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我俩日日练习,今儿已唱会了。”王悦答道。

    “好,诸位,我做了些曲子,以提振均军心士气。”

    娟儿细嫩的声音报了下名

    我的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浑辽河上

    那里有石炭和森林

    还有漫山遍野的麦花和稻香

    我的家在东北浑辽河上

    那里有我的兄弟

    还有我衰老的爹娘

    那一天,那一天

    在那个悲惨的时刻

    那一天,那一天

    在那个悲惨的时刻

    逃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先辈的荣光

    流浪,流浪

    整日在四处流浪啊

    哪年,哪月

    才能回到我牵挂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恢复我先辈的荣光

    兄弟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与你们欢聚一堂。

    轻柔的歌声打动了所有人的柔软的心房,一首唱完,室内一时无声。余大宝更是眼睛泛红,不好意思的眨巴着眼睛。

    众人反响强烈,赵烈率先鼓掌,众人随从,俩个小丫头不好意思的跑出去。

    s成绩不理想,不过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很是正常,作品还是要写下去。拜求推荐收藏支持。

    

第三十章 再临海岛

    readx    经过几天的忙碌,事情稍有头绪,赵烈决定尽快到辖地上任。赵海明竭尽所能的调集了手头的资源给予赵烈最大的支持。赵秦氏这次到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是儿子是去上任,小小年纪就任实职千户所千户,确实大喜,不过,追随赵海明身边阅历丰富的赵秦氏对赵烈叮嘱了一番官场事宜,另外,王悦、娟儿陪同前往,照顾赵烈的生活,这事定了,赵烈只有接受。

    这天一早,赵烈亲自来到李先生的宅邸来接李明峪上船,只见李先生一身便装当先出来,身后跟随一位小姐,年纪不大,只有十四五岁,还有两个丫鬟跟随,丫鬟的年纪和小姐差不多大,再就是一个中年管家,四个护卫,李夫人也出来,相互见礼后,赵烈才明白这是李先生与最小的女儿李霖一同外出,李夫人甚是不放心,多方叮嘱,又拜托赵烈多多照看。赵烈自是满口答应。李先生则笑眯眯的回应着妻的絮叨,看得出夫妻感情甚笃。

    来到码头登上两条哨船,摆渡到福海停靠的地点,一行人软梯上船,李霖不惧,自行上船,丫鬟反倒战战克克的在护卫的提拽下才上了船,随后,赵烈一干人等相续登船,福海起锚向东驶去。

    一番折腾,船启程时已是巳时初,赵烈安排李先生一家住进了自己的舱室,自己则到下层甲板对付两三天。

    午后,赵烈带领着杜立、汪全、黄汉等,向李先生介绍了庶务的情况,李先生不疾不徐的一一询问,却没有多说。

    到达大山子岛,福海号上鸣响三声号角。当赵烈登上码头时,李管家、张鼓声、七位船长以及各船上头目,还有许多岸上有活的兵丁,在码头列队,包括周围船上的士兵也挤在船舷边恭候,见到赵烈,一众人等立定,右手握拳捂胸,“见过大人。”

    “免礼。”赵烈赞许的看看张鼓声,知道是张鼓声的训导。船员不比陆上军户,相对自由散漫一些,此次如不是凯旋而归,发下赏格,收取了军心,张鼓声整训也不会如此顺利。

    “近几日,舰队将出发狩猎,”赵烈徐徐看看众人,只见众人均露出欣喜的表情,赵烈也咧嘴笑了笑,李先生则十分狐疑,久在水师行走,什么时候军兵出征有过这般高兴的时候,反而在回程时高兴才是常态,这是什么情况。

    “诸位,上一回我等带回的银两已变成灾民手中的粮食、衣物,让他们能继续活下去,”赵烈拱手一礼“在此,我代诸位灾民多谢诸位了。”

    众人手足无措的急忙回礼,口中不断不敢。

    “你们当得,诸位都看到过辽民的惨况,这几万两银子带给他们生的希望,你们是这些人的万家生佛。”赵烈机关算尽的忽悠,他决不希望这支舰队成为真正的海匪,而是知道为何行动的军队。

    众人激动的跪拜于地。

    “请起,请起。”赵烈一一扶起,好言安慰。“诸君,为何我称你们为诸君,因为你等不惧风浪,远离妻小为国而战,为大明子民奋勇杀敌,此国之君子,国之栋梁。”只见一众人等不自觉的挺直腰板,目光炯炯的看着赵烈,说也可怜,确实为国征战的士兵,却在大明没有丝毫地位,大号丘八。今日有人还是上司称他们是君子,是诸君,当真是热血沸腾啊。

    “诸君,朝鲜,与建奴勾连,大明之叛逆。倭国,与我大明战于朝鲜,让大明损失颇重,乃是大明之死敌。你们每一次打击敌人,都是替大明打击不臣,都是为大明子民带来财富,带来希望,都是带给敌人以死亡和惊惧,诸位记住,我等不是盗贼之流,乃是为国征战。”赵烈早就想好好训导一下,不过赏格未下,军心未归之时你说的都是废话,兵丁们不会往心里去,今次,舰队又要出发,赏格又已发放,此正当时。“虽说,碍于朝中一些迂腐文人,我不能明令嘉奖,我只能做到让你和你的家人后顾无忧,诸位,你等受委屈了。”赵烈又深施一礼。

    众船长,兵丁急忙回礼,场面一阵慌乱。

    “不过,你们如有意外,身后进忠烈祠,永享香火。”赵烈又加了把火。“诸位,我等坚信大明万胜。”

    一时间大明完胜之声响彻全岛。

    李先生则环视四周,眼神时而闪烁,时而犹疑,捻须不语。

    “各位船长,两日内备齐辎重,出发。”

    “遵命大人,”四处齐声响应。

    兵丁们兴奋的议论着离去。

    赵烈满意的看着四周的氛围,点点头。

    安顿了李先生一家,赵烈把一众船长找来,商议哪几艘船出征,结果,众船长们吵成一团,都想出征,开玩笑,出征就意味着饷银奖赏,作为一个船长没有挣到出征的机会都不好意思回船,当然谁也不想放弃。赵烈最后无奈拍板,让上一次没有出征的海狗、苍雨出征,海龙、苍龙留守,新命名为福松号的缴获二号福船出征,小一号的命名为海狮的留守。

    就此,有商讨了不断掠获的海船的人员问题,赵烈决定学习一战后的德军,一马双配,否则二战时德军如何建立几百万军队,横扫欧陆。所以一艘船可以配两个船长,还确定了大副制度,紧急时代替船长驾驶,也是双配,水手长双配,各个兵甲组组头双配,连厨子都是双配,毕竟船上厨子与陆地上生火,保鲜,储水等完全是两码事,结果就是能双配的都双配,结果就是舰队多了数十大小头目,皆大欢喜。至此后,赵烈的舰队双配成为惯例。

    最后,赵烈制定了李虎作为主将,张鼓声为副将的出征指挥机构,让他们分乘两艘战船,一旦一人有了意外,另一人还可以指挥船队。

    第二天,赵烈又把黄汉送走,海龙号取得了这个让海狮、苍龙嫉妒之极的差事,下扬州,扬州的繁荣富庶天下闻名,能有机会到扬州一游,对于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军户来说那就是开眼界的机会。

    赵烈又视察了岛上的建造,对进度表示满意,寒冬到来之前,人员都能进入房屋,墩台也能使用,岛上能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晚上,全岛聚餐,一是嘉奖工程人员,二是为舰队送行。

    第三天卯时中,赵烈率领众位船长于码头拜祭海神完毕后,站在码头上看着舰队缓缓出征。赵烈一直看着舰队消失才回返,他现在只能祈祷舰队好运。因为舰队是赵烈一切蓝图的基础,无可替代。他不敢想舰队有所闪失,虽说现在东亚有人想一口吃下这支舰队难,不过,海上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老天,如今这个年代可是没有卫星监看地球的天气变幻,你根本不知道哪片云彩下什么雨,只能靠运气。

    s新人新书,求推荐收藏,各种求,谢谢。

    

第三十一章 赴任千户所

    readx    舰队出发的第二天,赵烈与李先生乘坐海狮前往石岛。大山子岛离石岛几十里而已,下午到达后,赵烈让船沿海湾绕了一圈,让李先生好好看看石岛的地形,石岛湾的北部较为平坦,一直延续到东南都是平地,适合建立军营、宅院,西部沿岸平地后面隐隐是一座不高的山,西南是湾角,与东南的湾角相对,正是适合建立炮台,封锁进入石岛湾的水道。石岛湾只有西部临海有一个小渔村。人烟稀少。

    张环坐在村口的海岸边看着这艘很大的海船在海湾里兜来兜去,数艘小船在靠近村子的地方拿撑篙探来探去,这海湾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打上的鱼也不值钱,所以人烟稀少,十七岁的张环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海船来到这里,张环紧了紧破旧的衣服,站起身来看着一大两小的船只忙活,

    “张环,来的是什么人啊。”

    张环回头一看,只见蓝三、于强小跑着来到身边,两人年纪与自己相仿,都是自小开始的玩伴,

    “俺也不知道,来了好一会了,不知道忙活什么。”

    于是,三个精瘦的小子有滋有味的看着,在日渐萧瑟的深秋里,这也是一乐啊,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出来看看热闹。

    姜亮是石岛墩的总旗,墩里统共四名兵丁,按员额是十名兵丁,现在只余四名中年大叔留守,姜亮年近三十,已是最年轻的了。此地倭奴不见多时,登莱全力支撑辽东,实在没余力经营别的地界,天启初甚至一度废止了靖海卫,不过,辽沈后又重建靖海卫,此地海边土地贫薄,产出不多,军户逃亡严重,一般大明卫城有五千到六千的军户,现下靖海卫也就两千余,还分了五个千户所,真是人少、地多。

    今日,海湾里进来一个大海船,忙活了半天,姜亮带了一个兵丁来到海边,虽说不是倭寇肆虐的年代,可关系到自己小命,还是小心无大错,姜亮决定探个究竟。

    第一艘小船载了十几名护卫上岸,第二艘赵烈,李先生等人上岸,姜亮看到上岸的是大明官兵,松了口气,上前询问,才知道新任千户到来了。

    赵烈、李先生、余大宝等人离船登岸,刚一登岸,只见两个穿着破破烂烂鸳鸯战袍的兵丁跪拜见礼,

    “千户大人,小旗姜亮拜见。”

    赵烈咧咧嘴,啧,真是大明乞丐兵啊,还是我的部下,真是丢人啊。

    “起来吧,你在哪里当值啊。”

    “大人,小人就在后边不远的墩台。”姜亮用手指指身后不远处的石岛墩。

    赵烈瞭望看看,只见一个四丈高的墩台立于远处湾角一个高岗上,没有包砖,残破不堪。

    “姜亮,我问你,千户所在那个位置。”

    听声音年纪不大啊,姜亮抬头偷瞄了一下千户大人,虽是面目黝黑,身材高大,不过确实年轻,实在是太年轻了,姜亮心里嘀咕着。口中却急忙答道:“大人,千户所在北面十余里外的赤山。”

    “嗯,姜亮,你还算是尽忠职守,好,回去当值吧。”

    “遵命,大人。”姜亮领着老兵回转墩台。

    赵烈领着众人在海岸转了转,只见石岛沿岸乱石林立,真不亏石岛之名。渔村的老小也在远处观看了半天,看了半天的风景。

    一个时辰后,众人回返海狮号,在船上停留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乘船离去,海狮号向西直奔靖海卫城。

    靖海卫卫城周六里,城高两丈五尺,阔一丈五尺。卫城有四门,不过,早年抗倭时西门尽毁,没有钱粮整修,堵塞了事。城内是十字街道,分通四门,卫指挥使衙门位于北门内北街上。

    下午丑时初,赵烈、李先生与亲卫从南城外码头登岸,南门兵丁看到五品武官及护卫没敢留难,一行人顺利进入卫城,南门几个兵丁留给赵烈最深的印象是破烂的鸳鸯战袍,以及在秋风中萧瑟的瘦弱的身影。

    卫城内店铺不多,比较冷清,询问后,众人来到卫指挥使衙门外,只见官衙规模不小,不过形容破败,大门红色的漆面多处脱落,不过守门的四个家丁还算精壮,披挂齐整。一个亲卫上前递上拜帖,领头的家丁看看拜帖,巡视了一下众人,然后进入官衙通秉。

    须臾,家丁回返,称大人有请。

    赵烈与李先生来到官厅,进入厅内,只见两个五十来岁的军将安坐于案后,当中一人身着三品武官的豹服,较为清瘦,正捻着稀疏的胡须看着赵烈两人,另一个身着四品武官虎服的较胖,脖子上肥肉山峦叠嶂。

    赵烈按规矩跪拜与地,“新任靖海卫千户赵烈拜见廖大人。”

    正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