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三百万石,足够让近两百万人支撑到秋收了,好,此事等会儿再说,孙传宇”

    孙传宇赶紧上前施了一礼,“陛下,拿下辽东之后,投靠我国的前清将千总、甲喇章京以上者便有近百人,计有兵丁两万左右,微臣全部检视过,还都是青壮汉子,可继续从军,其中有一半可当骑兵使用”

    尼堪想了想,“将济州岛的军政学校迁到沈阳,嗯,今后便将此城称为东京,全部迁到东京,投降的满汉军将,凡是把总、牛录章京以上,愿意继续到军中效劳者,必须到军政学校学习到年底,让彼等务必精熟瀚海军的各种规制,学成之后再视情形安排职务”

    “兵丁那里,会骑马的全部安排到骑兵旅,嗯,这次大战,我国虽然拿下了辽东,不过损失也颇大,至少损失了一整个军团的骑兵,按照你的说法,阵亡者便在五千左右,重伤者三千左右,必须全力做好阵亡者的抚恤,无论花多长时间,也要全力抢救重伤者,同时做好抚恤”

    “轻伤者,估计现在都好了,这样,这些人,若是不适合继续当兵者,全部转到辽东,有两个去处,满清建国后,在各大城池附近都建有堡寨,堡寨既是牛录的聚集地,又是田庄的所在,便让这些人分别担任堡长、游徼、啬夫,剩下的全部进入各城池担任衙役,四千人,基本上可以分配完毕了”

    “嗯,这些人到位之后,户部、都察院、各城池文官就开始介入,这是你等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务”

    “其一,让这些没有成家的青壮男妇结为夫妇,嗯,还是以自愿为主,实在不愿凑合的可强制安排,此事由各堡乡长、啬夫、游徼配合完成,都察院的人手全部撒下去监督此事,不可徇私枉法,不可营私舞弊,有查获者,严惩不贷!”

    “完成此事后又有几事”

    “其一,迁徙五万户到吉林省,吉林省布政使做好准备”

    “其二,迁徙五万户到安西,安西都护府做好准备,沿途接应、车辆、骡马等由商部统一安排,朕只有一句话,这些丁口都是大夏国的宝贝,切不可怠慢了,一定要一个不漏地送到安西,但凡有甚差错,唯政务院、商部是问!”

    “对了,今后凡是涉及到迁徙的事,不要怕花费钱财、药材和粮食,你今日花费了,彼等今后会百倍还回来”

    “嗯,若是不愿意迁徙的,告诉彼等,便依旧按照农奴处置!在东京附近设置一处官田,专门安置这些丁口,此事由户部负责”

    “从明天开始,先从投降的满汉骑兵中抽调八千人加入到各受损的骑兵旅,记住,每个骑兵旅的降兵不得超过三成,也就是最多一千人,不足的从博格拉部里拣拔”

    “剩下的步军大约还有大约万人,新组建三个步军旅,不过不是单独设置,与原来的瀚海军混编,嗯,今后辽东之地主要由朱克图部、恩索部驻扎,就编到这两部”

    “朱克图部驻扎在锦州、宁远一带,恩索部驻扎在鸭绿江沿线以及金州附近,阳都的军团分置东京、辽阳、盖州一带,由阿克墩负统领”

    “阿林阿部依旧沿着秦王川、乌达、丰州、九原、青城、白城一带驻扎”

    “其中在青城、乌兰察布、张家口附近保留一个军团”

    此青城乃呼和浩特

    “萧阿林部,嗯,前不久理藩院已经同目前在青城老河,哦,朕已经决定将青城改称承德,在承德的苏尼特部的腾吉泰迁往以前喀喇沁所在牧场,萧阿林部抽出一个军团进驻承德,咳咳,随时关注附近边墙喜峰口、潘家口的驻军情况”

    此青城乃承德

    萧阿林上前了一步,“陛下,您这是”

    “咳咳”,尼堪有些尴尬,“看情形吧,今冬明春时分,若是时机合适,拿下这两处要塞,最好像陕西、山西的边墙那样悄悄地拿下,让彼等摸不着头脑为妙”

    萧阿林也是一个聪明人,知晓皇上不可能说的再多了,赶紧弯腰应道:“遵命!”

    “对了,你说的那个姬甲杰朕见过了,与孙传宇枢密使商议过后,同意了你的建议,提拔他为一个骑兵旅的指挥使”

    “多谢陛下!”

    尼堪看向孙传宇、孙秀林两人,“你两人千万要记住,在军政学校开班、降兵没有混编之前切不可开始清丈田亩、划分田地、颁发田契之事!”

    孙传宇、孙秀林两人听了都是一凛,他们对望了一眼,上前弯腰施礼应道:“微臣明白!”

    尼堪看向王文慧,他出列说道:“根据按察司的消息”

    “豪格、代善的军队渡过鸭绿江后,一路势如破竹,目前已经攻占了龟城作为基地,平安道都元帅沈器远以及麾下的大将黄溢、李元老以及五千马步军全军覆没,如今正在向平壤进军,结果尚不知晓”

    说到这里,他不禁笑了一笑,“果不出陛下所料,豪格等人急于搜集粮草,几乎将平安道除了平壤之外的地方豪强、乡绅屠杀一空,然后在当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划旗运动,将那里身体强壮的农户纳入朝鲜八旗”

    “朝鲜八旗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就是朝鲜八旗,一部分划入满洲八旗,一部分划入汉军八旗,没想到成效还不错,由于田赋比以前少了一成,彼等倒是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没有丝毫反抗的意思”

    尼堪听了心理一凛,“难道自己失算了?”

    不过他最终还是摇摇头,“朝鲜人不会全部甘于做以前被他们视为蛮夷的女真人的奴隶的,一定会反抗的”

    “咸镜道呢?”,他不禁问道。

    “回禀陛下,彼等肯定是要首先占据像平壤那样的鱼米之乡,咸镜道还没有进入彼等法眼”

    “恩索”,尼堪叫了一声。

    恩索赶紧上前听令。

    “你亲自带领一个军团进入咸镜道,豪格他们如是全力进攻咸镜道的话,金自点、林庆业他们肯定抵挡不住,彼等若是占据了咸镜道,肯定会跨过图们江骚扰我国,必须将彼等控制在咸镜道以外”

    “是,陛下,微臣必定不辱使命,让建奴不能越雷池一步!”

    “咳咳”,王文慧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说到了,“多铎部在我军水师的配合下,已经成功地在四国岛土佐藩登陆,攻占了高知城,并斩杀了土佐藩藩主山内忠义以下武士两千人,由于事起仓促,山内忠义并没有时间召集手下的农兵,他的武士还分散在各处,结果被多铎各个击破,大破之”

    “一股来历不明的人马侵入四国岛,顿时让此时日本国设置在四国的藩国首领,土佐藩北边的赞岐藩的松平赖重,呵呵,此人本是德川家的,原本叫德川赖重的大惊失色,他一方面飞报京都的德川大将军,一边纠集赞岐藩、德岛藩、伊予藩等四国藩主的兵力,目前还在赞岐藩集结,恐怕到了七八月份,多铎便面临一场大战”

    “嗯”,尼堪挥手打断了他,他看向孙佳绩,“佳绩,该你出动了,对了,按照时间,瀛洲的船坊应该将第三舰队建好了,建好后就留在那里,佛林船坊从今年开始不建信天翁号了,全力打造第四舰队”

    “眼下,你的两个舰队全体出动,围绕日本国走一圈,对于彼等凡是有大型港口的地方进行清扫,首先进入濑户内海清扫,还是要给多铎以大量支援,事成之后里告诉多铎,这是大夏国最后一次帮助他,从这以后,他就要靠自己了”

    “是,陛下”

    孙佳绩退下了,不过他也有些奇怪,“区区日本国,虽然面积颇大,不过只要我国出动两个军团、一个舰队,最多三年还是能拿下的,何苦让那建奴苟延残喘?”

    不过尼堪的话他不能不听,只得应下了。

    “还有”,尼堪的神色时分严肃,“满清能痛痛快快退出辽东,不用说肯定在此地安插了大量的探子,按察司今后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关注一丝一毫的动静!”

    王文慧心理一凛,赶紧应道:“是,陛下,职部必不辱使命!”

    第十一卷风云激荡到此结束,接下来的第十二卷甲申变主要讲述1644年内的故事。

    在这一卷,瀚海军能击败李自成从而获得尼堪梦寐以求的那七千万两白银吗?假若能击败李自成,他接下来会做什么?是席卷全国,还是画地为界?明国的命运究竟如何?周边的俄罗斯、哈萨克、准格尔、和硕特、西班牙、日本、荷兰都会有那些动作?都会在第十二卷得到全面的展示,敬请收看。

 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浓(上)

    东晓三年,乃是农历葵未年,秋,意正盛。

    秋风秋雨,愁煞人。

    北风呼啸而来,大明京师紫禁城迎来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秋雨,秋雨一到,京师的气温瞬即急转直下。

    临近黄昏,一更天到了,紫禁城以北十余里外、外城安定门附近的钟鼓楼的鼓声、钟声先后响起,悠扬的钟鼓声响彻整个京城,自然也传到了紫禁城里。

    紫禁城,灰黄、暗红为主色调的琼楼玉宇群笼罩在一片烟雨蒙蒙中,随着各处城门传来关门吱吱呀呀的声音,后宫皇帝所居之乾清宫东南角,专门供奉、祭祀祖宗灵位的大殿奉先殿灯光昏暗,偌大的殿宇只有一人长跪在地上。

    但见此人背影消瘦,当他听到那隐隐约约的钟鼓声以及四周城门关门那“砰”的一声依稀传来后,似乎自己的内心一紧,瘦弱的背影也抽动不已。

    他是在悲切,还是在恐惧,从而导致了身体的抽动?

    无从知晓,当他踉踉跄跄站起来时,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不过跟在他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却知晓他的主子当今的大明天子,刚才偷偷哭过一场,在他起来前已经将脸上的泪痕擦拭干净了。

    前不久的中原大战中,带领大军出潼关与李自成大军鏖战的侯恂部五万精锐大败亏输,侯恂当场战死,大部分跟着他出关的军将多半在身边家丁的拼死护卫下逃回了西安最终成功回到陕西的明军不到两万人。

    这还不算,崇祯帝今日上午刚刚得知流贼大军已经突破了潼关天险,眼看三秦之地就要失陷。

    此时,北边除了山西总兵周遇吉、大同总兵王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手底下还有些人马,偌大的京畿、中原、山东、山西竟再无可战之兵!

    而在京城,也就是李邦华整顿京营时练出了周遇吉、黄得功两支劲旅,等李邦华下台后便故态复萌,号称十几万“大军”,实际上羸弱不堪,可战之兵恐怕不足两万。

    两万,京城仅内城的周长便达九十里,若是加上外城,几乎接近两百里,区区两万人马铺上去,五米才有一个人,还有两重城墙,这如何守御?

    “皇上,该用晚膳了”,王承恩轻声说道。

    “山河破碎如此,朕还有心情用膳?”,皇帝恶狠狠瞪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见到他面色潮红,知晓他正怒火、悲愤夹心,赶紧跪了下来。

    “主子”,他低声抽泣着,“就算有天大的事也没有主子龙体紧要,皇上,您多少吃一口吧”

    “不吃了”,皇帝摆摆手,他回头看了一眼祖宗的牌位,瞬即又回过头来,好像生怕再见到他们似的,接着便大踏步走出了大殿。

    门外正候着的太监赶紧将辇舆抬过来,皇帝却一脚踢了过去,那站在辇舆前头的太监赶紧跪了下来,皇帝没有理他,自己冒着细雨进入了廊道那条通往后宫的廊道。

    王承恩赶紧撑开了一把油纸伞,他一边跑着去追皇帝,一边回头骂道:“还愣着作甚,赶紧跟上来呀”

    那跪着的太监听了赶紧抬起辇舆跟着他跑起来。

    王承恩赶上了皇帝,赶紧将雨伞遮上,皇帝正要一把推开,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便放慢了脚步,任由侧后方的王承恩给他打着伞。

    “今日司礼监可有紧要的事务?”

    眼下帝国风雨飘摇,若是风势更猛一些,雨势更大一些,这偌大的国度早就轰然倒下了,如今没了东边的建奴作祟,可南面的李自成、张献忠两股流贼的势头却越来越大。

    如今,这李贼自成已经在襄阳篡称“大顺”皇帝,大封文武百官,而那张贼献忠在长沙也篡称大西皇帝,同样沐猴而冠,可偌大的帝国竟无一支能灭贼之兵!

    可恨那挂着“平贼将军”大印的左良玉自从两次败于张献忠之手后好似变了一个人似的,竟然畏首畏尾,几乎窝在武昌、九江、南昌一带不敢动弹。

    “该让吴三桂去陕西了”

    皇帝猛然想到一事,如今那篡称夏帝的孙贼秀荣已经灭了建奴,眼下并没有与大明为敌的迹象,此时再在山海关驻扎重兵实在不智。

    何况,如今兵力薄弱,北边几千里边墙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