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秣马南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大人,孟大人的意思不是要您统兵。您乃是国之栋梁,不能轻易涉险。是他与李庭芝李大人统兵,只求您在湖广、江淮一带筹措粮草按时送到襄阳就好。如果胜了元兵您是首功,孟大人绝不与您争功,若是输了也没您的过错。”
  贾似道沉思良久,“如此好事,他们怎会让于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知道贾似道已经心动,不过是想获得更多利益,王三开口:“贾大人,您和孟大人都是国之忠臣,不过是救国策略不同而已。您就不必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话来考验我兄弟二人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筹措粮草的当然是首功,没有粮草怎能打仗?孟大人和李大人都是明理之人,当然不会不知这等道理。”
  “你还是太嫩啊,道理谁都懂,可这利益一来就没几个人肯守规矩了,明白吗?”贾似道笑着对王三说。
  “大人,我二人见识不足只知杀敌,着实不知这些。不过今日却被大人点醒,多谢了。”石斌答谢道。“不过卑职却有一策可以保证您的首功。”
  听得这句话,贾似道立刻来了兴趣,打了个示意王三说的手势。
  “若是败了,自然与您这筹措粮草的主官没有关系,应是孟都统承担责任。若是胜了元兵,孟、李二位大人必然追击。可是粮草在您的手中,孟大人若真想得全功就必然与您好好商议。这粮草可是命脉,若您不发粮草支持,即使他们想追击敌寇也是有心无力。”
  “好好好,王三你果然足智多谋。来人,再拿十两黄金赠与这二位英雄。”贾似道听后立刻欣喜若狂,并问到:“二位救过我家小女也算有些交集,孟大人年事已高,也无法提携你等,何不到我门下来?”
  石斌二人不过是庆幸贾似道终于松了口愿意帮忙,算能给孟珙一个交代。却没想到他还会主动招揽二人,看来是王三的能说会道让这奸佞起了招募之心。
  他们立刻装成一副激动得受宠若惊的模样叩谢贾似道,拜入了他门下,表示一定为贾似道牵马坠蹬以表忠心。
  出了贾府,石斌总觉得自己膝盖有问题,走路不痛快,王三也只好一再用国家大义来安抚,用远大目标来劝慰。
第三十三章 潭州统领
  看到二人肯投入他的门下贾似道非常高兴,在这乱世多几个能征善战的部下总是好的。何况二人起于微末也容易控制得多。而石斌两兄弟看见有可能利用这个宋末权臣封侯拜相也是高兴得很。
  也许是觉得二人官也太小,实在排不上号,贾似道就说:“二位现在身居何职?我记得石斌是指挥?好像还是刚升的吧。”
  石斌对此混混沌沌,而王三则头脑清明,立刻喊道:“贾大人果然明察秋毫,我大哥刺杀达鲁花赤,焚烧粮草也不过一个指挥,实在有点太低了。孟大人有恩于我们,可惜有点太循规蹈矩了。”
  贾似道静静的看了看王三,拿起茶壶慢慢的斟了一杯碧螺春,微微一笑:“王都头,你的看法我很认同。孟大人是绝对忠于大宋的,只是不太懂得擢升大才了。如此乱世,怎可还按以前的方式授官?依我之见,你兄弟二人还应该再擢升擢升。石斌我保荐为军都指挥使,统领潭州,你王三就为军都虞侯吧。至于其他有功人员你二人就列个名单上来,我一概批准。”
  一听是军都指挥,石斌非常高兴,这可是实职,相当于后世的团长,可以统领五营人马大概2500的部队。一激动结果说漏了嘴,问道:“贾大人,请问这军都指挥是几品官?”
  此时在一旁的王三焦急的蹭了蹭石斌,说道:“大哥,你怎么这么急,这不是几品是实职,而且压根就没品,对不上的。”
  本来还做着可以和县令平起平坐的美梦,如今被王三的一句“没品”给弄醒了。什么?一个团长连品都没有,这是哪门子团长?掌了如此大的军权,居然能低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意外。
  见石斌这么激动,贾似道感到可笑,王三则感到可怜,到底是山民出身,连宋代武官品级低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
  不过为了进一步拉拢石斌,以防他和王三兄弟二人阳奉阴违,贾似道决定还是再给点好处,于是笑着说道:“石指挥,不必如此激动,念在你立下如此大功,还在我与孟大人之间行走,本官就破一回例,授你一个保义郎吧。”
  这一听到有个“郎”字倒是让石斌非常高兴,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唐朝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正第四品上阶; 朝议郎正第六品上阶; 承议郎正第六品下阶。总之他记得带郎字都还不错。
  王三也是喜上眉梢,立刻推了推正在发呆的石斌,大声说道:“多谢大人厚爱。”
  在石斌看来没想到贾似道会如此大方,他果然是结党营私得厉害。
  因为他知道大宋是有举荐制度的,分自荐和保荐;自荐在这腐朽的宋廷是肯定行不通,一定得有“关系”,得上官保荐。但保荐却让保荐人要担风险,一旦那被保荐人犯了大错保荐人是要负连带责任。
  不过听到这话的他脑袋终于开光了,立刻深深的作揖谢了贾似道,说愿为湖广总领的马前卒,供贾似道驱策,不过也委婉的表示了自己希望招兵抗元的意愿。
  贾似道本就想招揽二人,算是自己在荆湖一带军中布下的一颗棋子。用于增加他在军中的影响,自己在后方等着拿功劳就好,一见二人还这么积极,更是万分高兴。
  “大人,我兄弟二人在这军营之中很是抑郁,天天操练却不得杀敌太枯燥。而且元兵来势凶猛就我们手下这点人马实在太寒酸,做不得大用不能帮贾大人建功。”石斌半真半假的说道。
  贾似道听后将茶抿了一口,低声说道:“言之有理,可我这湖广总领也就那么点权利,保荐石斌至军都指挥使已经是极限,无法再给你们更多的编制。”
  知道贾似道不过又是在装,王三笑道:“大人忠于大宋自然不会破坏规矩,不过还是可以变通下的。卑职有一法还不差,请大人听听。”
  “哦?王指挥请说。”贾似道虽然贪得无厌却还算开明,并不自以为是。
  “贾大人,卑职原本不过一守城门的小卒。故而知道大宋除了禁军之外,还有厢军、乡兵。不如让我兄弟二人下去招募厢军、乡兵训练好了来保护大人?只要大人拨点粮米军械就好。”
  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宋代本就是募兵制。到宋末禁军基本被击溃,很多都是地方官员招兵勤王。贾似道也知道此二人是在壮大自己的实力, 不过却也符合自己的利益,便说:“如今国库空虚,经济崩溃。本官手里也没多少粮米军械,最多供你二营人马而已。虽然军都指挥使可统领五营人马,但人马得你自己招募而且其余三营的供给得你们自己筹措了。”
  石斌二人欣喜若狂,虽然只有两营人马的供给,但是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原本以为官升一级,能掌一营人马就很不错了,没想到还能掌五营人马。有了这些权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募兵占地盘了。
  贾似道既然是湖广总领,统治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不过向来湖广总领在湖北的影响可大多了。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如果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动作就太不合适。
  于是石斌便说:“大人,您知道卑职的军队吧?”
  贾似道静静的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卑职多招山民为卒,其生存环境恶劣,故好勇斗狠不输元人。而那元人多为骑兵,南方多水路不适合骑兵作战。若能训练一支这样的强兵定然能所向披靡、痛击元人,而大人肯定虎威更盛。”石斌大声说道。
  “那依你之见应如何招兵?”贾似道缓缓的捋须言道。
  石斌答道:“那荆湖南路虽称三苗之地民众多未开化,却正适合招募为卒。”
  “那就放你为潭州统制?王三为副统制,其余官职安置你只需报于我就好。”贾似道似乎也看出了石斌的小算盘,却没捅破,仍同意了。
  二人拜谢贾似道后出了贾府,石斌问道:“贤弟,你不觉得这事太顺了吗?联孟抗元贾似道有功劳可以捞自然同意,但是为什么还如此厚待我二人?”
  “大哥,我二人起于微末,自然多会感恩。如今孟大人虽为京湖安抚制置大使,不过我二人与之相差太远难有交集。但是贾似道正当壮年又善钻营,自然想我们全力帮他。说不定哪天就要他统兵出征,没有一支可靠的兵马怎行?何况哪有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
  知道了这些石斌就和王三回荆州军营准备南下潭州的事项。
  出了贾府,石斌又想起了那个保义郎的官名,很疑惑的问道:“贤弟,这保义郎到底是个什么品级,你怎么如此兴奋?”
  “大哥,这贾似道咱们投对了,这保义郎可是很不错的。”
  说来说去还是没说到点子上,这可把石斌给憋坏了。有点微怒道:“少给我说这些空话,至今我还不知道这么个保义郎有什么好的!”
  “大哥刚刚在府中是不是特别惊讶军都指挥使居然无品级?先别急着气愤,这保义郎是个50阶正九品的阶官,下面我就跟您说道说道你就明白了。”
  他举了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狄青和韩世忠升迁。
  狄青汾州西河人,19岁犯事配隶京师禁军拱圣军。精通骑射,于御马直选做散直(侍从军士、无品阶尉勇)。宋宝元初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戌边,狄青以三班差使(下班祗应:武官53阶、无品)、殿侍充鄜延路都巡检司延州指使(无品阶)。
  宝元二年11月,李元昊派遣大军进犯保安军,鄜延路钤辖卢守勤急忙派遣巡检指使狄青增援保安军,狄青披头散发,面带铜具,在西夏军队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元昊被迫撤军。
  12月,赏保安军守御之功,迁卢守勤为武德郎(左骐骥使:武官36阶、从七品);都巡检司指使、散直西河狄青功最多,超四资擢官为保义郎(右班殿直:正九品、武官50阶)。
  韩世忠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西夏骚扰边境,韩世忠所部奉调派进行抵御,韩世忠独率敢死队与夏人殊死战斗,敌人被迫稍稍后撤。战斗中将西夏监军驸马兀口移斩首,之后经略司上报韩世忠的战功,童贯主管边事,但他怀疑经略司的上报有所夸大,便只给韩世忠加升一级。直到1121年,韩世忠随王渊征方腊,才再次逮住机会。韩世忠涉险潜行溪谷突袭睦州清溪桐生擒方腊以出,却被上司辛兴宗领兵截住峒口,掠俘为己功。所幸西戎将领杨惟忠回京,说出其真实情况。宣抚司都统制王禀为人厚道,真相大白后,给无品阶进义副尉韩世忠以功转承节郎(三班奉职:从九品、武官51阶)。
  把这俩故事一听完,石斌算是明白为什么自己只弄了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王三都能如此的欣喜若狂。人家狄青拼死征战也才弄了个保义郎,韩世忠杀了驸马生擒方腊也不过一个承节郎。
  而自己不过弄两次打黑枪就到了保义郎,的确是得了大大的好处。也难怪宜城那进士出身只有功名并不官身的土财主都敢如此鄙视自己。 回想一番,不禁感叹这宋朝的武官还真是难混,尤其没想到文高武低居然到了这种程度,如此拼命还只弄个被人鄙视的小官,实在让他有点后悔投军。
  但他连几个繁体字都写不好,科举就算了,暂时也只能在这军队中混着。
第三十四章 贾玲
  兄弟二人走到城门口看着城外那万里无云的天空,不由得感觉格外的舒畅。想着终于可以回湖南的石斌更是非常高兴,那可是故土,尤其还是衣锦还乡,让人岂能不快?越想越是愉快,转念一想却又不想这么快回荆州军营了。
  他对王三说道:“贤弟,这军营生活实在是枯燥得紧,难得有如此高兴的事情咱们应该好好庆祝庆祝。何不将其他几位兄弟叫来吃顿好的?听说这鄂州城里清轩阁不错,咱干脆就来个不醉不归咋样?也好顺带购置点南下的物品。”
  王三本也不想这么早就回军营在那傻坐着扯闲篇等吃饭。在这城里多少有茶喝、有戏听,舍得花钱还能去喝花酒。既然石斌都开口了他自然顺水推舟赞成,并自告奋勇的去叫赵刚等几个兄弟来清轩阁庆祝。
  从鄂州城到荆州军营,这么一个来回少说要一天,石斌自然要熟悉熟悉这街道,弄明白了这城中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才好明天带着几个兄弟去吃喝玩乐。
  待王三离开后石斌便一个人去探了探路,刚开始石斌还是装模作样的坐在清轩阁里喝茶、听戏,想充个有品的人。
  不过前世看惯了电视剧听惯了流行音乐的他,对品茶和听戏脑子里完全是一团浆糊。
  喝茶,他只会做白开水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