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秣马南宋-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驿,李韶,寡人今日将你们找来是有事要告诉你们。”
  “王爷请说。”王驿、李韶异口同声的说道。
  “昨天寡人已经见过了李庭芝和陈岩,非常满意你们之前提的意见,同时也知道你们为何那么讨厌陈岩了。呵呵,升迁如此快任谁都会不满,寡人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石斌笑道。
  没想到石斌做事如此雷厉风行,居然这么快就见过了李庭芝和陈岩,也弄清楚了其中的缘由。
  “下官惭愧,王爷不责备就好。”王驿一脸愧疚。
  “下官也是。”
  “不必如此,人之常情。若是寡人也碰到你们这样的情况,恐怕寡人还不如你们,说不定会极力反对陈岩来京。不过有一点寡人要告诉你们,寡人不仅打算将李庭芝纳入‘小内阁’中来,而且打算将陈岩纳入。”
  万万没想到石斌明知陈岩非常倔强却仍要将其吸纳,王驿与李韶焦急万分,连连劝阻。
  早就料到二人会有此反应,石斌也想起之前李庭芝的话,于是耐下性子解释起来。“陈岩此人虽然倔强但不会胡言乱语,何况寡人手下也该有这样的人。李庭芝虽然敢直言劝诫但是还有些不如陈岩。在这个方面你们稍有不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吧?”
  石斌这话说得非常客气,暗中的意思就是王驿和李韶不是很敢说话,趋向于明哲保身,而他需要敢说话的人。二人听懂意思之后只能表示可以将陈岩吸纳进来,只是叮嘱石斌对他还是要有所防备。
  又不是刚刚步入官场的雏,石斌当然会防备这个并未完全投靠自己的陈岩,所以笑着答应了下来,并且承诺一切都会按规矩办。
  正要将王驿与李韶送出石府时,贾玲忽然跑出来说道:“等一等。”
  石斌三人都很意外贾玲忽然出来,仔细一看,发现她手上还拿着点东西。靠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两串佛珠。贾玲拿着佛珠出来干什么?石斌疑惑不解。
  却见贾玲冲着发呆的石斌佯怒道:“夫君,你怎么将这事给忘了?”随即将两串佛珠递给石斌,用眼神示意他将此送给王驿和李韶。
  立刻明白贾玲的意思,石斌当即说道:“对对对,只顾说正事,寡人却将这给忘了。二位,这是她从庙里求来的开了光的佛珠,说是可以保佑持有的人。这就送给你们了。”
  从这两串佛珠中王驿和李韶明白了石斌的意思,知道石斌还是看重他们的,于是心中那点小疙瘩立刻消除,拿着那两串佛珠笑着离开了。
  如此一来,石斌的‘小内阁’算是成型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小内阁会议
  王驿与李韶二人得了佛珠自然是高兴不已,不过心中有一个想法:石斌是否也会给刚刚来的陈岩和李庭芝一人一串佛珠?
  在平常人家这这么想肯定是有些小家子气,但是在此处就不是了,因为石斌送的佛珠是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石斌很关心他们。所以二人便从侧面打听起来。得到的结果自然让他们满意——石斌没有送李庭芝和陈岩佛珠。如此一来,王驿、李韶二人与李庭芝、陈岩二人的关系便更和缓了。
  有了这么一个‘小内阁’石斌终于感觉到轻松不少,不因为其它,只因为多了李庭芝和陈岩这两个敢提几乎截然相反意见的人。四人激烈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已经没有什么不足,只需要石斌做补充和最后决策而已。
  这自然让石斌再次变得生龙活虎精神焕发,不再那样萎靡不振无精打采了。
  “楚王,奴家看你这几日精神不错啊。”在一日与石斌的散步中贾玲取笑道。
  “楚王?小玲,你还真会取笑我,我可不想当这楚王,你想当楚王我就让你当。精神当然不错,至于为什么不错还不是多亏了你和西施?”
  跟在一旁的赛西施听到这话自然是满脸高兴,连忙说道:“夫君记得我们就好,妾身知足了。不过其实这中间出力最大的还是姐姐。若是没有她送去那两串佛珠,恐怕王驿他们四个还不会如此融洽。夫君你不仅不会这么逍遥自在恐怕还要烦恼一阵。”
  这可是大实话,石斌想到这些立刻给贾玲投去一个充满感激的微笑,贾玲也回了一个温柔的微笑。赛西施看到这些并未吃醋,而是在一旁掩着嘴笑。明显是对此感到意外觉得他们太幼稚,老夫老妻居然来还柔情似水。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适的声音响起来:“王爷,卑职有事禀告。”
  许风的这么一句话打断了好不容易出现的温情,石斌非常不高兴,冷冷的说道:“什么事情?不知道我和两位夫人有事情吗?”
  “王爷,事情紧急,卑职不得不打扰。”
  明白许风不会这么不懂事,他说事情紧急那就一定很紧急。石斌只好平息怒火命许风说究竟是什么事情那么紧急。
  “王爷,去年北边大雪冻死牛羊无数,边境来人说如今已经有不少元人避难进入我大宋,他们不服管制给各地带来不少麻烦。”
  去年年底大雪?那就是咸淳九年(1273)年底大雪。如今是咸淳十年二月(1274),处理难民确实会很麻烦。石斌只好不再缠绵,严肃的问道:“此事有没有公文?”
  明显是准备好了,石斌话音一落,许风便从袖套之中拿出一份火漆完好的公文。许风还附带解释道:“王爷,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是送信的驿卒亲口告诉我的,为的就是想请你快点做出指示。他说当地的官员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嗯,不必担心,你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你也是我一个得力的参谋,是难得的智囊。”
  “多谢大人赏识和夸奖。”石斌说完之后便退到一旁不再做声。
  拆开公文看了两遍,石斌才知道事情的严重。从去年十一月起就有元人逃入宋境,因为如今宋元关系不错,所以当地官员愿意接纳这些便宜的劳动力,只要他们安安分分生活就好。
  问题是,这场大雪是场大灾难,冻死了无数的牛羊,导致十几万元人流离失所。元人一听宋人这有活路立刻都涌来了,这让北边的几个州府立刻乱成了一锅粥,不得不向临安求援。
  “看来这好人还真不容易做。”石斌苦笑道。
  “王爷所言甚是。几位知州大人好心办了坏事,将那里的情况给弄糟了,不过还请王爷暂时不要惩罚他们。”
  “他们有怜悯之心难能可贵,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怎么会贬谪他们?不过这个罪还是要记的,具体惩罚之后再说。”石斌说道,“去将王驿、李韶、李庭芝和陈岩四人都叫来。”
  很快,四人便都来了石府进了石斌的书房,第一次‘小内阁会议’就此开始。
  “几位大人,许风应该将情况都告诉你们了吧?”
  “回王爷,许大人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我们了。”王驿这个参知政事第一个答道。其余三人则是点头表清楚一切。
  “怎么办?这个事情不是很好办。寡人既想救援他们又害怕救援他们。”
  “王爷为何会如此矛盾?”李韶疑惑不解的问道,“王爷若想救,派人告诉阿里不哥我们的想法就好。若是不想救,只需派军队将那些元人赶出我国境给阿里不哥一个解释就好。”
  “李大人,事情恐怕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你难道忘了一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庭芝开口道。
  “李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韶有些不满的反问道。
  “请李大人勿恼,我的意思是王爷多半害怕救活了那些元人,他们就不走了。”李庭芝解释道。
  “庭芝兄言之有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怕元人被救了之后却赖着不走,不仅不利于我大宋,反而会给我大宋带来不少麻烦。”陈岩接着说道。
  其实石斌并未想这么多,他只是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考虑救活这群逃难过来的元人是否值得。这些元人能帮他养活多少马匹,训练出多少骑兵。
  当然,石斌不能将这些都说出来,显得自己一个王爷思考问题居然如此市侩,于是只好故作高深的说道:“确实如此,不然寡人早就下命令了。”
  “请问王爷你到底是打算救援他们还是打算驱赶他们呢?”王驿问道。
  明白王驿这是希望自己给出一个更明确的态度,石斌只好有些为难的说道:“救援,而且能留下来最好。”
  这个答案没有出乎王驿与李韶的意料,但大大出乎李庭芝和陈岩的意料。在他们看来,救下成千上万的元人已经很亏了,如果还留下他们来就是抱着一个炸药桶,一个不小心就会重伤自己。
  “王爷,你怎么能想留下这些尚未开化的元人?且不说其它,你都无法向阿里不哥解释清楚。他肯定会认为你在挖他的墙角,是要与他为敌。”陈岩立刻焦急的说道。
  那语气明显是非常反对石斌留下元人,而是认为即使石斌要救他们,也该是救了之后便将其赶走。
  “王爷,下官与陈大人是一个意见。你可以拯救那些元人,但是绝不可以留下他们,这样会给我大宋惹来大麻烦。”李庭芝也很焦急的说道。
  必须说李庭芝和陈岩的话非常在理,,但并不合石斌意思。而王驿和李韶则明显被这两个人的说法给动摇,不打算支持石斌,也不想得罪石斌,故而选择默不作声。
  这一次‘小内阁会议’出现这么尴尬的局面让石斌非常后悔,暗骂自找麻烦叫两个这样固执的进人来。若是只有王驿和李韶,事情就容易达成妥协。
  许风见势不妙,立刻转身出了书房寻求援助。没多久,贾玲与赛西施来了。
  见到两个支持者,石斌非常高兴,故意笑道:“小玲、西施,你们怎么来了?”
  “自然是来看看你的内阁会议啊?”贾玲笑道,“听说你们是在谈元人难民的事情?”
  “是的,王妃。”王驿说道,“下官和王爷主要是在救下那些难民后是否留下他们产生了分歧。王爷希望留下他们为我大宋出力,李庭芝和陈岩二位大人坚决不同意,下官与李韶大人则有些拿不定主意。如今王妃和侧妃都来了,事情应该就能有结果。”
  “话不能这么说,没有你们,楚王也无法成事。好了,闲话不多说,我只想问楚王一个问题:你与大元是想继续维持宋元和平还是想恢复汉唐盛世?”
  贾玲的这么一句话点醒了石斌、王驿和李韶,却将李庭芝和陈岩吓了一大跳,半晌没有回过神。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确,是在问石斌要放下私下的兄弟情义完成自己的梦想,还是为了顾及兄弟情义而无偿的伸出援手。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石斌最想的就是让大宋再现汉唐盛世,却又不想背弃与阿里不哥的兄弟情义。石斌素来讲信义,但是在政治上却无法讲信义,这让他非常痛苦。
  有了贾玲这一句话,书房之中情况瞬间转变。李庭芝很郑重的说道:“王爷,下官知道你与元人皇帝义结金兰,不过还请不要因小失大。”
  “确实,还请王爷不要因小失大。元人向来毫无信义,咱们不若就此将其灭了,消除心腹之患?”陈岩更直接的说道。
  王驿与李韶虽然说得不那么明显,但是同样表示可以考虑考虑陈岩的意见。
  “你们要我背信弃义到如此地步?”还没等几人说完,石斌怒吼道:“不必再说,绝不可以!”
  见石斌如此愤怒,包括贾玲和赛西施在内的六人立刻闭口不言,主张落井下石的陈岩和李庭芝二人更是噤若寒蝉。
  自然不能这样意气用事持续,石斌最终长叹一口气后说道:“算了,你们说得有理,是不可以因小失大,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小义气坏了整个国家的大利益。不过我仍旧不想落井下石,你们有没有什么折中的法子?”
  “王爷,下官以为就按照王爷自己想的做吧。”王驿踌躇一番后说道。
  按自己想的做?‘釜底抽薪’,石斌脑子里忽然闪现这个词。之前只想留下牧民为自己养马训练骑兵,却没留意这样做其实是在掏空大元的根基。
  不过这次石斌打算揣着明白装糊涂,最终下令派一万精锐军队带五千石粮食和足够的民用物品去燕云十六州赈济灾民,雪灾过后不许他们擅自回去,必须留在宋境等命令。
第七百二十二章 难民的变化
  军队、粮食和民生用品一运到北边,当地的平民百姓立刻沸腾起来。大宋百姓感到了安全,大元难民则看见了希望。
  由于既想阻止那些大元难民生事,又想留下那些逃过来的几万大元难民,所以石斌故意命当地官员将这些难民分开来救援,不让他们太多聚集在一起。
  饭都没得吃,命都快保不住,哪里还有什么部落概念?自然是谁给饭吃就听谁的安排。所以这个命令很顺利的就执行了。
  听到这样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