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秣马南宋-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超每次都准时的给阿里不哥送去了承诺了的粮食辎重,让他无法毁约更生不起远遁波斯的念头。毕竟忽必烈的实力确实是在一点点的减少,而他的实力则在三大汗国和大宋的支持下一点点增加。
  这个情况是石斌最愿意看见的,因为一旦这样,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便会势均力敌,谁也不服谁的一直死掐下去,而损失的则是元人自己的实力。
  可惜的是,六万兵马的耗费着实不小,在开战一年之后户部尚书便开始哭穷,把石斌弄得非常不爽。不得不又想起办法来。
  “许风,如今开战也有一段时间,已经是景定元年(1260)不过进展确实不大,你说该怎么办?”
  “大人,卑职认为大人应该乾纲独断,如今国库还十分充盈,就是连续打十年国库都不会空,不必理会户部尚书的哭穷。”许风很认真的说道。
  “乾纲独断?”
  “对,乾纲独断。”许风很坚定的说道。
  听了许风的话后石斌就不再想这烦心事,转而办理积压在书桌的一摞公文。
  怎奈石斌不愿意想,理宗这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家伙却要想,第二天他便将石斌召入宫中。
  见石斌还是一如既往施礼请安,理宗那股高高在上的感觉又回来了,于是很高兴的说道:“石爱卿,免礼。今日朕叫你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最讨厌的就是理宗这废物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石斌很有一种冲上去将他打瘪的冲动,只不过不想被人诟病只得隐忍下来。只能说道:“皇上请说。”
  “这几日户部尚书总是在我跟前哭穷说国库空虚,想要我下圣旨召回西北那六万兵马。石爱卿,如今兰州至嘉峪关以东都已光复咱们不如就此撤军?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爱怎么打怎么打,咱们不再蹚这浑水怎么样?”
  弄了半天是被户部尚书忽悠想为了一点利益就背信弃义,这让石斌心中将户部尚书祖宗十八代给骂了个遍。明着则劝理宗不可如此见利忘义。
  谁知理宗果真好了伤疤忘了疼,两句不和居然和石斌呛住。这下可好,谁也下不来台,僵住了。
  好在没僵持多久,那可恶的户部尚书又来找皇帝诉苦,却见皇帝和石斌二人明显横眉冷对,情况不好,将他吓得冷汗直冒。但已经被二人发现,逃也逃不掉,他只好硬着头皮前来受罚。
  “尚书大人,看来你不光到我那哭穷也来皇帝这哭穷了。”石斌冷笑道。
  户部尚书本就没什么胆子,如今惹得杀人如麻的石斌生气他如何能不感到恐惧?好在他还聪明,立刻说国库今天刚刚才入了一大笔银子,国库又充盈了起来。而他这次来就是来告诉皇帝这好消息,让皇帝不必担心国库的事情了。
  这些话倒让石斌心中还舒服了些,但仍旧再也不想看见户部尚书,故而当着皇帝的面便将其以‘办事不利’的罪名连贬三级去当知州了。
  皇帝虽然几次都想阻止,但看见石斌的那一脸恶相,皇帝又住了嘴,因为他想起了之前的种种···
  回到府邸之后,石斌心情不好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贾玲与赛西施见状立刻跑过来询问,她们可不想石斌生闷气。若是生闷气气坏身子那可就是最蠢的事,绝对亲者痛仇者快。
  “夫君,今天进一趟宫出来怎么这副模样?”
  “还不是西北那六万兵马的事情,户部尚书那混蛋居然敢偷偷的向皇帝哭穷,皇帝那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家伙居然都敢要我退兵了。”
  这的确是挺气人的,户部尚书胆大包天敢绕过石斌直接去找皇帝,而皇帝敢要石斌撤军,这都是自石斌独掌大权一来第一次。
  “他们胆大包天居然敢这么做,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是不行了,不然都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赛西施这女匪首立刻说起狠话来。
  “我已经将那户部尚书贬谪成了一个知州,而且要他全力支持西北粮饷,日子不会好过。”石斌冷笑道,“不爽的就是皇帝的态度和到底要不要继续这样用兵。”
  “皇帝的问题简单,敲打敲打就好,让他记得自己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仗当然要打啊,怎么夫君还想退兵了?”贾玲听了石斌的话后立马问道。
  看着贾玲和赛西施那焦急的神态,石斌知道二人误会,立刻笑着解释道:“二位夫人,为夫会那么蠢笨吗?以为我夺回了嘉峪关就不要玉门关不管关外的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了?我是说不能这样打,或许要换个方式,毕竟这样的确有些慢。士卒死伤倒是减少很多,但是粮饷消耗却不少是有些划不来。”
  “也是,何况这样弄久了恐怕阿里不哥也会心怀不满。确实要换个方式,问题是什么方式合适呢?李超已经做得够好了,你可不能因此斥责他。”贾玲提醒道。
  “放心,李超这么忠实的执行我的命令,我褒奖还来不及怎么会斥责?”
  “那你打算怎么办?”赛西施问道。
  “简单,将李超调回荆湖两路,不过作为奖励,让他担任荆湖两路制置使,总管军政。至于西北三军统帅就由我亲自担任。”石斌笑了。
  这么好的事情贾玲与赛西施怎么能落下?绝不允许石斌一人前去西北逍遥,理由则是临安太过重要,石斌不能轻易离开。
  狡诈的看了看贾玲与赛西施,石斌笑道:“二位夫人,你们觉得这京师之中有赵刚、王驿和李韶,李旭更是两浙制置使,京师还会有失吗?”
  傻子都知道即使石斌离开一年半载临安都绝对不会有失,贾玲二人这么说不过是要跟着一起去的借口。这道理讲不通,二人只好用感情攻势,大说石斌在外出征缺少人照料,需要人关怀,那帮侍卫除了站岗外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做不好,必须要女人在身旁伺候才行。
  不得不感叹贾玲两个还真是能屈能伸,聪明绝顶。反正此次出征几乎没什么危险,石斌心一软便同意了下来。
第六百四十七 厉害的忽必烈
  既然打定主意要亲自率军出征,又身为臣子,石斌当然还是要奏请皇帝同意。对于石斌肯率军出征理宗非常高兴。因为石斌早一日率军出征战争必然会早一日结束,他这颗悬起来的心也就能早一日落下。还有一个好处则是石斌离开临安越久,他赵昀就越有希望夺回皇权。理宗甚至还想着若是石斌能‘力战殉国’就最好。这样一来,树倒猢狲散,有利于他各个击破或者拉拢,重新夺回皇权。有了石斌往日的手下,他赵昀也就不必再担心北方元人入侵。故而理宗不带半点踌躇飞快的就准许了。
  对于理宗全力支持自己率军出征,石斌感到非常意外。往日的理宗恨不能削了自己一切兵权再幽禁起来。如今为何反而愿意自己领兵了?其中莫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石斌一边走一边想着。
  虽然不如王三那般有七窍玲珑心,但许风也算是有六窍玲珑心,见到石斌一脸不安,许风立刻关心问起来,“大人,你这是怎么了,难道皇帝没有许你率兵出征?”
  “自然是允许了,他如今如何还敢不允许。只是他如此干脆而且还明显很高兴,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许风,你说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阴谋?比如趁机杀了赵刚、李旭、王驿和李韶夺了我在临安的权?”
  细细想了想石斌的话后,许风笑道:“请大人放心,卑职以为皇帝绝不敢动赵刚、李旭、王驿和李韶四位大人。皇帝虽然昏聩但并不蠢笨,没有充足准备他是不敢和你明着对抗的。之所以皇帝愿意如此恐怕是想借你离开的日子尽量恢复在京师的权力。若是大人在西北战败给了他声讨的口实,那他就更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付大人你了。反正大人如今已经升无可升,送你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听完了许风的分析,石斌豁然开朗,不由得夸许风还真是个好智囊,一点不比王三几人差。从来就是谨慎小心的性子,许风哪里敢担这样的褒奖?立刻连连谦逊的表示他远不如王三几人。
  这种话石斌不喜欢听,也就不再多说,立刻回府拉上贾玲和赛西施带着三百亲卫出临安直奔西北而去。
  对于石斌的忽然到来李超感觉十分疑惑,因为在来往的书信之中石斌并未表现出半点不满,关键是他仿佛是来接手军权的而非普通巡视。
  为防李超心中误会,绝不能让兄弟之间产生芥蒂,石斌见了李超便解释起来,“兄弟,为兄这次是来办事的···”
  这么支支吾吾的说话,石斌从未有过,谁叫他从未干过从兄弟手上夺兵权的事情呢?暗叹原来夺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越是支支吾吾越是让李超确定石斌是来夺兵权的。一旁的贾玲几人见状自然非常焦急,这么干没事都能整出事来。
  当然不能出现这样的大错,贾玲接过话头道:“李超,你大哥这次是请你回荆湖两路担任荆湖制置使去,至于西北三军统帅就由他来代替了。”她来了个快刀斩乱麻,一句话将事情说了个清楚。
  好在李超是非常聪明和冷静的人,很善于捕捉信息,不光知道石斌是来接管军队,而且是让他去当荆湖制置使,所以李超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一脸笑容。
  因为他知道这制置使不是安抚使,制置使是有军政便宜处置之权,其实就是那里的土皇帝,而安抚使则只有军权,没有便宜处置之权,办事时会有各方掣肘。制置使由于无人掣肘,办事非常轻松,所以石斌其实是让李超更加舒服了。
  见石斌还是那副一脸愧疚的样子,李超有些无奈,只好开口道:“大哥,你如此厚待兄弟,我岂能不识好歹怪大哥?你当我不知道制置使和安抚使的区别,笑我不懂朝廷官职吗?”
  听了这些话,石斌算是舒服不少,终于正常的说起话来,“当然不是,只是为兄怕你误会。朝廷现在已经有人说国库空虚,为兄知道国库并不空虚但是受不了那日复一日的念叨,所以只好自己跑来领兵了。不过兄弟不要误会,你是按我说的打,我自然不会怪你,不必担心。只是现在恐怕要变一变,所以就还是让为兄自己来。”
  也当过几年的高官了,李超明白忍受‘日复一日的念叨’是何等痛苦,立刻笑着表示充分理解。并开玩笑说石斌不够意思让他这兄弟回去忍受荆湖两地官员的念叨,他本人却在此纵马驰骋吹草原风。
  气氛好了许多,石斌便问道:“贤弟,你也打了近一年,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你了解应该不少,给我说说他们。”
  “是,大哥。”李超听了这个问题立刻认认真真的说起来,“阿里不哥其实也还厉害,但是不如忽必烈那般会收买人心,也没那么知人善任,他是靠着三个汗国和我们才能与忽必烈勉强对抗。而忽必烈则厉害得很,智勇兼备又会收买人心,所以他的实力在我们和三个汗国的夹击下至今都没有多少削弱。”
  “还真是个厉害的角色。”石斌禁不住说道,“他就没什么弱点?”
  “自然有弱点,他的地盘就那么大,人口也就那么多,若是再这么耗下去,失败的就肯定是他了。”李超非常肯定的说道,“不过还请大哥小心,此人智谋绝不比王三差。若不是我遵照大哥说的谨慎进兵,恐怕现在手上兵马都不会留下一半了。”
  深知李超也是一员智勇兼备的大将,连他都说敌不过忽必烈,让石斌不得不谨慎起来。
  “好,知道了。休息两日我便率军出征,你随我一起去。”
  跟着石斌基本就意味着打胜仗,李超如何会不肯?自然非常痛快的答应了。
  既然要较量,自然就得立出名头来,第二天一杆‘石’字大旗便出现在了嘉峪关之上。这个变化很快就传到了忽必烈的耳中。
  之前被王三狠狠的打了一巴掌,然后又和宋军屡屡作战没有占得便宜,最多是个平分秋色,这对忽必烈的威信是很大的削弱。如今宋军的战神到了,无论如何一场大战都不可避免,忽必烈自然有些焦急起来。不仅因为石斌喜欢剑走偏锋出奇兵,一个不小心就会受他到重创,是个大麻烦。更因为这会让忽必烈真正陷入两面夹击的险境之中。
  过了两天,忽必烈便接到了石斌的战书,约定五日后在玉门关以东二十里开战。这自然要应战,否则会颜面扫地,导致军心动摇,所以忽必烈也痛快的答应了。
  很快就到了第五天,不过开战之前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让石斌不得不佩服忽必烈的政治智慧。因为一见到石斌,这位敌方君主并未立刻开战,而是友好的喊话,大说宋廷腐朽皇帝昏聩,要石斌投诚,而且许诺只要石斌投靠必定保他一个世袭罔替的郡王。
  “李超,看来你所言不虚,忽必烈果然是个厉害角色,还没开始就想来个反间计动摇我的军心。”石斌笑道。转头对许风说道:“给我送大汗几支利箭算是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