生利息,而物价又被压低……

    南方商贸繁荣还好,北方就彻底完蛋了。

    那会是真正的民不聊生。

    王源之当然不知道嘉靖十年即将执行的一条鞭法,他只是悟到了货币的本质和宝钞的兴衰,对过往的事件有了更加系统的解释。

    张执象则真的想到了宝钞和一条鞭法。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条鞭法是有利于富人的,但因为桂萼也好,张居正也好,他们还要丈量土地,那就万万不行了,于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张居正人死政消,改革当中有利于民,有利于国的,全部都取消了。

    唯独一条鞭法用银子收税,将国家货币改为银本位这条,被继承了下来。

    然后,大明就亡的更快了……

    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穷死的,朝廷穷死了,百姓穷死了,谁富了呢?很难说清哦。反正后世资本那一套,都是大明玩剩下的。

    所以,大明是决计不能倒退回银本位的。

    想要解决大明的经济问题,必须发行货币,这一次的国债,只是一次试水,至于被他们学会了借机敛财怎么办?

    张执象倒是期待他们试一试。

    毕竟信用这种东西,建立很难,损毁却很容易,南京朝廷在民间没有信用,那是再好不过,北边京师虽然要接手烂摊子,但只要能处理好,就能够制定货币规则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张执象相信他给杨廷和的那句话,会让他坐不住……

    (PS:洪武年间每年发行的宝钞大概是五百万贯,而北宋每年铸的铜钱就有六百万贯,正常情况是绝不会恶性通胀的。另外,洪武年间每年铸的铜钱不到十万贯,宣德年间总共才铸造了十万贯铜钱,此后五十年没铸过一枚铜钱,以后也没有哪年铸钱超过十万贯过。)



83、修齐治平枉读诗书



既然张执象有了主意,接下来的计划就会更加具体一些了,他们所有人也进入了一种全力以赴的紧张状态。

    次日。

    张执象继续去静坐,宣讲道法。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当你不动的时候,其他各方势力却要围绕你而涌动了。

    今天比昨天更加热闹。

    经过昨天的撤兵默许之后,人们已经知道朝廷不会再动手了,老百姓们一大早就高高兴兴排队领粥喝,喝完了就来静坐。

    然后很多人发现,没位置。

    江湖中人比他们更勤快,上万名江湖侠客蜂拥而来,听张执象讲法,也因为昨天的热闹,让他们很兴奋,感觉自己参与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有帮张执象撑场子的想法。

    当然,回来现场的也不只有江湖人士和请愿的人。

    许青麝那架标志性的奢华马车也开了进来,朝廷竟然将洪武门给打开了,有官兵守卫的那边,她的马车却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许多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包括大防风。

    他不太认得许家的所有人,这些年他的复仇主要是冲着许海去的,但这个排场,看着就来者不善,所以他冷冽的瞥了一眼。

    可马车里那个妖冶的女人,眼睛里却好似有勾子一样。

    这让大防风眯起了眼睛,如同野兽望向敌人一般,他厌恶这种气息,手上的霸王枪已经攥紧了,他随时可以一枪杀死这个女人。

    但那女人毫不在意,甚至笑得花枝乱颤。

    许青麝依靠在王翠翘的怀里,素白的手指抚摸着那张比玉脂还光滑的小脸蛋,轻笑道:“我把你送给他好不好?”

    王翠翘瞳孔猛然一缩,抑制不住的颤抖。

    “哈哈哈……”

    “看来巨人也不好,世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