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承志思忖了一下,恭恭敬敬地答道:“大汗,其实,熟手的大匠这里都有了,负责建设城墙、房屋、沟道、水井等设施的匠人一个不缺,无非是指点他人劳作而已”
“职部仔细探查过,港口北边的山上还有几条河流流下,若是将一条引入城中便事半功倍了,同时多挖水井,在冬季来临之前保证食水的供应,此后一切便容易了”
“至于人手的问题,除了吸引库亚拉三部空闲的人前来协助,兴凯湖以东、大海以西的大山上还有不少当地土著,建奴前来捕捉时彼等都逃到大山上,若是用布匹、食盐、铁器等物吸引的话,兴许还能招募到一些人手”
尼堪却摇摇头,“这还不够”
说着拉着他的手来到海边,指着西边的大海说道:“出了这个海湾,坐船贴着大陆向西行驶,不远处便是朝鲜国的辖地,你可暗暗潜入到那里,招募一些穷困潦倒的朝鲜人过来帮忙”
“这些人饥寒交迫,有一身棉衣、三餐吃饱便可雇佣他们一个冬季,还有”
说到这里,尼堪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根据孙佳绩的消息,朝鲜北边,特别是在西北边,靠近辽东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辽东汉人,他们本是为了躲避老奴的残杀来到了此地,可惜眼下明国不想接收他们,而金国又将他们视为逃人,朝鲜本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之地,突然冒出来这许多人口,彼等也是难以应付”
“你若是能碰到汉人,可提前与他们接触,就说大明已经恢复了奴儿干都司,他们若是愿意的话可到岭东大平原、三姓、兴凯湖附近耕作,那里土地肥沃,地域广袤,每户可分上好田地五十亩,种植麦子、水稻都可”
“本汗的规制,给他们提供居所、牛马、冬衣、种子的话,头三年按照收获的三成收取赋税,接下来都是两成,多余的粮食本汗还会用布匹、铁器等物购买”
“承志,你我都是汉人,林中地广人稀,还多为胡人,如何能长治久安?”
“若是能将滞留在朝鲜的汉人全部接到本汗的辖地,那局面将有巨大的变化!”
“大汗,我明白了”,罗承志看着浮现在尼堪眼里的神采,隐隐有些懂了,“您是想将此处作为跳板,源源不断吸引汉人到来?”
尼堪点点头,“明年此时,孙佳绩麾下应该有大小船只五六十艘,能大量载人的船只至少有四十艘,一艘装载一百人,那便是四千人,多跑几趟的话,一年下来也能拉来不少丁口,从宽估计,五千户还是少的”
“不过”,尼堪的声音一下又变得异常冷峻,“朝鲜那里对我等的态度如何?有没有建奴的探子?一开始是通过朝鲜官府或大商人私下招募好,还是直接亮明身份与官方交涉?”
“这些事情都要细细摸索,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要提前泄露我等的底细,保证海参崴城建好为上”
第九章 奥尔莱部的回归(大力求各种票)
库楚克带着部民已经抵达阿姆加河了。
他的部民本来有三百多户,不过愿意跟着他走的只有一半也是,他们奥尔莱雅库特人在此地已经生活了几百年,一直相安无事,对面的罗斯人虽然凶神恶煞,不过也就是向他们征收几张貂皮而已,他们手里这些貂皮原本是存着向南面六七百里以外的达斡尔阿尔丹部落交换一些粮食和铁器的。
奥尔莱部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去阿尔丹交换物资了,手里头存着大量的貂皮,库楚克最后一想,反正通过阿姆加河也可以抵达南边,便不顾阿姆加河流域已经出现的零零星星的罗斯人的身影,带着部民沿着阿姆加河蜿蜒向西南方向走去。
阿姆加河流域,除了雅库特人以外,还有鄂温克人、达斡尔人,听说奥尔莱部放弃了勒拿河的右岸准备南下投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什么阿斯兰汗,大部分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嘲讽心理。
对于他们他们来说,给罗斯人一些貂皮算得了什么?何苦迁到千里迢迢、凶险莫测的南方去?
至少大部分鄂温克人、达斡尔人是这么想的,不过库楚克遇到的雅库特人却不这么想。
在这苦寒荒凉的外兴安岭以北的广袤区域,“南方”、“草原”、“战马”、“骆驼”等词语在雅库特人的词汇里还存在,不过却是一个模糊的记忆。
当库楚克涨红了脸将这些词汇说出来时,路过的雅库特人一个个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最终还是有一个部族酋长抓住他的胳膊大声嚷道:“你说的是真的吗?”
库楚克有些惭愧地点点头,“是真的”
他的声音有些低,他根本不知道就算自己成功抵达阿斯兰汗的领地,传说中的那位大汗能否接纳自己。
幸运的是,在外兴安岭以北的勒拿河、阿姆加河、阿尔丹河流域,像奥尔莱部这样有一百多户的部族已经是很大的部落了,一百多户,便可以出动两百精壮,沿途的部族就算有吞了该部的想法却力有未逮。
至于联合起来灭了奥尔莱部,一来各部酋长现在的头脑尚没有发达到能居中联合的地步,二来自然是基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思。
于是这一路走下来,遇到的狼群倒有不少,不过想打劫该部的却一个也没碰到。
那个雅库特部落的酋长听到库楚克这话,心里不禁有些激动。
与达斡尔、鄂温克人相比,雅库特人以前确实是实打实的草原部族啊,这也是他们虽然身处极北苦寒之地,依然饲养着大量马匹的原因。
饶是如此,与南边真正的大草原相比,这块土地虽然广袤,大部分时间却被冰雪封冻着,就算骑上了战马也很难跑动起来。
最终,还是骨子里对“南方”、“草原”的向往打动了这名酋长,他带着自己几十户部民跟着库楚克南下了。
于是,库楚克南迁的队伍最后越来越多,当他们抵达阿姆加河与阿尔丹河距离最近之地时,队伍已经膨胀到了上千户。
看书时对着地图更加精彩。所谓连水旱路,是哥萨克政府西伯利亚的不二法宝,也就是在两条大河之间最近的地方从一条河流经陆路迁徙到另一条大河
这下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的哥萨克骑兵有些胆寒了。
等大队沿着两条大河之间约莫三十里的旱路抵达阿尔丹河流域时,雅库茨克督军派出了一百哥萨克也无能为力了。
一千户,至少能出动一千骑,可不是区区一百哥萨克可以抗衡的。
以往哥萨克以百骑大破几千甚至上万土著的故事,大多数情形是这样的:
哥萨克修建堡寨哥萨克故意袭击落单的部民部民纠集人员报复哥萨克依托堡寨用火枪、火炮防御部民大败部民纠集更多的人过来攻打堡寨依旧大败部民胆寒,哥萨克出击部民屈服
若是在野外碰上千骑部民,哥萨克再是悍勇也无法抵挡。
但哥萨克确实不是吃素的。
他们在白天不敢与雅库特人为敌,等到了晚上却四处游动,不断袭击户数较少的部族以及落单的部民,十几日下来,已经有几十人被他们杀死了。
这下那些小部族有些胆寒了,纷纷向库楚克提出要返回原来的驻地,库楚克冷笑道:“这不过是罗斯人的伎俩而已,目的就是将我等逼回去,可如果你等熬不住想回去了,他们在半路就可灭了你们一部”
小部族一听确实是这样,最终大家商议过后便将部族之间的距离靠近,又抽调出大量的人手日夜人警戒。
饶是如此,经过几百年的蹉跎,已经退化到定居的雅库特人如何是在东欧草原上作为马匪、小偷、恶棍磨砺出来的哥萨克的对手?
于是,一股强烈不安的情绪始终笼罩在南迁部族的头上。
终于,有一个小部族按捺不住内心的恐惧,掉头北返了,他们准备在遇到哥萨克哥后就说继续向他们供貂。
他们的命运是注定的。
在一个大雪来临前的夜晚,一百哥萨克突然包围了这个只有二十多户的小部族。
一个夜晚,该部族消失了,永久的消失了。
部族里的成年男丁的头颅被挂在阿尔丹河两岸,老弱全部被赶进了冰冷的阿尔丹河淹死了,年轻妇女被哥萨克蹂躏了几日后也被赤身露体赶进了阿尔丹河。
库楚克得知此事后,带着大队加快了脚步。
等他们赶到阿尔丹达斡尔部落的驻地时,第一场大雪已经落了下来。
阿尔丹,据说是最古老的达斡尔人部落,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都是从这里迁过去的,与黑龙江流域的使马、务农的达斡尔不同,这里的达斡尔人却是一个使狗的部落。
岱青,一个蒙古人的名字,一员上将的意思,却是这个达斡尔使狗部落哈拉达的名字。
岱青今年四十岁,身材异常精壮,穿着也很考究,浑不似一个使狗部落酋长的模样。
岱青的部落掌控者这条古鄂温克人开辟出来的南下黑龙江流域古道最关键的一个节点。
以往勒拿河、阿尔丹河、阿姆加河流域的部落想要南下交换物资,最好的地方便是阿尔丹,实际上就是与岱青交易。
从阿尔丹往南,还有一千多里才能抵达有大量木城所在的黑龙江流域,那里又是岱青交换物资的地方。
听说库楚克要南下投靠阿斯兰汗,岱青一下沉默了。
阿斯兰汗的消息,作为控制古道、长期与黑龙江流域的同族交易的达斡尔人,岱青自然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阿斯兰汗知道此事吗?”,半晌,岱青出声问道。
库楚克摇摇头,他只是通过北山的雅库特人向阿斯兰汗通报,也不知那人将话带到没有,就算带到了,他以前说的是从精奇里江南下的,如今却是沿着古道南下,阿斯兰汗就算想接应也不可得。
不过库楚克却认为一向见多识广的岱青必然知晓阿斯兰汗的一些消息,便缠着他给自己介绍。
岱青无奈,此时却没藏私,将自己所知晓的全部给库楚克讲了。
原因也很简单,他岱青的阿尔丹部如今也受到了哥萨克的威胁他的部落不是靠养牛羊马匹过活的,也不是靠种地、狩猎过日子。
他靠的是黄金!
阿尔丹附近,有一处金矿,他阿尔丹部落在此处采金已经几百年了,虽然每年也不能采掘多少,不过拿着黄金南下向博穆博果尔交换一些粮食、布匹什么的却不成问题。
不过他这一部享受了几百年的“好时光”眼看就要被打破了。
哥萨克也盯上了这处金矿!
令岱青烦忧的还有一事,与自己这一部族同出一脉的博穆博果尔如今却败给了阿斯兰大汗,不知将来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南下与他交换物资。
就在库楚克的大队滞留在阿尔丹时,在精奇里江与阿尔丹河之间的旱路上却由南向北跋涉着另一只队伍。
这支队伍却是一支服饰整齐,都骑着战马的骑兵队伍。
队伍约莫两百人,领头是两人,一人赫然是阿斯兰大汗手下的礼部主事雅丹,另一人则是原因果达河与楚库河之间山地的哲科伊部落的哈拉达雅库什金,大湖以西唯一一个雅库特部落的头领。
还有一人却是一个北山雅库特人,就是他向尼堪传递了奥尔莱部落即将南下的消息。
雅丹还带着一百龙骑兵、一百猛虎骑,这支武力足以在阿尔丹河流域横着走了。
他们逆着精奇里江北上已经三个多月了,却根本没有瞅见奥尔莱部的踪影。
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一无所获。
听说是南面的阿斯兰大汗迎接南迁的奥尔莱部落,阿尔丹河、阿姆加河流域的一些个雅库特部落纷纷动心了。
因为在雅丹北上时尼堪就告诉他,“车臣汗经过与我部的大战后丁口凋敝,吸纳的原察哈尔诸部多半不会放他们南下了,如此一来,从乌珠穆沁开始,一直到元上都附近,长约千里、宽约三四百里的大草原就空了下来”
“黑龙江以北虽然多为苦寒之地,不过保不住也有许多部落,听说雅库特人都是使马的,若是能说动他们前来,这偌大的草原便是他们的了”
于是雅丹一面打听奥尔莱部的下落,一边游说沿途的雅库特部落,有雅库什金的现身说法,加上那一百飞龙骑、一百猛虎骑“骇人”的装备打动了他们,最后在雅丹得知奥尔莱部已经已经沿着古道南下后,身边已经跟着了一千多户雅库特部落。
哥萨克人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形出现,在一个夜晚,他们如法炮制,又袭击了雅丹的大队。
不过令哥萨克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哥萨克人的残暴行径已经传到了他们这里,晚上雅丹进行了周密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