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七大战国之中除了北边的燕国以及南边的楚国之外,全部卷入了这场大战之中!
邯郸,王宫。
“大王,大王,事情不好,齐国人出兵了!”肥义急匆匆的来到龙台偏殿,汇报消息。
赵何一脸淡定,对着肥义道:“肥相难道没有听到苏秦的话吗?不必紧张,让边境那边动员一下,防守一阵,齐国人打不到邯郸来的。”
肥义皱眉道:“大王,话虽如此,但这苏秦乃是间谍,其人之言,实在不可轻信啊。”
赵何笑道:“无碍。若是寡人所料不差,等到齐国夏祭之时,应当便是田甲等人发难的时刻了。”
肥义有些担忧,但还是离去。
又过三天,肥义再度前来:“大王,匡章已经率军抵达河间地,准备渡河了!”
黄河在这个时代的下游是分成两条支流的,再加上这一流域的七条大小河流,所覆盖的流域被称为河间地。
此时的河间地大部分掌控在齐国手中,也是赵齐边境之处。
赵何依旧淡定:“无妨,征发军队,准备防守,以拖延为主。”
再过两天,肥义再至:“大王,齐军已经渡河,并且占领了沙丘宫!”
赵何微微咳嗽一声,道:“无妨,继续等!让前线将士尽量拖延齐军脚步,一旦不敌,不必死战,即刻后撤!”
又过三天,肥义这一次真的急了:“大王,齐军已经突破我军防线,抵达巨鹿了!”
到了巨鹿,距离邯郸就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这一下,赵何也淡定不了了,拿着奏章的手微微颤抖,但表面上看去依旧镇定。
肥义言辞恳切,沉声道:“大王,到了现在,必须要请主父回师救援了。否则的话,单凭邯郸城中的四万多人马,坚守不了多少时间的!”
赵何皱眉不语。
齐国的夏祭,算算日子,早都已经过去五六天了。
如果夏祭当天生乱,那么现在齐军主将匡章应该收到消息,选择退兵才是。
难道说,因为苏秦不在的缘故,又产生了什么变故?
肥义正色道:“大王,苏秦所言,不知真假。若是苏秦所言只是为了蒙蔽大王,真正的目标是为了攻破邯郸呢?大王,不可不防啊。”
肥义一番陈说下来,赵何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打鼓。
由于齐赵战争的缘故,临淄城和邯郸城之间的情报传递被暂时切断了,现在的赵何也不知道临淄那边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
怎么办?
良久,赵何抬头,咬牙道:“肥师,这一次,你就听寡人的!传令出去,让所有外面的部队都撤回来,咱们这一次死守邯郸城,等着齐国人退兵!”
第64章 田甲之乱
齐国人真的来了。
十几万齐国大军在邯郸城外扎营,紫色的旗帜漫山遍野,无尽的营帐似乎要蔓延到天际。
赵何站在城头,注视着面前的情景,对着身边的苏秦道:“你有何解释?”
苏秦想了想,道:“臣无话可说。”
赵何道:“你可能不知道,已经有人不止一次的建议寡人把你的脑袋送给匡章了。”
苏秦叹了一口气,道:“大王不如将外臣送去城外齐军大营,或许外臣还能够有一些想法。”
赵何摇头:“你还有三天时间,如果三天之后齐国人还不退兵,那么寡人就要派人召回主父,你的脑袋就会成为匡章的玩具,你做过的所有事情也会天下皆知。”
看着赵何转身下城的背影,苏秦脸色复杂。
难道,自己大计未成,竟要死在此地?
赵何走下城头,迎头看到肥义走来。
“大王不可轻涉险地啊!”
赵何哈哈一笑:“若是齐人逼迫而来,寡人却在宫中当一只缩头乌龟,那才是真正置民心于险地了。”
肥义看着赵何,正色道:“大王,必须要向主父示警了。”
赵何摇头,轻声道:“主父如今攻伐上党,正是关键时刻。若是这个时候示警,那么就前功尽弃了。”
肥义道:“大王,这太冒险了,老臣不能让大王这么做!”
赵何一把抓住了肥义的手,一字一顿的说道:“肥师,为了上党郡,这样的冒险,值得!”
如果单单是一个苏秦,一个史书记载就让自己和邯郸陷入险地,那赵何其实是不会干的。
可是现在,这个事情牵扯到了赵国攻伐上党郡。
只要撑过去,赵国很有可能就会一举拿下上党郡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冲。
为了上党,赵何觉得,值得一赌!
赵何的话打动了肥义,肥义深吸了一口气,道:“大王,最多五天时间。若是五天之后齐军还不退军,老臣斗胆,必须要请主父回师救援!”
赵何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沉声道:“肥师,相信寡人,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齐国都城,临淄。
田甲府。
战国时代养士成风,作为一名大夫,田甲也同样在府中蓄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死士。
此刻,田甲注视着面前的上百名死士,沉声开口。
“二三子,吾田甲养尔等多日。今日,便是尔等报效吾,和吾君上孟尝君之时!
齐王无道而治,国中疲敝,怨声载道。今有孟尝君贤名著称于世,合该为齐国新君!
今日,齐王将出宫往太庙,祭其父母,这是吾等的机会!
只要拿下齐王,吾等便可拥立孟尝君为新王。到那时,二三子皆有重赏,一生富贵无忧!”
在田甲的煽动下,死士们发出了兴奋的呼喊。
田甲府邸之外,两个不起眼的人正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暗中交谈。
“总管,田甲似乎开始行动了,是不是想办法提醒一下齐王那边?”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临淄这边赵国对外情报处的最高负责人,代号为“东”。
在“东”的身边这名所谓的“总管”,乃是一名颇为年轻的无须男子,他的名字叫做繆贤。
繆贤眯着眼睛,用寺人特有的嗓音尖声道:“提醒?提醒齐王干什么?”
东愣了一下,道:“可若是不提醒齐王,那岂不是真要被田甲成功了?”
东可是很清楚,齐王为了提防孟尝君,暗中派出了大量人手在孟尝君府邸附近预备,反而期望自己身边的守备力量十分空虚。
繆贤嘿嘿的笑了起来:“你懂什么?就是要让田甲成功!好了,之前安排的刺客都到位了?”
东轻轻点头,道:“都到位了,只要找到机会,就按照您的吩咐,用劲弩对齐王进行远程行刺。”
“好。”繆贤笑道:“现在,就等田甲行动了。”
一个时辰之后。
齐王的车驾浩浩荡荡的出了城,朝着城外的太庙而去。
齐王坐在王驾之上,对着身边的一名心腹道:“孟尝君那边可有什么异动?”
心腹答道:“孟尝君在府中设宴,大宴宾客。”
齐王微微点头,放下心来。
几天之前,齐王暗中收到风声,说孟尝君可能在夏祭之时对自己不利。
由于没有证据,所以齐王也不打算轻举妄动,毕竟孟尝君和父亲田婴两代父子都是齐国相邦,在齐国之中势力强大。
齐王咳嗽一声,道:“盯紧了他。”
齐王也有自己的算盘,孟尝君近来是越发的桀骜了,和齐王之间冲突不断。
是时候换一个新相邦了,只不过现在还需要一些时间。
等到匡章攻破邯郸归来,应该就是时候了。
就在齐王思虑之间,突然,道路两旁射出一片箭雨。
齐王身边的护卫猝不及防,纷纷被射倒。
一声大喊猛然响起,田甲带着上百名死士犹如猛虎下山般杀出,楔入齐王护卫队之中。
更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在齐王的护卫队之中,竟然也有一部分人配合田甲,对其他的护卫队同袍倒戈相向。
一阵短促而又激烈的战斗之后,田甲提着血淋淋的大刀和齐王心腹的脑袋,箭步登上王驾,来到了瑟瑟发抖的齐王面前。
齐王此刻再无之前的从容,颤声道:“田甲,你……”
田甲将齐王心腹的脑袋抛下,狞笑道:“大王,是时候……”
田甲突然一惊,猛然回头,却见一支弩矢迎面而来,弩尖上寒光点点。
田甲下意识的一让,正好偏过这支箭矢。
一声惨叫响起,田甲心中大惊,回头一看,发现弩矢已经没入齐王小腿。
“该死,有刺客!?”田甲一回头,正好看到不远处,两人一马。
远处,繆贤十分满意的点头:“很好,射得不错!现在,快让人去城中示警,让齐王的那些人对孟尝君府下手!”
东放下手中劲弩,一边驾驶马蹄疾奔,一边笑道:“总管放心吧,都准备好了。”
繆贤嘿嘿的笑了起来,道:“这下子,齐国要大乱了!”
东十分佩服的说道:“全是总管妙计。”
繆贤一巴掌就拍在了东的头上:“什么总管妙计,那都是大王指导有方!”
东闻言一愣:“难道,此计居然出自大王之手?”
繆贤哼道:“要不然呢?”
东顿时大为佩服:“想不到大王远在邯郸,却比吾等要更加清楚临淄之情况!”
繆贤哈哈大笑,骄傲的抬起头:“尔这蠢材,大王之才能浩如烟海,岂是你可以揣测的?好好办事,总有一天,吾等会跟着大王一起飞黄腾达,出人头地!”
两人纵马狂奔,将田甲追击过来的手下远远的抛在身后。
两刻钟之后,得到齐王遇刺消息的齐国大司理田宝率领众多士兵强攻孟尝君府,一番激战下来,偌大的孟尝君府血流成河,除了孟尝君和少数心腹之外,孟尝君府邸上下数千口人被杀得十不存一。
一个半时辰后,还没有搞清楚情况,带着齐王刚刚入城的田甲被城卫军包围,田甲全家老少被押送到田甲面前。
在长达半天的对峙之后,一支冷箭突然从暗中射出,准确无误的命中田甲,将田甲射成重伤。
随后,田甲的几名心腹见势不妙直接哗变投靠了齐王,已经因为受伤而奄奄一息的齐王得以获救。
在经过齐国宮医整整一天一夜的治疗后,齐王终于清醒过来。
再度清醒的齐王一睁开眼睛就发出了两条命令。
第一,宣布孟尝君田文为国之逆贼,尽夺其官职爵位,并发出追杀令。
第二,召率军攻伐邯郸的大司马匡章率军回国!
第65章 是否回援邯郸?主父的犹豫。
上党郡,滏口陉。
滏口陉乃是太行八陉之一,因出自滏山之口而得名。
此刻,红旗招展,赵国大军犹如一条长龙,在一座狭小的盆地之中不停前进。
经过连日激战,赵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破了滏口陉之中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一座城邑涉县,正在向着上党盆地进发。
主父赵雍立在一辆战车之上,身躯随着车轱辘的滚动不停的左右摇摆,一脸严肃。
前方,在道路的尽头,一座关隘缓缓出现在了主父和赵国大军的面前。
这座关隘外面宽阔达到四五十丈,但在关口处却突然收窄,从空中看去形似一个壶口,由此得名“壶口关”。
在壶口关的城墙之上,是数量密集、严阵以待的韩军。
主父眯着眼睛,注视着面前的壶口关。
这里,是滏口陉拦在赵军面前的最后一道关隘。
只要突破壶口关,赵国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上党盆地,再无阻碍。
到那个时候,数量上绝对劣势的韩军就再也无法抵挡赵国大军的进攻了。
“不知道晋阳方面的情况如何了……”主父心中暗想。
赵国这一次对上党是两面夹击,不单单是邯郸,晋阳方面也同样调集了三万军队,由将军赵文率领,从北面南下攻击上党盆地西北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即便主父这边攻不破壶口关,赵文所部也有可能从背面前来接应,双方里应外合。
不过,主父显然并不打算等待赵文率领的那支晋阳军。
一来,赵文打过来,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二来,身为主力却要被接应,那像什么话?
“攻城!”
主父一声令下,赵军展开了进攻。
潮水般的赵军朝着壶口关冲去,红旗在空中挥舞,杀声嘹亮。
城头之上,韩军的弓箭手箭如雨下。
在壶口关前的空地上,一名名赵军士兵中箭,犹如被收割的麦子一般倒下。
狭窄的壶口让城墙上的韩军占据了极大的地利,而赵军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却根本摆不开阵型。
一个时辰的激战之后,主父看着迟迟没有进展的攻城局面,毫不迟疑的下达了命令。
“鸣金,收兵!”
短短的一个时辰,赵军就已经付出了近千条性命的代价。
但,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主父思考片刻,得出结论:“由于伊阙之战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