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执象看的皱眉。
他不明白剑气为何会是那个角度,这就是上泉信纲所谓的绝学无刀取吗?不过,剑气的强度不高,应该是唯一的缺点了。
“撒……”
“你可别太小看我了,张桑。”
这一次,上泉信纲的拔刀十分缓慢,就像是拉弓蓄力一样……
锵!
收刀回鞘的一瞬间,一道凌厉无比的剑气从张执象身后斩来,竟然是穿过了金光咒,但也花了片刻时间,让张执象能够回身对斩,那一剑,穿透力无比之强,即便张执象斩灭了剑气,也双臂发麻,余力未消。
“可惜了。”
“不过,战斗才刚刚开始,张桑。”
“接下来,可就是剑气的……炼狱了。”
上泉信纲瞬间归鞘十余次,剑气从四面八方而来,速度和发力完全不同,撞击在金光咒上泛起无数涟漪,偶尔两个抽冷子的能够钻入金光之内,若是张执象没有发觉,那剑气斩在身上,哪怕体内的气机会应激抵抗,也必然会留下一道伤口。
这无刀取,威力不强,但极为诡谲。
原理是什么呢……
张执象一边应付,一边观察,终于,他看到上泉信纲的眼睛,在拔刀的时候并非是紧盯着他来锁定目标的,更像是……走神。
原来如此。
这些剑气产生的本质,其实是上泉信纲全神贯注,臆想自己在某个方位斩出了怎样的攻击,而体内气机共鸣所牵动产生的。
如此能力,竟然有类于道家阳神的部分效果……
老天师曾经给他讲过一个故事,说是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跟别人打斗的时候,不小心杀了人,被官府判了死刑,要砍头。
恰好行刑的刽子手,又是那人的朋友。
于是那人央求朋友帮他逃生,让刽子手在砍头的时候作假,他假装死去就行。
刽子手心想,这砍头怎么作假?但朋友哀求,他又不好拒绝,就跟朋友说,我砍头之前会悄悄把你的绳索解了,砍头的时候喊一声跑,你就快跑,什么都不要管,头也不要回,你只要跑掉了,罪责也不在我头上。
那人一听,觉得能行,便十分欣喜。
等砍头的时候,刽子手果然帮他把绳索解了,然后砍头的时候大喝了一声跑,那人便头也不回的跑,一口气跑到数百里外。
躲了几年后,那人开了个小酒楼,还娶妻生子了。
二十年后,刽子手回老家办事,在一家酒楼用餐,却不料看到了当初的那个死刑犯朋友,第一眼,他吓得酒碗都翻了。
但那人却很高兴,拉着刽子手又是喝酒吃肉,又是介绍家小。
刽子手不敢说话,吃过饭后,连夜回了县城,他当年哪里有帮朋友,不过是诓骗他心安,砍头的时候利索一些,朋友也感觉不到痛,直接就上黄泉路了。
结果……
他遇到鬼了?可鬼怎么娶妻生子?难道,都是鬼?
刽子手很害怕,但还是压不住内心的冲动,在一次喝醉之后将故事讲了出来,故事也慢慢传回老家,被那人听到。
那人一听,便全部想起来了,原来,他已经死了。
瞬间。
那人便化为一滩血水……
被砍头的时候,那人的精气神跑出来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阳神,所以能够几十年生活如常人。
但一朝惊醒,便化为血水。
上泉信纲的无刀取有异曲同工之妙,主旨在于用神,神意到了,气机也就到了,故而能够在诡异的角度发出剑气。
要打断无刀取……惊神即可。
什么最惊神呢?自然是打雷了。
雷法最重要的用途可不是降妖除魔,而是……祈雨。
170、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道教祈雨通常要举行重大的科仪。
宋以后,雷法盛行,祈雨主要是通过召役雷部神将执行。而所谓的神将,其实就是自己的元神,故而在祈雨中特重气法。
其次符咒步诀特也很重要,符又是核心地位。
因为符是可以通报上天的,一般道士多借用符法,例如用铁板或新瓦一片画两张符,投放到河源深潭龙井等有灵异的地方;或是用活鲤鱼一尾,放两张符到鱼鳃当中等等……
做这么多辅助工作,都是为了跟天地沟通,从而兴云布雨。
天人是有感应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小天地拨动外面的大天地,便是祈雨的本质,所以史书上记载的许多高士,都是在皇帝的要求下,开坛祈雨的。
至于预测天气作假?
朝廷有钦天监,哪有那么好糊弄。
总之,我们搞明白了祈雨的本质,知晓雷法的本质是统御,而张执象在入静功夫上又有胎息的修为,以天地为母……
所以。
上泉信纲根本就不知道张执象体内气息在如何行云布雨,只看到他手持天师剑,偶尔在奇怪的地方点剑一指。
起初他还以为张执象是惊弓之鸟,但渐渐发现不对了。
武者的直觉,让他内心开始泛起浓浓的不安,于是,他闭上了眼睛,开始以心眼观测天地的奇迹,闭眼的那一刻,他发现自己陡然落入了一张巨大的捕网!
天气,在发生改变!
起风了,阳光忽然被乌云遮住,明明还是午后高阳的时候,天空变得低沉而压抑,骤然间一声雷鸣在天空炸响,闪电哗啦啦的扯落,雷声接连滚动,大雨倾盆而下。
舟山乃海中岛屿,水气充足,祈雨相当方便。
观众们则遭了殃,猝不及防的淋了场雨,有人开始躲雨,有人根本不在乎反而愈发兴奋,因为有懂行的在喊,是张执象招来的雷雨。
大多观众都是买了外围的,因而他们只是将衣服解下一件,撑在头顶,留在原地观战。
更让他们觉得神妙的是,雷声响起之后,张执象就撤掉了金光,他站立在那,雨水竟然主动的避开他,而上泉信纲短短片刻衣服已经湿透,刀鞘上水珠滚落……
“无刀取,破解了。”
张执象平淡无比的宣告了一声,便持着剑缓步朝上泉信纲走去,明明两人近战的实力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气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泉信纲似乎被这一场雨淋了个透心凉。
他不再是那副拔刀斩的预备动作,而是缓缓站直了身子,抬头望向天空,看着那电闪雷鸣和天空落下的雨水,任由冰冷的雨珠拍打在脸上。
他穷尽半生,集扶桑剑道之大成开创的绝学,居然就这么被破解了。
仅仅,只是一场雷雨。
这比张执象正面破解这一招还要令他难受,这是一种你辛辛苦苦钻研的成果,却不过是人家修行体系中随便找来一个法门,就天然克制,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憋屈感。
“武道,真的比不过仙道吗?”
他呢喃的自问,张执象在雨中行进,说道:“少林的达摩祖师也好,武当的三丰祖师也好,无一不是以武道显世。”
“青龙榜上的大宗师,可不会动摇对武道的信念。”
“你如此心性,看来成就也不过如此了。”
上泉信纲微微偏头,看着张执象在雨中漫步,任由身前的刀口缓缓流血,但气势挺拔如山岳的样子,忽然笑了笑。
说道:“张桑并不了解扶桑啊。”
张执象皱眉。
因为,上泉信纲忽然拔剑对自己胸口来了一刀,伤口居然与张执象的无异,那股撕裂的疼痛让嘴角咧出了笑容。
“现在,扯平了。”
“张桑,我们扶桑即有背负偷袭的卑鄙也要取胜的决心,亦有慷慨殉道的觉悟,绝望,在扶桑从来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扶桑!板载————”
上泉信纲的剑莫名的锋利,在抛弃了一切之后,他的心中唯有此剑,唯有此战,胜负已经置之度外,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件事——展示扶桑剑道的巅峰。
他要为后世做表率,撕开华夏附加给扶桑的无尽阴影,哪怕,只有一丝光明……
当上泉信纲喊出“板载”的时候,张执象明白了。
这名剑客不过是无数扶桑人的一个缩影,在那个民族的视角上,越是站在高峰,就越是能够感受到华夏文明高山仰止的压迫感,因而才会成就扶桑人那矛盾而扭曲的性格。
对于上泉信纲来说,大明,就是他的心魔。
他根本就不是在跟张执象一个人战斗,在他看来,张执象只是大明具现化的一个代表,所以从走上擂台开始,上泉信纲一直表现的敏感应激……
自负而又自卑。
真是可怜,跟华夏学了这么多年,就学不会中庸吗?
明明上泉信纲的刀无比锋利,剑气未至,光是剑意就斩断了雨水,那一往无前的剑法剑意,让所有人都深深震撼,认为不可匹敌。
而当事人的张执象,却只觉得他可怜。
可怜,可悲,可恨。
张执象半步不退,只是挽了个剑花,等待上泉信纲冲过来,既然你把我当成大明的具现,那么,就让你看看大明的——强盛!
伴随着张执象的呼吸,他气机当中的已经不是单纯的风雷之气了。
那跃动的,是金色的电弧。
金光咒与雷法,本就是极兼容的,“万神朝礼,役使雷霆”、“内有霹雳,雷神隐名”,都是金光咒的内容。
何谓“金光”?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金光乃一切道法之根源,自可“役使雷霆”,更何况,张执象的回光是金华大凝,驱使雷法的同时金光从昆仑照下,自有造化之功。
不光是张执象自己。
当金色的雷炁传导到天师剑上的时候,不同于开光的状态,雷炁在天师剑上流淌,形成奇妙的剑纹,剑刃之上,如果有数千倍的显微镜的话,可以看到树状的晶纹。
雷炁一直延伸到剑刃末端,流动状态陡然改变,锋利无比的剑气环绕着天师剑极速流动。
那经由剑气溢散开来的力量,在尚未动作之前,便将糯米灰浆浇筑的地面划出一尺多深的剑痕,由此可见,当这柄剑真正斩击的时候将多么锋利。
便是山岳,也能斩断。
这。
才是张执象毫无保留的巅峰状态,也是陆西星不愿意面对天师剑的原因所在……不仅是天师剑太强了,而且还太契合了!
上泉信纲,你要看大明,我便给你看,何为大明!
171、一剑神威四夷咸服
当!!
一截断剑飞起,雨中的两人已经错身而过,在雨中站定,天师剑上的剑纹已经消退,变回了青铜剑那朴实无华的金黄状态,唯有乌云渐渐散开,一丝日光打在上面的时候,剑面反射出的金色光辉,才会展示它的神异。
而上泉信纲还保持着斩击的姿势,但,他的剑,却已经断了。
乌云渐渐散开,阳光照在身上,习惯了雷雨当中的阴沉,忽然照下的阳光总觉得有些刺眼,上泉信纲却抬起头了,看着那凌空的昊日。
喃喃说道:“这就是大明吗?”
说完,便失去了所有力气与意识,嘭的一声倒在了地上,鲜血,从他的身下流淌而开,他自己划了一刀,张执象对称的斩了一剑,刚好形成一个×字在他的胸口。
他并没有死。
因为,他的剑心已经碎了,活着,死了,无关紧要。
终其一生,再也不可能踏入从心境了,而扶桑以后的剑豪只要无法超越上泉信纲,就无法抵达从心境。
哪怕对扶桑来说,未来百年,是一个剑豪辈出的时代。
但剑心破碎的上泉信纲,将成为他们永远无法越过的高山和穹顶,代表大明映照阴影的穹顶。
“平生最恨满清,其次扶桑。”
“犯我华夏血债者,能以血还,改我文明一字者,永世不赦。”
张执象收剑归鞘,说了句许多人可能听不懂的话,但却是他明确自己道心的话,也是明确剑心的宗旨。
他十年前回龙虎山时发下宏愿,必然以此生践行。
这两句话,便是行动的纲领。
是他立下的标准,既是他自己内心的标准,亦是全天下需要遵守的标准。
一袭道袍,仗剑走下紫金山,乌云散尽,好似仙人下凡,前襟被一剑砍破,伤口却正在结痂,少年天师,天下震服。
“国师!!”
“国师!!!”
“国师!!!”
不知道是谁最开始呼喊,迅速传染开来,全场都发出欢呼,哪怕是输了钱的,也被气氛所感染,高呼呐喊,人们心中隐隐有一种激动,虽然不知道缘何而来,但总感觉就像是雨过天晴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