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自己经历,自己带兵,才明白这是多难的事。
他有时扪心自问,他能在黄河边保护百姓,可如今看来,他却无力保护更多人。
如果真有一天,手下这支大军弹尽粮绝,他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作为,保住自己的节操?
其实不用问,史从云知道他做不到,这个世上也少有人能做到。
士兵没饭吃就会哗变,到时候倒霉的绝对是他,如果真到那一步,他做不了岳武穆,他是个自私的人,宁愿别人死,不想自己死。
不过力所能及的范围之下,作为五好青年,他也愿意为普通百姓谋福。
只不过沿途百姓早逃得差不多,就没遇上多少人。
恐惧蔓延的速度超乎他的想象,他还在南下的路上就听说很多关于他的传言,有说他弑杀好色,抢了很多蜀国美女,爱吃小孩心肝之类的。。。。。。。
总之连史从云自己听了都不可思议,他是真没抢蜀国美女啊!
。。。。。。
这次,史从云从武威城和一路往南的路上学会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战的重要性。
为此他下令八千大军不要快速靠近凤州城,而是在凤州城外两里外的嘉陵江南岸下营寨。
还让士兵们多搭营帐,他们从武威城中缴获大量物资就包括帐篷。
于是周军当天到达,在与凤州遥望的城东北面河滩上扎营,帐篷连绵数里,八千人,扎出数万大军的气势。
远处的凤州城中到底什么情况他不知道,有没有被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当天下午就陆陆续续有蜀军从城中逃出来找他投降。
史从云都接受,被俘的不算,投降的蜀军在他这都快能整编一军。
不过这些人并没安排上前线,而是安排去后方给罗彦环,一道保障大军粮道。
。。。。。。。
当夜,月朗星稀,凤州城中火光闪烁,如浮动人心,城外环伺大营连绵不绝,嘉陵江畔火光染红江水,好一副诗情画意,铁血流光的梦幻精致。
这大抵和七夕佳节的气氛是不符的。
史从云站在江边,试图在天上找到织女星和牛郎星,奈何他没文化,对星像学根本不懂,默默仰头看了许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突然招手,“来人,去给本将备笔墨纸砚,某要写情书。”
第81章 、同是七夕,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帐中,众人伸长了脖子往前凑,被史从云踢了两脚才退回去些。
他们是好奇又不信,不信史从云会写什么情书,好奇他能写成什么鬼样子。
“云哥儿,你要写给哪个小娘?”王仲好奇的问。
“用得着这么麻烦么?看上哪家小娘,带着兄弟们直接去抢就是了。”董遵诲插嘴。
“对啊,都使你就别丢人现眼了。”不知道谁在外面插嘴。
史从云回头,恶狠狠想逮住刚刚谁说的,发现身后围的人太多,还各个一脸无辜,搞得他根本不知道谁说的,只好哼一声作罢。
随后挥毫泼墨,刷刷写下众多大字,要说背书那可是他的强项了。
很快,一首有名的七夕词就在他笔下成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抄完史从云十分得意,虽然书法只能说尚可,字没那么漂亮,可这词厉害啊,是他记得的七夕词中很亮眼的了。
心想这下这些以为他只会抢小娘的家伙该惊掉下巴,崇拜到无以复加了。
一回头,发现王仲、邵季、董遵诲等众多军中汉子,多是一脸懵逼看着他,还有人歪着脑袋挠头,一脸茫然。
史从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们懂个屁!
这逼白装了。。。。。。
“滚滚滚,快滚出去,好好的七夕佳节,劳资不想跟你们一群大男人一块过!”
众人一哄而散,都使的恼怒他们是理解不了的。
只是回营路上一起合计盘算云哥儿是看上哪家小娘了,有机会去给他抢回来。
嘉陵江安静流淌,七夕的月,沙场的天,一点不般配。
不过史从云倒很快想到如何把没装上的逼弥补回来,军中的文盲不懂,自然有懂的人,家里最有文化的大概就是赵小娘了。
于是找来传令兵道:“七百里加急,把这封信送到京城史府,指明送给赵侍剑,就说某送的。”
他心想,蜀国文风很盛行,应该有好石砚,到时候抢一块好的,回去哄哄小姑娘,弥补一下。
士兵愣了一下,“啊?都使,七百里加急?”
“对,让你送就送,快去吧。”史从云摆摆手。
士兵很为难,但命令难以违抗,最终还是僵硬点头,接过信封出去了。
七百里加急就是官方紧急件,需要沿途众多驿站官吏支持配合,信使一到,换喂好的马和干粮就走,一路不停,还很伤马。
一般来说都不会这么送,只有重要情报才会,如今史从云一封家书让送加急,士兵为难是自然的。
不过史从云也不是随意胡来,心里有一些算计,他不知道自己想的准不准,如果不准这样不是什么大罪,如果准,那好处就大了。
。。。。。。
七夕佳节,蜀国皇帝孟昶着盛装,与慧妃花蕊夫人于成都皇城南面园林中共度佳节,期间慧妃花蕊夫人亲自饮酒作乐,赋诗作词,与宫女一起起舞助兴。
气氛融洽,周遭草木萧萧,秋菊映月,诗意浮华的气氛悄悄流淌,令人迷醉不愿醒,恍惚不似在人间。
孟昶半眯着眼睛,面露红光,似乎半梦半醒。
花蕊夫人面若桃花,舞姿曼妙,加上绝美的脸蛋,确实令人沉醉。
孟昶激动的想起身干点什么,呼吸马上沉重起来,胸口一闷,如劳累过度的人,大口大口喘息不过来。
身边的宫女发现情况连忙大喊,花蕊夫人发现了,连忙停下,过来抚摸他的背部,一下下为他顺气。
旁边的太监急忙取出白玉瓷瓶,倒出三粒黑色药丸,小心喂下孟昶吃下。
过了一会儿,孟昶终于喘过气来,有些不甘的说:“这难道是佛祖的惩罚么,朕前世是恶人。”
“陛下多想了,前世肯定是天大的善人。”花蕊夫人一面为他温柔顺气,一面道。
“佛言善恶有报,业因果报,天下那么多芸芸众生,数不胜数,能成为帝王的又有多少,陛下是最尊贵的大蜀皇帝,定是十世善人才得的果报呢。”
孟昶听了心情好一些,“爱妃此话说得有理。”
“以慧妃娘娘的聪慧,说出的话肯定是有理的。。。。。。”旁边的宦官也连忙附和。
孟昶这才高兴起来,心想的事力不从心,就让花蕊夫人为他吟诗作赋,以七夕为题。
花蕊夫人本就是很有才情的女子,蜀国安逸,文风很盛行,词赋也很流行,于是气氛慢慢融洽起来,孟昶重新恢复了欢笑。
孟昶笑了,宦官宫女和花蕊夫人都松了口气。
却在这时,枢密直学士王召远面露急色,匆匆进来。
王召远是孟昶幼时伴读,两人关系从小就十分要好。
孟昶早就想重用王召远,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朝中老臣那关也过去去,所以才在三月派王召远前往凤州安排兵力部署,其实就是想给他增加资历和功劳。
王召远也向来自命不凡,以诸葛亮自比,加上他又身在蜀国,更觉得自己有诸葛那样经世之才,常谋求独自带兵的机会,以求能建功立业。
此时孟昶正在兴头上,也只有他敢这么匆匆忙忙闯进来。
见王召远面色不好,花蕊夫人就知道出事了。
王召远自视很高,很多人他不放在眼里,很多事他都觉得小菜一碟,能让他色变的事课不多。
于是细心的从太监手中接过玉瓶,又靠近孟昶一些。
那边,王召远进来就小声在孟昶耳边道:“陛下,后周前锋史从云击败李延圭,破武威城,已经南下!”
孟昶顿时愣住,“谁?”
“史从云,还是那个史从云,周军前锋。。。。。”
“在。。。。在哪?”
“在武威城东击败李延圭大军,攻破武威城(李延圭害怕,没说自己弃城而逃,谎报周军攻破城),现在已经南下,不知到了哪里!”
“陛下,陛下。。。。。。”
“陛下!”
孟昶呼吸急促,一时竟有些说不出话来,花蕊夫人连忙喂他吃药才缓过来。
他这时已经着急,来不及追究谁的责任了,而是连忙道:“增兵,往凤州增兵,无论如何也要挡住那史从云!”
第82章 、郭荣治佛
初秋,大梁城内外开始忙碌起来,对于农耕文明来说,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
大梁城依旧忙忙碌碌,对西南的用兵在国中其实没有太大波澜,除了禁军出城那几天。
毕竟大梁十几万禁军只出动控鹤军五千人,对于整个周国来说,这算不上一场大战,关注度自然也不高。
反倒是官家最近的动作更令人瞩目。
官家发现因为唐朝尊佛的风气很盛,佛寺不用交税,不用服兵役,很多人以出家为由逃避税赋,以致全国佛寺多到泛滥的程度。
不少佛寺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收纳不少朝廷在逃的罪犯和流寇,更有甚者乃至为祸一方,成为僧霸。
于是在与朝中众多相公多次商议,并草拟出章程之后,官家亲自下诏令整肃天下佛寺:
各道州府县镇村坊,凡有诏赐名号寺院才能一切照旧,那些没有诏赐名号的,均得关闭废除。
寺院中功德佛像以及僧人尼姑,全迁出合并到准许保留的寺院中去安置。
天下各县城内,如根本没有诏赐名号的寺院,那就在应当关闭废除的寺院中挑选宝德房屋最多的寺院,僧人、尼姑寺院各保留一所。如果没有尼姑居住,就只保留僧人寺院一所。
各二百户以上军镇、城邑、村坊,也依照各县城规定办理。
边远州郡中没有诏赐名号的寺院,就在应当关闭废除的寺院中为僧人、尼姑各保留两所。
今后均不准修建新寺院!
王公贵戚以及各道节度使刺史以下人等,今后不准上奏请求创建寺院以及请求开设戒坛。
男女如有志愿出家,全由其父母、祖父祖母决定,已是孤儿的由同住的伯叔兄长决定,被准许才能出家。
男子年十五岁以上,能念一百页经文,或能读五百页经文,女子年十三岁以上,能念七十页经文,或能读三百页经文者,向所在官府申请削发。
并由录事参军判官考核念读经文。在没被削发时,须保留发髻,如有私自削发者,勒令他还俗,师主判重杖之刑,勒令还俗,并服役三年。
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各处设置戒坛,等候受戒时到,两京委任祠部派官员引试,大名府等三处只委任本州府判官录事参军引试。
若有私自受戒者,其本人、师主、临坛三纲、主事僧尼,均依照私自削发例惩治。
凡应削发受戒的人,由各地上奏朝廷,等诏令下达后由祠部发给凭证,才能削发受戒。
凡男女其父母、祖父母还活着,又没有其他儿子服侍奉养,就不准出家。
曾犯有罪行,受过官司刑责的人;背弃父母之人;逃亡的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党徒;山林强盗;未捕获的贼党;负罪潜逃之人;均不准削发出家。
如有寺院擅自收容他们,他本人以及师主、三纲、主事僧尼、隔壁同住的僧人,都要收审,上奏听取裁决。
。。。。。。
皇帝郭荣整治天下佛寺十分果决,并且和朝中相公们商议好了可行的章程,拿出来就可以快速执行。
以至于天下佛寺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这件事反响很大,因为此时天下信佛的人还是十分多的,佛教影响力很大,在部分地区还起了冲突。
可如今是乱世,周朝十几万精锐禁军在大梁周边整装待发,各镇节度在高平之战后多数都听候朝廷调令,谁敢造次?
佛祖也怕长矛大剑呢!
于是几个月间,众多佛寺被毁,不少假僧人被赶出寺庙。
。。。。。。。
这些对大梁城里的达官贵人影响没那么大,枢密院甚至不断收到西南面的捷报而各个喜笑颜开。
关中的小战对于整个大梁并不大,百姓关注度不高,可枢密院却是一直在注意的,朝中也高度关注。
朝中的相公们眼界视野更高,知道只有西北面拔除蜀国威胁,才能开启下一步更大的行动,毫无后顾之忧的对南方的南唐国用兵。
在王朴给官家制定的战略中,首先要收拾的就是南唐。
南唐沃土,人口众多,国家富庶,而且和隔着崇山峻岭的蜀国不同,南唐与大周国境都是平原、丘陵,很好打大战,举国之战。
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