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这开原附近的边墙,以前在李成梁时代就已经残破不堪了,不时有边墙之外的蒙古人、女真人翻越边墙进入关内劫掠的事发生,不过在那时摄于李成梁三千家丁的威力,彼等并不敢大规模地入关。
在老奴崛起,建州与大明战事频仍时,这边墙根本是四处透风了,等建州人完全占据了辽东,并与北边的科尔沁部落交好,这边墙的用处就更不大了,彼等肯定不会耗费人力财力去修葺,真正的修葺还得等到康熙年间修建“柳条边”时。
边墙底下,一人身穿清兵服饰,正在向另外一人说着什么。
那人头戴大帽,身穿棉甲,赫然是如今大夏国瀚海军步军的装扮!
不多时,当那人转过脸来,在月色下,一个约莫三十多岁中年汉子的面目便显露出来。
吴应龙!
孙传宇大军那支唯一步军的统领。
不多久,吴应龙的大军全部越过了边墙,来到了关内,从这里,径直向西行走约莫六十里便是开原城!
六十里,想要一个晚上就奔袭到位,如今也只有长期进行体能训练的瀚海军能办到。
吴应龙的队伍里还有一百骑兵,他们都是清兵打扮,他们今晚的任务也很重要肃清前面这六十里路上开原城清兵的侦骑。
一开始,吴应龙还在忐忑着,生怕在半路上碰到清兵的大队人马,不过走到一半时他便放下心来,前面的侦骑不时传来情报。
“将军,敌人侦骑大多在开原城北面游弋,东面的侦骑很少,寥寥数骑都被我等击杀了,可放心前往”
寅时末刻开始的时分凌晨四点左右,开原城灰蒙蒙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众人面前了,不过他们想要进抵南城门,尚有一道关口大清河。
不过,兴许是敌人没有想到瀚海军能从东边几乎没有道路的大山穿过来,南面又是通往铁岭卫城的官道,大清河上唯一的一座木桥此时并没有拆掉,吴应龙的三千人马有惊无险地越过了大清河。
时间来到寅卯之交时分凌晨五点左右,东边的天空已经有些蒙蒙亮了,此时,开原城墙上的所有清兵几乎都在沉沉睡着,在城头值守的人也抱着长枪、短刀靠着女墙打着盹。
当然了,除了镇守南门的夏舒部。
夏舒,本来不是大夏国名单上的人物,不过当他的父亲被取消了兵权,调到了沈阳担任兵部右侍郎,而自己也被调到偏远的青阳堡镇守时,灰衣卫在第一时间便找上了他,一开始,夏舒打死也不同意投降大夏国。
也是,他若是降了,他的父亲怎么办?
不过随着孟乔芳以及岳讬麾下众多汉军、满洲军将看向他时露出的那种不屑与嘲讽让他这位原本是汉军正红旗固山额真长子,在辽阳过着舒舒服服小日子的公子爷一下从云端跌落。
最后他答应了灰衣卫,至于自己的父亲,他在内心里还巴不得他早早死了,因为这厮与夏承德的一个小妾一向眉来眼去,若是夏承德一死,他的那些小妾不都是自己的了吗?
什么?伦理道德?自从加入八旗之后这些东西还有吗?按照满洲八旗的风俗,父亲的小妾里,凡是没有生下儿女的,在父亲死后再嫁给儿子们也很普遍。
于是,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吴应龙的三千瀚海军大大方方从南门进了城池,并利用城里金俊兵马熟睡困顿之际一举拿下了开原城!
开原城一下,皇太极大军向南撤退的难道便被封死了,到时候,彼等若是败退了,就只有继续向西行走,沿着大清河南下到铁岭了,何况,由于事出突然,包括金俊在内的三千汉军八旗兵没怎么抵抗便束手就擒,整座城池没有一个漏网之鱼,就算皇太极带着大军南下,还不知晓开原城已经失守!
拿下开原城后,吴应龙将金俊军队里的“旗丁”全部斩杀,只留下阿哈、披甲人两类按照八旗规制,一旗之中的丁壮包括三类:旗丁、披甲人、阿哈,旗丁自然是主子,披甲人没有入旗,但还是有土地的,不过在没有自己的阿哈之前需要自己耕种,而阿哈则纯粹是农奴。
汉军旗不像满洲八旗,披甲人目前根本没有像历史上索伦人那样的犯官家属奴隶,只有分发的少量田地,需要自己耕种,不过若是他们获得了军功便能入旗籍,一旦入了旗籍便可以拥有阿哈奴才给自己耕种。
按照尼堪初步的想法,若是能顺利拿下辽东,所有的旗人都在他的“消灭”之列,而披甲人和阿哈则是他争取的对象。
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一:大对决(3)
梨树城。
尼堪突然发动战事也是有先决条件的。
前文说道,曲承恩搭乘船只在旅顺湾登陆时,身边只有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军旅,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军团,少了一个骑兵旅。
在林茂春费劲千辛万苦拦住济尔哈朗,给阿克墩、孙传宇创造了全歼其部的机会后,彼等虽然损失了大约一个骑兵旅的军力,不过在官街堡、夹皮沟一带的恩索很快就给他们送来一个完整的骑兵旅。
拿下恩格图后,其部更是膨胀到一万七千人,当吴应龙带着步军旅南下后,孙传宇将恩格图的部队一分为二,两千骑继续镇守叶赫城,剩下的三千骑与孙传宇一同越过大黑山来到了梨树城以东的大平原上!
此时,就算从八面城逃回来的彻尔格骑兵还有近八千骑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仔细听了萧阿林派来的侦骑汇报后,尼堪更是笃定了就在此地一举战胜皇太极的信心。
不出他之所料,在与萧阿林部大概相同的战法,以及面对更少的敌骑数量的前提下,无论是朱克图还是查克丹都对对面的多尔衮、岳讬部进行了全面的压制!
而在步军那里,情况相差仿佛,在三百斤佛朗机炮、十二斤十斤燧发火铳的轮番打击下,张大猷、佟图赖、李率泰三部都是节节后退。
形势对瀚海军非常有利!
而孟乔芳那里,当然他见到吊桥依旧高高吊着时似乎有些醒悟了,不过为时已晚,他一咬牙便准备穿过尼堪大营与朱克图大营之间的缝隙回到多尔衮的大营或者李率泰那里去。
不过好不容易出战的叶连纳克、拔都岂能轻易放过他?
今年,同为1625年出生的叶连纳克、拔都都才十八岁,不过在尼堪亲卫队却历练两年多了,十八岁,无论是在乞尔吉斯部落还是乃蛮部落都是妥妥的成年人了,何况这两人在历史上也都是悍勇之士。
这两人都死于抗击俄罗斯入侵的战争里
他们各自带领的五百骑里,有一百五十骑士飞龙骑,三百五十骑士猛虎骑,叶连纳克、拔都两人都是亲自带领着飞龙骑,接近敌人时,两人又有分工,叶连纳克带着五百骑向西疾驰,准备从西边截住孟乔芳,而拔都则直接率领五百骑杀入杨文魁的步军大阵!
作为大夏国君主尼堪的亲卫队,其装备肯定是冠绝诸军。
时至今日,大夏国的板甲已经升级到第二代了,所谓第二代,也就是在掺杂了适量其它金属的情形下,能使板甲的质量保持不变,而份量却更轻一些!
现在各军团飞龙骑配备的板甲,头盔加上上半身的甲胄加在一起约莫有三十斤重,虽然大部分重量都在前后胸甲上,不过长时间佩戴这种甲胄对于骑兵、马匹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故此,要成为飞龙骑的坐骑,既要有强大的驼载能力,还要有卓绝的耐力。
帝国一方面从目前的蒙古马、乞尔吉斯、哈萨克马里面挑选,一方面则是通过杂交,到如今也只能勉强保证现有飞龙骑的供应,一旦遇到损失,就只能让普通蒙古马上了,而普通的蒙古马绝对不能在战斗中坚持很长时间的。
于是,改善板甲的份量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然了,若是全靠瀚海大学以及工部的工匠摸索,想要短时间改善板甲质量谈何容易,可能再过一百年也不可得。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在九原包头冶坊某个批次出产的生铁质量明显比其它地方强,经过尼堪以及瀚海大学学过探矿的几个“高材生”认定后,估计是某种重要的元素在其中起了作用。
作为后世来的尼堪自然是知道锰矿在其中起的作用,他亲自来到铁矿产区仔细观察后,让工部的人对那种表面呈现紫红色的铁矿进行不断试制,花了大约五年时间后,终于大致认定了某一种颜色的矿物最符合要求。
彼等用这样的矿石冶炼出来的钢铁锻打板甲,最终也才打制了几百件,全被配给了尼堪的亲卫队。
这种板甲重量比以前的份量轻了大约三成,也就是说,在不损失质量的前提下,包括头盔在内的全套板甲份量只有二十斤左右!
少了十斤的份量,这对于骑兵抑或战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对于骑兵来说,由于板甲是均匀分配于上半身,少了十斤后这感觉就大不一样,对于战马来说更是负担大减。
尼堪的亲卫队自从配上这种板甲后,仔细测算过,战马的奔跑时间能比以前提高小半个时辰,战斗也相差仿佛。
小半个时辰,便是半个小时,可别小瞧这小半个时辰,到了战场上,它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拔都的一百五十骑穿戴着新式板甲的高头大马作为尼堪的亲卫队,配备的肯定是最好的马匹闯入向后急退的孟乔芳步军时,顿时就像一头猛虎进了羊圈!
此时,无须将手中的虎枪向前、向下刺出耗费体力了,配置了半身鱼鳞甲的战马在步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不到一刻的时间,战场上除了跪地投降的便是被战马撞到、踩到躺在地上哀嚎的。
此时,大营里又出来了一百骑,他们负责收容俘虏,而拔都则继续向孟乔芳大队骑兵的背影杀去。
作为飞龙骑,配备较大力数的骑弓是必须的,而作为尼堪亲卫队的飞龙骑就更是如此,他们莫不是各部落以及骑兵学校里的佼佼者,普遍配备七斗力以上的骑弓,叶连纳克等人向着孟乔芳大队的侧翼射出一拨箭枝后,便手持虎枪义无反顾地杀了进去!
叶连纳克截住了孟乔芳!
就这样,叶连纳克在前面,拔都在后面,一头一尾截住孟乔芳的骑兵战斗起来,虽然配备了上好的装备,不过在具体作战时,无论是叶连纳克还是拔都,都采用了飞龙骑最勇猛者突前、短铳在后,猛虎骑凌厉双刀在前、弗朗机铳在后的战法,这套战法,就是对上满洲八旗也是大有胜算,何况是孟乔芳东拼西凑起来的汉军骑!
不多时,战斗便接近尾声,孟乔芳本人被短铳击中落马而死,孟乔芳一死,剩下的骑兵不是投降便是被杀死。
此时,主战场上的大战也有了分晓!
原因在于在尼堪大营东侧已经歇息了大约半日的孙传宇部开动了。
彼等一万两千骑一起杀向皇太极的大营!
那里,还有勇力绝人的费扬古、穆克谭率领的三千两黄旗巴牙喇护军,孙传宇一出动,原本在皇太极大营南面,刚刚从八面城逃回来的两黄旗精锐也不得不用出动不可能让费扬古带领巴牙喇护军出来大战孙传宇。
孙传宇让阿克墩、林茂春、恩格图各带三千猛虎骑去出战彻尔格、济什哈等人,自己带着三千骑飞龙骑依旧逗留在皇太极大营附近!
当日,在梨树城附近的骑兵大战进行了大半日,瀚海军虽然略占上风,不过由于皇太极就在附近,所有的清军也不敢有丝毫懈怠,都抱着同归于尽的打法与瀚海军硬拼,幸亏瀚海军就算是骑兵,也有大量的火器作为支撑,否则,如果纯粹以冷兵器与对方战斗,现在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准。
但在黄昏时分瀚海军还是迎来了胜机!
在八面城休整了几日的萧阿林部赶到了!
此时,就算是久经战阵的皇太极也知道大势已去,他决定撤退了。
不过眼下各个地方都杀成一团,想要从容撤退也不容易,何况,孙传宇的三千骑还在附近虎视眈眈。
“皇上!”
皇太极大营里,穆克谭跪在地上,大声疾呼,“奴才带一千骑挡住营外的蛮贼骑兵,费扬古大人护送您杀出重围!只要到了开原就好了”
话说自从皇太极得知拜音图的骑兵在八面城大败,还折了拜音图、陈泰两员大将后,不禁又晕了过去,自那以后,是继续在梨树城与尼堪对峙还是撤回开原守卫城池便成了他每日的盘算,在尼堪主动出击之前,他的盘算依旧没有结果。
到了此时,他终于明白,眼下的大清,就算是在野战与蛮贼“浪战”也不是对手,硬碰硬已经完全落于下乘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在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