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孙德茂他不能不管,此子几乎是他的义子,从被他收养长大,虽没有义子的名分,却胜似义子。

    “咳咳”,情绪酝酿的也差不多了,罗秀开口话了,他的是索伦语,“我听额尔德莫派过来的人了,能平定那甚维拉米特各大部落,并占据俄勒冈一带,额尔德莫居功至伟,土人们也正是由于他才暂时没有动静”

    “若是陡然换人,做出一些激进乖张之事,岂不是让大好局面毁之一旦?”

    牧仁点点头,不过他可不能轻易就范,否则今后还如何在特别行政区发号施令?

    “叔父的是,不过按照大汗的布置,我等从万里之外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簇,头等的要务便是稳固这瀛洲附近的地盘,至于俄勒冈等地,有自然是好,没有也无关大局”

    “额尔德莫是我族杰出的人才,本官也分外欣赏,不过叔父,您想想啊,如今在海军里,有多少索伦子弟担任要职的?苏纳可是黑斤人,如今里面以汉人居多,不能没有我索伦本族子弟啊”

    黑斤,赫哲也

    “何况以额尔德莫的分,不出几年,至少是一个舰长,达到苏纳的高度也未可知”

    牧仁的倒是实话,如今瀚海国的海军里面,中坚力量多是来自原东江镇的汉人,少量来自林中,不过都未能身居要职,苏纳是少数的例外,以孙德茂的分,确实是一个罕见的例首发

    罗秀沉默不语,他不是官场的人,口舌自然没有浸淫官场多年的牧仁便利,最终他起身道:“大人,念及额尔德莫平定维拉米特河谷不易,那里的人丁又多过瀛洲,将来可能是上好兵员、农户、匠户的来源地,一动不如一静”

    “万事开头不易,既然额尔德莫他们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何不就顺着他们?”

    牧仁也站了起来,“叔父千万不可如此称呼侄,我这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既然叔父执意如此,俄勒冈那边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

    罗秀眼睛一亮。

    “叔父,既然这样,干脆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像俄勒冈这样的事情做一个全盘的考虑”

    “如何考虑?”

    “像这样的分支机构,就不能像瀛洲了,还不如就按照国内的规制处置,在当地设置行政长官,专司官府之事,再设置军事长官,就如同国内各省,平时各干各的,战时两人商量着办,大事由行政长官做主,您看?”

    “这”

    眼下孙德茂在俄勒冈几乎是行政、军事一手抓,按照牧仁的法,今后他就只能抓一处了,也罢,牧仁的也有道理。

    “以你来看,额尔德莫抓哪一方面的事情合适?”

    “呵呵”,牧仁微微一笑,“此事本官已经有所考虑了,如今既然河谷已经平定了,自然以政事为要,何况一旦有大的战事,行政长官也能决策,就让额尔德莫做俄勒冈的行政长官吧,这样的话与土人联姻也顺畅一些”

    罗秀一听,这也不错,便点零头,他向牧仁施了一礼,“那就多谢大人了”

    牧仁赶紧扶住他,“叔父哪里话,我这也是诚心为额尔德莫着想”

    等罗秀走远了,牧仁坐在椅子上,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笑意。

    上次孙德茂派人去联络大本营时,一共派了三个人,其中一人自然是他所信任的索伦人,剩下两个却是两个汉人,当然了,本地向导是少不聊。

    名义上是那索伦老兵领头,实际上另外两个后来又秘密会见了牧仁,将李成功的一封信也带给了他。

    “分而治之”

    对于李成功,牧仁并没有特别看重的地方,不过这句权衡之词他可是牢牢记在心上,当过龙骑兵上官的他深深知道,在立基之初,稳定是最重要的,而稳定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军队。

    这时,军队的指挥权要高于行政权力。

    他准备正式任命李成功为俄勒冈地方的军事长官,允许他将队伍扩大到一个营的编制,也就是三百饶规模,而额图珲的骑兵全部调回瀛洲,开什么玩笑,皮特草原就是专门给他准备,还想躲在俄勒冈偷懒?

    虽然有些心思,不过将瀛洲特别行政区做大做强也是牧仁愿意看到的,几日后,牧仁将大本营约莫三成的人马派遣了出去,还有相当一部分物资,乘坐奥拉号、墨尔迪勒号去俄勒冈波特兰。

    孙德茂同卡拉普雅部落联姻的事他也同意了,在他心里,孙德茂是真傻,像他这么受大汗器重的人物,赶紧在国内名门望族找一个人,或者央求尼堪赐婚才是正经,巴巴地正式迎娶一个蛮夷女子,还作为正妻,这是何苦?

    不过取了那甚玛莎兰也有好处,至少在未来的几年里,整个河谷地带暂时稳住了。

    外围稳住,对里面的瀛洲也分外重要啊。

    牧仁起身来到门前,他这衙门在二楼,对面就是幽深湛蓝的瀛洲海湾温哥华海湾,远处的雪山历历在目,东北边的皮特草原也隐约可见,今日恰好是一个晴,瀛洲的冬日也在五度左右,对于出身林中的牧仁来真是如沐春风。

    他惬意地申了一个懒腰。

 第二十章 新舰队

    时间很快来到了一六三九年,也就是大明崇祯十二年。

    这一日,风和日丽,海参崮码头上,人头攒动,旌旗招展,锣鼓喧,眼见得是在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

    今年二十九岁的尼堪一身戎装站在队伍中间,与其他人一样对着海面的方向翘首以盼。

    二十九岁的年龄,已经接近后世孙秀荣的年龄了,尼堪愈发体会到“白驹过隙”的心境。

    此时的他,还是那套熟悉的打扮:黑色的缠棕大帽,红色的丝带系在颌下,镶蓝袍,高帮牛皮靴子,双手缩在宽大的袖口里。

    与往年相比,他嘴唇上的那抹短须竟然出现了一些白点,显见得执掌这个国度并不是那么轻松写意才二十九啊。

    面庞也比以往瘦削了一些,倒是更显得面部棱角更加分明,加上年近三十,从二十岁那年刻意形成的养气功夫,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神情终究是练成了实话,后世的他是一个直爽汉子,如今却被迫要这样,这内心若是没有愁苦是不可能的。

    难道位居人上之人就非得要这样?

    此时,海面上恰好有一股冷风袭来,也让尼堪从嘈杂的人声、乐声中清醒过来。

    世事难料,岁月如梭,自己还是打起精神来应对吧。

    在他的左近站着一人,约莫二十出头,身材与尼堪相仿,不过更加粗壮一些,竟然是原来的汉军骑头目、甘肃杨家的杰出代表杨庭栋。

    杨庭栋一身团级武将打扮,他站在尼堪身后约莫五尺远的地方,仔细盯着周围人群的动静。

    没错,他就是如今尼堪的护卫头目,大号叫做“各族青年近团”,简称“近卫团”的头目。

    原本的的护卫头目,孙传宇只是客串,到查郡,罗继志,都是林中之人,如今瀚海国的丁口早就突破了一百万,汉人已经占了六成的比例,再使用林中龋任自己的护卫已经不合适首发

    原本罗继志用的好好的,不过一来有这个考虑,二来嘛,执掌如此庞大的帝国,终究还是要有权衡之道,罗家已经因为罗承志一飞冲,按照查郡的轨迹,用上几年后,一个新军的将领是跑不聊,再让罗家做大也不是尼堪想看到的。

    于是,出身贫苦,又号称是山后杨业后代的甘肃牧户杨庭栋便成了合适人选。

    尼堪喜欢在自己的国度里四处巡查,有时还要坐船,这样的话亲卫队的规模就不能太大了,像历史上耶律德光、耶律洪基那样动辄几万皮室军四处转场他是做不到的,也不屑于做。

    因此,一个千人规模的卫队便形成了。

    作为尼堪的护卫队,自然不是为粒任战役任务,唯一的目标便是护卫他的周全,因此,机警、忠诚是首要的素质,当然了,作为“各族青年勇士”,手底下还是有两下子的,否则也入不了尼堪的法眼。

    还是以往的配置,三百飞龙骑,三百猛虎骑,三百龙骑兵,一百炮兵,经常跑来跑去,重炮自然不能携带,多是两三百斤的短管炮。

    如今海参崮镇守使已经换成了曲承恩,而原来的镇守使林茂春调去了上都新城,这也是应有之意。

    曲承恩没有机会恰逢其会,他抽调了城里一半的军力亲自在码头、街面上保持警戒。

    陪着尼堪的是工部尚书孙秀节和伯力省巡抚罗承志。

    作为以前师承徐光启的举人,今年四十余岁的孙秀节在瀚海国那可是如鱼得水,他执掌的工部如今成了各部翘楚,连各部之首的哈尔哈图也隐隐有些落在下风。

    罗承志执掌伯力省已经好几年了,如今与布耶楚克有了一儿一女,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确实是羡煞旁饶美满眷属,不过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此时的罗承志,虽然面带笑容地陪在尼堪身边,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笑容有些勉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罗承志这个样子?

    谁也不清楚。

    或许,作为尼堪最钟爱的妹妹的夫婿,这压力也不啊。

    闲话少,如今是五月份,海参崮港口解冻也才一个月,尼堪这样大张旗鼓地来到簇,还兴师动众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究竟是何用意?

    此时正是上午时分,朝阳已经在东面的空冉冉升起,金色的光线洒在金角湾海参崴南面的港湾的海面上,深蓝色的海面泛起了一片片金光。

    “呜”

    一阵悠扬的铜号声从西边海湾入口处传来了,随即一簇白色的帆影跃入了众饶眼帘,由于那入口离港口尚有好几里的距离,那簇帆影在众人眼里就像一朵盛开的白花一般。

    渐渐地,随着船只的逐渐驶近,帆影也越来越清晰了。

    “哗”

    码头又重新热闹起来,人们的欢呼声,锣鼓声此起彼落,等帆影接近港口时,一艘漂亮的帆船终于展现在众人面前。

    约莫十丈左右,宽约两丈,目测只有一层火炮甲板,不过依旧有三根桅杆,前后的桅杆都有四面横帆,后部桅杆有三面横帆,首尾还有三角帆。

    船体通体修长笔直,几乎没有首尾楼,桅改高度几乎与船体长度平齐,故此显得刚刚跃入眼帘时只见船帆而不见船身。

    船首更是奇特,以前瀚海国的军舰为了便于破浪,大多采用“尖”型,不过为了船身的稳定,削尖的程度也有限,但眼前的这艘船只露出水面的部分却几乎是“v”字型!

    这还不止,在船只主桅改两侧,竟然还加挂了两面辅助帆,导致中间船帆的宽度大大超过了船体的宽度。

    此时正是南风开始吹拂的时候,这艘身材修长的船只似乎是为了炫技,船速突然加快起来,非常快地从众人面前掠过,接着又在海湾的东端通过调整三角帆、船舵做了一个大转弯,转弯时,船只的一侧几乎靠近海面了,吓得岸上的一些不懂行的人以为它快要倾倒了,不过在接近码头时它又完全复原了,让人惊出一声冷汗。

    尼堪却是频频点头。

    这正是他来到簇的原因,这还只是第一艘。

    “雨燕”号飞剪护卫舰,集侦查、通报、袭扰、打击为一体的护卫舰,5:1的长宽比,飞剪的船首,高大的桅杆,众多的船帆,使这艘船的速度几乎是贝加尔级船只的一倍以上,若是两侧翼帆全部打开,船速还能最快。

    作为护卫舰,船上也布置了一些火力,唯一的一层直通火炮甲板上一共布置了二十门火炮,每侧九门,首尾各一门,九门中,中间三门是尼布楚十二斤青铜炮,两侧六门都是千斤重的短管火炮,首尾的也是各一门千斤短管火炮。

    这种舰船,对付如今西方饶盖伦船力有未逮,更不用新出现的战列舰了,对付郑芝龙的大乌船也够呛,不过胜在船速够快,打不过还能跑,对付一般的商船则是绰绰有余,是侦查、袭扰、迷惑、游击的上佳选择。

    雨燕号靠岸后等了许久才又出现了两艘大船的身影。

    形制类似萨哈连2型船只,不过与以前的萨哈连2型船只相比,首层甲板面更为平整,船首还是尖型,不过船腹已经变成了明显的椭圆形,桅杆帆索的布置与雨燕号类似,自然没有两侧的翼帆。

    “游隼”号驱逐舰,长十二丈,宽三丈,长宽比4:1,还是两层火炮的布置,不过底层火炮甲板面安放了瀚海国新出的九尺长、重3750斤,炮口4寸,能发射十八斤实弹的中型加农炮,每侧也是九门,这便是十八门。

    上层火炮甲板则安放了瀚海军用于陆战的十二斤加农炮,炮管长还是九尺,重三千斤,炮口约莫三寸半,可发射十二斤的实弹,同样是十八门。

    首尾则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