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贪心不足再入扬州,很有可能造成根基不稳。
  所以还是小心一些好。
  而且扬州各大尹初叛,必然会互相捅刀子,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好处。
  我们这个时候要是兵进扬州,很有可能让他们凝成一股绳。
  这对我们征讨扬州并无益处。
  我们最好就是在一旁看着,看着他们互相攻伐、看着他们被朝廷征讨。
  等到他们之间杀出一个结果,等到他们手里的兵马被朝廷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出兵,那个时候打扬州就会轻送很多。”
  鱼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疑问道:“那你派巴山出去作什么?”
  鱼禾沉声道:“他们要反叛,首先要除掉的就是扬州牧马余。马余病入膏肓,他的生死我不在乎,但是马援赶去扬州看望马余了。马援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我就要痛失一将。
  我手底下能用的将校太少,一个也折损不起。”
  鱼父皱起眉头,“你既然不愿意出兵,那想救马援,就只能让吕嵩领着四海镖行的人去救马援。如此以来,扬州四海镖行的人恐怕要折损大半。
  为了一个马援,将大半个四海镖行的人搭进去,值得吗?”
  鱼禾毫不犹豫的道:“当然值得,别说是扬州大半个四海镖行的人,就是扬州所有四海镖行的人全搭进去,那也值得。”
  鱼父没见识过马援的能耐,不知道马援有多厉害,听鱼禾这么说,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营救马援的任务很快就传达吕嵩耳中,吕嵩率领着四海镖行的人过豫章郡,入庐江郡,准备借着庐江郡入九江郡。
  才到庐江郡,扬州几个郡大尹就反了。
  跟几个郡大尹同谋的绣衣执法,第一时间让留在九江郡的人手向马余的州牧府发起袭击。
  绣衣执法们原以为,几百个人手,就足以拿下早已被架空的马余,却没料到马援就在马余府上。
  在绣衣执法派遣的人抵达马余府邸的时候,马援率领着州牧府上的一干侍卫,以及一众私属,给了一群人一个迎头痛击。
  当场杀了两百,生擒了八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见情况不妙,给跑了。
  马援在击溃了绣衣执法的人手以后,没敢继续在九江郡多留,而是带着身患重病的马余,一头扎进了徐州。
  在这件事上,马援的思维很清晰。
  从九江郡到荆州、交州等任何鱼禾辖下的地方,路途都十分遥远,还需要穿越扬州的一部分郡县,可以说是相当危险。
  从九江郡到徐州,路途就很短暂,而且不需要穿越扬州的其他郡县,可以说很安全。
  入了徐州,扬州的几个郡大尹也不好冒着跟徐州牧厮杀一场的风险,去追杀马氏兄弟。
  马援明显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带着马余一头扎进了徐州。
  马援倒是暂时脱离了危险,可吕嵩一行救援人员,却陷入到了险境。
  鱼禾在知道了事情的过程以后,立马让巴山派人去传令,让吕嵩一行逃离扬州,同时鱼禾派遣了漕中叔再次称大船,沿海而上,去徐州救援马氏兄弟。
  一晃大半个月过去了。
  吕嵩一行在折损了不少人手以后,逃出了扬州。
  马援一行在徐州,跟四海镖行的人碰上了头。
  马援通过四海镖行,传回了消息,他在四海镖行的人庇佑下,暂时安全,但是他兄长马余的情况有点不太乐观。
  马援准备多陪陪兄长,暂时不想回来。
  鱼禾在吩咐了吕嵩密切的盯着扬州一切动向以后,去信给马援,让马援好好照顾他的兄长,不用急着回来。
  鱼禾相继拿下了交州、半个荆州,随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消化这一州半,暂时还没有对外扩张的打算。
  周边的敌人如今一个个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没人跟他为敌,所以他暂时不用动刀兵。
  自然也用不上马援。
  马余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马援说是陪着马余,其实跟等着为马余送终没区别。
  鱼禾又不是不近人情的人,在这种时候不会拆散人家两兄弟。
  马援的危险暂时渡过去了,鱼禾就没有继续再关注此事。
  时间一晃,又是一月。
  在这一月里,南阳郡的绿林军频频出击,蚕食着衰章和原涉手底下的兵马,月底的时候,在新市,绿林军和衰章和原涉展开了一场决战。
  衰章和原涉率领的兵马全军覆没,衰章逃的快,保全了性命。
  原涉被手底下的游侠儿给坑了一把,被成丹给生擒了,献给了王匡。
  王匡对原涉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有点兴趣,有意招降原涉。
  当然了,他不是看中了原涉的能耐,而是看中了原涉的名声,想借着原涉这位著名的游侠儿,以及朝廷的偏将军,证明他们绿林军征讨朝廷正确性,借此招兵买马。
  原涉表面上答应了,可私底下跟手底下的游侠儿商量着,先假意投靠王匡,然后再刺杀王匡,夺取绿林军权柄,再向王莽说明他的忠诚,配合朝廷兵马里应外合,铲除绿林军。
  这事情被王匡手底下那个名声不显的张昂给听见了。
  张昂是个武人,没读过多少书,但却有些智谋。
  在绿林军中的地位仅次于王匡和王凤两兄弟,地位还在王常、成丹、马武等一众将领之上。
  只是张昂不以智慧见长,所以没什么大名声。
  原涉等人在发现了张昂听到了他们的谋划以后,假意欺骗张昂,说回头除掉了王匡,可以拥护张昂做大首领。
  原涉本意是先麻痹一番张昂,在借机除掉张昂。
  张昂心里跟明镜似的,但在面对原涉的时候就像一个憨头憨脑的大傻个。
  原涉没有骗到张昂,反倒是被张昂给骗了,放松了对张昂的警惕。
  然后张昂反手就将他给举报了。


第417章 冰鉴
  直到王匡的剑架在原涉脖子上的时候,原涉才知道,张昂不仅不是个铁憨憨,反而十分聪明,而且比他还聪明。
  王匡一剑砍了原涉的脑袋,结束了这位大游侠传奇的一生。
  随后王匡又一不做二不休,将跟随原涉的那一众游侠儿一并给处死了。
  自此,衰章、原涉二人率领的征讨荆州的大军,基本上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南阳郡的战事也彻底告一段路。
  南阳郡的战事结束了,蜀郡那边的战事却没有,非但没有,反而出现了新变化。
  王寻、王邑多次进攻蜀郡,皆被公孙述给挡下了。
  战事陷入到了僵局。
  王寻和王邑就干脆做起了生意,大半年时间,将广汉郡的丁口贩卖了一个七七八八,直到广汉郡没有油水可捞了,才对公孙述发起了迅猛的攻击。
  而公孙述在他们做生意的时候,疯狂的拉拢蜀郡周边的大小蛮人部族,甚至跟益州西的白羌也勾搭上了,手里的兵力在几个月时间内翻了一倍,更组建出了一支名叫成家军的精锐部队。
  公孙述组建的成家军,跟姓氏可没什么关系。
  他组成的成家军中的成字,取自于成都。
  可以理解成成都人的军队。
  历史上,公孙述在蜀中称帝以后,国号就是成家,也叫成、大成。
  此举收拢了不少蜀人的人心。
  在收拢人心一道上,公孙述也算是一位大行家。
  公孙述凭借着翻了一倍的兵力,在剑阁,跟王寻、王邑鏖战了大半个月,略胜了一筹。
  王寻和王邑不得不退守广汉郡郡治,另作图谋。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师公刘秀,向王莽举荐了一位能人。
  国士隈嚣。
  王莽遣隈嚣为贰师将军,率一万兵马,赶往广汉郡,协助王寻、王邑征讨公孙述。
  隈嚣率军到了广汉郡以后,王寻和王邑有点看不上他。
  在王寻和王邑看来,隈嚣就是一个文化人,根本做不了行军打仗的粗活。
  所以对隈嚣和隈嚣手底下的兵马置之不理,只盯着隈嚣从常安城带来的钱粮。
  他们看不上隈嚣,隈嚣了看不上他们。
  隈嚣撇开了王寻和王邑,单独跟公孙述酣战了一场,一口气贯通了剑阁,以一万人,击溃了公孙述四万多剑阁守军。
  公孙述被迫退出剑阁。
  王寻和王邑在得知隈嚣仅凭一万兵马就贯通了剑阁以后,大惊失色。
  但他们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跟隈嚣抢起了功劳,孤立起了隈嚣。
  隈嚣这个人傲气,所以不会做人,不明白他这个贰师将军太能干了,就会显得王寻和王邑很无能。
  所以他我行我素。
  王寻和王邑在孤立他的同时,上书跟王莽说他坏话,进他谗言。
  然后,隈嚣就被王莽批评了,贯通剑阁的功劳也成了王寻和王邑的了。
  隈嚣被气的七窍生烟,干脆闭营不出,不管蜀郡的战事了。
  如此一来,给了公孙述一个喘息之机。
  公孙述二话不说,就派遣了公孙光和公孙况两个比较激灵的弟弟,赶往了益州郡求结盟。
  公孙光和公孙况携带着厚礼,先到了灵关道拜见了阴识,又在阴识引荐下,赶往了益州郡,见了坐镇益州郡的庄顷。
  随后在阴丽华陪同下,赶往了荆州桂阳郡的南平亭。
  公孙光兄弟,一直折腾到了八月,才赶到了南平亭。
  南平亭城外的别院。
  西南‘太上皇’鱼父,西南‘皇上’鱼禾,身穿着马王堆出土的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素纱禅衣,躺在两张躺椅上,吐着舌头,借着树阴在纳凉。
  “呼呼呼……”
  鱼父一边吐着气,一边煽着扇子,有气无力的说道:“今岁有点热的出奇……”
  鱼禾一脸呆滞的躺在躺椅上,不想说话,他有点怀念空调、电风扇。
  古代没有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所以夏天虽热,但还没热到后世那种地步。
  但即便如此,鱼禾和鱼父两个习惯了北方气温的身躯,依然扛不住南方的高温。
  “主公!主公!真的造出冰块了!”
  巴山举着一个近百斤的大冰鉴,哼哧哼哧跑进了小院,一边跑还一边惊喜的喊着。
  冰鉴是古人用青铜制的古代版冰箱,最早出现在周代。
  呈麦斗状,下有四个兽足,身上铭刻着回型纹路,上面有一个盖子,像是宝塔肉的顶端,有兽耳兽檐。
  巴山抱着的冰鉴,是春秋时期吴国诸侯王所用。
  一直遗留至今。
  放在后世,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放在现在,那就是一个盛放冰块的‘冰箱’。
  虽说是‘冰箱’,可并没有制冰的功能,顶多是减缓冰块融化,是一个冰块储存器。
  古代的贵族,大多会在冬日的时候挖一个冰窖,储藏许多冰块。
  到了夏日酷暑的时候,拿出来用。
  如果夏日太热,藏不住冰块,那就干脆从有冰块的地方取冰,用被子等物包裹着,送到府上享用。
  这么做的耗费很大,一般只有皇室才会这么干。
  鱼禾在冬日的时候没有存冰,也不愿意劳民伤财的去益州郡的雪山(玉龙雪山)取冰。
  但天气又热的受不了,鱼禾就干脆拿出了用硝制冰法子。
  让巴山尝试去做冰。
  巴山尝试了几次,终于做出来了。
  鱼禾看到巴山举着的冰鉴上冒着寒气,噌一下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巴山身边,感受到冰鉴上传来的凉爽之意以后,鱼禾大喜,“做出来了?”
  巴山献宝似的将冰鉴举到鱼禾面前,乐呵呵的笑道:“嗯,做出来了。”
  鱼禾贪婪的感受着冰鉴上的凉意,舒服的直哼哼。
  鱼父有心凑到冰鉴跟前,一起爽爽。
  但考虑一下,躺在躺椅上没动,反而哼了一声,“出息……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孝顺?”
  鱼禾就当没听见鱼父的话。
  他又不是黄香,也不是王祥。
  不会干出那种以扇温席、卧冰求鲤的行径。
  以后有机会了,说不定还会纠正一番这种孝顺的有点过当的行径。
  鱼父见鱼禾贪婪的在享受着冰鉴带来的凉意,完全不顾他,顿时黑着脸,喊了一声,“禾儿?!没看到为父热的冒汗吗?”
  热就热呗?
  喊什么喊?
  老鱼头,你知不知道盗墓的时候,为何老子在上面拉绳,儿子在下面摸宝贝?
  “快!将冰鉴送到房里去,再去蔗糖作坊,弄一些削了皮以后榨出的甘蔗汁过来。”
  鱼禾催促着巴山将冰鉴搬进房内。
  这东西制冷效果有限,放在外面凉气散的太快。
  巴山举着冰鉴到了屋内,放稳以后,跑去拿甘蔗汁。
  五六月收割季过了以后,益州郡迎来了一次大丰收,犍为郡也小面积的收获了不少粮食。
  七月份的时候,日南郡也收割了一批数量不大的粮食。
  其他地方也有或多或少的粮食收获。
  所收的粮食勉强能维持鱼禾治下各地一年所用。
  阴丽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