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 乌勒兹的乌巴什
乌尔赫特以南约莫四十里地的地方,有一处大台吉寝帐所在巴彦乌拉。
巴彦乌拉在乌勒兹河南岸,是乌勒兹河中心地带。
乌勒兹河发源于西边两百多里的肯特山余脉,沿着肯特山余脉之间的峡谷流淌七百多里后注入塔里池,也就是后世俄罗斯的库卢苏泰湖。
鄂嫩河与乌勒兹河之间约莫两万平方公里的山地、草原,如今是车臣汗硕垒第三子查布哩额尔德尼乌巴什的封地,由于他的名字太长,以下简称乌巴什。
乌巴什的封地主要是在乌勒兹河流域,由于此地基本上是车臣汗领地的北境,虽然以车臣汗的威势不大可能面临北面来的威胁,不过车臣汗硕垒还是将他四个儿子中最勇猛的第三子乌巴什封在此地。
位于乌勒兹河流域的牧民也很特别,原本是铁木真母族的亲戚部落,叫合答斤部,后来与乃蛮等部落联合起来反对铁木真,被打败后纳入了蒙古部落,合答斤先后吸纳了乃蛮、兀良哈、科尔沁等部落,如今在乌勒兹河流域有三千多帐,合答斤部落便是乌巴什倚仗的部族。
喀尔喀三部,每一部都号称“万户”,发展到今日实际上远远不止,东边的车臣汗部就更是如此。
达延汉统一蒙古诸部后,将幼子格垺森扎分封到喀尔喀外蒙古,格垺森扎死后将喀尔喀分给了自己的七个儿子,而硕垒是其第四子阿敏的后代,同时由于格垺森扎第三子没有男性后裔,硕垒还继承了这一份土地。
硕垒自小英明强悍,否则也不会有“车臣珲台吉”的称号。
车臣,蒙古语英明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在喀尔喀三部中,如今西边两部珲台吉都称汗了,只有硕垒还是顶着“达赖车臣珲台吉”的名号,珲台吉,是仅次于大汗的称呼。
前文为了行文方面,提前将硕垒称为车臣汗,实际上他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珲台吉。
不过今年他就要称汗了。
原因很简单,在建州女真的压迫下,如今蒙古人的正主、察哈尔万户的直接管理者林丹汗从去年年初开始西迁,西迁的过程中少不了腥风血雨,导致漠南蒙古的一些部落,诸如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嘎纳尔等原属于察哈尔部的部落纷纷逃亡,有一部分便逃到了相邻的硕垒的部落。
这些逃到硕垒领地的大小台吉自然全力奉承硕垒让他称汗,三部中,由于大法王哲布尊丹巴在土谢图汗部,像这样上尊号的大事,各部都要报给土谢图汗。
如今硕垒正在与衮布不断进行书信往来说明此事呢。
称汗,对于硕垒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何况,在与同时期的衮布、素巴第相比较中,其文武双全,真实实力最强,历史上,硕垒的牧民经常越过封地转场到土谢图汗部的色棱格河流域,而衮布却没说半个不字,其强悍程度可想而知。
加入漠南诸部后,硕垒旗下的牧民实际上已经超过两万帐了,十万丁口,在三部中首屈一指。
尼堪在北边折腾的事,硕垒自然也知晓了,特别是塔布恩的事让他异常恼火。
塔布恩是他的女婿,塔布恩一词在蒙古语里也是驸马的意思,其原来的名字叫图噜海。
不过他现在的头等大事便是称汗,尼堪撒野的事暂时按住了,只是让负责北边的第三子乌巴什紧密关注。
偌大的东喀尔喀,疆域广阔,此时的车臣汗部还不是后世清廷划分的那一部,还包括了土谢图汗部的一部分,大致来说,其领地的核心是疆域正中的克鲁伦河流域,由硕垒带着幼子巴布管辖着。
东部是次子查布哩额尔克的领地以下简称额尔克。
克鲁伦河以南的区域是长子嘛察哩伊勒登的领地以下简称伊勒登
巴布,便是后世的第二任车臣汗。
漠南的察哈尔诸部投靠过来后,硕垒将他们分别放到了南边和东边,至此,尼堪念念不忘的呼伦贝尔一带眼看就要填满了。
巴彦乌兰。
与其它蒙古人不同,乌勒兹河上的领主乌巴什却占据着一处原本是汉人货栈的三进中式院落,他在草原上自然还有大帐,不过一到冬天他便搬进了那座院子。
乌巴什的领地看似逼仄,实际上好处却是大大的,乌尔赫特便在他的领地范围里,有了乌尔赫特的存在,乌巴什的日子过得比他的几个兄弟都强除了他的弟弟巴布。
乌巴什今年三十岁了,有一副蒙古人常见的矮壮体魄,他的嫡福晋自然是合答斤部酋长的女儿,侧福晋分别来自兀良哈、科尔沁,也是典型的政治联姻。
父亲就要称汗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他这里,不过乌巴什却漠不关心,无论他称汗与否,汗位也不会落到他的手里,无非是长子伊勒登和幼子巴布,这两人都是嫡出。
故此,他乌巴什想在要做的便是在父亲正式称汗之前多捞好处,漠北苦寒,除了压榨牧民,便是那些汉商了。
汉商每年离去或返回时都会给乌巴什一些好处,不过今年眼看就要五月份了,还没有见到汉商的踪影。
乌巴什虽然号称“骁勇”,不过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晓自从林丹汗西迁之后,漠北、漠南之间一片混乱,汉商在这段时间是不敢北上了。
“唉”,想到这里,乌巴什不禁有些失望,因为范家的大掌柜范永和可是向他许诺过了,在此返回时一定会给他带来两个扬州瘦马。
看来在林丹汗安顿下来之前,自己这瘦马是没有指望了。
“三台吉!”
院子里传来了他的亲卫巴特尔的声音,他听到后不禁眉头一皱。
所谓台吉,实际上是从汉人的“太子”转化而来,珲台吉便是“皇太子”,意思便是仅次于皇帝“大汗”的人物,至于黄金家族的其它贵族,便一个个都称台吉。
而福晋则是从汉人的“夫人”转化而来,嫡福晋便是正房大太太,侧福晋便是姨太太了。
同理,还有女真人称呼的“章京”,也就是汉人的“将军”。
等等,不一而足。
“扑!”
用三张堪达罕皮毛缝制的门帘猛地被打开了,从外面卷进来一阵冷风。
乌巴什大怒,马鞭就在他手边,他正要拎起来,不过看到眼前这一幕,愤怒的右手还是放下去了。
巴图,原本在乌尔赫特巡逻的骑兵队长百夫长,此时却是一脸血迹,背后还插着一根箭,他见到乌巴什后“扑通”一声跪下了。
“三台吉,奴才有罪,索伦人几千骑渡过鄂嫩河南下了,当时乌尔赫特一带只有几百骑,还分布在小肯特山南北两侧,大部被索伦蛮子击败,驻守台吉被俘,索伦蛮子洗劫了整个乌尔赫特!”
“啊?!”
乌巴什一下站了起来,尼堪将鄂嫩河以北的区域收入囊中的事情他早已知晓了,对于蒙古人来说,这已经是不可饶恕的事情。
卜库尔大草原、鄂嫩大草原虽不如喀尔喀一带,不过也是孛儿只斤部的龙兴之地,让达斡尔人占了还好说,毕竟这几部一直以来对东喀尔喀都是服服帖帖的,算是东喀尔喀的“余部”。
不过被索伦人占了那边是两说了。
索伦人,是操着女真语的林中野人,而达斡尔人则是被索伦人同化了的蒙古人,彼等夹杂着女真语、索伦语,从根子上来说,他们还是蒙古人,两处大草原占了也就占了,反正喀尔喀蒙古人也占不了这许多地方。
但索伦人不同,更何况还是将同为黄金家族后裔茂明安部击败了的索伦人!
一想到往常一向服服帖帖的索伦蛮子竟然开始在蒙古人头上作威作福起来,乌巴什不禁气不打一处来。
当时尼堪占据鄂嫩大草原后他便立即禀告了自己的父亲硕垒珲台吉,没想到硕垒一门心思想称汗,竟然让他“按兵不动”。
没想到索伦蛮子竟然得寸进尺,竟杀到乌尔赫特来了。
“啪!”,一向以脾气火爆、勇悍著称的乌巴什站了起来。
“索伦蛮子究竟有多少人?你是如何得知彼等洗劫了乌尔赫特,如今汉商没有北上,他们能抢到什么?”
巴图答道:“三台吉,我受伤之后便在乌尔赫特附近一座小山上藏了起来,亲眼目睹了一切,汉商虽未北上,不过彼等仓库里仍有一些东西”
乌巴什心念转动,“啪!”,他这时扬起了鞭子,却是一鞭子抽在地上。
“巴特尔,立即派出快骑,分别向东西两侧发出征集令,命各部明日一早必须赶到巴彦乌拉!”
由于尼堪的南下,乌巴什倒是一早便通知各部随时准备着,何况在巴彦乌拉乌巴什已经集结一千精骑。
第二天一早,合答斤各部两千骑全部赶到了。
一部是由乌巴什的大舅子,合答斤部的台吉哈尔恩率领,另一部则是由原科尔沁部的乌力图率领。
哈尔恩、乌力图,都是合答斤部落的骁勇之士,其中乌力图从乌勒兹河下游过来的,而哈尔恩则是从乌勒兹河上游过来的。
看着两部都是一副疲倦的样子,乌巴什决定让他们休整半日,等用过午饭后再出发。
合答斤部号称有三千多帐,那是合答斤本部,若是加上兀良哈、科尔沁等部落,实际上超过四千帐。
抽调三千骑后,部落里全部动员的话还有两千骑,主动出击自然不行,不过守护家里还是绰绰有余的。
何况,乌巴什已经派出快骑星野南下去通知他的父亲硕垒了,一旦硕垒得知索伦人洗劫了乌尔赫特,天大的的事情也会放下。
第三章 大摇大摆渡河?
巴彦乌拉到乌尔赫特只有区区四十里路,骑兵快的话半个时辰也就到了,不过一想到尼堪这厮以往那骄人的战绩,乌巴什决定还是按照正常速度行军,饶是如此,一个时辰之后还是顺利抵达了乌尔赫特。
乌尔赫特,原本也有一个小部落在此放牧,不过当硕垒决定将此处开辟为纳贡、互市之地后,便将那个小部落迁走了,此处放了一个台吉及若干随从打理,加上五百骑兵,便是代表他硕垒珲台吉的所有人了。
剩下来的便是几个汉商了。
管辖此地的台吉也是东喀尔喀大小台吉轮流做,若是由一人长期把持此位,部落里非闹出轩然大波不可。
“三台吉,蛮子撤退了,如今正在慌慌张张渡河”
侦骑很快便将前面的讯息报了过来。
如今鄂嫩河已经开始融化,想从冰面上渡过已经不行了,何况冰层融化时河水会猛涨,此时渡河谈何容易。
乌巴什眼睛大亮,“他们想要渡河?怎么渡河的你可看清了?”
“回禀三台吉,他们似乎准备了一些船只,加上我等原本留在此地的船只,搭上木板后慢慢地过去”
“可看到我部被俘的士卒?”
“没有,估计一早便过河了,事情已经过去一晚,蛮子估计已经将缴获、俘虏运到北岸去了”
“那岸边尚有多少人没有渡河?”
“回禀三台吉,估计还有上千”
“上千?”,乌巴什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笑意。
眼下这个时节,就算能利用浮桥渡河,那也是极慢的,在快速融化的冰水冲击下,浮桥不可能摆得太牢固,在这种情形下,特别是还有马匹的情形下,快速过河那就是死路一条。
“蛮子有放出侦骑吗?”
“有的,就在小肯特山的北侧山口,我等还与彼等干了一仗,互有胜负,小的看到他们见到我们后似乎有些慌乱,渡河的步伐也加快了”
“加快?纯属痴心妄想!”,乌巴什哈哈一声大笑,“事不宜迟,我等快速行军,穿过小肯特山峡谷,直扑索伦蛮子!”
乌巴什认为尼堪一定已经过河了,留在后面的是他的殿后部队,不过若是能一举击破蛮子上千的部队,以蛮子人丁稀少的状况,那也是元气大伤,想到这里,他不禁急促下达了进军的命令。
进军的顺序又有讲究,乌力图的一千科尔沁、兀良哈骑兵在前面,哈尔恩的一千合答斤本部在中间,自己率领一千最精锐的骑兵在后面。
科尔沁部号称“护卫大汗的弓箭手”部落,兀良哈也是世代为成吉思汗守陵的部落,骁勇其实一点也不比合答斤部差,不过合答斤部是铁木真母族的部落,还是他乌巴什的核心部落,自然不敢有所闪失。
于是科尔沁人、兀良哈人便成了先锋。
乌力图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一来前面只有区区千人,还正在慌慌张张渡河,自己这一千骑却是好整以暇,没有落败的道理。
至于“索伦骁勇冠绝林中”之语,他认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