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座城堡是穆莱家族用来遏制萨阿德家族的基地,城里既驻扎了重兵,还有一支阿拉伯舰队,而马拉喀什的末代国王阿巴斯需要的物资也只能通过此港购买,这也是穆莱家族控制阿巴斯的手段之一。

    虽然坚固,但由于海盗们手里有伊斯玛仪,没准现在此城已经被海盗们拿下了!

    “你从哪里过来的?!”

    拉希德一把抓住了那人的领口,声音也有些颤抖。

    “萨菲,我离开时,萨菲还在我们手里”

    “那伊斯玛仪……”

    “他们并没有将他亮出来”

    “海盗们在安法城呆了几日?”

    “两日”

    拉希德心中一阵灰暗,“海盗们很狡猾,他们知道城里有我们的眼线,故意在抵近萨菲城时,一开始并没有让伊斯玛仪出来,而是先围上,等城里的眼线离开时,他们就要将伊斯玛仪亮出来了”

    “不过他们在安法城呆了两日,就算港口被他们封锁住,安法城的人也可以通过陆地上去禀告萨菲城的呀?安法城距离萨菲城只有五百里,骑兵的话一天一夜,最多两日也就到了,但是……”

    拉希德猛然想到一个问题,“海盗们利用伊斯玛仪拿下安法城,并稳住了城里的守军,等守军中的警醒者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准备南下向萨菲城示警时,恐怕也到了第二日、第三日了,故此,等海盗们坐船抵达萨菲城时,陆地上报警的人尚未抵达!”

    “只能寄希望于守卫萨菲城的穆罕默德不要辜负穆莱家族对他的信任”

    他心里的“穆罕默德”是守卫萨菲城的将领,阿拉维人,作为沿海监视马拉喀什的重镇,萨菲城虽然名义上隶属于伊斯玛仪,但实际上还是属于穆莱家族共管,城堡里设置了三千步骑,有拉希德、伊斯玛仪、哈兰、马赫纳兹四人共同推举阿拉维人中的忠于圣裔后代的穆罕默德掌管。

    像这样的城堡,裙带关系就要居于次要的地位了,能力才是首要的,在穆莱家族的体系里,穆罕默德当得起“能力超卓”的称呼。

    不过也不能就这么算了,眼下,离萨菲城最近的也就是在马拉喀什与萨菲城之间的舍马耶城驻有重兵的马赫纳兹了。

    “你再辛苦一趟,飞马去舍马耶,通知那里的守将带兵去靠近萨菲城,一旦萨菲城尚未失陷,立即进城或就近驻扎,以护卫萨菲城的安全”

    拉希德从身上掏出一个东西,那是圣裔留下来的圣物,整个穆莱家族以及依附于穆莱家族的势力都认可的东西,只有他拉希德有,在紧急情况下是可以越过马赫纳兹命令舍马耶的守军的。

    等密探走了,拉希德暗忖:“以穆罕默德的警醒以及萨菲城坚固,应该没有问题,但无论如何,在此时,东边有大夏人,西边有海盗,应该通知靠近马拉喀什的马赫纳兹以及哈兰注意保卫各自的领土”

    马赫纳兹、哈兰很快就知道了安法城和萨菲城的遭遇,也加强了对境内的护卫。

    正如拉希德所料,海盗们在抵达萨菲城后,还想故技重施,诈开萨菲城的城门,但被守将穆罕默德识破了,面对两丈多高的坚固石墙,海盗们只能在港口附近展开劫掠,在一场海战中,他们击败了港口里的摩洛哥舰队,又上岸劫掠一番,等到穆罕默德组织骑兵出城攻击时,他们又退到了海上。

    但他们并没有离去,于是,萨菲城的警报并未解除。

    ……

    塔扎。

    博敦带着一个步军旅出发了,他先是沿着前往纳祖尔的大道向北走了一段,然后在距离塔扎城约莫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按照灰衣卫这几日探查的情报,从这里开始,有一条道路可以插到塔扎城后面,不过要绕上一百多里才行。

    到了这里,博敦却有些迷惑了。

    “我们初来乍到,地形肯定没有当地人熟,一整个步军旅,虽然没有携带大炮,但行起军来完全无法做到强遮蔽,敌人最终会发现我们的踪迹,那时,大将军的将塔扎城以西的敌人大部吸引到城东决战的筹划就落空了”

    “要做到强遮蔽,就只能从更远的地方绕道,那样一来,既有行踪暴露的风险,一旦遇到敌人的大军,由于地理、路途部属,更会陷入绝境”

    “大将军的目的是将敌人吸引出来,我干脆就在这里秘密隐藏几日,等敌人出来后我再出动,届时,或者前去城东夹攻,或者利用夜色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到城西均可,否则,若是敌人打定主意不出来,我军岂不是白跑一趟?”

    ……

    连续两支军队北上了,这让城里的守军以及城西的奥马尔援军有些疑惑。

    最终,城西的奥马尔还是出动了——他已经城里的人嘴里得知城外的敌军最多只剩下三千人的步军,当然了,他出动时,离北上两支军队出发已经两日了,机警的奥马尔这两日也在关注周围的讯息,但并没有收到有用的情报。

    在城里五百骑兵的遮护下,奥马尔全体出动,带着一万大军将阿林阿大营团团围了起来!

    正在此时,阿林阿让费扬塔珲带着穆占留下来的三百骑出动了,他对上了塔扎城里的五百骑!

    这也在奥马尔的预料之内,敌人的骑兵大队虽然离开了,但也不可能一个骑兵也没留下,按照城堡上守军的观察,敌军大营里应该还要几百骑,没想到此时竟然出来了。

    一场小规模的骑兵战在两座大营之间的空地上上演了。

    奥马尔来到城外后,在骑兵的遮护下将一万步军分成了三拨,每拨有一千火铳手以及小炮,加上两千多黑奴长枪兵,从阿林阿大营的西面、东面、南面围了上来,只留出靠近河岸的东面。

    费扬塔珲带着的三百骑全部是猛虎骑,时至今日,猛虎骑的装备没什么大的变化,远程武器还是枪管比步军用的火枪短一些的三连发骑枪,近战肉搏时则有了变化,原来的一长一短两把骑刀取消了一把,左臂的小盾还在,专门练习右手的骑刀,这也是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后改进的。

    猛虎骑对敌的利器自然还是那杆加长版的三连发骑枪!

    与三连发短铳相比,三连发骑枪枪身更重,射程自然更远,这也是以前将龙骑兵取消后,让猛虎骑一骑两用所需要的。

    费扬塔珲眼下手里就有一杆骑枪!

    双方的距离约莫一千米,一开始,费扬塔珲这三百骑气势汹汹地朝着那五百器冲了过去,摩洛哥人的骑兵见到敌人竟然敢拿着骑枪冲锋,人数还比自家少,自然不会退却,也全数迎了上来。

    作为军事重镇,塔扎城里的骑兵也有一身皮甲,但他们的武器就是一把弯刀,一把脱胎于大马士革弯刀的摩尔弯刀!

    当费扬塔珲带着骑兵冲上去时,他们大致排着五十x六的松散阵型,也就是头一排有大概五十人,这样的阵型实际上是不利于冲锋的,这也是对方毫不犹疑迎上来的重要原因。

    当双方的距离贴近到大约一百米时,费扬塔珲的骑兵大队突然又变成了一字长蛇阵!

    就在对方惊诧中,双方的距离已经贴近到五十米,费扬塔珲突然扭转马头从一侧跑开了!

    与此同时,所有猛虎骑手中的骑枪打响了!

    一种加强版的曼古歹战术!

    枪声停歇后,场上一阵硝烟弥漫!

    “哒哒哒”

    此时,瀚海军已经重新排好了阵势,这时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换成的骑刀,正面迎着敌骑冲了上去!

 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 摩洛哥(7)

    “我是一个纯正的索伦人”

    费扬塔珲自从经历了在阿巴拉契亚山上孙德惠事件后,虽然从灰衣卫转到了军中,但他的胆子倒是明显大了起来,这一次也不例外,他一边策马狂奔,一边还想着自己的事。

    是的,他确实是一个纯正的索伦人,父亲来自北山野人埃基人,母亲来自乌扎部,不过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千百年来,在尼布楚大草原,匈奴语系、东胡语系、突厥语系各大部族先后占据着这里,眼下你想要找到一个纯正的某族人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妨碍费扬塔珲的自豪。

    来到眼下这光景后,瀚海军猛虎骑的盔甲也有了变化。

    头盔采用飞龙骑的制式,铠甲却是锁子甲与棉甲的混合制式,用细铁丝绕成的贴合人体的甲胄在外面,可以有效防止刀斧的砍击,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长枪的刺击,里面的棉甲则是大夏国进入工业时代后用锻锤、藤纤维、棉花混合制成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备铅子的攻击。

    其实,当尼堪一见到这件盔甲后就有些爱不释手,这样的盔甲他完全没有介入任何意见,全部是由工部军产司的工程师自己想出来的,这样的盔甲不禁防御效果佳,而且远比板甲轻便。

    故此,到了此时,飞龙骑已经由以前的一件棉甲加一件板甲的制式全部改成板甲了,而猛虎骑则由细鳞甲加棉甲得制式改成了眼前这种锁棉甲,以前由于全部在高寒地带,穿几件厚衣服都不太热,眼下大夏国的领土遍布几大洲,还像以往那样跟满清的巴牙喇一样穿得跟高达一样就不行了。

    眼下正是一个代差还起着强劲作用的时代,大夏国这样的装扮正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是因为,欧洲诸国还在工业革命的黎明前,火器已经大规模装备军队,他们也有骑兵,但基本上是以轻骑兵为主了,碰上有着轻便甲胄的大夏国完全不占便宜,而奥斯曼、莫卧儿等汗国还是典型的汗国时代,他们倒是想大规模装备甲胄,可惜能力不允许。

    在眼下,唯一能大规模装备甲胄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前的大明,他们有足够的人手,以及足够的技艺。

    其实这也是气候使然,对于北非地带的阿拉伯人,常年干热,若穿着厚厚的甲胄总归不方便,何况他们的大敌欧洲人此时已经逐渐抛弃了甲胄,于是就连那一件防御能力差强人意的皮甲平时也很少穿着操练,但瀚海军不同,穿着厚厚的装备,无论冬冷夏热,常年常练不辍。

    “扑!”

    当费扬塔珲使用那加强版的曼古歹战术射出一拨铅弹后,敌人的骑兵最前面的一层完全稀疏下来了。

    按照战马的速度,五十米的距离,当费扬塔珲部最后一名骑兵从敌骑面前冲过时十有八九要碰到敌人最突前的骑兵的。

    但由于铅弹的射击,费扬塔珲部最后一名骑兵离开时,敌人骑兵大队最前面的骑兵离他还有十几米的距离!

    这还是后面的骑兵补上来的结果,何况当这名骑兵来到前面时,由于脚下横七竖八马匹躯体的阻拦,这速度也慢了下来,于是他们只能目送猛虎骑远去。

    由于倒地战马、死伤兵的阻碍,敌人骑兵的阵型便更加稀疏起来,刚才那一拨射击,费扬塔珲他们射出三百粒铅弹大多是瞄着战马的,大约有三成命中,这样的话,就有一百多骑受伤倒地!

    这样的战术,这样的伤亡率,让敌人骑兵有些始料不及,略一犹豫,这速度更加慢了下来,而在此时,变得浑不怕死的费扬塔珲已经重新整队冲了过来!

    扑的一声是敌人的大马士革弯刀击打在费扬塔珲那件锁棉甲身上传出的声音,结果是,在战马上劈砍,力道要远小于在地上,锁棉甲除了这一声便没有其他的效果了。

    大马士革弯刀之所有有名,一个就是它完全是由木炭炼成的,刀具的硬度极高含碳量极高,加上他们不知从那里学来的笔者揣测是不是来自怛逻斯之战后被俘的唐军士兵用各种油脂淬火的技术,让刀具的韧度也极佳,但大夏国对于用木炭、煤炭炼铁的利弊早已经烂熟于心,对于碳含量的操作早已经标准化,加上机器大规模制作,远不是眼下诸国所能比拟。

    刚才敌人那一刀斩在费扬塔珲的胸前,费扬塔珲浑然不觉,他在策马奔驰时,手中一米长、略带弧形,带有护手装置的骑刀向后扬着,此时正好划在敌人的脖子上,战马高速奔驰带来的动能,加上大夏国机器出产的碳含量正好的骑刀的质量,敌骑一脸络腮胡子的头颅连带着本来与身上衣服连在一起的罩帽一起飞出去了。

    看起来厚实、漂亮、泛着幽蓝光泽的大马士革弯刀也掉落在地。

    “叮!”

    这是大马士革弯刀砍在费扬塔珲左臂挂着的小盾上发出的声音。

    当费扬塔珲第一刀就将一颗大号的头颅切掉后,隐藏在心中那满满的野性陡然全部爆发出来了,整个人也进入到了一个疯狂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敌人,对面的阿拉伯骑兵没有理由不害怕,但费扬塔珲在突进时也不是傻乎乎往里冲,由于带着面罩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