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如今的哈里斯堡附近,后世有名的费城还是土人的天下,遑论哈里斯堡了。
哈里斯堡,也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离大海最近的地方。
尼堪准备重点发展这里,也就是后世特拉华州、马里兰州之地,以大夏国强悍的移民能力,过上十年,整个北美洲东海岸就没有英国人什么事了。
当然了,若是想英国人老实一点,就必须前往欧洲击败他们的海军,这也是尼堪正在犹豫的地方。
他的蒸汽船队急需煤炭补给,按照初步的计划,他的船队可以穿越大西洋,乘西风带来到英伦三岛附近,但那样的风险实在太大。
何况,此时的大夏国有实力与整个欧洲开战吗?
尼堪在内心摇了摇头。
“还是在北美洲好好经营一段时间再说吧,别的不说,也要在后世加拿大东部拿下一处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补给据点才行,否则就算穿越了大西洋也是筋疲力尽”
“陛下”,李孝彦轻唤一声,将尼堪又从遐想中拉了回来。
“按照我国目前的蒸汽机技术,安装了蒸汽机的船只,如是不使用船帆,全部使用蒸汽动力,平均时速可以达到二十公里,如果同时使用船帆,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四十公里”
“每日耗煤情况,金雕号信天翁号在二十吨左右,游隼号在十五吨左右,雨燕号在十吨左右”
“考虑到装载其他人员和物资,信天翁金雕号、游隼号、雨燕号分别可装载煤炭五百吨、三百吨、一百吨”
“从美洲西海岸到东海岸,里程在两万五千公里左右,这样的话,雨燕号就需要十日补给一次,游隼号的补给周期是二十日,信天翁金雕号是二十五日”
“时速是二十公里,每日平均速度就在四百八十公里左右,按照五百公里计算,整个航程就是五十日,期间要靠岸补给,按照六十日计算,这样的话,以补给周期最短的雨燕号来计算,沿途就需要至少六个据点,还是有煤炭和淡水的据点,因为无论是人还是机器,都需要大量的淡水”
“故此,我等分别设置马查拉、伊基克、奇洛埃、阿布凯群岛”
他嘴里的阿布凯群岛就是后世的福克兰群岛,阿布凯,在索伦语有天赐的意思,故此尼堪用此名来名之。
“巴西南部”
他看向尼堪,后世的南里奥格兰德州以及阿雷格里港还没有命名,眼下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小点旁边有一个问号。
“东方,港口就叫东方港,港口后面的大块陆地就叫东方县、东方府,今后大了,就叫东方省,暂时就这么叫了,进去后有了新的想法再说”
“是,陛下,加上东方港,以及牙买加,勉强够用,这里的关键你等也看出来了,一个是阿布凯群岛,一个是东方港,将这两地经营好了,便能徐徐进图巴西最东端以及委内瑞拉,然后才是牙买加和佛罗里达,至于更北的地方,只能等到佛罗里达经营好了再说”
“不”,尼堪突然插话了,“整个美洲,东西海岸,除了赤道无风带,都有信风可以捕捉,我瀚海军在已经配备了蒸汽机的情形下还配置了大量的操帆手,为的就是在蒸汽机出现故障以及煤炭不足时依旧有远航的能力!”
“除开赤道无风带,以及最为凶险的麦哲伦海峡,其它地方,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都可以航行,如此一来,整个航程就可以缩短到一万余里,那样的话,实际上在紧急情况下,有阿布凯群岛就可以了”
“故此,据点建设的优先次序依次是,阿布凯群岛、东方港,第三就是巴西东北角,葡萄牙叫纳塔尔的地方,这种地方,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让出来,等东方港以及后面的移民到位后,立即对纳塔尔展开攻击!”
“剩下的一千五百户日本农户就安置在纳塔尔附近,这次,朕已经将日本武士团增加到一千五百人,除了日本武士,还有五百退伍老兵,算是一个加强团,阿布凯群岛安排两百人就行了”
刚才准备将日本农户安置到佛罗里达,此时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东方港安排五百人,南面的西班牙人不用理会,北边的葡萄牙人想要一次性出动五百人以上估计办不到,不过,如果你等受到葡萄牙人的攻击,告诉彼等,我军会在亚洲攻打澳门!”
“在东方港安置一千五百农户”
“舰队直接北上,攻打纳塔尔!拿下纳塔尔后,在那里安置另外一千五百农户,以及剩下的八百武士团,同样的,在这里肯定会受到葡萄牙人的攻击,彻底击败他们,威胁他们,就说,除了澳门,大夏国会将彼等排除在亚洲贸易之外,若是惹恼了我等,将来占下整个巴西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的就是将东方港以及纳塔尔附近的土地以条约的形式彻底明确下来”
“那之后,再说委内瑞拉、牙买加以及佛罗里达的事,不过在此之前,应该排除一支分舰队从纳塔尔出发探索上述地方,从纳塔尔开始,按照林来福提供的情报,就有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可以利用,一直可以到了北美洲如今有西夷的地方”
“那样的话,舰队便可以一次性直达委内瑞拉,西班牙人在这里只占据了部分土地,记住,在马拉开波湾的北岸有的是煤炭,仔细探索、寻找,与当地土人搞好关系,不可能没有线索”
“我国眼下与西班牙人暂时处于友好阶段,趁着这个机会在马拉开波湾北岸寻找一处港口,一个舰队有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再配一百日本武士,陆战队建设据点,找到煤矿后,一开始让土人挖掘,我军派人盯着就行了,就由那一百日本武士盯着”
“之后,便可直航加勒比海了,区区加勒比海只有三千多里,就算不要煤炭舰队也可以直航了,不过从纳塔尔到此地肯定要消耗煤炭,有补给的话还是牢靠一些”
“陛下”,李孝彦问道,“既然这些地方如此重要,为何不派遣瀚海军正式军队,而是让武士团先上”
尼堪微微一笑,“这其中朕自有主张,用日本武士来对付土人正是时候,放心吧,后期会有正规军团上的”
第八十一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2)南下
东兴四年1654年年末,船队南下了,尼堪在马查拉留下了一百士兵、一百农户,加上此处事务的官员、技术员等十名,若是没有大的变化,马查拉方圆百里的地方在名义上的未来九十九年、实际上的永久属于大夏国了。
这里是热带气候,不是尼堪喜欢的类型,不过为了树种以及补给点,以及将来可能屯兵的地方,也要好好经营。
船队给留下来的人留下了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是拓展、修葺码头以及修建仓库设施。
剩下的船只全部南下了。
由于有林来福等大夏国营海运公司以及几艘曾经到过麦哲伦海峡的雨燕号引领,在赤道附近全部用上了蒸汽动力,很快就来到了东南信风盛行的逆风带,由于是东南信风带,船队降下了风帆,只保留一个蒸汽机运转,以每小时大约510公里的速度航行。
多日后,抵达了那处位于沙漠边的海港伊基克。
站在船上,看着远处黄褐色光秃秃的山体以及山体下面的港口,以及更远处的一片苍黄,尼堪一脸疑惑。
“这里有水?”
他将林来福叫了过来。
“陛下,我等船只南下时,要经过几千里的沙漠海岸,这里是西班牙人允许我国停靠的为数不多的港口之一,补给水是其中重要的任务,在下也上过岸,我等需要多少水当地有人供给,并无短缺的时候”
“此地附近并无河流,于是在下便估计彼等肯定有水井”
尼堪摆摆手让他走了,又将乔瓦尼叫了过来,乔瓦尼曾先后几次驾驶雨燕号经过此地,肯定有其它的见解。
“陛下”
果然,乔瓦尼终究是瀚海军科班出身,他说出了另一番见解。
“在此港的北边,还有一处小港,叫皮萨瓜,港口条件远不如伊基克,主要是沙滩,但皮萨瓜却处在河口,有大量的淡水,西班牙人中的美索迪斯人,哦,也就是白人与土人的混血后代,盘踞在那里,专门卖水,将淡水用小船或转运到大船上,或转运到伊基克,故此”
尼堪点点头,心想:“本想给林来福安排更重要的任务,想不到此人依旧不堪得很”
不过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在此地留下一个排的工兵,以及一些建筑材料,让他们自建大夏国的仓库和营房,另外给他们留一艘雨燕号”
一旁的李孝彦说道:“陛下,还不如就留一艘没有蒸汽机的雨燕号,这样的雨燕号本身就配置了海军陆战队三十人,船上还有各类工匠,只要材料充足,船上的人建造港口设施完全没有问题”
“何况,船上还有各种水兵两百人,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系统,其中更有两艘遇到小港或者用来逃生用的小船,就这一艘船只的力量,就足够遮护包括皮萨瓜、伊基克在内的两处港口了,最多留下一两个营造用的技术员就是了”
尼堪心里暗骂自己,“是呀,自己怎地连这一点也没想到?这次南下建设珍珠港链,本就携带了好几艘没有蒸汽动力的雨燕号,就是为小据点准备的,略微增加几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前次经过无风带时是拴在信天翁后面拉着走的呀”
“雨燕号除了有三十名海军陆战队,还有一百名战斗兵,虽然这两地西班牙人只允许我等建设自己的码头和设施,地方还是他们的,不过建多大协议里并没有细说,管他呢,先圈一块土地再说”
“一百战斗兵,加上三十操帆手,一百炮手,二十名辅助人员,三十名海军陆战队,两百五十人,可算是一个营的编制了,这些人除了工匠和医生,都能拿出来作战,足够了”
“至于那些在皮萨瓜的水霸,那是没有见到真章,干脆在那里也建设一处小型基地,专门用来储水”
留下一艘风帆动力的雨燕号,船队继续南下了。
十日后,船队终于抵达了奇洛埃岛北端。
此时,在该岛的北端,已经有一个西班牙人建设的据点安库德,不过在英国海盗的打击下,据点已经废弃了,不过这里也不是适合海盗盘踞的地方,而以前在岛屿四周合适地方居住的土人或者逃到了岛屿中央的丛林里,或者被西班牙人杀死了。
此地的纬度虽然不高,还是夏季,不过却又湿又冷。
但这里却是船队绕过麦哲伦海峡在太平洋这一端最后的补给点,加上这里淡水资源异常丰富,又是一处大型岛屿,虽说潮湿阴冷,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者,尼堪却知道此岛是土豆的原产地,还有大片的针叶林可利用。
而像这样潮湿阴冷的地方,几万年以来,在低洼处,必定有泥炭尚未岩化的煤炭,更深的地下也有可能有煤炭,这样的地方,不好好经营却是可惜了。
他决定在这里留下两艘雨燕号,加上两百朝鲜农户,假以时日,足够将这里建设成一处有着丰富补给资源的地方。
这里湿冷的天气让他想起了海参崴的冬季,他决定将此岛改称新海参崴岛,新建的据点也称为新海参崴,而在据点附近,深处内陆约莫二十里,一般是咸水、一半是淡水的大湖改称新凯湖,与大夏国本土最东方的伯力省那处大湖只有一字之差。
一想起海参崴和新凯湖,尼堪突然想起了故土,在拿下明国长江以北之地后,他似乎对进一步对明国用兵失去了兴趣,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现在想起来,他是习惯了寒冷的天气。
他又有些惭愧,自从将都城搬到北京后,他除了东征西讨,便待在北京,已经很少去林中、伯力去了。
在新海参崴休息几日后,陆续有好消息传来,正如他料想的,就如同阿布凯群岛福克兰群岛一样,此地由于海拔不高,又终年湿冷,树叶、木头、野草累积后得不到风化,只能形成泥炭,在岛上不少低洼地带发现了大量的泥炭,还发现了褐煤的身影泥炭的下一步便是褐煤,虽然褐煤用于燃烧锅炉不太理想,但终究聊胜于无。
船队继续南下了。
这一次,由于乘着强劲的西风,在侧风的影响下,船队的速度在没有使用蒸汽机的情况下反而达到最大,一直到麦哲伦海峡的入口。
这几日,尼堪在船上一直观察着水手们的动作。
对于那些用器械和滑轮组操作船帆、横杆、索具的动作尼堪已经不需要再看了,他关心的是毕业于海军学校的航海长以及他手下的观测手的动作。
在时下的瀚海军海军里,最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