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秣马南宋-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了十天反复不停的奏乐和演唱,汪德臣的军营之中士气低迷,包括汪德臣本人都萎靡不振了。到了第十一天的早餐时候,营外忽然射进一只利箭,上面还捆这一封书信。士卒见状立刻将书信送给了汪德臣,让他查看。书信上的内容就是两日后此时在营外树林之中与石斌会面。
  这种把戏汪德臣见得多了但也毫无办法,因为只要自己的士兵多听一日民族音乐和歌声士气就会更加低迷,说不定真可能不战自溃,所以只能出营与石斌见面。
  到了约定的日子,汪德臣一路走出营寨看见的不再是战意十足的士卒,而是一群思乡心切的壮汉。
  见到许风站在石斌之后,汪德臣立刻明白之前在庙中所见的‘石斌’是假的,真正的四川总领石斌是站在面前的这位。
  “汪大人,你好。”石斌施礼笑道。
  “石大人,我很不好,你就不必如此假客套。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好。”汪德臣冷冰冰的说道。
  “汪大人,我所想的你应该都知道,何必要我再说?”
  “也是,呵呵。汪某佩服石大人好手段,先有两员属下舍命见我,又一再让我被忽必烈怀疑,如今居然还用这民乐歌声扰乱我的军心,实在是厉害得很。”
  “哪里,哪里。雕虫小技而已,忽必烈不是仍然很信任将军,让将军继续押运粮草?”
  “石大人,汪某自知是女真后裔,如今为元人先锋南下侵宋并不光彩。不过大元皇室待我汪家不薄,从小我兄弟几个便是与众位皇子一起长大。以如此手段就想我背信弃义恐怕你要失望了。”汪德臣很肯定的说道。
  “呵呵,几首歌曲就让大人背叛元人当然是天方夜谭。不过不知道大人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
  “什么事?”汪德臣谨慎的问道。
  “大人是忠义之士,不过同行之人里恐怕有阴险小人哦,呵呵。”石斌意味深长的笑道。
  自然明白石斌所指是谁,汪德臣虽然心中恼火却无可奈何。
  “汪大人,不是石某狂傲,我敢断言今日之后忽必烈绝对会时刻提防你,那兀良哈台更是会在忽必烈面大进谗言说你心怀不轨,你将来的路不好走了。”
  汪德臣看着石斌气愤不已,但是为了脸面他大声说道:“我的将来不劳石大人费心,你还是先操心自己的四川能否当住忽必烈大人的铁蹄吧!”说完之后,汪德臣便转身离开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悬崖边上
  看着转身离去的汪德臣,石斌心中五味杂陈,从汪德臣的一席话中他看出汪德臣还是个有情义的人,确实并非谄媚之徒。如今忠于元人恐怕与其自小在皇宫之中与众元朝皇子一起长大有关。
  石斌也不想在离元人军营这么近的树林里吹阴风,万一汪德臣忽然不顾脸面杀将回来怎么办,自己岂不是会死得不明不白?所以石斌也很快的离开了。
  刚刚回到营中,王三便进帅帐前来询问情况。石斌自然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自己手下的大智囊。
  “大人,请问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王三问道。
  “怎么办?如今汪德臣已无战心,咱们就先将其灭了,顺带焚了元人粮草,让其不战自溃!若得时机留驻大理帮他们抵抗元人也不错。”
  “大人,你的第二个策略卑职非常赞成,不过第一个策略估计得稍稍改动一下。”王三笑眯眯的说道。
  “什么意思,第一个策略要改动?不杀汪德臣还是不烧元人粮草?”石斌疑惑的问道。
  “元人粮草肯定得烧,而且是不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烧。至于汪德臣的死活,卑职以为大人可以再思考一番。”
  再思考一番?从王三的话语之中石斌感觉到王三是想让汪德臣投效自己而非被自己所灭。
  “你是说不杀汪德臣?”
  “是的。卑职以为最好是将其招纳过来而非歼灭。”
  “此人如此数典忘祖难道还能苟活于世?”石斌愤怒的喝道,明显十分不满王三的建议。
  “大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然那汪德臣此时是忠于元人,但卑职从他的言语之中也了解到此人重情重义,知恩图报。若是能收到麾下,定然利大于弊。何况他还十分了解元人的情况,实在是杀之可惜。”
  不得不承认王三说的十分有理,汪德臣乃世之虎将又十分了解元人,杀了的确非常可惜,但不杀又难解石斌的心头之恨。
  这么想着越想越憋屈,最后懒得再想,干脆将问题完全抛给王三和许风,让他们去想办法,拟定个策略之后再来找他。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王三便带着许风进了帅帐,王三很高兴的说道:“大人,卑职和许风想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绝对可以让汪德臣反叛元人,至于其之后的死活就由大人决定了。”
  一听能让汪德臣反叛元人石斌大喜,因为一旦汪德臣反叛,忽必烈就处于极其不利的腹背受敌的局面。不说进兵,就是想全身而退都非常困难。同时汪德臣一旦反叛就如无根浮萍,生死的确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了。
  “快说如何让那汪德臣背叛元人。”石斌催道。
  “大人,如今咱们通过奏乐和唱歌让女真士卒毫无战心,此事肯定已经被元人安插在汪德臣身边的密探给汇报给了忽必烈。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论忽必烈如何相信汪德臣,但绝不可能相信他手下那些与自己有亡国之恨的所有女真士兵。”王三很肯定的说道:“所以忽必烈必然要采取行动再一次对付汪德臣,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确实如此。那你认为忽必烈会如何对付汪德臣呢?”王三问道。
  “呵呵。大人,若你的手下如此表现,你会如何检验他是否忠心?”王三很狡猾的看着石斌说道。
  石斌脑中的第一个词就是‘投名状’,不过他却并未如此说,而是说:“通过执行我的命令来检验他的忠心。”
  “那大人认为忽必烈会让汪德臣执行什么命令来证实他自己的忠心?”
  “攻取昭通?”
  “就是如此。”王三笑道,“而且我还可以肯定的说,兀良哈台同时也在极力的劝忽必烈杀了汪德臣,想借刀杀人。”
  兀良哈台借刀杀人的想法是从一开始就有,如今是最好的时机肯定会极尽全力。所以石斌十分认同王三的说法,并询问具体如何办。
  “大人可以去元人营中散播谣言,说忽必烈和兀良哈台要杀汪德臣,说汪德臣对元人有二心。”
  这么阴暗的办法石斌可不想用,谣言这东西就没人喜欢,即使是使用者都厌恶。
  见石斌眉头紧皱明显不想这么做,王三立刻劝说:“大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过几句谣言而已有什么?何况用几句谣言拯救我大宋无数子民难道不行?一定要我大宋横尸遍野才好?”
  王三的话让石斌无法反驳,只好开始派手下散播谣言,在汪德臣那说忽必烈和兀良哈台怀疑女真人想借刀杀人,在忽必烈和兀良哈台那则说汪德臣和女真士卒不满忽必烈的处置有二心。
  被堵在昭通城下足足三个月,忽必烈不得寸进烦躁不已,如今又听营中谣言四起更加难得平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无处发泄的忽必烈终于将矛头指向了办事不利的汪德臣。这正是外争不成则内斗。
  深知汪德臣的手下也是精兵强将,所以忽必烈不敢夺了他的兵权,害怕他直接反叛,所以以兀良哈台攻城不利为由将汪德臣重新任命为前锋将军,指挥夺取昭通。
  最让汪德臣感到不能容忍的事情来了:在兀良哈台谗言的影响下,忽必烈下令汪德臣率五千女真精锐必须在十日内拿下昭通,且攻击不得中断,若是拿不下昭通就提头来见。
  汪德臣知道忽必烈言出必行,自己又不想做那不忠不义的叛臣,所以不顾伤亡的猛攻昭通。忽必烈的军令很快就被石斌了解到,于是下令士卒全部上城墙阻击女真军。
  虽然女真人善战但是在石斌的火器兵面前,汪德臣的手下损失惨重,不到四日,五千女真精锐便只剩不到三千人。这样的损失看得汪德臣心在滴血,痛苦万分,自责不已。
  这么个打法汪德臣和他手下全都几近崩溃,打到了第九日昭通仍未被拿下手中精锐却已损失殆尽,汪德臣深深的感觉到末日即将来临。
  第九日夜,昭通城门悄悄开启,城中五人骑马奔汪德臣营寨而来。
  又是一支捆着书信的利箭被射进了营寨之中,大概一炷香之后寨中三人纵马出营。
  城外的一个小树林之中,石斌带着王三、许风与汪德臣又一次会面了。
  此次的汪德臣再无半点英姿飒爽的感觉,完全是萎靡不振,毕竟人已经到了悬崖边上,说不怕是假的。
  “汪大人,石某想问你一个问题。”
  “石大人请说。”汪德臣有气无力的说道。
  “请问你认为自己是否对得起元人?”石斌问道。
  并未开口回答,汪德臣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他率军常年为元人攻城略地,这次在昭通打得精锐损失殆尽当然对得起元人,仅仅点头不过是不好说出口而已。
  “汪大人,你对元人算是仁至义尽,元人却未必想留你一命。不知道石某说得对吗?”
  石斌的话当然正确,如今即使忽必烈不想杀自己,但军中无戏言,自己一再失利还加上兀良哈台的谗言,只要明天拿不下昭通绝对是必死无疑。
  “汪大人,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我不会要你临阵倒戈对付元人,只要你在一旁当个看客,如何?”石斌很轻松的说道。
  石斌的话让王三和许风大为不安,哪里有两家争斗却让另一家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即使那家势力很弱也不行。明显石斌的话让汪德臣也非常意外,石斌的思维太奇葩,若自己反复无常再次归附元人,石斌岂不非常危险?
  挥手止住了要出言劝阻的王三和许风,继续笑着对汪德臣说道:“石某的话是不是很难让人相信?”
  “当然,石大人此言实在是难让人相信。”汪德臣无奈的笑道。
  “石某敢做此决定只是因为相信汪大人不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咱们之前的会面你就信守承诺并未伏兵于侧。石某只想问大人,你是否会脱离元人归附我大宋?若是答应归附大宋,石某保证不要你临阵倒戈,不当那不忠不义的猥琐小人。”
  “这····”汪德臣很艰难的思考着。
  “汪大人,石某不要求你现在便给出答复。因为你还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思考,明天上午石某估计忽必烈的人就会到你的营寨中来,那时你再做决定如何?你只需在此立个归附的信号,如果你不想归附大宋咱们再继续交兵,如何?”
  这么个态度大出汪德臣的意料,石斌居然将所有的主动权都交给了自己,让自己决定是否归附,却没有半点威胁。本想当即就说归附大宋归附石斌,但汪德臣怀着那么最后一点希望还是忍住了这句话,转身回营了。
  待汪德臣走后,王三立刻不满的说道:“大人怎么能这么鲁莽?不仅将所有主动权都交给汪德臣,不交投名状就算了,还让他在一旁虎视眈眈?”
  “王大人,这个做法的确冒险,但是我也是仔细思考了你们说他重情重义,且行事还端正之后才决定下来的。他如今精锐尽失,对元人来说已无用处,回去之后即使不死也肯定会受重罚,说不定还要受本族人民的谴责,多半是生不如死。”
  “大人是认为他除了归附我们没有其它路走?”许风问道。
  “当然。他也是高官不可能自降身份去落草为寇,若是不投靠我们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不是为元人杀就是被我们所杀。”石斌非常肯定的说道,“那你们认为我还需要逼迫,显得那么没有自信吗?何况我要的是他真心投靠,而非只求保命。”
第三百四十六章 归附
  “大人高见,是卑职心胸狭隘、鼠目寸光了。”王三很惭愧的说道。
  “不不不,贤弟一切所说都是为我,大哥岂能不知?你如此做不过是以保万全而已。”石斌带着些歉意笑着说道。
  听了石斌的话王三非常高兴,于是继续说道:“大哥认为那忽必烈具体会如何对待汪德臣,汪德臣又会如何应对呢?一切都会与之前咱们在树林之中所说一样?”
  “这个问题为兄也想了很久,此事恐怕会有少许变化,但是汪德臣绝无反水可能,除非他想落草为寇。”
  “少许变化?小弟也深以为然,不知大哥认为哪里会有变化?”王三问道。
  “变化就在忽必烈如何杀、在何时杀汪德臣上面。”石斌很肯定的说道,“毕竟忽必烈也是一位英雄,就是杀人也该有些手腕,不该是直接拖出去砍了,闹得众人皆知。”
  “的确如此。若是明日忽必烈派人直接来汪德臣营内问罪一切都好办,若是将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