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嘴里还骂道:“吴三桂啊吴三桂,人家都说你武力强横,还一表人才,若是诚心归附我大清,回禀皇上后没准给你赐一门称心如意的婚事,就这样,还想娶我满洲女子?哈哈哈”

    此时,满清已经向大明俯首称臣了,不过在多铎眼里,那不过是权宜之计,让他这样的人向曾经的手下败将称臣,打死他也不愿意。

    这便是多铎,那个敢明目张胆抢走皇太极首席文胆范文程女人的人,以前是,现在还是。

    不过,他这样的行径,会给满清带来什么影响呢?

    拭目以待。

    多铎的事情很快传到沈阳,很巧,这几日,皇太极的精神似乎大好了,听说多铎这事之后更是龙颜大悦。

    他对身边的人说:“朕这幼弟打小就娇宠惯了,行事往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过他在大事上绝不糊涂,在兵事上更是不会糊涂”

    身边的人问道:“皇上,如今我等已经同明国和好,豫亲王如此做,是否会对清、明两国的关系造成影响”

    皇太极却摆摆手,“明国是明国,吴三桂是吴三桂,吴三桂这人,勇力过人,更兼一表人才,确实是一员难得的大将,不过这厮年纪轻轻就攒下了三千家丁,你说,在明国皇帝的的眼里将作何想?李成梁的殷鉴不远,此子依然如故”

    “可吴三桂此人手下兵多将广,若是能与大清交好,那该有多好”

    “都是虚与委蛇而已,若是没有尼堪,一旦中原有变,吴三桂这厮还有可能投向我等,如今嘛,咳咳”

    “皇上,奴才知道了。听说明国内部也是一团乱,流贼在在中原、江南一带作乱,根本没有余力来对付北边,为何”

    皇太极一听此话,顿时一阵晕眩,半晌才缓过神来,那人吓得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皇上,奴才失言,请皇上治罪!”

    皇太极深呼吸了一下,他似乎并没有给此人定罪抑或乱棍打死的意思,他悠悠地说道:“这不怪你,你想啊,若不是有那千刀万剐的尼堪,如今明国这个光景,可是我大清多好的机会啊”

    那人刚想抬起头,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依旧将头伏在地上,皇太极见了便说道:“朕知晓你的意思,无非是想问,这尼堪如此强横,为何不直接南下灭了明国,唉,这厮的心思没有别的,有我大清在侧,他是绝对不会南下的”

    “”

 第七章 蝴蝶效应(三)北境三少之风流倜傥王子云

    大同,依旧健在的总兵王朴也在准备一场盛大的婚事。

    与历史上不同,王朴并没有参加洪承畴主导的辽东诸战事,也没有卷入与鄂尔多斯、喀喇沁的纷争,无非紧守雁门关、宁武关、内边墙罢了。

    王朴与尼堪同岁,今年才三十二,乃大同武将世家,原本尼堪偏隅于阳都之时,像王朴、吴三桂这样岁数相仿的人还在内心暗自较劲,如今却几乎都放下了这个心思。

    紧挨着大夏国的王朴更是如此。

    王朴生的身材高大挺拔、面容英俊,加上武举出身,时常操练不辍,更显得英姿勃发。

    与吴三桂玩笑似的嫁妹不同,王朴这次却是真正的嫁妹。

    他十六岁的亲妹妹就要嫁给尼堪的弟弟。

    说起这位弟弟,不是别人,就是他同母异父、比他小六岁的小根特木尔,成年后一直没有成婚,还犟着要去海军,在海军历练几年后又回到了大漠。

    如今尼堪看在母亲的份儿上,还是给了他一个爵位宁国侯。

    这可是一等侯,还在朱克图等人之上,不过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还有人欣慰不已根特木尔,毕竟是以前大湖东部索伦十一部的大汗啊。

    现在可能已经有人明白小根特木尔的另外一个身份了,嗯,他就是那艘令人惊艳的雨燕号的首任舰长之一,汉名李木根是也。

    李姓,自然来源于他的母亲李秀丽,木根,也隐隐包含了对自己父亲的眷念。

    当然了,如今尼堪的大夏国如日中天,他像要恢复以前索伦十一部的景象无异于痴人说梦,也没人跟着他,不过作为根特木尔唯一的骨血如今有了着落,林中那些个哈拉达总算松了一口气。

    李木根看上了王朴的妹妹,得益于在他退出海军接受宁国侯的爵位后被尼堪派到了九原主政,实际上兵事也是他一手抓。

    受到父亲王威、兄长王朴的影响,这位王小娘也是文武双全,何况还有一点,她眉目间隐隐约约有李秀丽的风采。

    听说大夏国皇帝、塞外诸部共主博格达汗的弟弟看上了自己的妹妹,王威、王朴父子顿时重视起来。

    作为大明镇守一方的大将,王家父子自然明白大明的形势,也明白这场婚姻对汪家意味着什么。

    最后,在召开了全族的会议后,他们一致认为,这场婚姻太值得了,达成后不但不会为王家带来祸患,还有可能使王家更上一层楼。

    九边总兵的位置,作为寻常武将来说,人生已经到头了,若不是明末乱世,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名号致仕便是最大的荣光了,像如今左良玉、吴三桂那样挂着一方将军印以及伯爵的爵位只是极少数的例外。

    王家在大同累世为将已历三代,大同又是直接挨着青城、大板升城的所在,就边关贸易一项,王家就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了,彼等是不需要亲自下场的,自有一些个山西商家替他们效劳。

    反过来说,他们也是山西商家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与吴襄一样,王威五十岁那年才得了此女,全家宠爱得不得了,为了风风光光嫁女,父子俩可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最后,从大同北关出发的送亲队伍长达一里,王朴带了三百家丁亲自押送,队伍里,陪嫁的物品有十八大车,陪嫁的丫环、小子有三十六人,一时蔚为壮观。

    听说王家嫁女,大同的文武官员、各大商家肯定也是纷纷送上厚礼,在听说对方是威名赫赫的大夏国皇帝之弟后更是如此。

    王朴此人一向以“小吕布”自诩,当日,他的一身装扮也很拉风。

    头戴束发紫金冠,体挂江南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马槊。

    在得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以全部辽饷供养了三千家丁后,人称“北境三少”之一的王朴如何能甘心落后,他没有吴三桂那样的财力,不过以他王家三代的积蓄,供养一千家丁还是可以的。

    一千家丁以外,整个大同总兵辖区还有两千骑兵,七千步军,这可都是能拿出来野战的部队,若是加上按照战事规定可以抽调的各卫所,军力就更加可观。

    决定与尼堪联姻后,王家渐渐地将兵额的亏空全部补了起来,这账面上的一万人,三千骑兵是实打实的,七千步军也至少有五千人是不缺薪饷的青壮,在这北境一带,也算是相当了不得的军力了。

    与左良玉、吴三桂相比自然相去甚远,不过在如今明国空虚的北境,也算是一支强军了。

    北关外,驻牧在乌兰察布一带的阿拉克卓特部落的巴图尔亲自前来迎接。

    作为以前大元时代时代中央万户的核心部落之一的阿拉克卓特部落,在击破阿鲁科尔沁并收降其部落后,加上不断吸引北边的喀尔喀诸部零散的牧民南下,如今的阿拉克卓特部落已经膨胀成一个拥有近八千帐的大部落了。

    作为草原之主的尼堪自然不会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做出了几个决定,都对该部影响深远。

    首先,在原本杭高的土默特右翼牧场几乎空下来后,尼堪引入了大量的甘肃、宁夏、陕北一带的汉人牧户,如此一来整个右翼都牢牢地控制在帝国手里。

    另外,在右翼稳定后,尼堪将巴图尔的部落划到了山南省的管辖范围,并将省城从九原包头迁到了青城呼和浩特,如今李木根正是山南省的布政使兼镇守使。

    最后,是在后世乌兰察布市地方修建城池,将阿拉克卓特部家中不止有一个儿子的牧户迁三千户加入博格拉部,并在乌兰察布附近驻牧。

    而巴图尔的大帐则设在靠近明国的岱海附近。

    与王朴联姻后,更是加强了对巴图尔的监管。

    巴图尔自然明白尼堪的用意,不过一来他能从虎墩兔那里逃脱林丹汗的妹夫杀死了巴图尔的父亲,将阿拉克卓特部直接并入察哈尔部,巴图尔被林丹汗裹挟着西去,这内心的悲凉可想而知,完全得益于瀚海军。

    而他能报阿拉克卓特部的生死大敌阿鲁科尔沁的大仇阿拉克卓特部西迁时,其后部家眷受到了阿鲁科尔沁部落的袭击,损失惨重,并将整个阿鲁科尔沁部落的一半纳入到他的麾下,也得益于瀚海军。

    有这两件事的作用,巴图尔在被尼堪拿走三千户后并没有多说什么,何况,他并不是黄金家族出身,还是“黄头鞑靼”的后代,在这大草原上根本没什么威望,于是就老老实实接受理藩院的管辖。

    这一次,得知李木根娶妻,他也是披红挂彩,带了族里三百青壮迎了上来,同时,他还给李木根送了三百匹骏马、三千只羊的大礼。

    巴图尔的事情,作为大同总兵的王朴自然知晓,要是放在以前,让巴图尔这样的大酋亲自来迎接自然是不可想象的,王朴面上虽然不形于色,内心却乐开了花。

    庞大的迎亲、送亲队伍先是北上,在抵达岱海附近、巴图尔的驻地时歇息了一晚。

    次日,便沿着西北方向穿过大青山通向青城的道路继续迈进了。

    一路上,王朴也是感慨万千。

    以前,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明军,都会时不时深入到对方境内劫掠,王朴以前跟着王威历练时,也没少干过此事,在他看来,这鞑子牧民除了家里有牛羊马匹以外,一切用度还比不上大明境内的农户,故此,他们每次出塞劫掠,多半是劫掠战马,当然了,杀了牧民获取人头也是少不了的。

    其它的东西,王朴他们根本看不上。

    而蒙古人进关劫掠,主要以劫掠乡下农户的粮食、食盐、布匹为主,人头什么的他们倒没放在心上。

    而在王朴这一路走过后,他发现如今的牧民不禁精神状况大大好于以前,帐篷里的吃穿用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就算他们有机会进关劫掠,也没有心气了”

    他不禁暗自冷笑道。

    自然,他冷笑的对象是像他这样的大明人士。

    也是,关内农户有的东西他们都有,还有关内没有的东西,何须再入关劫掠?何况,听说尼堪还在凡是有城池的地方,专门设置了大型的草料场,就算有大雪、大旱的事情发生,草原上的牧户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再者,就算有那样的事情发生,草原上的牧户还能用粮食来渡过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慢慢地,在抵近青城时,一望无际的农田出现了。

    如今正是青城附近的农户收割麦子的时候,一眼望去,到处是金黄的麦穗以及辛勤劳作的农户。

    王朴仔细观察过,并不是此地的土壤有多肥沃,也不是此地的的雨水好于大同,而是大夏国的官府围绕着青城附近的大小河流修建了密如织网的水渠和堰塘所致。

    最后,当青城那巍峨的身影映入众人的眼帘时,在路上跋涉了多日的送亲队伍顿时兴奋起来。

    王朴自己心里也隐隐有些期待。

    那李木根是尼堪的亲弟弟,像这样的大婚,他会否前来?

 第八章 风云激荡,从甘肃开始(一)西宁卫,岌岌可危

    尼堪来了,不过这一次他似乎并不像往常一样,带着的自己的老婆儿女以及豪华、醒目的马车四处招摇,而是单单带了一千五百亲卫,也并没有打出那有着明显标志的旗帜。

    他能来青城,一方面自然是为了李木根主持婚事,另外则是为了今年的秋试。

    自从首次科举考试进行过后,尼堪似乎尝到了甜头,便定下了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规矩。

    今年,正是第三年。

    为了吸引大明的士子前来考试,大夏国在青城、上都也设置了分考场,尼堪能来青城也说得过去。

    不过,跟着他来的还有孙传宇以及新近被任命督察院左都御史的孙秀节、政务院的户部尚书哈尔哈图。

    区区一个青城,抑或一个李木根的婚事值得尼堪如此大张旗鼓吗?

    自然不是。

    今年是东晓二年的九月份,按照尼堪的记忆,离那个最终的日子越来越近,帝国必须做出一些提前的筹划来应对了。

    何况,与历史上不同的是,青海的和硕特部在吞并了虎墩兔留在那里的人马以及喀尔喀却图汗的人马后,已经膨胀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