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帝-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肥义不管不顾,继续道:“主父,大王和安阳君之间早就已经有了一些误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若是主父真的将一半赵国分封给安阳君,那么大王必定心生怨恨,而安阳君也会想着要统一赵国。
    如此一来,将来两人之间必然会爆发战争!到那个时候,赵国必然死伤无数国力大减,更有可能会让齐、秦等诸侯趁虚而入。难道,这就是主父想要看到的结果?”
    主父为之语塞,半晌才道:“可是……”
    肥义也是豁出去了,高声打断:“主父,没有什么可是!若是主父一意孤行,别说是什么霸业了,赵国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灭亡!”
    肥义突然从怀中拿出了相邦印章,双手高高捧起。
    主父眉头一皱,道:“肥相这是何意?”
    肥义一脸决然:“今日肥义若是不能劝阻主父,那么等到日后史官记载,必然认为肥义乃是无能之臣,将受无数后人不齿和唾骂。与其如此,不如请主父看在肥义为主父、为赵国效力一生的情分上,罢免肥义相邦之位,也好让肥义免遭这一番骂名!”
    ……
    主父这一次是真的动容了。
    要知道肥义对于主父的意义并非是简单的臣子而已。
    肥义,那可是赵国先代国君赵肃侯给主父留下的顾命大臣!
    在主父推行胡服骑射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赵国高层都反对,只有肥义一个人坚定无比的站在主父的身边,帮助主父完成了改革,最终让赵国强盛起来,有了今天这番气象。
    对于主父来说,肥义不仅仅是自己的好相邦好臣子,更是自己的知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所以,这件事情主父不找其他任何人商量,单单就找上了肥义。
    可现在……
    主父不是没有想过肥义会反对,但肥义反对态度之坚决,称之为以死相逼也不为过。
    主父动摇了。
    这件事情,真的有那么不靠谱吗?
    大殿之中,一片死寂般的沉默。
    良久之后,主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肥相,你就当寡父今日从来没有和你说过这件事情吧。”
    主父,最终选择了收回这个提议。
    他不得不收回,如果肥义都这么反对了,那么可以预料到的是,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在赵国高层之中通过的。
    肥义闻言大喜:“主父圣明!”
    ……
    看着肥义离去的身影,主父的脸上露出了苦恼的神情。
    事情不成,该怎么向章儿交待?
    半晌,主父轻出一口气。
    算了,还是先不告诉章儿,等到凯旋大典封赏过后再说吧。
    有了封赏,想必章儿到时候得知这个消息,也不会那么沮丧了。
    另外一边,肥义出了信宫,整个人背上都是汗津津的。
    此刻的肥义,心中一改之前的不屑,对赵何大为佩服。
    “大王今日所说之事,竟然都是真的!主父如此英明神武之君主,竟然真的被安阳君和田不礼说动了,想要行那糊涂之举,将赵国一分为二!”
    “如此看来,安阳君是真的不满足于当一个臣子,而是想要裂土封王!”
    肥义站在宫殿之外,脸上的神色慢慢的变得难看了起来。
    之前,肥义觉得安阳君只是想想罢了,什么都不敢做。
    要只是想想,那就没事。
    可现在,事实证明,安阳君不仅仅满足于想,已经在开始做了!
    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肥义突然感到一阵无力,口中喃喃出声。
    “这赵国……怕是要乱起来了!”

第20章 齐稳,秦出(求推荐票)
    临淄,齐国王宫。
    大殿之中,齐国相邦孟尝君田文正当着齐王田地和其他几名齐国大臣的面,侃侃而谈。
    “大王,如今燕国已经慑服,赵国刚刚吞并中山需要时间消化,韩魏两国早已经是大王麾下之臣,正是伐楚之最佳良机!
    大王只需要联合韩魏两国共同伐楚,便可进一步的将楚国的势力向南压迫,同时彻底的夺得整个楚国的淮北地。如此,齐国霸业,必定在大王的手下更上一层楼!”
    说到兴起,孟尝君甚至有些手舞足蹈,显得颇为激动。
    抑秦、伐楚、灭宋,这是孟尝君指定的齐国争霸三步走计划。
    一旦实现,齐国必然强绝天下,如当年之晋、魏那般领袖群伦。
    虽然他孟尝君并非齐国之王,但有朝一日,史书上会把他孟尝君田文和名相管仲并列,称为齐国霸业的缔造者!
    不,甚至会超过管仲!
    看着兴奋不已的孟尝君,坐在王位之上的齐王田地脸色平静。
    齐王今年三十出头,正是最为年富力强、开拓进取之心最盛的年龄。
    而这位齐王,也的确是一位想要让齐国更上一层楼的国君。
    过去的五年里,齐王支持着孟尝君,发动了一次次的战争。
    但今天,情况不同了。
    齐王沉默片刻,开口道:“孟尝君,寡人以为,如今并非出兵的最佳时机。”
    “什么?”孟尝君吃了一惊,道:“大王何出此言?”
    齐王正色道:“孟尝君,在过去的五年里,寡人的齐国整整发动了四次大战!如今国中民生已然出现凋敝之象,不可在这般继续下去了!寡人觉得,应该先休养生息一两年的时间,然后再继续图谋对外扩张。”
    孟尝君急了:“大王,如今形势一片大好,若是等个一两年,让燕国、赵国和楚国缓过气来,那大齐想要从楚国手中夺得整个淮北地甚至是南下淮南,就是千难万难了!”
    面对着孟尝君的殷切陈诉,齐王十分冷漠的摇头:“孟尝君,寡人主意已定,就这么去办吧。”
    孟尝君脸色铁青,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既然如此,那么臣还有事处理,便先告退了!”
    看着怒气冲冲离去的孟尝君,齐王从鼻孔之中发出了一声冷哼。
    其余的几名大臣也纷纷开口。
    “孟尝君竟然如此当众顶撞大王,实在是太不像话!”
    “孟尝君之所以一力主张伐楚,为的是扩大他的薛邑封地,而并非为了大齐谋利!”
    “孟尝君之父田婴当年出任大齐相邦之时便极为跋扈,如今孟尝君也一如其父之故态!”
    齐王听着听着,脸色渐渐铁青。
    “够了,都给寡人闭嘴!你等立刻将寡人的命令传递下去,让五都大夫好好治理民生,尤其是在赵国边境,不要随意轻启战端!”
    ……
    在更早几天的时间段,秦国都城咸阳之中,也有一件事情发生。
    三十岁的秦王嬴稷高坐王位之上,神情严肃无比。
    “楼缓,寡人今日免去你秦国相邦之职,你可以回赵国去了。”
    在秦王的下首,片刻之前还是秦国相邦的楼缓一脸震惊,足足过了好半天才道:“大王,楼缓究竟犯了何错,让大王罢免了楼缓之职?”
    秦王脸色平静的看着楼缓:“楼缓,你在大秦这几年,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值得称道。但寡人想要告诉你的是——时代变了!你若是想不通,那就回邯郸,慢慢去想吧!”
    楼缓面如死灰,半晌之后朝着秦王行了一礼,踉踉跄跄的奔出大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宫城。
    秦王看着楼缓离去的背影,内心毫无波动。
    三年前,齐国大将匡章率领着齐魏韩三国联军大败秦军并攻克函谷关,整个关中都暴露在了三国联军的兵锋之下。
    当是时,为了让三国联军不继续进攻关中和咸阳,秦王不得不将蔺、离石等城池交还赵国,同时任命赵国大臣楼缓为秦国相邦,从而取得赵国的支持。
    在秦国获得赵国支持之后,三国联军也不敢继续深入秦国,只是威逼秦国归还了一些城池给魏韩两国,然后就撤军了。
    函谷关之败,那是秦王嬴稷登基以来,最为耻辱的失败!
    只有齐、魏、韩三国的失败和鲜血,才能够洗刷秦国的耻辱!
    为了洗刷耻辱,秦王忍气吞声励精图治,秦国整整三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战争。
    而现在,复仇时机已经到来了!
    秦王沉声道:“穰侯魏冉何在?”
    一位中年秦国大臣起身:“臣魏冉在此!”
    秦王将目光投向魏冉:“穰侯魏冉,从今日起,你便是大秦相邦!”
    魏冉朝着秦王躬身行礼:“臣魏冉,多谢大王恩典!”
    这已经是魏冉第二次出任秦国相邦之职了。
    秦王的目光从魏冉身上移开,落在了另外一人的身上:“司马错将军,寡人有命令给你。”
    满头白发的秦国大将司马错霍然起身,身形挺得笔直:“臣司马错听令!”
    秦王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司马错,寡人命你为主将,率十五万大秦子弟前出函谷关,讨伐魏国,你可愿意?”
    司马错抬头,一双虎目之中精光四射,沉声道:“请大王放心,臣此次出征必定得胜归来!”
    秦王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有司马错将军这句话,寡人就放心了。等到你凯旋归来之时,寡人定要亲自敬你一杯,和你共庆胜利!”
    司马错高声道:“大王,记得多留些酒!”
    秦王先是一愣,随后放声大笑。
    刚刚被任命为新相邦的穰侯魏冉眼珠转了几转,突然起身道:“大王,臣保举五大夫白起作为副将,辅佐司马错将军出战!”
    秦王的目光看向了魏冉:“白起?这是何人,为何寡人之前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号?”
    魏冉正色道:“大王,白起此人虽然声名不显,但有勇有谋治军有方,司马错将军得白起之辅佐,定然是如虎添翼!”
    秦王略微犹豫了一下,但马上就释然了。
    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副将罢了,有司马错老将军坐镇,能出得了什么事?
    穰侯毕竟是秦王的舅舅,又是刚刚上任相邦,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秦王不再犹豫,十分痛快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白起来当这个副将吧。立刻将寡人的命令给传下去,一个月之后,大军正式开拔伐魏。若是韩国人也敢出兵,那就连韩国一起给寡人打了!”
    三十岁的秦王,霸气十足。
    日虽东升,有秦在西!

第21章 黑火药
    作为相邦,楼缓在咸阳之中是有一座府邸的。
    回府之后,楼缓立刻找来了自己的大儿子,楼昌。
    “昌儿,为父的相邦之位已经被罢免了!”
    楼昌大吃一惊:“大王为何如此?”
    楼缓重重的哼了一声,脸色阴沉无比:“秦王已经不打算再和赵国联盟了,他要进攻魏国了!昌儿,你立刻出发,这个消息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通知邯郸方面!”
    楼昌愣了一下,道:“父亲,我们可是秦臣……”
    在这个时代,士人们还是有操守的。
    为哪个君王效力,就会付出自己的能力,就会为这个君王的国家效忠。
    就比如楼缓,虽然是赵主父派到秦国来当相邦的,但是楼缓并不会将秦国的机密泄露给赵国,顶多就是对赵国有所偏向。
    作为秦国相邦,楼缓在某些重要军国大事上的偏向,其实就已经足够让赵国满意了。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很多见,张仪就当过魏国的相邦,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也来秦国当过两年相邦,不过孟尝君这个家伙不老实,在打探清楚秦国的具体情况之后就带着一群鸡鸣狗盗的门客跑路了。
    齐国大将匡章就是利用孟尝君的情报,然后花了三年时间攻破了号称天下第一的函谷关。
    楼缓冷笑一声,道:“秦王今日在大殿之中当众羞辱为父,让为父回到邯郸,从今往后,为父就不再是秦国之臣了!你立刻动身前往邯郸,务必要让主父得知此事!”
    楼昌年轻的脸上充满了震惊,在朝着楼缓行了一礼之后,快步而出。
    片刻之后,几匹骏马从楼府的后门驶出,急促的马蹄声响之中,楼昌和几名护卫绝尘而去。
    楼缓站在楼上,注视着自己儿子的身影在街角消失,面带忧色。
    “秦国,终究还是不肯继续蛰伏下去。看来,一场大战很快就要爆发了。”
    当了三年的秦国相邦,楼缓对秦国有了很深的了解。
    这是一个狂热的、全民从军的国家。
    每一位老秦人都把从军杀敌作为心中的梦想,只有在战场之上获得更多的战功,提升自己的爵位,才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财富、土地和隶臣妾!
    这,也是老秦人唯一的一条路。
    其他的路,都被商君卫鞅给封死了!
    楼缓狠狠的啐了一口。
    “疯子,一群疯子……不,是一国疯子!秦赵之间迟早必有大战,咸阳……不可继续停留下去了!”
    一刻钟之后,整个楼府都变得忙碌起来。
    “离开咸阳,全府回归邯郸!”
    这是来自家主楼缓的命令。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