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颇咧开嘴,拿起手中的三颗人头朝着乐毅晃了一晃:“将军,全是秦锐士!”
三颗头的头发被他缠在一起打了个死结,不怕掉。
乐毅看了廉颇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想到,龙骧军不出击,你廉颇倒也不闲着。”
廉颇哈哈大笑,用力一拍胸膛:“笑话,狄戎贼来多少,本将军就让他们死多少!”
三颗人头,鲜血滴滴哒哒,在廉颇的脚下聚成小小一滩。
乐毅哈哈一笑,道:“其实,若是没有震天雷,胜负……实在难料。”
这些天来的攻城,让乐毅深刻的体验到了,为何大王会如此重视白起!
乐毅心中,多少也有几分忌惮。
如果是野战的话……
廉颇兴奋道:“乐毅将军,咱们这算不算是赢了?”
“赢?”乐毅笑了笑,道:“充其量……也就是个平局吧。不过,接下来的战场,可就不在阳周这里了。”
乐毅的目光投向了南方。
咸阳。
秦王高坐上首,听着魏冉开口陈词。
“大王,我军将士征战多日,师老兵疲,也是时候休息一番了。”
魏冉话音落下,芈戎接着站了起来:“大王,为了以防赵齐两国联手,臣认为,或许应该接受赵国的提议,和赵国会盟!”
秦王不动声色,平静道:“这是要寡人去和赵国人承认失败?”
魏冉正色道:“和战前相比,赵国不曾夺得大秦一寸之土,反倒是白起将军率军攻入赵国上郡,大秦何败之有?”
魏冉的声音,铿锵有力。
秦王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如穰侯所言吧。”
秦国馆驿,苏代听到消息,十分愉快的笑了起来。
他想起了赵何在他出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
“若此事得成,苏代,尔可为赵国下大夫。”
苏代斟酒,手臂微微有些发抖,哐当一声酒壶掉在地上,还把苏代的袖子打湿。
苏代略微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酒壶,随后抬手,捉起袖子,在被酒打湿的地方舔了两口,露出陶然笑意。
“好酒。”
邯郸。
朝堂之上,牛翦正在慷慨陈词。
“主父,大王。如今上郡之中,乐毅将军勉力支持,实在让人担忧。老臣不才,愿率军驰援阳周!”
牛翦对这种天天跑来跑去,但是却不能实际领兵出战的感觉非常厌烦。
主父看了一眼赵何。
赵何笑道:“大将军稍安勿躁,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秦国人这两天应当便会答应会盟了。”
刚刚从韩国归来的仇液站了起来,道:“大王,韩王虽然不会因为上党之事而出兵,但臣观其言行,还是对我大赵颇有怨念,不可不防。另,齐国使者刚刚抵达邯郸,言明若赵秦会盟,便是在破坏赵齐之间的关系!”
赵何眉头一皱,觉得有必要好好的整肃一下这个内部纪律。
赵国和秦国会盟的提议,怎么就搞到连齐王都知道了?
对内情报处或许也是时候要成立一下了。
赵何冷笑一声,道:“齐王莫不是以为赵齐之间联姻,他就能够对大赵指手画脚了?不必理会!”
信期略微一犹豫,还是站起来,道:“大王,以老臣之见,不应当同时恶了秦齐两国。齐使那边,可以考虑拖延一下。否则的话,若是惹恼了秦王和齐王,让这两人放弃其他事务,先行携手攻击大赵,也是一桩麻烦。”
赵何笑道:“无妨,秦国应该也就这些天便会同意会盟了。”
信期有些犹豫。
都打了这么多天了,秦国那边看起来战意很坚定啊。
连河东都不要,为的就是打上郡,秦国真会就此收手?
突然,一旁的肥义重重咳嗽一声。
信期看了肥义一眼,静静坐下。
这位御史也有些品出滋味了,大王的话可以说得很满,但自己这边的话,还是不要说得太满为好。
突然,繆贤的声音出现:“大王,秦国使者抵达邯郸,想要和大赵商议会盟之事!”
信期身体猛的一震。
这一刻,他只想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第107章 赵何的谋划,齐王的怒火
“秦王同意会盟了?”
赵国大殿之中,顿时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
主父看了一眼赵何,微微点头。
到此,主父已经完全明白了赵何的计划。
这一战,最根本的目标并不是攻占土地,毕竟赵国在过去的两年里灭了中山,吞了上党,已经吃得很撑了。
正是因为吃得太撑,所以,赵国需要时间消化。
当然,赵国能吃饱,但赵国又不能坐视秦国也和自己一样吃饱。
所以,这一战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秦国放弃、或者说无法达成攻占河东郡的目标。
首先,赵何让乐毅南下,和魏冉、司马错对抗。
在主父看来,这一手是有些过于冒进了。
乐毅毕竟刚刚成名,而魏冉、司马错都是名将。
但事实证明,赵何对了。
在乐毅的指挥下,龙骧军关键时刻的突袭下,赵军顺利大胜。
乐毅和龙骧军,都是赵何提拔、建立起来的。
第二次击败魏冉之后,乐毅立刻南下,摆出威逼河西切断白起退路的姿态,迫使白起必须撤军保后路。
当白起被迫从河东郡撤退的那一刻起,赵国这一次战争的目标就已经圆满达成,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如果白起撤退,秦国损兵折将,被迫答应会盟,既伤了元气又伤了面子,事情完美结束。
这可以说是最最理想的剧本。
不过这个世界毕竟不是随着赵何的心意而来,秦国人的应对也导致了接下来的变数。
秦国的应对很简单,直接反戈一击,白起也不班师了,就是要打你赵国。
这里,其实也很危险。
如果乐毅不敌白起,那么不但之前打败魏冉的胜绩被扳平,甚至还会丢掉上一次上郡之战中获得的上郡诸城。
赵何在这里选择了相信乐毅,但却没有增兵支援乐毅。
乐毅没有得到支援,凭借着手中的那点兵力是不可能守住整个上郡的,只能够退而求其次保住赵国之前割过来的那几座城池。
一开始,主父对此也有些疑惑。
直到齐国退兵的消息传来,主父好像有些明白了。
或许,赵何就是因为齐国的缘故,才拒绝支援乐毅。
邯郸离上郡实在太远,而齐国都城和邯郸之间的距离,相比起来却很近很近!
换言之,赵何不但猜到了齐国会从宋国撤军,同时还能够得出乐毅必定可以守住白起的判断。
这两个猜测和判断,任何一个错了,都是巨大的失误。
但,赵何全部猜对了。
于是,赵国等于用最少的兵力,达成了最大的效果!
自己这个儿子,总是那种看起来一直在走悬崖独木桥,在行险,在莽,在怼人。
但是,赵何的每一步落下,看似凶险,实际却是稳如泰山。
主父突然有些疑惑。
这,真的是自己的儿子吗?
今年才十七岁的儿子?
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儿子如此蜕变?
主父想不明白。
那干脆就不想了。
主父的脸上带着笑容,道:“既然秦国使者来了,那么,就把使者召来吧。”
……
临淄。
砰的一声,齐王拍了桌子。
“什么,秦赵要会盟了?”
齐王的脸色极为难看。
要知道,不久之前,秦齐两国才暗中定下盟约,双方各自先拿下河东和宋国,然后再携手攻赵。
结果,齐国这边打了半天,因为楚国的插手和对赵国的忌惮,只拿下了宋国几座城池就收手,可谓是得不偿失。
本来嘛,这也就算了。毕竟看着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赵国和秦国打得你死我活,齐王还是很开心的。
然后……这会盟的消息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到来了。
齐王很恼火。
无论是齐秦同盟,还是齐赵联姻,明明都是寡人先的!
“背信弃义!”齐王给秦赵两国做了最终定性。
吕礼坐在下面,脸色也不是很好看。
齐国最近的一连串动作,都是吕礼策划的。
现在赵秦两国这么一搞,等于让吕礼算计落空。
若是齐王一会因此而迁怒吕礼,那就真的是……
吕礼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大王,其实……可以转换一下思路。”
齐王眼睛一亮:“怎么个转换思路法?”
吕礼笑道:“既然,赵国能够和秦国结盟,那么大王也可以跟楚国结盟啊。”
“楚国?”齐王有些迟疑。
齐国和楚国,可是刚刚差点就做过一场。
这一转头,就要和楚国结盟?
吕礼微微一笑,挤眉弄眼。
“大王,赵秦之间虽然会盟,但是大王别忘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之前和大齐的盟约就此作废!所以,大齐其实不用太慌张!
但是,楚国就不一样了。一旦秦国发现韩魏得赵国庇佑,那么秦国为了不得罪赵国,和赵国会盟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楚国!
这个时候,大王只要派出使者前往楚国,表明和楚国结盟之意,楚王必然是求之不得。
那么,大齐和秦、赵、楚之间都有了盟约。到时候大王完全可以审时度势,进行取舍。
如此,大齐之霸业,无忧矣!”
齐王一听,脸色瞬间阴转晴。
“不错,不错,吕相之言,深得寡人之心哪!”
齐王当天就向着郢都派出使者。
一个半月之后,齐王和楚王在徐州会盟!
于此同时,赵秦两国之间的会盟,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离石,这是一座位于赵国晋阳郡之中,十分靠近黄河的城池。
在离石以西十里的地方,两座行宫正在众多赵国隶臣妾的努力劳作之下拔地而起,基本上已经成型。
这里,就是秦赵两国会盟的地点!
作为秦国先行抵达的使者,芈戎看着这些勤奋劳作的赵国奴隶,脸色不是很好看。
因为,这些人都是在之前的两次上郡之战中,被赵国人俘虏的秦国人!
“这些赵国人,是在给本侯和大秦下马威啊……”
芈戎不觉握紧了拳头。
突然,远处有人走来,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大行仇液。
仇液笑呵呵的对着芈戎拱了拱手,道:“君候,这行宫的建造,君候应当还满意吧。刚刚得到的消息,吾王和主父即将抵达,不知秦王那边……”
芈戎面无表情,沉声道:“吾王明日便可到达!”
仇液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三日之后,准时会盟?”
芈戎点头:“可!”
说完,芈戎一甩袖子,直接离开。
三日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赵国人,不要得意的太早!
第108章 韩魏各有忧愁
会盟是一件非常具备政治意义的事情。
周朝之所以能够以蕞尔西部小国的身份,一举逆袭强大的商王朝,周武王在孟津会盟八百诸侯所带来的巨大帮助是必须要大书特书的。
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成王为了稳固住东方原本在商王朝统治之下的大片地域,平息三监之乱和东夷叛乱所带来的动荡,于是又在岐阳召开了一次上千诸侯参加的大会盟。
在这次会盟之上,周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国策再度得到重申,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得到确立,不服从大周王朝的各大异族也被彻底从政治上确认为敌,即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由此奠定了随后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也是在这一次会盟之上,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叫做熊绎的家伙也参加了,并且因为南蛮子的出身受到了轻视,只被封了一个子爵。
他默默的将这份耻辱记在心里,最终,他和他后代所建立的楚国悍然称王,成为了整个西周时代一代代周王都为之头疼不已的存在。
自此,盟会就成为了惯例。
平王东迁,东周时代开启之后,周天子威权衰落,会盟的权力也就落入了一代代霸主的手中。
春秋五霸,每一位都是通过盛大的会盟来召集诸侯尊王攘夷,从而确定自己的霸主身份。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国家的数量急剧减少,从春秋时期的几百诸侯变成了二三十个国家,因此会盟虽然依旧盛大,但却不可能再有多少国家参加了。
赵秦之间的离石会盟,便是如此。
但离石会盟并非只有赵秦两国参加,韩魏两国受赵国的召唤,也同样参加了这次会盟。
韩魏两国是联袂而来的。
韩王的脸色很难看。
这位韩王的名字叫做韩咎,长得剑眉细目身材适中,也算是一表人才,颇有王者风范。
他是在沙丘宫变之前刚刚接任王位的。
结果,才刚刚即位,韩国就在伊阙之战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