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一出,有人开始坐不住了。
第139章 楼缓信期,宴无好宴
当代赵国国君赵何有一个先祖名为赵衰,当年是辅佐晋文公姬重耳的“五贤士”之一。
赵衰的幼子名为赵婴,由于被封在楼邑,因此又得氏为楼婴。
楼婴就是如今赵国内史楼缓的先祖。
所以,楼缓所在的楼氏属于赵国公族的分支,和公族赵氏算是“自家人”。
“只不过,楼氏把赵氏当做自家人,但是这赵氏对楼氏嘛……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楼氏家主楼缓。
楼缓是在一次私人晚宴上说出这句话的。
他宴请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赵国御史——信期。
信期闻言,眉头不由一皱,片刻之后才道:“楼卿此言,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楼缓眯着眼睛注视着信期,笑道:“何处言过其实?”
信期道:“主父之前让楼卿前往秦国为相,在楼卿回归大赵之后又将楼卿任命为内史,这些难道不是主父对楼卿的信任吗?”
信期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多少顾忌,因为他和楼缓都有同一个身份——他们都是主父的心腹。
在当年胡服骑射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站在主父这一边,并最终成为了胜利者。
楼缓叹了一口气:“御史说的确实不假,主父对楼缓的信任,楼缓自认为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但是……主父毕竟已经老了,现在的赵国已经属于大王了,不是吗?”
信期的心微微跳了一下,道:“楼卿的意思是……”
楼缓哼了一声,道:“御史还看不出来吗?大王如今已经忍不住,想要把老夫从这个内史之位赶下来了!否则的话,那个蔺相如年纪轻轻,又何德何能出任中府丞,并协理老夫处理内史事务?”
内史,主要负责的是财政,即赵国官府的府库和国君私人的内库,而中府丞便是国君内库的直接执掌者。
由于国君内库的特殊性,出任中府丞的往往都是国君的亲信人物。
之前的中府丞属于主父的亲信,去年刚刚老死,职位空缺了几个月,正好给了蔺相如机会。
信期脸色微微一变,道:“这个……内史德高望重,又得主父信任,大王想必不会这么快就对内史动手吧?”
楼缓摇了摇头,道:“御史啊,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大王如今抢班夺权之心是越发的明显了。别的不说,那乐毅刚刚升为官帅将,主掌大赵诸军的军事训练。廉颇是龙骧军将军,乐乘升为郎中令,这些难道不都是大王的人?一个个的升迁又是何其的迅速!若是未来一两年内老夫被那蔺相如取代,也是完全不让人意外的事情。”
信期同样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楼缓注视着信期,缓缓说道:“御史莫非以为只有老夫和楼氏面临危机不成?别怪老夫说话不中听,恐怕在老夫被大王解职之前,御史……便已经是自身难保了吧?”
信期脸色一变,随后立刻恢复正常,道:“楼卿说笑了。”
楼缓嘿了一声,道:“老夫有没有说笑,御史心知肚明。怎么,御史两次三番的忤逆大王,难道真的以为大王是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之人不成?”
信期脸色再变,过了好一会才有些艰难的说道:“我乃御史,只要有主父的信任,大王又能将我如何?”
楼缓敲了敲桌子,正色道:“主父的信任?御史不要自欺欺人了,在赵国之中,主父如今最为信任和信重的,难道不是大王吗?难道御史竟然觉得自己在主父心中的地位能够超越大王不成?”
信期脸色再变,这一次是说不出话来了。
楼缓注视着信期,一字一顿的说道:“御史,你我二人如今都是要即将大祸临头的人了,明白吗?”
信期心乱如麻,突然脑海之中一道灵光闪过,猛的抬起头来:“楼卿今日召老夫前来,想来不就是为了说这些话而已吧?”
楼缓哈哈一笑,赞道:“御史果然聪明。不错,今日之所以找御史前来,其实是为了商量这自保之策!”
“自保之策?”信期愣了一下。
都这种情况了,还能怎么自保?
楼缓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当然,难道御史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大王一步步把我们赶尽杀绝?”
信期深吸了一口气,道:“楼卿不必遮遮掩掩了,有话就直说吧。”
楼缓点了点头,低声道:“其实,老夫的意思很简单……赵国如今说话算数的,终究还是主父,不是大王!”
信期有些疑惑的看了楼缓一眼,心道这楼卿怎么来了这么一句众人皆知的废话?
楼缓似乎看出了信期的疑惑,笑道:“我们都知道,将来的赵国是属于大王的。但是……如果主父觉得,将来的赵国不应该属于大王呢?”
信期这才回过神来,整个人身体大震,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都是吃惊的神情:“你、你是想要行那安阳君赵章之事?”
楼缓嗤笑道:“御史说笑了,楼氏虽然是公族旁支,但终究不是赵氏公族!老夫又怎么能够成为大王?老夫的意思其实是……平原君赵胜!”
信期咦了一声,好像有些明白了:“你是说……让平原君取代大王?”
楼缓眼中凶光一闪,道:“正是!平原君如今才刚刚十岁出头,若是你我二人能够助平原君坐上王位,他必定十分信重你我。到那个时候,你我二人在这赵国之中岂不是予取予求,又何须像现在这般朝不保夕?”
信期神色复杂无比,看着楼缓的眼神也是十分震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楼缓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过了良久,信期才道:“可是……如今大王声望如此之高,就算你我二人联手,想要说服主父废掉大王,又谈何容易?”
楼缓阴阴一笑:“事在人为啊,御史。难道,你真的想要等死不成?究竟干还是不干,就是你一句话的事情!”
信期沉默良久,一咬牙,道:“好,老夫这一次就豁出去,干了!”
……
信期离去之后,楼缓一个人回到了书房之中。
片刻之后,书房的门被敲响,随后一个穿着黑衣,带着黑色罩帽的人走了进来。
“楼卿突然联络,可是有何要事?”
楼缓抬头看了来人一眼,缓缓说道:“你去告诉候,他和老夫提过的事情老夫考虑过了,从今往后,就依照他的提议,开始合作吧。”
第140章 秦齐盟,楚宋惊,赵何决定要发兵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太后吴孟姚的身体情况还在不停的恶化,主父为此忧心忡忡,基本上不再处理国事,整日呆在宫中陪伴。
几名宮医也遭了秧,成天面对主父的一张臭脸,隔三差五的就要被痛骂一顿,好在主父终究还算是控制住了,不然的话这些宮医怕是早就进了坟墓呆着凉快去了。
平原君赵胜同样也遭了秧,主父虽然督促他课业的时间少了,但是越发的严厉,几乎每次前来检查课业之时都会把平原君一番臭骂,然后狠狠的打一波手板子。
赵何同样也是有空就往太后这边跑,并找来了繆贤。
“你立刻派人去上党郡之中,寻找一味叫做人参的药材。若是找到了,寡人重重有赏!”
“人参?”一旁的主父听到了这句话,忍不住开口问道:“那是何物?”
赵何道:“那是一味可以疗养身体,治疗虚症的当世良药,或许能够对母后起到作用。”
在这个时代,人参还籍籍无名,但在后世,人参可是相当的有名。
中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就说过:“人参治男妇一切虚症”,包括“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及“痎疾、滑泻久病”等等。”
而上党郡中出自太行山的人参,无疑是古代华夏人参中的极品。
这也是缺乏医学知识的赵何所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主父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但神情之中显然颇为不信。
听都没听说过的药材,真能有用?
罢了,也是王儿的一片孝心……
繆贤自然是立刻去操办这件事情,派出大批人手前往上党郡,去寻找人参这一味药材。
坏消息还在继续,冬天的大雪堵住了前往上党郡的白陉和滏口陉这两条仅有的通道,寻找人参的队伍根本无法入山。
眼看着太后的身子一天天的弱下去,主父和赵何都是愁眉不展。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太后会在这个冬天离世之时,一个小小的意外出现了。
赵王后怀孕了。
当被诊断出来的时候,赵王后已经有了两个月左右的身孕。
这个消息给了太后极大的鼓舞。
毕竟,王后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很有可能就是她的长孙,是将来赵国王位的继承人!
怀着对孙子的期待,太后奇迹般的撑过了这个冬天。
春天到来了,太后的病情终于不再恶化,虽然一时间也没有好转的迹象,但还是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寻找人参的队伍开始进山。
此时,一连串的大事也开始发生,让赵何不得不将目光从母后的病体之中移开,关注到国外。
临淄。
秦国使者韩珉站在大殿之中,侃侃而谈。
“大王,如今秦、齐一东一西,相隔三晋,两国之间实在无任何冲突之必要也。
今大王欲伐宋,而大秦欲伐楚。则大王可得宋国,大秦可得楚方城、南阳之地。其后,秦齐可联合伐赵,则大秦可得赵上郡、义渠,大王可得赵国河间、巨鹿之地。再其后,大秦伐魏,可得河东之地,而大王伐燕,可得易水之地。如此再三,则三晋残破,楚国不兴。到那时,秦齐即便是百次称帝,亦无忧矣!”
韩珉成功说动了齐王,两国再度重申了之前定下的盟约。
在韩珉出使完毕之后,齐国大将触子接受了齐王的命令,第三次率军讨伐宋国。
这一次,燕国没有再派兵随同齐国伐宋。
秦国也开始在国境东部集结兵力,得知消息的魏国大为紧张,拒绝了宋国请求支援的意图。
楚国原本已经在楚宋边境开始集结兵力,然而一个让楚国意外的消息传来——秦军出征了!
秦军兵分两路,一路以司马错为主将,率军自巴蜀东进,浩浩荡荡沿着长江杀向楚国腹地,另外一路则以白起为主将,自武关南下,直扑楚国方城地带。
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国自顾不暇,自然也就再无心思对宋国进行支援了。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齐军,没有援军的宋国上下陷入了无比的震恐之中。
宋国使者又一次的抵达了邯郸,这一次使者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吃了闭门羹,而是得到了赵何的接见。
在后宫之中陪伴太后的主父没有出席这次会见。
宋国使者站在赵何面前,十分诚恳的讲诉着:“大王,外臣恳请大王援救一下宋国。否则的话,一旦宋国亡了,这齐国的下一个目标定然便是赵国了!”
赵何端坐主位,环视一眼诸臣,道:“二三子觉得如何?”
肥义和赵何的目光在空中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当下站起来道:“大王,老臣认为赵宋之间乃是盟友,既然齐国悍然伐齐,那么大赵必然要救援宋国,如此才是盟友应有之义。”
几年前,为了对抗当时的齐韩魏联盟,秦国、赵国和宋国也组成了一个三国联盟。
只不过秦赵宋这个联盟比较不靠谱,当秦国在函谷关被齐韩魏三国吊打的时候,赵国和宋国袖手旁观,充分演绎了什么叫做盟约还不如厕所里的厕筹。
话虽如此,但毕竟赵宋之间这几年也没有爆发战争,所以这盟约终究也没有真的拿去擦了屁股,找出来掸掸灰还是能用的,这盟友关系也确实是有效的。
肥义一开口,众臣也是纷纷附和。
赵何点了点头,对着颇为激动的宋国使者道:“使者放心吧,齐王之野心,路人皆知。寡人身为宋国盟友,焉能让齐王如此猖狂下去?使者尽管回去告诉宋王,让他安心抵挡齐军,寡人的援军不日便到!”
等到宋国使者心满意足的离开之后,赵何环视一眼在座的赵国群臣:“二三子,谁愿意率军援宋伐齐?”
“大王,臣愿往!”
“大王,请给臣一个机会!”
“大王,臣亦愿往!”
一时间,应者如云。
赵何目光在众臣之中移动,最终落到了其中一人的身上。
“韩徐为,寡人给你五万兵马,由你为此次主将吧。”
赵何话音落下,大殿之中一片不解的叹息之声。
乐毅和廉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
赵何坐在上首,将下面群臣的反应尽收眼底,但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散会吧。”
第141章 和氏璧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