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达延的十门佛朗机火炮便布置好了,不过他手下的布哈拉人乌兹别克人尚未开始装填,对面堡寨里的火炮却轰响了!
博敦,舍尔库特的儿子,如今却是这座堡寨三百步军的首领,官衔副千总,赤塔学校毕业的学生之一,毕业后他既没有回到希洛克河流域协助自己的父亲打理部族诸事宜,也没有按照吏部的安排去某部落担任断事官,而是报名参见了常备军。
与寻常部族少年愿意参加骑兵不同,博敦却对步军情有独钟,当然了,他喜欢步军,也是因为喜欢在地面上有充分的时间使用火铳、火炮,他喜欢那燧石猛地撞击火药池后溅起的火花引燃发药,然后从火门里冒出大团黄褐色硝烟的感觉。
自从孙传宇在此地建造木寨准备派人驻守时,博敦就自告奋勇地报名了,此地虽然最多只能容纳五百名士兵,平常只有三百名,不过他虽然顶着副千总的名号,实际上却干着队长的活计,手底下只有一百人他今年只有十七岁。
到了这里便能带三百人,还是火铳、火炮混杂的队伍,博敦自然是盼望了许久。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孙传宇没怎么考虑便同意了。
舍尔库特大汗自从贝加尔湖以西迁到希洛克河流域后,尼堪又给他拨了一些布里亚特部落的牧民,一时实力不降反增,手底下的部民已经超过了五千户。
舍尔库特子女众多,博敦只是其中之一。
眼下,摆在呼延寨北面的五门五百斤重的火炮轰响之后,博敦的脸上不仅浮现出一丝笑容。
木寨一面临山,东面临着昆都伦河,南北两面对着驿道,此处倒是驿道最为宽阔的地方,否则也不会在这里修建堡寨,除了靠山的那一面,另外三面都布置了五门五百斤、五门两百斤重的火炮。
加上每一面的一百火铳手,虽然是木寨,不过想要轻松地攻破此寨却不是容易的事。
不过在达延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眼前的这座木寨虽有些古怪木寨不高,最多一丈的模样,好像糊着一些泥土石块,将松木紧紧裹在一起,这种建造方式莫说在漠南,就是在天山南北、七河流域也很常见。
但堡寨里突然露出来的火炮轰鸣声还是将达延拉回到现实对方的火炮不仅声音比他的三百斤重的佛朗机炮大,射的还远、还准,一轮轰鸣过后,自己的佛朗机炮就有两门连人带炮“化为齑粉”。
“开炮!开炮!”
达延大怒,嘶声竭力地大喊道。
在达延的威逼下,那些布哈拉人将正准备将火炮往后挪一挪的心思放下了,硬着头皮在堡寨火炮的威胁下开始了装填。
果然,或许是堡寨里的敌人也需要时间清理炮膛,发完这一轮之后并没有继续发射。
“轰!!!”
达延的火炮轰响了,三百斤重的佛朗机炮由于漏气的原因实际上只能装填一斤半的铅弹,这一斤半的铅弹对于寨墙来说无疑是挠挠痒罢了,不过达延却是另有打算。
当堡寨里面的火炮再次还击,并发射完一轮后,在后阵的达延清晰地听到了五声巨响,然后他身边的亲卫擂起了军鼓。
随着军鼓的擂响,三百全副武装的骑兵带着虎爪飞索出动了,这三百骑全部是有着铁盔、铁甲,马匹也是半身皮甲的重甲骑,左胳膊还挂着小盾,旋风般地从那十门佛朗机炮之间的空隙穿了过去。
与南面的固始汗利用黎明前的夜色突袭北岸不同,达延突袭堡寨却是正大光明在早晨进行的,他们是利用夜间行军,在黎明时分突然抵近到堡寨附近的,因为这里是山道,由于敌情不明,在夜间展开进攻实属智者不为。
“砰!”、“扑!”,一刹那几乎有十几根飞索同时抓住了寨墙上的木头。
后面的达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有十几匹战马同时发力,再坚固的木寨也能拖垮,何况自己有三百骑,就算这十几根飞索拖不垮,还有后续跟上。
“轰!!!”
就在这时,堡寨里另外五门装满了三十颗细小铅弹的两百斤小炮轰响了,两百斤的红夷炮,虽然不如五百斤的声势大,不过也是相当惊人的了。
处在最前面的几十骑当即被散弹击倒!
如此近的距离,莫说小炮的散弹了,就算是堡寨里的隧发火铳也能穿甲。
这倒是有些出乎达延的意外,不过他却神色如常,这三百骑,虽然多为勇悍之辈,不过大多数却是留在天山北麓的土尔扈特部落的骑兵。
土尔扈特部落的大部分牧民已经跟着统领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去了,不过依旧有一些留了下来,这些人多半分别依附于和硕特、准格尔、杜尔伯特三部。
“咚咚”
后面的大鼓在继续擂响,且声音越来越急迫,意思也是很明显的,“你等继续攻击!”
前面的土尔扈特骑兵队长听了无法,只得继续扑向堡寨,这次他们一下上了一百骑,一百根虎爪飞索同时扔了出去!
这一次效果惊人,差不多有六十跟飞索抓住了木寨!
生怕敌人的火炮再次轰响,这一百骑无论抓到木寨没有,一个个纷纷朝后跑,虎爪飞索的一端拴在脖子上,六十匹战马同时拉动,就算此时有火炮射出,战马受惊之下只会更加发力猛拉。
“呵呵”
达延顿时露出了笑意,刚才还有些紧张的神色慢慢地缓了下来。
不过很快一幕令他目瞪口呆的景象出现了。
在六十匹战马的拉动下,堡寨依然岿然不动!
“见鬼了!难道这些木寨都是直接利用长在地上的树木建成的?不可能啊”
“轰!!!”
这时堡寨里已经装填好的那五门五百斤重的火炮再一次轰响了,这次装填的全部是散弹,五百斤的火炮,可是能装填小铅弹五十枚,急喷而出的铅弹将那些正在面红耳赤拉着寨墙的骑兵连同战马横扫一空!
寨墙上,十七岁的博敦不仅哈哈大笑,“傻了吧?咱这连着地下以及木头的的泥石是用大汗发明的神器水泥黏成的,任你有千军万马也拉不动!哈哈哈”
“哐哐”
达延鸣金收兵了,残存的一百多土尔扈特骑兵听到后如释重负地退了回去。
上午的进攻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下午,达延的大队刚用过饭食不久便开始了新一轮的的攻势,一千和硕特本部骑兵的战马四蹄上都用草绳绑着,已经从一处缓坡下到了昆都伦河冻得结实的冰面上。
“木寨靠近河面估计也有火炮,靠近那里时不要怕滑到,拼命打马过去,贼军的火炮有限,也伤不到多少人,过去之后立即上岸,不用管堡寨,沿途一路劫掠,遇到成年男丁一律杀死,将妇幼集中到一处,等我到了再处理”
“台吉,若是敌人有大队骑兵攻向我军呢?”
那名千夫长怯怯地问了一句。
“啪!”,达延一鞭子抽在他身上,“老六正在猛攻关墙,大汗多半渡过了大河,贼军哪里有这许多兵马!”
那千夫长一听不禁松了一口气,“遵命!”,他将右手捂在胸前,低头向达延施了一礼便离开了。
不多时,从呼延寨北面约莫半里路的地方,那千骑全部来到了冰面上,此时就算千骑狂奔,厚达四尺的冰层没有半点破碎的可能,就算有裂缝也不怕。
蒙古骑兵还是很有经验的,缠在战马蹄子上的草绳并不是密密匝匝缠着,而是东一道西一道,这样的话草绳的阻力最大,当然了,饶是如此,在湿滑的冰面上若是快速奔跑的话还是大有可能滑倒的。
若是瀚海国的骑兵,在这种情形下就会有更好的办法给战马的四蹄套上布满铁钉的蹄套,那才是万无一失的装备,但眼下的卫拉特蒙古人明显没有这种装备。
大队骑兵在冰面上跑了起来,一开始还有些小心翼翼,不过在靠近堡寨时,由于担心里面火炮的攻击,所有的人都加快了速度!
达延也在紧张地瞧着,他现在担心的是一旦敌人的火炮攻击,自己的骑兵慌乱之下滑到,在这冰面上滑到之后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多半会将后面的大队骑兵绊倒!
“轰!!!”
没有见到战马滑倒,倒是从冰面上传来了阵阵轰鸣声!
达延一见之下,几乎晕了过去。
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战(上)
只见以木寨为中心,上下约莫半里的昆都伦河冰面突然在剧烈的爆炸声中
破裂了,一刹那,至少有一半的骑兵掉入了冰窟!
“笃笃笃”
一阵既像马蹄声,又像钝器敲在冰面上的声音从下游传过来了。
不多时,约莫三百骑从昆都伦河的南面过来了。
只见他们的冰面上飞驰着,丝毫也没有担心滑倒的样子这是孙传宇麾
一支给战马按上了有着铁钉蹄套的龙骑兵。
他们抵达破碎的冰面附近后,就在马上举着火枪对残存的、正在摇摇晃晃冰面上挣扎的蒙古骑兵展开了射击,一排射击完毕后便转向后面。
木寨北侧驿道上的达延睚眦欲裂。
“好歹毒的蛮贼!竟然在冰层里藏下火药!”
眼下他是欲哭无泪,这一段冰面被破坏后重新冻好至少还要五日的时间,而这五日,他这残存的人马能坚持下去吗?
朱克图没有退路了。
他所在的土默川大平原就是历史上的敕勒川,实际上是主要是指由黄河在
前套附近最大的支流大黑河流经的地区,大黑河两岸,密布着由两万户汉民开垦的良田以及沿着河岸的一百个农庄,农庄虽然都有土围子,不过是挡不住蒙古骑兵的冲击的。
朱克图可以舍弃土默特左翼古禄格的牧民,因为他们可以骑上马快速奔逃,他不能舍弃这些农户,因为他们逃无可逃。
只能在敕勒川一带与卫拉特骑兵大战一场!
时至今日,尼堪麾下的常备骑兵也有了一些变化。
飞龙骑这边依然以冷兵器为主,不过在见到建奴的虎枪后,尼堪与一众工匠商议过后决定对飞龙骑长枪的制式进行了调整。
还是一尺长的加厚匕首形状,下面攒着大团红缨,不过在枪刃与木杆的结合部位多出了一个向上翘的小枝,类似于虎枪的枪钩,小枝内侧开刃,既可夹住敌人的兵器,若对方也是长枪,还能将其枪杆割断。
装上小枝后的飞龙骑长枪长一丈一尺,枪刃的套筒也长达一尺,与枪杆紧紧连在一起,整只长枪重达十斤,也只有飞龙骑的勇士才能舞动它。
加上小枝后飞龙骑的防御能力增加不少,也减少了突阵时的损失。
作为肉搏兵种,时至今日,飞龙骑的装备还是相当可观的。
几乎完全采用了缴获的建奴巴牙喇骑兵的装备,一身皮甲外面套着铁甲,马匹半身皮甲,无非是将头盔上面长长的避雷针削短了,针头与头盔之间系了一根红色的布带。
由于产量有限,猛虎骑尚没有全部配上佛朗机铳,多半还是弓箭加骑刀的配置,不过对于这一支近身格斗战力也相当不俗的骑兵,尼堪左思右想之下觉得让他们老跟在飞龙骑后面捡便宜有些不妥。
最后与诸将商议过后,决定给猛虎骑配上配上双骑刀,其实也没有好的双刀技法,不过是加强了防御罢了,以前用左胳膊挂小盾的做法虽然也能起到防御的作用,不过终究没有骑刀强。
有了双刀的配置,猛虎骑的士兵这下可就惨了,既要训练右手挥刀,如今又加上了左手挥刀,这一天下来,原本还指望有一只手还能腾出来吃饭,这下可好,只能直接上嘴了。
不过训练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还是不如以前那只手利索,终究比普通牧民强一些。
三斤的略带弧形的骑刀,左右开弓,画面顿时有些美。
既然加强了猛虎骑的兵刃,这装具也就上去了,与飞龙骑相比,也就是少了一层皮甲,在棉衣外面套着一件铁甲,马匹也是半身皮甲。
龙骑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隧发火铳上。
这个时代大明的火铳,一般来说装填三钱的铅子、三钱的火药,对于加强了铳身质量、火药强度的瀚海国来说就不能按部就班了。
以前的隧发火铳铳管长三尺,总长四尺,重八斤,可装填四钱的弹丸一枚,用药五钱,威力、射程均大大高于时下任何一种大规模列装火铳。
这种火铳有效射程八十米,最远射程可达百米开外,六十米左右可破甲,四十米以内可破重甲,进行抛射时,射程可达一百五十米,原本是对敌的利器,不过在马上使用却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
原因也很简单,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