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禾坐起身,盯着阴丽华,道:“我同父同母的弟弟,至今还是个白身,我能给他们两个王爵,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阴丽华被怼的无话可说。
  也是,同父同母的弟弟啥也没有,同父异母的弟弟能封王,确实不错了。
  阴丽华只能撇开这个话题,问起了其他问题,“爵位更替呢?”
  阴丽华是在问鱼禾,是世袭罔替,还是推恩。
  鱼禾思量了一下道:“许他们传三代。”
  三代以后,关系就远了,是推恩也好,还是除爵也好,就得看鱼奘和鱼町的子孙后代有没有能耐。
  鱼禾特地叮嘱了阴丽华一句,“此事你我知道即可,不得外传,更不能落于纸上。”
  阴丽华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毫不犹豫的点头应承了一句。
  然后又问道:“那王府侍卫呢?”
  王府侍卫,也就是王府私兵。
  这个问题就有点难办。
  给少了吧,鱼奘和鱼町在各部族人和蛮人遍布的地方,未必站得住脚。
  给多了吧,又容易滋生出野心,不安分。
  鱼禾沉吟了许久,道:“就许他们每人一卫吧。一营着铁甲,一营着皮甲,一营着布甲或者藤甲。
  兵将由他们自己招募,但兵刃必须由我们配备。”
  阴丽华点了点头,“明白……”
  鱼禾看向阴丽华,“此事就交给你了。过些日子你准备妥当了,我派人去益州郡宣文书。”
  阴丽华又应承了一声。
  两个人就不再说正事,反而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四日后。
  阴丽华将准备好的两套小小的王服、两枚金印、两顶玉冠,一营皮甲、一营布甲,交给了鱼禾。
  鱼禾吩咐巴山带着东西赶往了益州郡,还特地请了东越和西越两国的使臣去益州郡观礼。
  反正这次封王也是为了兑现对庄顷和亡承的承诺,请他们两个人派遣的使臣去观礼,也是应该的。
  至于他们在得知了鱼禾封王的具体细则以后,会不会不满意,鱼禾一点儿也不在乎。
  我特么还不是王,先封你外甥为王,你还不满意?!
  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真以为称制建国了,我就奈何不了你们了?
  信不信我让正在征讨哀牢的马援调个头,你们就没了?!
  鱼禾不在乎庄顷和亡承的反应,所以将人派出去以后,也不再关注此事。
  反而关注起了绿林军和扬州的战事。
  绿林军和公孙述前后试探了数次以后,果然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借着牂柯郡空虚之际,派遣探马跑到了平夷城试探,被刚刚走马上任的平夷城镇守将军诸葛稚抓了个正着。
  诸葛稚那是什么人啊,恪尽职守的一个人。
  逮住人以后,任凭他们如何分说,也不搭理,果断将人给砍了,将脑袋丢进了南郡。
  公孙述和王匡等人为此大怒,当即就要兴兵。
  鱼禾果断调遣了冯异和铫期,率领长沙郡和武陵郡的郡卫,接替了张休和刘俊二人在江边的防守任务,派遣张休和刘俊率领左右虎贲卫再次渡江,分别杀进了江陵城和江夏城。
  左右虎贲卫虽然人数少,但是战斗力彪悍。
  张休和刘俊率军渡江以后,三日之内,连破六城。
  王匡大惊,立马派遣了王常、马武等人率军去江夏城和江陵城阻敌。
  双方在江夏城和江陵城鏖战数日,王常和马武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奈何不了武装到牙齿的左右虎贲卫。
  王常和马武被迫退走。
  公孙述和王匡合议了一番,最终决定合兵一处,组成十数万联军,从平夷城杀入,再转战巴郡,去打犍为郡。
  鱼禾得知了他们的图谋以后,立马开始调兵遣将。
  准备让阴识去掏公孙述老巢。
  但还没有动兵。
  公孙述和王匡的联军内就发生了一桩大事。
  他们军中出现了瘟疫。
  一种一旦染上,就浑身无力,脸色苍白,三日吐血,一旬必死的一种瘟疫。
  由于他们大军过于集中,所以瘟疫爆发以后,一下子传染了上万人,然后以每天上千人的速度在快速蔓延。
  公孙述和王匡慌了,立马停下了对鱼禾用兵,开始处理起了军中爆发的瘟疫。
  公孙述和王匡合谋,将军中患有瘟疫的人集中在一起,集体射杀。
  公孙述带着自己剩下的兵马,逃回了巴郡避祸。
  王匡也带着人逃回了绿林山。
  但瘟疫并没有因为他们射杀了患有瘟疫的人而中止,反而愈演愈烈,逐渐蔓延到了整个南郡。
  公孙述的人逃回了巴郡以后,巴郡一部分人也染上了瘟疫。
  王匡的人逃回绿林山以后,瘟疫开始在绿林山内集中爆发。
  两个人被瘟疫折腾的是焦头烂额。
  鱼禾看的是目瞪口呆。
  若不是鱼禾知道历史上发展迅猛的绿林军曾经遭受过一次瘟疫,而分成了数股,势力大损。
  鱼禾差点就以为,是老天爷看不惯刘秀那个挂逼,特地派他到新末惩治刘秀来了。
  毕竟,刘秀崛起犹如神助。
  他这波也差不多。
  还没开打,天就出手将对手给收了。


第468章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人果然难以胜天……”
  南平亭别院,冯英跪坐在毯子上,抚摸着长须,摇头晃脑的说着。
  田翕、王堂、马余、马员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鱼禾端坐在上手,一脸感慨。
  阴丽华坐在一侧,一脸唏嘘。
  为了应对公孙述和王匡的联军,鱼禾做了不少准备,还特地将手底下的三位州牧和马余召到了南平亭,组成了一个临时的智囊团,准备随时应对战场上的变化。
  至于马员,纯粹是跟着马余过来凑数的。
  鱼禾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可是战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鱼禾怎能不一脸感慨。
  “咳咳咳……”
  马余身形消瘦,脸色有些发黄,长长的胡须也有些干枯发黄,双眼有些浑浊,看着就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跟坐在他身边那个体壮如牛的马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余听到冯英的话,有些不赞同,他咳嗽了两声,慢悠悠的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而不是怨天尤人,更不是顺应天命。”
  冯英眉头一挑,看向马余乐了。
  呵,你这个病秧子是想找茬?
  冯英笑眯眯的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说的是君子当奋发向上,而不是让君子逆天而行。
  逆天者,从来都没有好下场。
  公孙述和王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马余不喜不悲,苍老的脸上没有半点多余的神情,他沉吟着点点头,盯着冯英问道:“那天若是错了呢?还要顺天而行吗?”
  冯英一愣,脸上的笑容有些僵。
  冯英不是迂腐之人,天若有道,他自然会顺天而行,甚至疯狂的帮天鼓吹,但天若无道,那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奋起反抗。
  总不能快被人欺负死了,也不还手吧?
  那还做什么人?
  当王八好了。
  王八还能长寿一些。
  也正是因为如此,冯英才不好回答马余这个问题。
  冯英神情僵硬了良久,干巴巴的道:“天怎么会错呢?”
  马余认真了起来,“天若无错,人间为何会有这么多苦难?”
  冯英幽幽的道:“那是因为世人贪婪,总想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才造成这么多苦难。于天何干?”
  马余沉吟着道:“那天为何坐视人间疾苦,而不加理会?”
  冯英瞥了马余一眼,淡然笑道:“世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罢了。”
  马余点了点头,又道:“那要天何用?”
  冯英神情又僵住了。
  好家伙,你这是要逆天啊!
  你别忘了,现在天下第一人,便是天命之子。
  逆天就是跟天命之子作对。
  跟天命之子作对,那就是跟整个天下作对。
  这完全就是在找死!
  冯英准备好好跟马余理论两句,就听一直默不作声的鱼禾突然开口,“你们谁见过天?”
  冯英和马余皆是一愣。
  冯英沉吟了一下,道:“回主公,臣等虽然无缘面见天的真容,却见过不少天的神迹。比如此次王匡和公孙述联军闹了瘟疫,那就是天的神迹。”
  鱼禾白了冯英一眼。
  你可真能遍。
  公孙述和王匡军中闹了瘟疫,存粹是他们在南郡乱杀人,将尸骸丢的到处都是,也不好好掩埋,在蛇虫鼠蚁的撕咬和传递下,逐渐滋生了瘟疫。
  跟天有个毛关系?!
  鱼禾心里在鄙夷冯英瞎掰,马余这个冯英的对手却出声力挺冯英,“在下虽然没有见过天,却也见过天降下的神迹。此前扬州境内有豪强恃强凌弱,屠戮奴仆无数,便引得天降下责罚,毁坏了其一县屋舍,伤人无数。”
  鱼禾又白了马余一眼,你说的是地龙翻身吧?
  也就是俗称的地震。
  我该不该给你科普一下啥叫地壳运动呢?
  鱼禾目光在冯英和马余身上盘桓了一下,见二人目光坚定,就明白二人已经认定了瘟疫和地震是天降下的神迹。
  他要是跟二人讲疫病发展过程和地壳运动的知识,二人恐怕也不会相信。
  所以他也懒得在说这个问题。
  鱼禾打了个哈哈,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们只需要将我们所需要做的做到极致,其他的也没必要计较的那么深……”
  天嘛,终究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还不如实际一些。
  冯英和马余听到鱼禾的话,略微一愣,沉思了起来。
  许久以后,冯英抚摸着胡须,乐呵呵的道:“主公所言虽微,但却隐含大义,臣受教了。”
  有志者事竟成,这话是出自于《后汉书》,描述的是云台二十八之一的耿弇。
  现在,耿弇还在上谷郡讲武练兵呢,还不是云台二十八,这句话也还没出现,所以鱼禾说出来,那就是鱼禾的感悟。
  而有志者事竟成后面的那些话,全部是蒲松龄所书。
  是蒲松龄为自己写的自勉联。
  鱼禾只是照抄了一番,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然后再讲给冯英和马余,点醒他们。
  让他们别在那个虚无缥缈的天上面多费唇舌。
  马余对鱼禾的话也若有所悟,在冯英话音落地以后,他施礼道:“在下受教了……”
  鱼禾点着头道:“此次请诸位过来,原本是为了应对公孙述和王匡的联军。不过如今公孙述和王匡皆被瘟疫所阻,自顾不暇,也无力在侵犯我治下的疆域。
  但我们不能就此松懈。
  瘟疫之害,害在九州,害在天下。
  若是公孙述和王匡不能将瘟疫控制在南阳郡和南郡以内,使其蔓延到其他郡,很有可能会成为整个天下的灾难。
  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杜绝此类的事情发生。
  首先就是禁止南郡、南阳郡的所有客商、百姓,自由渡江。
  凡是从南郡、南阳郡而来的客商、百姓,皆需要在江边待满一旬,确认没有染上瘟疫,才准许其入境。
  其次,征集各地大夫,就南郡和南阳郡爆发的瘟疫,做一次会诊。”
  王堂疑惑道:“会诊可是汇合起来一起诊病的意思?”
  鱼禾点了点头,继续道:“然后就是准备药材和粮草,运送到临近南郡和江夏郡的江边。一旦瘟疫在两郡肆虐,两郡的百姓必然往长沙郡和武陵郡逃。
  到时候我们得妥善安置好他们。”
  鱼禾看向冯英,“你让长沙郡和武陵郡的太守,在两郡的江边特地腾出两县的空地,专门用来安置逃亡的百姓。
  让两郡的郡卫、县卒,皆着甲上阵。
  看着逃亡的百姓,不得让他们混居在一处,也不能让他们逃出两县之地。
  郡卫和县卒每日必须以厚纱掩面,具体用怎样的厚纱,你不用管,我回头会派人去做,并且派人给你送过去。
  你只需要盯着郡卫和县卒们带好厚纱,不擅离两县之地即可。”
  冯英面色凝重的点点头。
  王堂则忍不住道:“主公,南郡和南阳郡爆发瘟疫,跟我们没关系。我们主动引两郡百姓入境,很有可能会将瘟疫引入境内。
  还不如将所有人挡在江水以外。
  有江水做屏障,瘟疫蔓延不到我们治下。”
  王堂觉得,鱼禾允许逃亡的百姓入长沙郡和武陵郡,纯粹就是在自找麻烦。
  万一引火烧身,那就是大麻烦。
  还不如将麻烦挡在江水外,任由瘟疫在南郡和南阳郡肆虐。
  说不定瘟疫肆虐过后,南郡和南阳郡的绿林军就会荡然无存,到时候他们还能趁机兵不血刃的拿下南郡和南阳郡。
  田翕觉得王堂说的很有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