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保融还派遣客将刘扶带书信前往南唐,劝其主向我大周称臣。
官家得到高保融给南唐的书信还非常高兴,三月诏令南平军队返回本国,并赐给高保融一千匹绢帛。”
说着他把脸埋在赵侍剑胸前,“他那出兵也就是表个意思,要是诚心诚意出兵,早像吴越那样,战端一开就出兵了,他只是见我们要赢,赶紧表态站队。
对大局来说没有一点影响,官家高兴归高兴,也嫌他们碍手碍脚,让他们赶快收兵了事。”
“痒。。。。。。”赵侍剑脸红红的推开他。
“我总觉得你又大了。”史从云颇有感慨的说。
赵侍剑被子里的小手轻轻掐了他腰间的软肉,“说正事呢。。。。。。”
“好好好,说正事。”
“南平王本来就是投机的人,向来就摇摆不定,谁称帝王他都进贡表示恭顺,才能以三州十七县的小小地盘得以长存,如今他又奉承我国。
他所处的是四冲之地,南方来朝贡北方的队伍总要经过那里。
以前爷爷在世时他就经常打劫过路的朝贡队伍,惹得各国发兵,待别人的大军一到,他立即便认错归还,可过了又继续打劫,南方人都叫他高无赖。”
史从云无语,“就是有错就认,坚决不改。。。。。。。”
“差不多,如果要打他肯定挡不住你的,关键还是要有理由,他向来对我朝毕恭毕敬,如果没理由就动武说不过去。”
“嘿嘿,天下谁是我的对手!”史从云得意道,没什么比在自己心爱女人面前装逼更爽的事。
“兵法说,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赵侍剑见他得意,立即板起小脸,开始一本正经的教育起来。
“老子不读书,还不是打胜仗,你说那些没用。”史从云说着把她抱过来,“我已经想好了,以借道伐蜀为由,要求过武平南平,假道伐虢。”
“那也不能轻敌,呜。。。。。。。”
“咱们讨论点别的,听你这么一说,我放心多了。
最怕的就是那南平王是个有本事的人物,他挡南面让人不放心,现在看他不像什么厉害人。”
。。。。。。。。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南平、武平小,加在一起还比不过他打下的淮南,兵马更是没法和有三十三州的南唐相比,不过也要重视。
万一一不小心栽跟头,他的一世英名就毁了。
南唐国的常备军在二十万左右,南平和武平肯定做不到。
南平三州之地而已,武平更多些,但无论如何,两处加在一起也是远比不上南唐的,能凑出个五万人马已经是尽力了。
当然,官家给他的兵马也远不会向伐南唐那么多。
打南唐是举国之力,十几万禁军几乎全出动了,打武平南平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作,这点他在心里早早的有大概的概念。
年后,史从云继续练兵备战,负责控鹤军的扩军,他还是老三套:给士兵灌输理想;把老军队中的下属调过去充当基层军官;训练可量化,标准化,去除模棱两可的地方。
同时准备抽空去城外看看冯继升的火药作。
在他忙碌的同时,符金铃得到她的允许,也把她的好姐姐符二邀请出来,不过不是史府,而是大相国寺拜佛。
几个女人都在,还有护卫和丫鬟,一路上叽叽喳喳的。
待到众人散开休息之后,符二妹气哼哼的拉着小妹的手,坐在大相国寺门廊的台阶下,“你在他们史家肯定受欺负了,外面都传言那个史从云贪财好色,今天见了他那两个爱妾果然不假,你可要小心,别让自己吃亏,实在不成找我和大姐给你出头。
特别是那个赵侍剑,我可听说你在府里还要让她三分,是不是真的。”
符六连连摇头:“二姐,夫君对我很好的,赵姐姐在府里有很多事要做,她很忙的,许多时候忙得吃饭都忘了,夫君关心她也是正常的。”
“哼,你还帮着他说话。。。。。。”符二酸溜溜的道,想想原本跟自己关系最好,喜欢粘着自己说心里话的二妹就这么被一个臭男人夺走,她心里怎么都不高兴。“这才过门,你就帮着他说话,把你魂勾走,都不向我了。”
“不是的。。。。。。。”符六脸红了,“可夫君很好,待我们宽厚,还很有本事。”
符二哼了一声,倒没反驳,六妹的夫君在大梁风评不好,可本事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声名大噪的事,整个京城也人尽皆知。
“总之往后你不能老让着她们,我刚刚看了,她们两个年纪比你大,一个比一个漂亮,赵侍剑得宠,那个周宪漂亮得不像话,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我看着都心动,何况你那色鬼夫君。
往后他要是欺负你,冷落你,你别委屈自己,找我和大姐说,大姐是皇后,定会为你出头的。”符二信誓旦旦的保证,或许是大梁城里的各种不好传言,或许是因为史从云抢了她最喜欢的六妹,总之她对史从云充满敌意。
六妹知道二姐的脾气,二姐不像她和大姐,从小喜欢舞蹈弄棒的,脾气也比较戆直,就不和她争辩。
夫君就是怕二姐一个人在大梁过年,孤零零的才让她们陪她一天,没想到二姐不领情。
休息一会儿,就拉着她去找赵侍剑和周宪两个姐姐,众人结伴同游,在她们面前二姐不好摆架子,慢慢也和众人聊起来,相处得不错。
待下午分别时,众人还互相交换了首饰礼物,作为纪念,二姐又小声跟她说,其实赵侍剑跟周宪人还不错,真可惜跟错人了,特别是周宪姐姐,是被夫君抢过来,是个可怜人。
符六笑了,没和二姐争辩,她就是这样的人,心直口快,觉得好就是好,觉得不好就是不好,都不知道掩饰的。
所以她一直担心,二姐要是进宫了可怎么办,以她那性子在宫里肯定很难立足的。
下午三人从大相国寺回家之后,刚好夫君也从军营风尘仆仆的赶回来,符六想到夫君细心问她心事,百忙之中还要开导她,给她想办法,顿时心也化了。
看见夫君坏笑的向她们看来,问道,“美女们今天玩得开心吗,为夫劳累一天,有没有人想自告奋勇来伺候一下。”
赵姐姐和周姐姐的连忙避开他坏坏的目光,这时大家都在呢,要“统一战线”,可她却忍不住,脸红红的上前一步,背叛了众人,“夫君,我。。。。。。”一开口脸全红了,都不敢回头去看她们目光。
夫君却得意的大笑起来。
。。。。。。。
初五,天朗气清,大梁的雪还没化完,史从云从周宪的屋里醒来,不得不说,周宪的大长腿真是令人沉迷,欲罢不能。
他原本不打算起床的,他觉得自己还可以,不过今天约好了要去城外看火药作的,不能耽搁正事。
周宪服侍他穿戴洗漱,待一切妥当,史从云在她的屁股上摸了一把,“等我回来咱们再深入交流下。”周宪脸红避开他侵略性很强的目光:“不知道你说什么。。。。。。”
待周宪依依不舍送他出门之后,史从云带了八个亲兵随从还有从事官闾丘仲卿,郭廷谓,往和冯继升约定的地方赶去。
等到北门,见到了早在等候的冯继升。
大梁南门是普通百姓经常走的门,而北门是大军进出的门,军队的营地多在北门外,陈桥驿也设在北面,不少官署也设在北门外。
史从云和冯继升打过招呼,便往城外去。
冯继升骑着一匹小驴,走不快,他自己也有些尴尬,这就好比朋友聚会,人人都开着小轿车来,结果你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
史从云便邀道:“我有些事想问冯令史,咱们慢慢说,边走边说。”
于是下马步行,一面走一面问他问题,化解了这尴尬的局面,而且从北门出去,距离火药作也不远了。
他问了火药作的创建时间,每年要产出多少,原材料从哪里采购之类的问题。
冯继升如实答应。
史从云慢慢知道,原来周朝的硝石矿多数是从南阳一带开采运来的,不过听说汉中的硝石矿更好,只是汉中当下在蜀国手中,冯继升也不知道。
至于其他的都是大梁就有的东西,硫磺多数是从造兵器的铁匠那里得的,他们熔炼铁矿的时候会有,不过也有天然的,但效果没炼铁炼出来的好。
史从云听着连连点头,自然界的肯定杂质更多,硝石矿也不可能有自己制出来的硝纯,只是没办法。他一面听,一面把这些都记在心里,回去之后准备让赵侍剑帮他起笔记下来。
等出了城,又走一里左右,众人终于见到了火药作。
不用余其它地方,这地方其实不大,只有两个小厢房的大小,奇特的是四周墙壁全部是用石块搭建的,几乎见不到任何木材,这种结构在这年头十分少见。
冯继升解释道:“这种地方容易走水,也见不得明火,所以就弄成这样了。”
史从云点头,让众亲兵在外面等候,郭廷谓和闾丘仲卿随他进去,结果才进门,就是扑鼻而来的硫磺味,他和闾丘仲卿连捂住鼻子。
里面没什么人,年还没过完,还没开工,光线不那么好,但也不敢点灯。
史从云见到的东西都是陶制的,墙角的架子上摆着陶罐,里面是空的。
“这间是制火药的地方,制好的会封在陶罐里,放到隔壁去,史将军要不要去隔壁看看制好的火药。”冯继升问道。
“不用,你给我看看你们制火药的原料都有些什么。”史从云连忙道,他可不是来看成品火药的,他是来看配方的。
第184章 、火药作的事
石屋里摆放十分有章法,许多材料分放在不同角落。
冯继升一样样的给史从云介绍。
过了一会儿,他果然发现一些火药威力没那么大的原因,这火药里除了硝石和木炭粉,硫磺粉之外,还加了丹砂,炉灰,水银和符水。。。。。。。
没错,符水也是要加的,因为这毕竟一开始是道士发明的东西。
史从云跟在后面和冯继升边走边看,不过没有急着开口,而是一直等到他介绍完,随后众人出了屋子,避开刺鼻的硫磺味。
屋外,史从云想了一下火药作的运作流程,这才道。
“冯令史,我有件事想请你帮我去做。”
“不敢当,史将军有事尽管吩咐下官就成。”冯继升连忙道。
史从云想了流程上的事情,然后道:“兵部和三司那边我会去沟通,火药作暂时也没那么重要,干脆先不生产,你们帮我做一些试验。”
“试验?”冯继升有些不解。
“我觉得你们这配方部队,东西太多了,人们常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太复杂看起来厉害却未必是好事。
我有新配方,你帮我逐一的试它的威力,看看哪个配方的威力最大。”史从云站在河边的老柳树下道。
“新配方!”冯继升很惊讶。
“说新也不新,是精减过的,花销和钱帛某资助你,每配出一种你都仔细试试它的威力,有了成品我亲自过来看。”史从云说得新配方,就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丹砂、炉灰、水银、符水等等都去了。
只留下硝石、硫磺、木炭,然后让冯继升等人去尝试不同配比。
他隐约记得硝石是最多的,硫磺次之,然后是木炭粉。
但这样也有很多种比例可以尝试,史从云准备一种一种的试,最后确定下来。
到北宋就开始有用火药发射石块的炮了,如果历史没有变化,此时距离北宋建立只有连三年,说明民间肯定已经有不少火药的制作技术了。
这倒不奇怪,过年的时候整个大梁到处都能听到爆竹声,说明火药开始比较普遍的使用了,只是威力的问题。
当天和冯继升说定后,史从云也没拖沓,第二天就去兵部,找兵部侍郎说明情况,对方倒是没丝毫为难的意思,史从云的权势摆在那,再说火药作与兵部来说,就是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不过兵部侍郎还是告诉他,这件事要过三司。
这点史从云早就想到了,所谓三司就是唐末之后慢慢从六部职权中独立出来的三个部门,度支司,盐铁司和户部司。
这三个职权部门其实光看名字就明白他们是干嘛的。
度支司掌管国家开销,盐铁司掌管国家盐铁,户部司掌管国家赋税,三司总结起来就是管理国家财政赋税的。
这职权可太大了,所以之后北宋虽然继承了三司,但三司长官是分立三人的,在此之前也是如此,但到五代,战争太频繁,为了打仗,为了效率就顾不得防范大臣大权独揽了。
设立判三司事这样的差遣,就是一个人总理度支司、盐铁司、户部司的所有事务,这判三司事没宰相的名头,可是实实在在有宰相的实权,甚至职权可能比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