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发现军兵们都是汉人,他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是的,虽说他少时胡闹,汉语也就是懂得大略,不过毕竟还是懂得不少,最少比宋哲那个卑微小吏要明白,再者,看汉人的阵仗这是打算不走了,不走,就意味着要与朝鲜李氏争夺济州,那么他这般与李氏有着深仇大恨的人就应该是汉人们需要的,毕竟他们比普通的朝鲜人忠诚多了。

    李玄干完一天的活计,虽说自己的身体非常疲惫,精神却是好多了。他默默筹划如何引起汉人的看重。

    当李玄返回城内,离城门还有一百余步时,一阵欢呼声传播开来,

    “我们不是官奴了。不是了,我们自由了。”李玄听到这些话语,急忙跑到城门,即开人群,只见城门用朝语贴出告示,至今日始,吕宋明人废除卖身契以及济州奴婢制度,自此主从之间只有雇佣关系,全部官奴私奴都成为自由人。李玄的泪水不禁涌了出来。自己也是自由人了。

    在回家的路上,李玄不断看到有人刚刚知道消息,出来观看告示,接着就是癫狂的表现,狂喜着,痛哭着,默默流泪着,离家不远的地方他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挪动着自己老迈的双腿走着,嘴中嘟嘟囔囔着,孩子们不用受苦了,不受苦了,最后累的瘫坐地上。今日的悲喜让李玄也是难以承受。

    当他走到离家百米时,自家白发苍苍的老母也倚门而望,此时,李玄的泪水也是流了下来。

    他疾走两步跪倒母亲面前。

    s感谢这个夏天有点忙炏星九色海余贾入夜夜晚老虎叫泰哥南蛮散皇碎在手心里的阳光文刀客侠无敌皇上四海聚宾朋燕长弓寰宇神隙海子点灯宅在家里看书极生海外阿飞西京四少徐北的打赏。鞠躬拜谢各位的支持。

    拜求推荐收藏的支持。本书主角开始了一系列征战的开端,望诸位随主角体会另一段征程。

    

九十九章 投靠

    李玄今天一早把自己最好的衣服找了出来,说是最好的衣服,不过是月白色的棉服,在以前的时候不过是自己最下乘的衣服,也是多亏如此,查抄家产时,衙役们也是看不上眼,留了下来。

    老母亲帮助他把衣服穿戴整齐,弟弟李载也是打扮干净,老母和妹妹李姬站在门口目送他们离开,李玄回头望着自家茅草房顶的土坯房子,暗暗发誓一定改变自家的境地。

    两个人来到原济州府衙,只见八名披甲的兵士站在门口,四人手拿长枪,另四个人腰胯长刀,屏息而立,目光炯炯的注视门口的动静。

    “兵爷请了,小的咸平李氏求见明人老爷。”李玄上前躬身施礼。他也不知道谁是头目,只好是向着几人施礼。

    “你有何事。”一个中等身材强壮的兵丁走向他。

    “大人,我等兄弟是原北部咸平道李氏一族,通晓汉文,不知明人老爷可否聘用我等。”李玄硬着头皮说道,毕竟在他的印象里,就没有讲理的兵。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他拼了。

    “你等着。”兵头大约明白他的话,叫他等待。自己转身进入。

    过了盏茶功夫,兵头和一个大明文士模样的年轻人走了出来。

    “你就是前来自荐的朝鲜人”明人问道。

    “是,明人老爷,我等兄弟勉强通晓汉文,前来自荐,自感唐突,望大人不要见怪。”李玄说道。

    白士第本是文队中人,向来随马涛徐鸿一起处置庶务,今日一早,门前护卫来报,有朝鲜人自荐上门,马涛一愣,因为他正草拟招募告示,毕竟重新丈量田亩,分配土地,收取赋税,没有懂得汉语的当地人不成,不过,就在他刚刚草拟完毕,由宋哲翻译后,出了此事。于是马涛叫白士第处理此事。

    “哦,可通账目”白士第问道。

    “大人,我略通账目。”李载回道。

    当年按家中规矩,李玄出仕,李载负责家中财赋,田亩账目自然精熟。

    “哦,你的汉语比你哥哥的纯熟。”白士第一听李载的汉话相当的不错,还是一口的fèng阳官话。此时,他就相信李氏兄弟一定是贵族子弟出身。

    “多谢大人夸奖。”两兄弟答道。

    “随我进来。”白士第向府内走去,两人刚要进入,两个护卫拦住他们,探摸他们的身体衣物,另两个护卫手按长刀戒备。搜查完毕后,两个人跟着白士第进入官署。

    李玄是第一次进入官署,看到官署的老旧,不禁吐槽还是一个府城的官署,如此的粗陋,丢了朝鲜的脸面。

    两个人进入一个厢房内,只见四五个明人在伏案忙碌,一个朝鲜人服侍在侧,白士第走到马涛面前,

    “马大人,此是原咸平道贵族李氏兄弟,知晓汉语,略通账目。”

    “哦,”马涛抬头看看两人,“你们过来看看这幅告示与原文意思是否一样。”

    李玄李载明白这就是考量了,如果能够过了,他们基本就是差不多了,能成为明人属下的吏目,通不过,就要够呛。

    “嗯,这里应是账目的帐,这里应是人员的员。。。。”须臾,李玄李载指出了五处错漏,宋哲则是羞红了脸,他晓得自家汉文说还尚可,写吗就有点马马虎虎了。

    马涛一看就明白了,李玄,李载比宋哲强多了,不过,李载的汉文账目更好一些,这兄弟二人倒是急需的人才。

    “李载,你留在此处,起草文牍,整理账目,月饷一两白银,如尽心尽力还有奖励。”马涛当即吩咐道。

    “多谢大人,”李载大喜,急忙跪谢。

    “李玄,你先到港口帮忙,近日我军兵发其他县城,你随军通译。饷银同理。”马涛吩咐道。

    “多谢大人恩典。”李玄转忧为喜,刚刚他以为没有希望了,真是峰回路转,对于职位也是极为满意。他秉性就是不喜文牍,此番正和他的心意。

    介于庶务繁杂,李载立即投入整理账目田亩的事物中,李玄反倒是可以回家通报一声,再到码头帮忙。

    李玄意气风发的往家中走去,也许饷银不多,但是从贵族公子跌落到奴婢的李玄格外的珍惜,自己在痛苦中多少次的嘶喊,让老天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有一个就可,让他改变自家的命运,也许老天真是开眼了,这个机会自己一定抓住了,恢复往日家族荣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在明人手下没人在意李家反叛的过往,甚至可能还是晋身的阶梯。

    李玄的狂喜不提,赵烈此时站在码头旁也感受到了朝鲜人的欢喜,与昨日不同,今日朝鲜人干活极为的卖力,遇到明军兵丁是满心欢喜的施礼鞠躬,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破虏军初获济州人心。

    赵烈暗附,过两日再把分配田亩消息发布出去,济州岛上除了一些地主外,大部人心都会归附,到时李朝就是来攻,济州百姓自己都得和他们拼命,这就是均田这一大杀器的妙用,再把汉人迁来几万,大事定矣。至于唯一受损的些许士绅地主赵烈需要在意吗。赵烈相信到时,济州就是自己的基业了。

    两天的时间,骑队全部运送上岸,火炮辎重也是启运完毕,商船队在李虎的带领下回返石岛,而穆尼奥斯则是负责掌控留守战舰。

    万基带领着匠户营的提亚哥船厂的桑斯林苍马场的顾酩里卡多难民营的吴立吴波等各处的先遣人员,在济州城附近选址,由于船厂只能在港口附近选址,也是可以依靠港口军力的保护,所以,桑斯林苍开始在港口往东和往西十里范围内探查水深,礁石情况,以便确定最后的地址。

    而难民是由海路运来,所以也只能在济州附近选址,毕竟海路漂流过来,身体虚弱,得就近找到地方休整。所以,吴立吴波也是忙碌开来,就在济州城附近查看。毕竟,二十余天后,第一批的人员将至。最起码营地得建立起来,至于具体的道路公厕学堂等还要等大队人马到后才逐步建立起来。

    马场的顾酩里卡多则同李禄的东向的讨伐队出发,一旦拿下城山,立即夺取马场。

    匠户营就得精挑细选了,首先,必须得是有水的地方,匠户营用水量大,而且还得稍微僻静一点,便于保密,再者,还得离马场远一些,毕竟试枪试炮不容易惊吓马场。所以提亚哥在五十名护卫的保护下出发探查去了。

    赵烈和万基则忙于为陆军和水师建立军营,毕竟这里是自家势力的中转站,往南威慑东海南海,往东,通往倭国虾夷地,往西北,就是建奴的辽东了。这里驻守的会是军队的主力,方便随时增援各处赵烈的领地,所以军营和水营都得建造的够大才可,此外,炮台的布设也得和军营海港船厂一同考量,炮台毕竟肩负护卫港口军营船厂的使命。

    s祝各位书友欢欢乐乐度假期,谢谢关注。

    

第一百章 夺取全岛

    在济州岛行军真是个麻烦事,关明愁眉苦脸的看到一门九磅炮又一次陷入泥坑中,两匹马如何拉拽也拖不出来大炮,于是,关明千总又一次把自己护卫的战马贡献出来才把大炮拉出来;不过,自己的马也是累得无法驼人了。两天过去了,关明只走了多一半的路程。关明明白自己选择道路错误,如果是同韩建一同从岛西侧沿着官道抵达大静,再向东到西浦,也比自己选择的穿越中部山区来的快。现在是完全被炮车和辎重车耽搁了,尤其是炮车极为沉重,一旦陷入就是个烦,他不禁大骂这帮子朝鲜官老爷,修个路你能死啊。

    当关明在山区里苦逼不已的时候,韩建倒是顺风顺水的抵达大静城下,此番他的对手正是济州府判柳忠玄和正领金彦,两个人在柳忠玄的庄子上赏月,也就是趁机出来一下,喝点花酒潇洒一番,当倭寇入侵,府城失陷的消息传来,两个人都傻了,府牧李真自有其罪责,自己两人是掌控军队的,事发时却不在城中,加上失陷府城的罪名,即使自己家族在朝中有点势力,那也是只能保命而已,发配戍边是肯定了,当下还只有最危险的北方一地了,济州岛丢了嘛。两个人惶惶然带领护卫家奴几十人逃往大静县。

    一到大静,两个人与县令罗敏浩一同整顿防务,号召百姓中的青壮加入守城队伍,同时,封闭城门,于是由三百名府兵和一千名青壮的守城队伍诞生了。旋即他们接到攻入府城的是明人,登时,他们惊诧了,大明与朝鲜一向和睦,如何是明人,但是,后续的消息确认确实是明人,于是本是同仇敌忾的气氛消失了,如果是倭奴攻入大静,那么大静不会剩下多少人了,但是明人到此,我们是可以讲理的,大明一向是与我朝鲜兄弟相称,三十年前更是义助我朝鲜抗击倭寇,罗县令主张议和为贵,千万不可伤了和气,少了回旋的余地,文人向来如此,办事从来留有退路。

    柳忠玄和金彦则是主战,无论如何明人是攻占了我府城,即便是明人,也可能不是大明官军,说不定是大明海寇。

    于是,达成的协议是敌人到了再看,但是,抵抗的意志是大大降低了,内部分裂了嘛。

    在朝鲜就连百姓都知道与大明说什么也不能生死相拼,那是朝鲜的宗主国,太上皇啊。

    当韩建的兵马抵达大静时,韩建看着一丈多高的破败的夯土城池,只有城门楼包了砖,连个护城壕都没有,心说这也是县城,都不如家乡登州的一个千户所。

    一千余名马步炮军列阵在城前,此时柳忠玄和金彦都看出来来敌训练有素,行动整齐划一,整个军势气势如虹的排列在城外,气势逼人,乃是劲敌,再看看自家的破衣烂衫的千把人,真是守城都守不住。这时,看到对方没有竖起大明旗帜的罗县令却是战意甚高,不是大明官兵嘛。

    敌军来到离城只有半里时,队伍中跑出一个朝鲜人,

    “大静父老,我乃是济州城人士,大明军爷不远数千里来到此地,就是解救我们奴婢的,前几日,大明军爷已经豁免济州全部官奴,私奴,济州已经没有奴婢了,今后,济州老爷们的下人只有雇佣的,没有奴籍了。”李玄的一番话语,让大静城头乱成一片,千余青壮里大部是奴婢,听到此处吵嚷声四起,毕竟这是天大的消息。如果是真的,还抵抗个屁,赶紧开门相迎啊。当然,这个消息是让他们半信半疑的,但是,守城的意志在他们心中是全无了。

    罗县令和柳忠玄金彦到处灭火弹压,总算让队伍安静下来一些,此时,炮声响了,十门大炮接连打向城门,此时,罗县令和柳忠玄,金彦面临同崔真石一样的处境,他们不知府城陷落的具体过程,也不知道敌人大炮的威力,同样没有堵塞城门,于是他们悲剧了,城门被几轮火炮击碎后,步兵入城,队伍在从城上转到城下迎敌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