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帝-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何如今已经开始鼓励许多学宫之中的士人们到北方边境上去宣扬华夏化,赵国官府也在北方边境之中设立了专门的有司来负责这方面,虽然眼下的情况并不能说是大功告成,但起码也是按部就班的去做了。
    经此一战之后,整个漠南草原的东部势力基本上已经被赵国一扫而空。
    历史已经告诉过赵何,草原游牧民族就好像是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有将这片土地纳入到统治之下,才有希望彻底断绝草原对中央王朝的威胁。
    于是,赵何宣布成立东北都护府,以刚刚成年的赵国王弟平原君赵胜为东北大都护,都护府目前暂时下辖通辽、赤峰、锡林、兴安四郡,均为赵国新增之领土。
    赵国边骑军团长赵奢兼任东北都护府大将军,边骑军团同时负责对都护府各郡的守卫。
    赵何同时向上述四郡之中的所有游牧部族发出命令,限时今年秋天之前各部首领率领继承人前往东北都护府治所阳乐城宣誓效忠,否则将视为不服赵国之逆贼,将出动大军征讨。
    除了兴安郡所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实在是太过北方一些所以赵何打算放一放之外,其他三郡赵何是必须要牢牢抓在手中的。
    赵何一边带着俘虏们南下一边发布这一条条一项项的命令,等到整个架子基本上有了个框架之后,他也就回到了辽西郡。
    在这里,已经有一大批的赵国官员在肥义的命令下等待着接受这数十万东胡俘虏和妇孺了。
    赵何见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刚刚获封东北都护府大都督的平原君赵胜。
    “见过王兄。”赵胜朝着赵何恭敬行礼。
    赵何看着还带着几分年轻人稚气的赵胜,亲昵的拍了拍赵胜的肩膀:“怎么样,王兄给你的这个职位你还满意吧,有没有去找主父抱怨啊?”
    眼下的这位赵胜和历史上的那位平原君赵胜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位平原君对赵国的忠心耿耿,以及对赵何这位王兄的崇拜。
    赵胜苦笑一声,道:“王兄不要说笑了,主父现在除了政务就是忙着教谦儿骑马和兵法,对我是根本一句话也没说就打发过来了。”
    赵何哈哈大笑,道:“我听说主父也给你安排了一门婚事,你早点成亲也给主父生一个孙子不就好了?”
    赵胜摇了摇头,显然不太想谈这个问题:“王兄,接下来究竟要怎么做?”
    很显然,赵胜并不打算做一个什么也不管的甩手掌柜。
    对于赵胜的这个态度,赵何还是很满意的。
    赵何道:“其实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像林胡、楼烦、东胡这些,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同化他们。你不能因为他们的出身就歧视他们,说他们是什么夷狄之类的。你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和我们赵国一样都是华夏化圈的一员,要想办法把他们融入进来,融入到我们华夏大家庭之中。”
    赵胜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王兄,为什么不是融入赵国大家庭,而是融入华夏大家庭呢?”
    赵何点了点头,道:“能问出这个问题来,足以证明你确实是有思考过,有进步的了。”
    看着脸上写满求知欲的赵胜,赵何笑道:“为什么寡人一直在强调华夏而不是赵国,当然是有原因的。就在十年前,赵国还只是七大战国之中的一员。如果我们强调赵国,那么就等于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其他六国的人民说我们是征服者他们是被征服者,我们和他们之间就对立起来了。一旦这种对立的局面出现,那我们想要同化他们的难度就大了很多很多倍。”
    “所以,不能是赵国,只能是华夏。邯郸人也好,关中人也罢,临淄、陶邑、郢都、新郑乃至于这些大草原上的东胡、林胡、楼烦、匈奴等等等等。无论是哪里人,我们不讲国籍,只讲化。我们所有人都是华夏人,都是为了华夏的发展而出力,你明白寡人的意思吗?”
    赵胜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才道:“但其实华夏只有一个国家,就是我们赵国,对吧?”
    赵何哈哈大笑,用力的拍了拍赵胜的肩膀,道:“就是这个意思,胜弟,你悟了!”
    赵胜脸色一正,后退两步,朝着赵何再度恭敬行礼:“臣弟谢王兄教导。”
    赵何笑道:“好好干,不要担心别的事情,寡人等着你为寡人收复草原人心的那天。”
    在阳乐城之中停留了五天之后,赵何再度率军出发,这一次七万骑兵的铁蹄滚滚东向,直指辽东!

第520章 箕子朝鲜(第一更)
    辽东如今被箕子朝鲜所占领。
    这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单以建国时间而言远胜赵国。
    建立朝鲜国的箕子是商朝末期的重臣,和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也曾经做过洪范一书献给周武王,算得上是周武王在礼仪方面的老师。
    不过和微子在中原商朝故地所建立的宋国相比,箕子所建立的这个朝鲜国就是比较弱小的国家了。
    没办法,谁让这个国家位于这种苦寒之地呢?
    几百年的时间过去,箕子朝鲜虽然一直生存下来,但却一直处在燕国和北方东胡等游牧民族的阴影之下。
    由于燕国大将秦开击破了东胡的缘故,数年前箕子朝鲜曾经向燕国臣服,然后又在燕国被赵国灭亡之时捅了燕国一刀。
    这一次,面对赵国征伐的变成了箕子朝鲜自己。
    平壤城中,得知赵国大军前来的朝鲜君臣已经乱成了一团。
    国君箕正坐在最上首,脸色难看一言不发。
    在下首,一名忧心忡忡的大臣正在开口说话:“大王,如今赵国人横扫天下,其国势之强就连当年之帝辛、周武王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我们若是在辽东和赵国人对抗只能是死路一条。不如将兵马撤回平壤,凭借平壤的山地作为防守,迟滞赵军的进攻才是上策啊。”
    这名说话的大臣名叫李政,乃是箕子朝鲜的司寇。
    李政的话立刻就遭到了反驳,一名年纪轻轻的贵族站起来沉声道:“李司寇此言,大谬!想当年我国初获封之时乃是位于辽西,后来燕国逼迫我们不得不迁移至辽东,然后又再迁至如今这朝鲜苦寒之地。若是依照你这般做法,难道等到赵国人占领了辽东打到朝鲜来之时,我们还要继续南迁到马韩去不成?”
    年轻的贵族名叫箕旃,乃是国君箕正的亲弟弟,也是箕子朝鲜国的大将军。
    李政叹了一口气,道:“大将军此话未免过于刚硬了。以我国如今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能够凑出五万兵马,难道能是赵人的对手吗?”
    箕旃冷冷的说道:“赵国人都是骑兵,根本无力攻城。襄平城在我们这几年的经营下已经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城池,完全可以据守襄平城来消耗赵国人的军力。只要坚守个半年时间,冬天一到赵国人就必然退军。这难道不比直接放弃辽东,任凭赵国人打到平壤城更好吗?”
    李政道:“赵国人都是骑兵,根本不可能翻越山岭抵达平壤城!”
    箕旃嗤笑一声,道:“简直是胡言乱语!平壤城难道是与世隔绝的吗?只要有道路骑兵就能通行!你给我三万骑兵,你看看我能否从平壤城抵达辽东?”
    两人一番争执,谁也没有能说服谁,只能让国君箕正来做决定。
    箕正沉吟半晌,咬牙道:“就依照王弟所说,集合大军前往襄平城吧!”
    在箕正看来,两名重臣所说的话其实都有道理,真正让箕正做出决定的因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箕正不希望看到战火推到平壤城下。
    如果可以的话,箕正宁愿选择在远离平壤的襄平和赵国人一决胜负!
    做出决定之后,箕正发举国之师总计五万人,由王弟箕旃作为主将浩浩荡荡前往襄平城,准备在那里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阻击战!
    赵何骑兵大军前进的速度并不算快,整整十天时间过后才抵达了襄平城。
    赵何并不着急前进,既然这里将来要成为赵国的一部分,那么他作为国君当然要好好的观察一番这片土地。
    和被东胡人搞得民不聊生的辽西郡相比,被箕子朝鲜统治的辽东郡简直就是天堂。
    虽然距离中原更远,但辽东的人口显然比辽西多了很多。
    一路过来,众多村落和小城都还算是井然有序安居乐业,而且看得出来对于箕子朝鲜的认同感也不低,赵军甚至还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对此,赵何的命令很简单:“开炮!”
    哪来的炮?
    对于征服朝鲜,赵何事先当然也是做了预案的。
    打朝鲜和打东胡完全不同,箕子朝鲜毕竟是商王朝的余孽,还得到过周天子的分封,属于正经的周朝诸侯一员,农耕民族建城狂魔。
    攻城嘛,当然就要有炮才是最方便的。
    但是重炮的运输是相当不方便的,那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造个轻的。
    现在,赵何的手中就有五门“轻炮”。
    这每一门的轻炮威力仅仅有原先重炮的不到六分之一,但胜在重量大大减轻,任何一辆普通的马车都可以把它装上并且运走。
    轻炮的产生其实也是必然的。
    在后世,炮之所以越造越重,那是因为城墙越来越高越来越厚。
    在攻略中原的时候,赵国所面对的确实是又高又厚的城墙,可是得到将来西征的时候,那些西方小国有这里的国力和技术建造出像临淄、新郑、大梁这样的大城吗?显然是没有的。
    所以,更轻便但依旧足以攻破敌人城池的轻炮才是赵军将来的好帮手,尤其是对于机动性有很高要求的赵国骑兵更是如此。
    看着面前的襄平城,赵何想了想,道:“派一名投降的官员进去劝降。”
    从箕子朝鲜对辽东的经营来看,赵何是愿意给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们一条活路的。
    赵何甚至可以允许箕氏一族将来继续在赵国当官,算是对箕氏几百年来在这边兢兢业业传播华夏化的一种嘉奖。
    要知道其他六国的王族,至少一百年内是肯定和官职无缘的。
    朝鲜国王弟,这一次襄平城之中的最高统帅箕旃看着面前赵何亲笔写就的劝降书,冷笑一声:“赵王的名声我也是听说过的,这般年轻而雄才大略的大王自然是不会欺瞒我箕氏小国。但箕氏虽然是小国寡民,但毕竟也是传承近千年的祖宗基业,我辈即便再怎么不才,又岂能坐视这些基业毁于我等手中呢?”
    一个时辰之后,看着城墙之上高挂的使者人头,赵何摇了摇头,开口道:“赵奢,开炮吧。”

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
    炮声响。
    当第一批石弹落在襄平城的城墙之上时,赵国对辽东的征服战争正式进入了高潮。
    赵何看着石弹不停落在襄平的城墙上,心中却是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赵国如今的武器威力固然已经是举世无双了,但对于作为穿越者的赵何来说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赵何根据前世记忆的一些印象,以及赵国工匠们的苦心研究,对于硝化甘油的制造已经出现了重大进展。
    虽然距离成品依旧有着不知道多久的距离,但至少曙光已经出现了。
    有了硝化甘油,赵国就能够生产出炸药。
    和现在的黑火药相比,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震天雷”啊。
    只不过,当炸药生产出来的时候,赵国似乎都已经天下无敌了。
    不行,不能大意。
    亚历山大的那些部属所建立的国家还盘踞在中亚、西亚和埃及呢,在没有击败他们之前还是不能太过自满。
    只要拿下中亚、西亚乃至是埃及,那么赵国的疆域就能够扩展到那片西方明的发源地地中海!
    一切顺利的话,将来的欧罗巴大陆之上可能不再有什么日耳曼人,有的只是满口之乎者也的白皮肤华夏人!
    还别说,这情形单单是想想都觉得挺有意思的。
    赵何思绪飘飞,面前的战场反而被他忽略掉了。
    虽然赵国人动用的只是“轻炮”,但是对于从未见识过这种武器的朝鲜国人来说,还是让他们无比的震惊。
    “箕氏神在上,这是什么样的武器?”箕旃震惊无比的看着城墙之上腾起来的烟尘,嘴巴都要合不拢了。
    每一颗石弹的落下,都好像重重的打在了箕旃的心上。
    这可不是箕旃想象的战争!
    在箕旃看来,这场战争应该是赵国人犹如潮水一般冲上来,然后朝鲜守军利用无数箭矢把赵国人给射倒一片片,然后赵国人最后只能抛下一群尸体退去。
    但现在嘛,别说是什么赵国人的尸体了,赵国人压根就没有冲锋!
    只有那些石弹在不停的轰击着襄平城的城墙。
    在箕旃的身边,一名朝鲜将军开口了:“大将军,我之前还在燕国为官的时候曾经听说赵国人有一种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