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

    只见一记响亮的耳光传了过来。

    贾伟赶紧快步走了几下,不多时便来到了平日里那祖孙俩常待的地方,在汉宫秋第一进院墙附近,他们能够在此地贩卖东西,还是他贾伟特许的。

    不过眼下的情景却与秦淮河这热闹、闲适的景象大异其趣,那处摊位上围了一大群人。

    而那个老头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他的孙女却被一个家丁模样的人抓住了。

    再看时,只见有两人他认识,还正在争吵。

    一人是如今南京外城南大营,也就是雨花台以东大营的总管,原浙江总兵、现南京总兵、被封为忠勇伯的方国安的独子方小山。

    前面提到,内城是兵部直辖的五大营,而外城则是由南北两大营组成,南京城实在太大,若是要周密防御的话,至少要三十万人马才行。

    朝廷的钱粮大部分都花到了江北四镇以及左梦庚部身上,哪还有多余的钱粮来养活一支三十万的大军,目前除了内城的五万新军,便是外城的两支部队了。

    南大营的总兵便是方国安,他手下有四万人,北大营的总兵是卜从善,手下有两万人,卜从善的手下都是朝廷从逃到南京的河南、山东、江西等各路人马中凑给他的,故此,他虽然有两万人,不过实权依旧掌握在朝廷手里。

    但南大营的方国安就不同,他奉命来到南京时手底下便有三万人马,加上朝廷拨给他的各路人马,一共有四万大军,故此,朝廷还给他封了个忠勇伯的爵位。

    在时下的南京,除了各路勋戚、高官,就属方国安的地位最为特殊了,已经有人暗地里称呼他为“第六镇”。

    方国安的一举一动,绝对关系着南京城的安危,故此,其手下的骄兵悍将气焰颇有些喧天,而他的独子方小山前不久得了一个锦衣卫千户的世职,又统领者方国安的一千五百家丁,更是成了南城的一霸。

    对于方国安父子、军将的行径,朝廷何尝不知晓,不过眼下彼等北有大夏,西有大顺,正是累卵之时,肯定不会轻易对像方国安这样的统兵大将动手,故此上上下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正与方小山在对峙的正是今日莫愁湖边的主角柳如是!

    贾伟看见人群附近正好有一个汉宫秋的小厮,赶紧招手让他过来。

    “二爷,这方小山今日喝醉了,便带着家丁在街上闲逛,不知怎地,便要大丫跟他走,那老头自然不肯,那方小山跋扈惯了便打了老头一下,正在此时,正在街上游玩的钱夫人等一群女眷瞧见了,便与方小山理论,二爷,这方小山是何许人,哪管你什么侍郎夫人,这不,双方杠上了”

    贾伟点点头,悄悄走到人群跟前。

    那方小山年约二十五岁,生得倒是一表人才,不过熟悉的人都知晓,此人从小不学无术,不成武不就的,他的官身还是方国安给他捐来的,眼下却直直地盯着柳如是看,似乎对面不是堂堂侍郎夫人,而是一个普通女子。

    这里也不能怪方小山,柳如是虽是侍郎夫人,才气更是冠绝江南诸女,不过终究是出身青楼的人物,她若是遇到了一个风流人,今天这事肯定很好解决,可惜她遇到的是方小山。

    方小山刚才醉醺醺的,乍一看到平素常见的大丫便觉得有些意思,便扔给了那老头一两银子,准备带她去汉宫秋过夜,没想到那老头死活不肯,这下可将他惹恼了,若不是柳如是到了,他将这老头活活打死也没有替他伸冤。

    不过眼下,方小山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转移到柳如是身上,像柳如是这样出身青楼,又有才气的人,身上自有一股方小山很少见到的独特气韵,加上刚才柳如是一众刚刚在残荷听雨亭吟诗作对、喝酒、行飞花令,天气又闷热,白皙的面上隐隐有一丝红晕,在街面上并不明亮的灯光映射下状若桃花,一时竟让方小山看痴了。

    而柳如是本来想解救大丫的,见到此人的一双色眼直直地盯着自己,心里暗骂,不过她终究是钱谦益的夫人,也知晓眼前这人的身份,便没有理会他,拉着大丫就走,那老头见状赶紧爬起来跟着。

    “慢着!”

    方小山却拦住了他们,他涎着脸说道:“钱夫人,我瞧上的人被你带走了,总得给个说法吧”

    柳如是柳眉倒竖,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也大声说道:“方将军,你是朝廷军将,怎能当街强抢民女?难道大明没有王法了吗?你就不怕明日一早弹劾你父亲的折子向雪片一样飞到宫里?”

    “哈哈哈”,方小山却是毫不在乎,“弹劾?谁敢?哪个御史、给事中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弹劾公忠体国的忠勇伯,别人我不知晓,南大营四万兵马指定不答应!”

    “你”

    柳如是一时有些语塞,此时贾伟赶紧现身了,他先是向柳如是施了一礼,接着笑着对方小山说道:“原来是方公子,如此天气,何苦待在大街上?浣溪沙正好空着,姹紫、嫣红两位姑娘也还在,不如到船上消消气,在下陪公子一醉方休,如何?”

    “加我一个!”

    远处又传来一阵喊叫。

    只见孙临带着他的小妾葛嫩娘出现了,原本葛嫩娘是与柳如是一起在钱府给柳如是做寿的,而他则与钱谦益在一起,当一众女子在街上游玩时,孙临自告奋勇前来担任“护花使者”,刚才他上了个茅厕,否则眼前这一幕若是被他遇到了,肯定会与方小山不罢不休的。

    孙临离开瀛洲回到中土后并没有加入到大夏国,而是回到了南京,以他的背景、身份以及武全才的口碑,很快就在内城五大营谋到了一个中营的参将职位,也算是少数没有中过武举人、武进士的中营参将。

    孙临是前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孙晋的弟弟,又是如今的通政使方以智的妹夫,还是内城中营的参将,这还不算,擅骑射的孙临号称“飞将”,强悍的武力在南京城也是闻名遐迩,这些都让方小山有些忌惮。

    只见方小山盯着众人看了看,冷哼一声,转身带着几个家丁走了。

    一场每日在南京城每个角落都在上演的闹剧结束了,发生了这样的事,特别是还让南城一霸方小山吃了瘪,所有的商铺赶紧关门了,孙临、柳如是等也赶紧回去了,孙临、葛嫩娘夫妇还要亲自送那祖孙俩回家,并叮嘱他们近几日就不要出来了。

    看着这一幕,贾伟也是暗自叹息,“作为南城的一霸,方小山岂有不知晓他们住处的”,便将这送人的差事揽了过来。

    等所有的人都走了,只剩下贾伟、祖孙俩,随着贾伟的招手,在汉宫秋的不远处,街面的转角处,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此时站了起来。

    当那乞丐走到汉宫秋那面硕大的牌匾下面时,他的脸在灯笼的照射来露了出来。

    洪三!

    原本北京城的丐帮“帮主”,本是投了瀚海军的,怎地来到了此处?

 第三十二章 江淮风云(一)

    亳州,古称谯城、谯郡,乃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家乡。

    从商丘出发,抵达亳州只有不到一百二十里的距离,尼堪留沈默带着三千博格拉部的部族骑兵,加上袁时中、赵应元的人马镇守归德府,打理粮草,自己带着朱克图、查克丹三个军团南下了,三日便进抵到亳州城下。

    这个三个军团,都是以骑兵为主的军团,除去朱克图、查克丹亲领的军团外,还有一个军团在京城时被名为“左龙武军”,平日里是以旅为单位驻守在内城的,战时则集合起来成为一个军团,像这样的军团北京城还有几个。

    尼堪决定亲自指挥这个军团,除了这个军团,平素驻守皇宫的三千亲卫,如今已经更名为“神武军”。

    如此取名,自然要提到如今镇守北京城军队的大军了。

    前面说过,在北京城共有六个以骑兵为主的军团,后来又在李自成降兵的基础上编制了两个以步军为主的军团,一共八个军团。

    这六个军团,加上尼堪的亲卫,一共七万五千人,尼堪拣拔其精锐拱卫内城,这便是四个军团,剩下的两个以骑兵为主的军团以及两个以步军为主的军团镇守外城。

    前唐鼎盛时期,镇守长安的精锐分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而神武军是从全军中精挑细选的精锐,尼堪将这个名字照搬过来,将四个军团命名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而自己的亲卫名之为神武军。

    原本在京城时,朱克图与查克丹每人统领一个羽林军团,一个龙武军团,剩下的所有军队都归枢密院管辖,眼下,朱克图、查克丹各带了一个羽林军团,而尼堪带领的则是左龙武军,还有一个龙武军团,自然是被孙传宇带领着秘密南下了。

    大军抵达亳州后,由于此时的亳州城位于涡河南岸,朱克图、查克丹便带着两个军团在城池南边扎营,而尼堪带着一个龙武军团加上神武军在北岸,也就是后世的汤陵街道所在扎下大营。

    汤陵街道,是商代始祖汤的陵寝所在,如今却是一个小镇子,原本是李际遇大营所在,李际遇被牟国栋斩杀后,其部众也被他吞并,三千长棍兵全部进到亳州城守卫,七千青壮被遣送到宿州担任大军粮草辎重的夫子。

    牟国栋占领亳州后,便牢牢根据他父亲牟绶的吩咐,“见到蛮贼后不可妄战,紧守城池为上”,由于亳州离归德府实在太近,他也做不到坚壁清野,不过是将青壮尽量安置在城池里罢了。

    亳州,楚平王时代就是大城,当时就是高一丈、方圆八里的城池,明初时又变成了高三丈、周长十里的大城,这样的城池,加上明末丁口凋敝,牟国栋藏兵两万完全没有问题。

    其实,当尼堪大军抵达后,站在城墙上眺望的牟国栋差一点就准备趁着敌人扎营的机会出兵袭扰,不过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北岸的尼堪军团隔着涡河就不用说了,紧贴着城池东南、西南约莫两里地扎营的朱克图、查克丹大军他都是有机会。

    既然要扎营,还是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扎营,水源便是第一要务,故此,三个军团都靠着涡河,查克丹军团在亳州城西南,朱克图军团在亳州城东南。

    牟国俊最终忍住不出战也是有原因的,人家三个军团都是以骑兵为主,扎营时任何一个军团都有三千骑在警戒,可他牟绶麾下的骑兵加起来也就三千骑,牟国栋这里只有一千骑,就算收容了许定国、李际遇的骑兵,也只有一千五百骑,如何是瀚海军的对手?

    扎下大营后,朱克图、查克丹的步军旅都在涡河上架起了浮桥,之后,三个军团虽然分割于涡河两岸,不过却可以随意往来。

    考虑到随之而来雨季可能导致的涡河上涨因素,浮桥对于铁链的长度做了预留,否则,若是按照目前的长度铺设浮桥,当洪水来临时不是被冲垮便是两头落空。

    三个军团之间的距离相距都在五里以内,就算有敌人集中兵力猛攻一座大营,另外两处也能很快增援。

    尼堪那里由于有汤陵的存在,大营的扎设就简单了。

    如同燧陵一样,汤陵也有建筑群,周围则是商铺,如今已经成了一个镇子,大营便依托镇子设置,尼堪的“大帐”就设在汤陵的追思殿。

    眼下,尼堪等人正汇聚在追思殿商讨军务。

    “陛下”

    同往常一样,王慧正在汇报最新的军情。

    “阿克墩将军的大军已经进抵到郯城、峄县一带,紧贴着徐州和淮安府,目前表面上看牟绶在按兵不动,不过根据按察司密探的消息,淮安府的兵马调了一部到了徐州,而徐州也向西开动了一部”

    “彼等都是在夜里行军的,虽然隐蔽,不过还是被我司设在那里的密探发现了,明面上是徐州这里将从淮安府开过来的一支部队向西调动,实际上却是两支部队一起朝西开动,若是探子估计的不错,这支部队人数在两万上下”

    “也就是说留在徐州、淮安府还有各两万人在镇守,与我军山东兵团对峙,彼等这两万人野战肯定不是我军对手,不过紧守城池的话还是能大幅迟滞我军的”

    “不出意外的话,带着这两万人西去的肯定是牟绶”

    “这是一路。南面的高杰部还是十日前的消息,那时,彼等正沿着运河北上,全部是骑兵,而运河上的漕船装着彼等的粮草沿着河道跟着,人数嘛,应该也在两万左右”

    “现在的问题是,高杰部北上后很快就能抵达洪泽湖,那时,彼等可以继续北上进入淮安府,威胁我山东郯城的兵马,亦可向西北方向进军,在泗州汇合刘良佐的兵马向亳州进军”

    听到这里,尼堪也是叹了一口气,在当下的条件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