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原来是大夏国,不对啊,就算你等少数人混入右营,可二郎与岳镇邦手下的军卒大多是在西安整编进来的,就算你等心怀叵测,可毕竟里面还有我大顺大量军官”

    此时杨廷玉说道:“将军,实在对不住,您还记得我等在宁武关击败周遇吉后,我与岳镇邦为何急急向你申请北上去劝降大同的王朴?”

    辛思忠能做上大顺的大将,靠的肯定不光是勇武,这下他有些明白了。

    “原来如此,这么说,那王朴也是假意投靠我军的?”

    “是的,我与岳镇邦北上之后,并没有去大同,而是去了关外!”

    “啊?!”

    “在关外,两支同样三千人为一队的骑兵替换了我等带到关外的骑兵,而王朴带过来的那支三千人的骑兵更是妥妥的大夏国骑兵”

    辛思忠虽然有些天旋地转,不过他似乎把握到什么,“不可能!六千骑兵,就算被你等骗到关外,彼等就能束手就擒?”

    “哈哈哈”,杨廷玉身边那人继续大笑一声,“杨廷玉等在西安练兵时便使用了瀚海军兵法,对外谎称岳飞兵法,那时,队里的一些个原大顺军的军将基本上被杨廷玉他们带过去的换掉了,剩下来的多是普通骑兵,能有什么见识?”

    “那这些人现在在哪里?”,一想到大顺国花尽心思打造的骑兵竟然落入异国手里,辛思忠心里不禁又气又急。

    “放心,彼等好得很,这些人不是贫苦农户,便是明军降军,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瞒辛将军,这些人已经到了漠北,正在某地进行整编、训练”

    “好好”,辛思忠大恨,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就以你等这九千骑兵,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拿下整个京城,昨日晚上北城一直热闹得很,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杨二郎在进行夜间巡逻、操练,还准备给你的大营送一些夜间的吃食呢,这么看来”

    那人点点头,“你想的不错,我军早已拿下离京城不远的慕田峪关口,并在那里一早准备了九千骑兵、六千步军,不瞒你,其中的三千步军本来就是与城里这九千骑兵一起的,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我大夏国瀚海军一个正规军团有一万两千人,骑兵九千,分为三个旅团,步军旅团一个”

    “这么说眼下这京城就有你等两个军团?”

    “正是”

    辛思忠眼前一黑,恰好此时一阵冷风吹过来,让他略略清醒了一下,他强忍着心中的愤怒说道:“这么说那安巴鞑子、皇甫端都是你等的人?”

    听到这里杨廷玉将脑袋偏向一边,自从加入到辛思忠的队伍里来,此人一直对他和岳镇邦照顾有加,如今真相大白,瀚海军又掌控大军,作为大顺军城里守城的大将,辛思忠现在肯定是摇摇欲坠了,就算杨廷玉是马贼出身也有些不忍了。

    那人却依旧不依不饶,“不错,杨廷玉本来是我国设置在兰州附近的密探头目,而岳镇邦是在他的劝说下投降我军的,原本按照我国的推演,他们几人能留在你身边镇守兰州就算是不错了了”

    “能跟着你去西安自然是意外之喜”

    “若是能跟着你北上一直到北京,那就是天佑我军!”

    辛思忠一咬牙,继续说道:“就算你等利用我大顺军倾巢出动以及我对两人的信任趁夜色摸进京城,不过这一路上都有投降我军的明军,你等是如何一路无遮挡地抵达京城城下?”

    “呵呵呵”,那人此时也是掩饰不住面上的喜色,“慕田峪到京城只有一百二十多里路,如此重要的地方,不但明军不重视,你等也不重视,原本在密云还有唐通的九千大军,可惜被你等调到了山海关,这一路上除了营州卫一些个老弱病残,我等又带着大顺军的旗号,你以为彼等会防范得了我等”

    “就算被彼等识破了,彼等为何要要为你等通风报信?”

    “哈哈哈”,辛思忠也是仰天大笑,不过这笑声里明显透露着一丝不甘,“你等处心积虑,深谋远虑,不仅打听到我是甘肃人,还是攻略陇右的先锋,又喜好收揽甘肃籍的人才,先后立下几次大功,为的就是麻痹本将与大顺国”

    “此后,又在宁武关、大同先后立下惊天大功,为的就是留在北京城,而进入北京城后,岳镇邦故意显得宽厚,杨廷玉却是残暴无比,自然为的是在我家皇上以及朝廷重臣面前留下恩威并重的印象,进一步加重皇上将你等留在京城的心思”

    “好啊,真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本将参军二十多年,竟从来见过如此深谋远虑之人,不过,就算我手下只有一千七百骑,我辛思忠生是大顺国的人,死也是大顺国的鬼,在我为国尽忠之前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谁?”

    那人听了辛思忠刚才一番话,眼里也透露出一丝佩服的神色,不过旋即不见,他在马上向辛思忠拱了拱手。

    “不瞒将军,我叫阿林阿,乃大夏国镇守青城、张家口一带的大将,荣封二等候的便是”

    辛思忠听了也是点点头,他紧紧握着手里的长枪,对着杨廷玉大声喝道:“二郎,你是杨家将的后代,本将却是普通农户出身,别人我不管,你敢过来与我单挑吗?”

    阿林阿阻住杨廷玉,继续说道:“辛将军,您这是何苦?如今我军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京城,在山海关那边也有十万大军等着大顺军与吴三桂两败俱伤,你家皇上也是凶多吉少,投入大夏国自然好过大顺国何况”

    辛思忠一听到“十万大军”四个字,不禁对千里之外的李自成大军担心起来,不过他并没有见过瀚海军的威势,在他脑海里,中权亲军十万人马根本就是不可挑战的存在,何况还有刘宗敏手下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三千重甲骑兵。

    那三千重甲骑兵,才是大顺国最大的力量,三千重甲骑兵,分成三拨进攻,有进无退,那才是妥妥的三堵墙!

    他摇摇头,“皇上将京城交给镇守,我无能,拖了大顺国的后退,只有一死报答国恩!”

    说完,他带着那一千七百骑冲了过来。

    可惜,辛思忠虽强,也就比普通明军强一点,遇到阿林阿带着的精骑便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这一千多骑兵都是长期跟着辛思忠的骑兵,完全没有投降的可能,杨廷玉就算再不忍也不可能手下留情。

    在瀚海军短铳弗朗机铳、虎枪双刀、鱼鳞甲板甲优势装备,以及短铳弗朗机铳与冷兵器的交相呼应下,他这一千多骑根本就没有给阿林阿的军队带来多大的损伤,小半个时辰之后便全军覆没。

    那一晚,瀚海军完全控制了北京城。

    当晚,杨廷玉、岳镇邦、皇甫端、安巴四人将辛思忠厚葬在万岁山景山,并为他守了一夜的墓。

    辛思忠的家小都被皇甫端收留了,并收他唯一的儿子,小名龙子,尚未取大名,年仅五岁的辛龙子为义子。

 第三十五章 山海关之一:三堵墙VS三眼枪(上)

    四月下旬,春色渐渐回到山海关一带了。

    所谓山海关,自然有山有海。

    从插入海里的宁海城算起,往北依次是南翼城、关城、北翼城,这是西面的设施,东面从南向北依次是威海城、东罗城、威远城,东西之间用一道城墙连接起来,南北距离差不多二十里。

    北翼城紧贴着北面的燕山余脉万寿山。

    径直穿越万寿山,又是约莫二十里便是一条河谷,九江河河谷,正中有一关门,九门关,又名一片石关。

    关城以东约莫三十里便是九江河,以西差不多这个距离是汤河,紧挨着关城的则是石河,背靠燕山山脉,南临大海,中间三条河流穿过,妥妥的山海形胜之地。

    考虑到山海关以东便是大夏国的领土,李自成要尽快完成对吴三桂的歼灭,最好的办法便是越过一片石关口绕到山海关的后面对其进行包围。

    大明在当时设置一片石关口时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一片石关口的西边约莫二十余里的地方便是石门寨,周长四里,是一个千户所城寨,要下一片石关,必下石门城寨。

    这里你要说了,山海关以西不还是有大片的土地嘛。

    这里便要说道说道了。

    前面说过,从北面燕山有很多河流向南流下,在山海关附近,大的便有刚才所说的石河、汤河、九江河三条,其余小河、小溪不计其数,冬春之交,大小河流解冻之后便在燕山南麓这处狭窄的平原上泛滥成灾,造成到处是沼泽、水洼子。

    依着古时的水利水平,若非特别重要的农业地区,彼等是不会花费精力修葺的,何况山海关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护卫京畿的咽喉重地,附近一片水洼子不正好阻止可能从关东过来的敌军吗?

    不过关城西北三十多里石河南岸的石门城寨却是一处高地,周围的地势也远比山海关附近高企,于是,那里便成了重要的屯兵之所。

    石门城寨、一片石关、山海关三者互为犄角,想要攻破关城,必须屯兵石门城寨,想要包围关城,必须打破一片石关的阻隔。

    想要正面攻打山海关,就必须面临时不时出现的河汊、沼泽以及关城西岸那条石河,就算你费尽心思抵达关城下面,由于石河的存在,你能展开的兵力也不多,何况,作为边陲重地,山海关的城墙上密布火炮,火炮对石河两岸都能覆盖到,想要轻轻松松从正面进攻也不可得。

    于是,当李自成带着大军抵达山海关附近时,不出所料,他将自己的大本营、李双喜率领的亲兵营两万精骑布置在被唐通占据的石门城寨,让刘宗敏带着李过前营、袁宗第左营以及辛思忠右营下辖的刘体纯、辛思孝两部精骑去攻打一片石关。

    而让谷可成带着中营、后营在北翼城的西边不远处扎下大营那里的地势也相对较高,不受此时渐渐泛滥的各条河流的影响。

    此时,李自成已经从京畿投降明军嘴里进一步了解到了大夏国的情形,一想到那大夏国竟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经常肆虐大明辽东一带的女真人、蒙古人收拾干净,李自成便再也坐不住了。

    山海关东面便是大夏国的土地,吴三桂可能随时逃到那里。

    于是,比历史上更为急迫,眼看他带来的吴襄、永王、定王都不起作用,他立即让刘宗敏、谷可成展开了对一片石关、北翼城的进攻!

    大顺军进攻还是老套路,先让投降的明军步军上,消耗、紧张对方一阵子后,再上自家的骑兵,这样松一阵紧一阵,让敌人防不胜防。

    大顺军抵达后的第二日早晨便展开了进攻,当日,无论是一片石还是北翼城都是摇摇欲坠!

    第二日,谷可成手下的大将郝摇旗捷足先登冲上北翼城的城墙,随后全歼此城的守军。

    大顺军占据北翼城!

    不过在他们的东边不远处还有一道城墙威远城,彼等想要来到山海关的东边,还得拿下威远城才行。

    北面,一片石关。

    吴三桂带着一万精骑来到了一片石。

    在一片石的北边,九江河的河谷地带,是一片南北长约五里,东西宽约一里的平坦地方,那里,李过的前营正在严阵以待,而在一片石关的正西面,也是一道山谷,不过却比北面狭窄得多,那里,袁宗第的左营也在虎视眈眈。

    吴三桂身为大明的平西伯、山海关总兵,与其他人有一个不同之处,主要在作战上。

    直到此时,他依旧喜欢身先士卒。

    他的作战方式与瀚海军颇有些相似,大战发生时,他喜欢首先便将自己最精锐的家丁投入战斗,就像大唐太宗的玄甲重骑一样先撕开敌人,然后,次一等的力量迅速跟上,最后让轻骑追击敌人。

    当然了,由于大顺国的突然崛起,吴三桂到此时并没有得到统领如此众多的兵马尝试他这个战术的机会。

    眼下,他的机会到了。

    与吴三桂相比,农民军出身的大顺军估计是穷惯了,对于自己的兵力就要保守得多,他们依旧让最差的力量在前面进行“消耗”,然后次一级的力量再进行对峙、消耗,最后才是最精锐的力量出现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不过,眼下他们碰到了自从组建起三千家丁骑兵后一直没有尝试战力的吴三桂,他们现在的战法能得逞吗?

    不过令他们放心的是,在李过与袁宗第的中间,一处小山坡上,驻扎着刘宗敏的三千黑甲骑兵,无论李过、袁宗第那一处受到攻击,他这三千重甲骑兵都可以突然出现侧击敌人。

    说是重甲骑兵,也就是在棉甲之外再套一件铁甲罢了,若是放到以前的满清,那便是巴牙喇护军的配置了,与满清一样,这三千黑甲骑兵的武艺、身手无一不是出挑之辈,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