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自然,唐太宗是千年难得的明君,自汉高祖之后大汉四百年,魏晋南北乱世四百年,八百年来无人可以比肩。”符皇后很肯定的说。
“是,我也觉得李世民是明君,他玄武门兵变之后逼退父亲,杀死兄弟,立即霸占他哥哥的太子妃,以及四弟的王妃,又是霸占嫂子又是霸占弟妹,有人说他不是明君了吗?
其实公道自在人心,无论唐太宗作为如何,他的功业既结束乱世苛政,内扶百姓,外平四海;天下人自然能感同身受,至于他的私德谁在乎,李世民霸占一个嫂子还是两个嫂子无关紧要,天下百姓在乎的是他能不能让国家强大,百姓富足,他如果能做到,再霸占几个也无所谓,与人何干。
如果同样的作为放在一个暴君或者庸主身上,那才会遗臭万年。”
说完史从云和自信也很霸道的道:“某有为天下人天下事的考虑,也不怕后人议论,他们爱说随便说去吧,所以你大可放心,我不怕什么规矩,也不怕那种口诛笔伐,你好好配合我就成。”
符皇后听完,呆呆看着他,回神来发现史从云也盯着她看,连忙避开目光,小声说:“也难怪秦王有盖世之之功,西蜀、南唐、南平、武平、北汉乃至契丹都不是你的敌首,原来是个不寻常的之人。
这样的话别人可不敢说,会被千夫所指,万口唾弃。
平常秦王是外臣,我了解的不多,只听说秦王功绩威名,不知道秦王是什么样的人,今天说过之后才有些了解。
秦王如此坦率,那我就信你。。。。。。。”
。。。。。。。。
当天史从云和符皇后单独在殿内说话,中途还有一些激动的声音,难免引来一些猜测,不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不敢外传,影响不大。
经过交流之后,符皇后也算终于放下一个心结,之前她唯唯诺诺,坐立难安,生怕史从云杀她,现在终于放心下来。
史从云确实没想到,他把符皇后供起来,恭敬待她,没想到反而让她害怕惊恐,这也说明她是有脑子的,不是傻白甜的女人,这就好办多了。
知道考虑自己的利害就能交易控制,最怕的反而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怕,行事没逻辑,没脑子的莽夫,五代十国就是这样的将领太多了才那么乱,那么残酷。
。。。。。。
十月中旬,对将士的奖赏开始,北方诸将受赏。
先是发诏书,加李筠,符彦卿等边关节度使中书令的官职,特别是李筠,因阻击北汉有功,特加赏绢二百匹,赏赐锦衣玉带。
这些东西是史从云从牙缝里抠出来来,随后北伐普通士兵史从云没有按照以往朝廷的赏赐方式,每人给多少缗钱。
而是士兵每人一万钱,之后往上加赏,禁军以营为单位(两百到五百人),让军中高层郭廷谓、闾丘仲卿、王仲、邵季、王全斌等人每营统算,多打过一场大战的加赏一千钱。
这一路上的战可不少,北路军前期各种奇袭,后面的正面较量和追击。
西路军也有和北汉军的交战,史从云这样做无非激发士兵斗志,同时改一改五代十国的劣习,因为五代十国的环境,许多兵油子早混熟了军中套路,打仗不出力,等着拿封赏,一场战打完不管是输是赢都必须重赏,否则很容易生兵变。
当初官家让老爹史彦超整肃禁军,就是因为禁军中有很多混饭吃的。
史从云也要继续改这种风气,官家好不容易整肃过来,他不能放松,另外他比众人看得更深,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到底还是制度问题,唐末遗留的土地兼问题,现在他还没办法解决。
最终记功下来,最厉害的一个营居然是跟随邵季的控鹤军麾下的骑兵营,全营地三百多人,每人拿到两万二千钱。
这可不是小数目,二十多缗钱,或许在盛唐时不是大财,但在饿殍满地,战乱不停的五代,绝对是一笔大钱。
之后就是各将领的封赏,史从云的几个心腹大将自然少不了,除了韩令坤和韩通,他们几乎全占了殿前司十个首官,此外王全斌异军突起。
他原本不是史从云的心腹,但跟随史从云灭南平、武平,伐辽国的战争中表现十分出色,被史从云着重表扬,并直接提拔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加检校太尉。
王全斌大喜,好几次去史从云府上拜会。
之后,司超担任镇淮军节度使,沿江巡检,出镇合肥,负责江防,同时史从云让他在合肥附近训练水师,以备往后用,还亲自送他出京。
至此,北面有赵匡胤,王审琦,南面有司超,李汉超,李处耘坐镇西南,全国范围内已经完全控制,大军全部调回大梁,赏赐正有条不紊的发放,史从云已经完全掌控局势。
之后才敢下令,让太后发布诏书,昭告天下各国,官家去世,太子郭宗训继位,年幼太后符氏摄政,秦王史从云,宰相李谷辅政。
同时发出的还有大周该元“彰武”,自明年起,所有周国的附属国,如南唐,如吴越都必须使用彰武的年号纪年,为彰武元年。
另外,史从云也写了亲笔信,让人送给在西南屯兵一年多的李处耘和李汉超,让他们练好士兵,做好准备,接下来的目标不用说也明白。
周国占据关中,就打开从北面进攻蜀国的同道,周国占据荆湖,就打开从东面沿长江而上,进攻蜀国的大门。
当初史从云一开始不支持打蜀国,就会因为只能走北面崇山峻岭,万一被堵住,日久天长那就麻烦了,耗不起,大周连年打仗,自己也穷得叮当响了。
现在可以两路并进,水陆并进,一下从战略上打开局面。。。。。。
。。。。。。
十月,初冬带着寒意而来,越过千山万水,席卷大江南北,同时也带来两个更令人心惊胆战的消息。
辽国战败,主力大军被围歼;周国国主去世,秦王史从云摄政,虽然周国发布的消息说是太后摄政,但大家都不傻,一个七岁的孩子,一个年轻的皇后,摄什么政啊,没被史从云做了已经算命大。
一时间到处噤若寒蝉,瑟瑟发抖,吴越向来以周国马首是瞻还好,南唐国主李璟已经被史从云吓得不轻,急匆匆把首都都从金陵西迁,朝中因为迁都闹成一团。
加上各种烦恼的事,本来就头大,没想到现在又来晴天霹雳。。。。。。。
第263章 、江南风云
秋冬交际,金陵歌舞依旧,北面的战乱很难过黄河、再过淮河、再过长江,所以长江以南是很难品尝到北方战事的。
黄河,淮河,长江,战火的硝烟有这三大屏障的层层阻隔,到了江南就只剩一些零星消息,和各种谣传,但没人真知道北方的情况。
即便战火冲天,江南依旧是歌舞升平的样子,南方是没有北方那样的斗志的,并非什么血统论,南方人如何北方人如何的道理,而是地理决定的,江南在层层保护之下,很少像北方那样长期直面威胁和战祸,不保持战斗的意志就难以生存。
地理决定人,人是没法左右大势的。
唐末北方逃乱到江南的人很多,他们奠定了江南的崛起和如今的富庶,但在江南的温柔舒适里也很快磨平斗志。
这并不是人能改变的,南唐国的大军在江南或许可以扬威耀武,可一旦对上北方常年和契丹厮杀,面对各种战乱的中原军队,就毫无还手之力。
但安逸总是有代价的,这个教训混合着血泪在历史上不断重演,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望江楼里,韩熙载心不在焉听着朋友们高谈阔论,吟诗作赋,老友徐铉也乐在其中,他却乐不起来。
现在的江南唐国是内外多事。
去年,也就是显德五年,国主李璟的弟弟李景遂被授为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封晋王。
但其在回封地的路上被人毒死。
其中详细消息韩熙载不知道,只知道国主大怒,下令彻查,此后就没有消息了。
韩熙载却知道,十有八九是太子李弘冀主使。
果然不久之后,太子李弘冀病死,有人说是见到他叔叔的鬼魂被吓死的,有人说是忧惧得疾而死。
具体情况韩熙载并不知道,只觉得十分可惜。
李弘冀在国主众多子弟中,是唯一有本事的,之前他曾领兵大败吴越,面对周国大军时,南军多败,李弘冀也是少数取得胜果的。
结果这样一位太子居然死了,之后国主准备立六皇子李从嘉为太子,消息很快传出。
当时韩熙载想劝谏国主,皇六子喜好诗词歌赋,游山玩水,不是能处理大事的人。
不过后来他倒庆幸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劝谏。
翰林学士,进礼部侍郎,判尚书省钟谟以六皇子李从嘉酷信佛教、懦弱少德、处事无断为由,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国主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
之后朝堂上也噤若寒蝉,无人敢再言此事,六皇子李从嘉被立为太子是必然的事了。
至于国主为何立六皇子,或许是怕再出同门相残的惨案,或许是因为六皇子和国主一样喜爱文学,也可能是六皇子醉心诗词,游山玩水,完全不贪权的姿态让国主很高兴。
韩熙载无从得知,但他心里觉得钟谟说得是对的。
之前,周国皇帝还派人来对国主说:“朕与江南,大义已定,但顾虑后世不能容纳你,可以在我在世时修造城隍、整治要害为子孙计。”国主于是修葺各城,计划迁都于洪州,避开周国兵锋,群臣都不想迁,只有枢密使唐镐赞同迁都,于是升洪州为南昌府,开始遣派人去建南都。
现在他明白过来,周国皇帝只怕是觉得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派人来和国主说这样的话,安抚人心。
其实此前,林仁肇等大将来找过他,说请他向官家说话,周国正和契丹交战,他们可以趁机发兵,夺回淮南之地。
韩熙载笑笑,请他们吃喝,然后好言送走他们。
他知道这些将领的忠诚,也知道国主早没斗志,不只是国主,朝堂上下都是如此,当初史从云一战把他们打怕了。
国主都想着迁都避开周国兵锋了,怎么敢趁机发兵偷袭,夺回淮南呢,
无论如何,眼前的这番景象就是唐国如今写照,眼前同僚吟诗作赋,歌舞升平,漂亮的美妾姿态婀娜,翩翩起舞,在场众人红光满面。
他们不是不知道,遥望北面,大江对岸周军虎狼之师正在虎视眈眈,也不是不知道一个月前,周军主帅史从云,曾经打到他们金陵城下的周国悍将,再次于北方大败辽军,俘斩十万(传到这已经变成这样了),辽国皇帝仓惶逃窜,南院大王被俘虏,被史从云亲自押送进京,天下震动。
这是消息大家都知道,只是知道又能如何?
国主只想避祸,朝中风气也大体如此,大家都只想过一天是一天,好好安抚周国,现在周国国主去世,秦王史从云摄政,改元彰武。
作为周国附属,他们也必须跟着用彰武的年号。
但听到这个新年号时,不少人都心头一窒,彰武,这样野心勃勃,杀起外露的年号可谓少见,也令不少人心生不安。
国主慌乱的立即派出冯延鲁等人带着大量金银绢帛等贵重之物,组成庞大的队伍,北上朝见,祝贺秦王摄政。
而周宗一下又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几年前,史从云势如破竹,击溃他们十余万大军,横渡长江,兵临城下,结果他自己什么都不要,就抢走了六皇子李从嘉的王妃,也就是周宗的女儿。
当时人们还义愤填膺,不少人将周宪说成是以身饲虎,为国为民的巾帼女子。
之后史从云接连灭南平、武平、击败辽国主力,擒获辽国南院大王,以秦王身份摄政,总揽周国朝局,还改了个杀气腾腾的国号,结果风向一下就变了。
官员们纷纷往周宗府上走,还有人称赞周宗生了好女儿,甚至有人说史从云是英雄爱美人,还有坊间传闻他们的风流韵事。。。。。。。
这说明天下的形势在变化。
过了一会儿,老友徐铉过来邀他一起去饮酒,众同僚也纷纷请他。
韩熙载呵呵一笑,站起来举杯,大家都在高高兴兴的喝酒,吟诗作赋,盛情难却,他又能如何,人最怕不合群,他还想在南唐好好活着。
众人对着远处的辽阔长江吟诗作对,乐在其中,风雅之气在江边高楼上流转,他一面笑着一面心不在焉看向江面,可无论怎么看,都没有同僚词赋中所言的浩瀚景致,他眼里只看到江对面的枕戈待旦的周国大军。。。。。。
第264章 、讹诈
十月底,大梁越来越冷,史从云不得不和三个老婆报团取暖。
人逢喜事精神爽,摆平李重进,成功带回来在外的大军,安排好诸军赏赐,完全安插自己人掌控全国局面,这些只用短短一个月,算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