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帝-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父话音落下,在场众人顿时一个个都是如释重负,大喜过望。
    “恭喜主父,贺喜大王!”
    “乐毅将军果然不愧是国之栋梁!”
    一时间,庆祝之声不绝于耳。
    赵何倒也习惯。
    赢了吹,输了喷,都是基本操作。
    主父心情甚好,扬了扬手中的战报:“来来,二三子都传阅一下,看看乐毅将军是如何退敌的!”
    战报第一个传到了赵何的手中。
    赵何看了一下,发现原来战报是乐毅所写的。
    看着看着,赵何露出笑容。
    “乐毅,果然不愧是当世名将啊。”
    怎么用重骑兵,当然是赵何教的。
    但道理都懂,做的时候该怎么做,同样是一门大学问,甚至是更大的学问。
    所谓,知易行难,便是如此。
    乐毅,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吃透赵何教授的理论,并且成功的运用出来,在战场上打败魏冉、司马错这般强敌。
    这是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将帅之才啊!
    赵何心中有数,自己也就是懂这些理论的东西,要真的带兵上阵?那就是怎么死都不知道的了。
    不过,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没有任何人是能够全知全能的。
    大王有大王的职责,将军有将军的责任,各司其职,干好自己该做的工作,才能让赵国不停的强大!
    赵何想着,露出一个十分开心的微笑。
    半晌过后。
    御史信期牢牢的盯着战报上的一行字。
    “……臣以廉颇率龙骧军五百重骑兵突入敌军右翼,阵斩秦锐士上百,秦军右翼溃退,臣趁势掩杀,由此得胜!”
    信期突然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
    早已看完战报的肥义捋着胡须,微笑看着此刻脸红得犹如猴子屁股一般的信期。
    信期御史,还是……太过年轻啊。

第97章 齐王:赵国,今非昔比了
    临淄。
    齐王坐在上首,听着下首的大臣们汇报战局。
    “大王,触子如今已经率军占领了半个方与郡,宋军节节败退,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齐王一听这番话,眼睛顿时就舒服的眯了起来。
    但齐王转念一想,寡人的大齐可是天下霸主,打个小小宋国,那不是手到擒来?
    于是,齐王脸色再度变得严肃,面无表情的淡淡点头,瞬间又恢复了威严。
    “楚国方面,可有何动向?”
    对于齐王来说,这是除了齐宋战场之外要关注的头等大事。
    眼下,秦赵魏正在大打出手,燕国越国鲁国这些又全是渣渣,只有楚国才有实力在这时候掺上一脚,搅黄齐国伐宋的好事。
    大司马匡章道:“回大王,根据楚国之中的探子来报,楚军在陈城方面似乎已经开始聚集兵马了。”
    齐王一听,眉头立刻皱起:“好个楚王,这是要和寡人做对啊。”
    不过也很正常,楚国人嘛,打不死的小强,什么都不硬,就是骨头硬。
    虽然说因为上任国君楚怀王胡搞瞎搞的缘故,楚国已经从霸主的地位跌落下来,但纵观华夏,除了齐秦赵之外,现在也就是楚国最强了。
    齐楚交战,齐军当然优势,但楚军也没有到完全不能打的地步。
    齐王沉默片刻,道:“吕相啊,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齐国相邦吕礼迟疑了一下,道:“大王,老臣以为如今应该派出使者,前往燕、越、鲁等国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要让楚国再获得更多的盟友。”
    “那楚国如何解决?”
    “只能看触子将军了。”
    齐王叹了一口气,有些糟心。
    大齐都是天下霸主了,怎么打个宋国,谋划了这么些年,感觉还是挺艰难的?
    看看隔壁赵国,顺顺溜溜的就把中山国和上党郡打下来了,好像都没使劲啊。
    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齐王十分不爽的哼了一声,道:“秦赵两国那边的战事,现在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秦国其实是双线作战,不过齐王对秦魏两国之间的战事并不关注。
    因为没悬念。
    大司马匡章答道:“秦军以魏冉为主将、司马错为副将,率军十万,和七万赵军在上郡对垒。”
    齐王咦了一声,稍微有些惊讶:“魏冉和司马错一起领兵?看来,秦国还是颇为重视这一战的。对了,赵军主将是谁?”
    匡章道:“赵军主将,乃是赵国郎中令乐毅。”
    “乐毅?”齐王有些困惑的皱起眉头:“寡人可没听说过此人,郎中令……所以,是赵王的心腹了?”
    匡章道:“乐毅乃是中山降臣,在沙丘宫变之中表现优异,率军击败并杀死了叛乱的安阳君赵章。”
    “原来如此。”齐王笑着向匡章点头。
    果然不愧是当世名将,这知己知彼的本领就是高啊。
    齐王又问道:“那这乐毅可曾有过什么战绩?”
    匡章道:“沙丘宫变后,乐毅去年以副将的身份随赵国大将军牛翦出征秦国上郡,并击败魏冉。”
    齐王点了点头,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这小赵王推心腹上位的心思很急啊。怎么,那赵主父真就无动于衷?”
    匡章闭上嘴巴,这个问题就不是他能够回答的了。
    吕礼笑道:“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赵主父居然盛年禅让,却又把国君之权牢牢掌控,倒也是颇为奇葩了。不过想来在沙丘宫变之后,赵王应当也是受了刺激,想要拿下一些权力,算是理所当然。”
    齐王哈哈大笑,道:“吕相啊,你还别说,自沙丘宫变以来,赵国倒是真的捡了不少便宜,让寡人都心动了啊。”
    说着,齐王摇了摇头,道:“但寡人总觉得,赵王此举,乃是一个败笔。”
    吕礼道:“大王何出此言?”
    齐王正色道:“赵王此举,太过急躁!乐毅一战而副将,两战而主将,如此提拔速度,实在是过于拔苗助长了一些……培养人才应当按部就班,而不是如此强求一步到位!这乐毅若是有才能还好,若是个无能之徒,那么到了高位之后,便当真是要连累三军了。”
    吕礼眨了眨眼睛,笑道:“若是赵国能出现主父和大王相争之局,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齐王微微摇头,道:“难了。大司马,你觉得这乐毅,能胜魏冉和司马错否?”
    匡章微微沉默片刻,道:“胜负应当在五五之分。”
    “五五开?”吕礼眉毛一扬,笑道:“大司马好像很看好乐毅啊。”
    匡章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若非吕礼,这相邦之位本也有可能是匡章的。
    之所以这一次伐宋是触子领军而非匡章为将,这背后也少不了吕礼的“功劳”。
    吕礼没有等到匡章的回话,便自顾自的转向齐王,开口道:“大王,臣以为若是赵国战败,那么大王正好趁机拉拢,赵王年轻气盛,只需要稍稍激上一激,必然会持续和秦国争锋。如此,大齐攻宋只需面对一个楚国,倒也不算什么了。”
    齐王长出一口气,正待说些什么,突然目光微微一凝。
    “大王,秦赵上郡战报已至!”
    一名信使快步走上大殿,将战报呈上。
    齐王笑着摊开战报,突然整个人愣住了。
    齐王脸上神情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片刻之后,齐王放下战报,一字一顿的说道:“魏冉,吃了一场大败仗。”
    “什么?”齐国群臣都是大吃一惊。
    齐王摇了摇头,道:“吕相啊,之前你所说的取消帝号之事,等会便昭告天下吧。”
    吕礼微微一惊,道:“可是大王先前不是决定了,要等到拿下宋国再取消帝号吗?”
    先灭宋再取消帝号,就能够凭借着帝号一事转移一下诸侯国的注意力,从而让齐国灭宋之事不显得那么突出。
    但现在,大半个宋国都没有拿下来呢。
    齐王叹了一口气:“来不及了。赵国如今灭中山、收上党,又两破秦军,气势极盛。若是寡人再不小心应对的话,一旦被赵国盯上,就是一桩麻烦事了!先取消帝号,让赵国和秦国去做那殊死之争吧。至于宋国……传令给触子,若是楚军当真援宋,那么,就让他适可而止,下次大齐再择机伐宋!”
    说完这些话之后,齐王也是有些无奈。
    “赵国……今非昔比了啊!”

第98章 勾心斗角的秦国政坛
    咸阳。
    砰的一声,秦王摔了桌子。
    “无能,简直是大秦之耻!”
    在秦王的怒火面前,众多秦国大臣纷纷低头,没有任何人敢大喘气的。
    新城君芈戎坐在最靠近秦王的位置上,脸色难看,心中也是暗暗叫苦。
    伯兄啊伯兄,你怎么打个名不见经传的乐毅,还打成这个样子呢?
    虽然不是同一个爹,但芈戎和魏冉是同一个妈,而且两人还是政治同盟。
    所以当魏冉打了败仗之后,芈戎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芈戎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上首怒火熊熊的秦王,心中一声暗叹。
    大王……这是在借题发挥啊。
    现在的大王,是越好越不好控制了。
    是的,控制。
    秦国的政治局势,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当年,秦武王嬴荡相当装逼的去洛邑举象征周王朝运气的大鼎,然后被大鼎哐一下压断了胫骨,死了。
    随后,秦武王的亲生母亲、也是当时的秦国太后想立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秦武王的亲生兄弟,当时的秦国左庶长赢壮继位。
    但是,在秦武王之时被打压得透不过气的楚国派,这时候也发起了反击。
    他们支持的是“自己人”,来自楚国的芈八子所生的儿子,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嬴稷。
    赢壮和嬴稷,各有优劣。
    赢壮胜在自己兄长是大王,母亲是太后,属于“正统”,得到了大部分秦国本地派,以及太后娘家魏国的支持。
    但支持嬴稷的楚国派虽然势弱,却又有芈八子娘家楚国、以及赵国和嬴稷出质的燕国三大强国支持。
    赵主父甚至派出大臣赵固,率军到燕国武力护送嬴稷回咸阳争夺王位。
    嬴稷、赢壮各自称王,秦国出现了双王并立的奇景。
    总的来说,支持嬴稷的势力更强,赢壮一方渐渐不敌。
    接着,芈八子又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武器,争取到了义渠王的支持。
    终于,嬴稷在对峙一年之后,成功的杀死了自己的异母兄弟赢壮,上位为王。
    由于上位完全借助外力,所以嬴稷刚登基的时候,相当尴尬。
    他的母亲芈八子,也就是宣太后在嬴稷刚登基的时候临朝听政,嬴稷基本上是个牵线木偶。
    后来宣太后被能干的义渠王把肚子搞大了,于是就甩手不管政务,跑去和义渠王你侬我侬,顺便养胎,后来还给嬴稷生了两个弟弟。
    没了宣太后,嬴稷这权力依旧没有到手。
    接下来,魏冉、芈戎这两个宣太后的弟弟再加上甘茂,三大楚国派的头头把持了朝政。
    很长一段时间内,穰侯魏冉、新城君芈戎、泾阳君嬴芾(秦王二弟)、高陵君嬴悝(秦王三弟),人称“秦国四贵”。
    外国的使者若是前来秦国,没有四贵点头,那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
    秦王嬴稷,事实上等于是被架空了。
    如果换一个人来,可能这辈子就这么被架空下去,甚至过几年被废掉,杀掉都有可能。
    但,嬴稷不同。
    他毕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一手将秦国从强国带到霸主,打赢了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大一统局面的不世明君。
    这位精明的大王,为了夺回权力,不动声色的做出了自己的反击。
    怎么反击?
    首先,秦王第一时间借助赵燕两国的力量,保下了樗里疾这个在争位的时候名为中立,实际倾向于赢壮的秦国本地派大臣领袖,和夺位之时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秦国本地派握手言和。
    在樗里疾的帮助下,时任秦国右相的楚国派重臣甘茂当年就被逐出秦国,楚国派的势力受到不小损失。
    这还只是开始。
    你宣太后、魏冉、芈戎这些人不都是楚国派吗?不是有楚国作为外援吗?
    那寡人就打你楚国!
    在几年的合纵连横之后,秦王抓住机会,联合齐韩魏三国,在垂沙之战中大败楚国。
    借助垂沙之战的余威,秦王命令新城君芈戎率军进攻楚国,杀死了楚国三大家族之中景氏一族的族长景缺,使得四贵和楚国开始全面交恶。
    再接下来,秦王不惜冒着背信弃义的骂名,强硬扣留了前来议和的楚怀王,将楚怀王囚禁至死。
    于是,秦楚两国成了死敌,楚国被秦国打得从霸主之位上跌落为二流国家,魏冉、芈戎这些秦国的“楚国派”大臣也彻底失去了楚国这个外援。
    可惜的是,眼看秦王就要翻身,他最大的政治盟友樗里疾这时候偏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