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鱼禾却没有急着答应。
  他在徐州还有一些谋划,一旦答应了王莽的要求,就要履行要求。
  倒不是说鱼禾是什么守诺的君子,纯粹是他身份地位不同了,以后需要注重名声,所以没必要在这种可以等一等就应付过去的小事上败坏自己的名声。
  鱼禾决定还是先等等,等到他派遣往徐州的人全部潜入徐州以后,再答应王莽的要求。
  鱼禾一等就是半个月。
  孔放不急,但是王兴急了。
  王兴病情好转了一些后,就立马跑到了鱼禾的别院,质问鱼禾到底答不答应。
  “周王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兴脸色略微有些发白,站在别院的正堂内,咬着牙盯着鱼禾质问。
  孔放陪在王兴身侧,尴尬的道:“五殿下,不得无礼,不得无礼……”
  鱼禾放下了手里翻阅的书简,看向王兴,漫无条理的道:“什么什么意思?”
  王兴瞪着眼,喝问道:“你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不答应,一直拖着是什么意思?”
  鱼禾淡淡的道:“你等不起,还是说大新等不起?”
  “你!!”
  王兴被怼的直瞪眼,却无法反驳鱼禾的话。
  他总不能跟鱼禾说,他等不起,大新也等不起吧?
  那样的话,岂不是落了他的颜面,也落了大新的颜面。
  鱼禾也懒得跟王兴废话,淡然道:“三日之内,我给你一个答复。”
  王兴吹胡子瞪眼的要喊话,孔放却一把拽住了王兴,笑呵呵的对鱼禾道:“三日就三日,我们再等周王三日。”
  王兴恶狠狠的瞪了鱼禾一眼,在孔放拉扯下,离开了正堂。
  巴山站在门口,瓮声瓮气的道:“主公,那小子居然敢瞪你,俺带人去宰了他。”
  鱼禾瞥了巴山一眼,继续拿起了书简翻看,就当没听见巴山这话。
  这小子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最近居然学会拍马屁了。
  这小子真要想收拾王兴的话,刚才就动手了,还用等到现在,向他请示?
  巴山见鱼禾没搭理他,一脸尴尬的挠着头,询问身边的鱼蒙,“叔叔,俺是不是说错话了?”
  鱼蒙白了巴山一眼,没好气的道:“少跟新来的那个小厨娘来往。”
  巴山不解的道:“俺觉得她挺好的啊。会给俺做许多吃食。”
  鱼蒙又白了巴山一眼,没有再说话。
  人家之所以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讨好你,那是因为你是主公的近侍。
  你若不是主公的近侍,你看看人家搭不搭理你。
  巴山见鱼蒙也不搭理他了,郁闷的挠起了头。
  鱼禾看完了书简以后,吩咐鱼蒙跑了一趟军营,询问了一番派去徐州的人走了多少。
  鱼蒙去军营询问了一番,回来就告诉鱼禾,最后一批今日已经起程。
  跟鱼禾推测的时间差不多。
  鱼禾并没有急着跟王兴和孔放会面,一直等到三日后。
  鱼禾才邀请王兴和孔放到了正堂,告诉他们,他答应了王莽的要求。
  孔放和王兴当即留下了一个宣旨的礼官,留下了一套王服,一枚王印,以及一整套王爵的仪仗,然后匆匆离开了。
  封王大典的仪式相当复杂,鱼禾又有自己定下的称王的日子。
  孔放和王兴不可能一直等下去,所以就将一切交给了礼官操办。
  在后世许多影视剧中,宣旨的几乎全是宦官。
  事实上,在很多朝代,宦官是没资格宣旨的。
  一般都是有礼官宣读,一些重要的旨意,还会请朝中的大员宣读。
  宦官顶多帮人家拿一拿东西。
  孔放和王兴走了以后没多久,杨音就到了石头城。
  再次见到杨音,鱼禾一脸惊愕。
  杨音脸色苍白的吓人,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鱼禾急忙从案几后走出来,凑到杨音面前,惊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杨音声音有些虚弱的笑道:“路上遇到了几场大雨,臣急着赶路,所以染上了一些风寒。”
  难怪在路上耽误了这么久,原来是病了。
  鱼禾忙道:“找大夫敲过了没有?”
  杨音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入会稽的时候就找人瞧过了,吃了几副药,也好了。可过沛县的时候,又病了……”


第513章 四方云动!
  鱼禾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杨音还真是够悲催的。
  旧病刚好,又添新病。
  完全就是流年不利的征兆。
  难道是本命年?
  “即使如此,那你就多歇息一二。扬州的政务,等你病好了再谈。”
  鱼禾拍了拍杨音的肩头,宽慰了杨音两句,然后准备吩咐鱼蒙去取一些珍贵的草药,给杨音送到住处。
  在这个时代,珍贵的草药,药铺几乎是买不到。
  要么在豪强手里,要么在帝王手里。
  所以在史书上,经常会看到臣子生病了以后,帝王会赐下一大批珍贵的草药。
  鱼禾身在这个时代,自然得受这个时代的一些规矩约束。
  草药就是一环。
  他府库里囤了不少珍贵的草药。
  全是阴丽华囤的。
  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就算他拿珍贵的草药当饭吃,十辈子也吃不完。
  所以他经常拿来赏赐给生病的人。
  鱼禾刚准备开口吩咐鱼蒙,就听杨音笑着道:“不必了。臣虽然有病在身,但不影响臣处理扬州的政务。
  主公称王在即,不能因为臣,耽误了大事。”
  鱼禾立马准备劝解,却听杨音又道:“臣在来的路上,已经相继看过会稽郡、沛郡、陈定郡、丹阳郡各郡的状况。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定下各郡的太守。
  然后着各郡太守配合从荆州、交州调遣过来郡卫,筹备各郡的郡卫。
  随后就是各县县令,以及各县县卒。
  待到地方上的兵马筹备齐全以后,就可以配合荆州和交州的郡卫剿匪、安民、抄杀不良商贩和不良大户。
  抄出的田产、屋舍,一部分可以分给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一部分可以依照旧例,充作官田。”
  杨音一开口就说起了扬州的政务,鱼禾也不好再矫情的劝杨音去养病。
  当即,鱼禾吩咐人扶着杨音坐下,然后对杨音苦笑道:“我手下的牧民之官少之又少,能找到你这个扬州牧就已经绞尽脑汁了,更别提各郡的太守了。”
  太守虽说不如州牧,可那也是一方大吏,统管一郡军政,权力及大。
  扬州初定,需要派遣干吏去治理地方。
  些许滥竽充数的人绝对不能用。
  些许碌碌无为的人也不能用。
  鱼禾手下能用的文臣又少,所以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太守人选。
  杨音听到这话,沉吟了一下,道:“那就先县再郡?”
  反过来来?!
  鱼禾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太守的人选我都凑不齐,更别提上百的县令了。”
  杨音沉吟着道:“县令凑不齐,我们可以从县尉开始啊。只要将地方上的兵马筹备起来,让各地方衙门有了自保之力,有了剿匪之力,百姓的心也能跟着安定下来。那些个小股的匪徒也不敢再肆意妄为。
  至于那些大股的匪徒,可以先招降。
  招降不成,就让荆州和交州的郡卫去剿灭。
  如此一来,地方上的混乱可以得到一定的环节,我们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去找合适的官员。”
  “县尉?”
  鱼禾思量了一下,看向杨音道:“你是想让此次征讨扬州的有功之士去地方上充任县尉、县吏?”
  准确的说是征讨扬州的有功之士中的伤员。
  一些轻伤员,伤势恢复以后,还可以跟着大军继续征战。
  但是一些重伤员,伤好以后,也没办法跟着大军征战。
  让他们去充任地方上的县尉、县吏,倒也合适。
  他们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到了地方以后,组建好了县卒,立马就能派上用场。
  鱼禾之前征讨完了南越和哀牢以后,也用过这一招。
  效果还不错。
  只是鱼禾一直想尽快让扬州安定下来,所以没有用这种自下而上的缓慢招数。
  杨音认真的点头。
  鱼禾瞥了一眼杨音的脸色,“也只能如此了。我会告知马援、冯异他们,让他们将手里那些有功之士交给你。
  具体如何安排,你看着办。
  我会让荆州、交州的郡卫配合你。”
  杨音重重的点头。
  此事商量完了以后,鱼禾立马吩咐人带杨音下去休息。
  杨音休息了一夜,次日就主动找到鱼禾,要了相关将士的名单,亲自赶到了军营外伤员们住的地方去选人。
  杨音带病上阵,鱼禾自然也不好偷懒,帮着杨音处理的一部分政务。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张休、彭三等人相继抵达石头城。
  张休一到,就率领着右虎贲卫的人进入了江水,接管了江水边上所有的渡口。
  彭三也带着人进入了石头城的工地。
  有关于鱼禾被朝廷册封为周王的消息,随着这半个月的发酵,也传扬了出去。
  天下各方势力得知此事以后,无一不惊。
  他们都没想到,鱼禾占据着江水以南,在疆域上已经占据了半个江山了,居然还会臣服于王莽。
  其中公孙述、绿林军的王氏兄弟、徐州的樊崇三人最慌。
  他们生怕鱼禾和王莽达成了什么协议,会帮着王莽剿灭他们。
  距离鱼禾最近的樊崇,立马派遣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将逢安,到石头城拜会鱼禾。
  公孙述、王氏兄弟也派人打着恭贺鱼禾称王的幌子,赶到石头城打探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兄弟派遣的人,居然是刘伯升和刘秀的叔父刘良。
  刘伯升和刘秀乃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为推恩令的缘故,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代,就只能做一个县令。
  刘钦在刘秀九岁的时候就病死了,刘秀和刘伯升不得不跑去投奔叔父刘良。
  刘良乃是平民,但他还是养大了刘秀和刘伯升,并且还供养他们读书习武。
  可以说刘良对刘秀和刘伯升而言,名为叔父,实则就是父亲。
  这位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事迹,但没有他,就没有东汉。
  他才是东汉的奠基人。
  樊崇的使臣逢安到石头城的时候,鱼禾正在石头城外的工地上巡视。
  为了赶上鱼禾定下的称王的日子,以及大婚的日子。
  新城的营造只挑选了几处比较重要的地方修筑。
  其一是军营、瓮城。
  其二是城墙。
  其三就是鱼禾的周王宫。
  十数万的俘虏们,在构筑好了石头城的下水道以后,立马就开始修筑起了瓮城、军营、城墙。
  有一部分军营在城外,修筑也简单。
  所以数月便拔地而起。
  城墙也在十数万俘虏们的努力下,快速拔高。
  待到彭三等人到的时候,已经修筑到了三尺的距离。
  鱼禾巡视的时候,已经到了三尺半。
  彭三一行到了以后,着重营造起了周王宫。
  鱼禾对周王宫的要求不高,能囤两卫兵马,能住他们一家子人,外加一群伺候的人就够了。
  剩下的就是议事大殿、朝拜大殿、办公场所、内库等等。
  供他享受的东西很少,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没有。
  所以营造起来并不困难,也不耗费时间。
  鱼禾正在跟彭三交代周王宫内要先建立的几处地方,鱼蒙匆匆跑到了鱼禾身边,小声的禀报,“主公,赤眉使臣逢安到了……”
  逢安渡江之前,就已经派人先行一步,跟鱼禾打了一声招呼。
  鱼禾吩咐张休放行以后,逢安一行才得已渡江。
  所以逢安的行程,鱼禾知道。
  听到鱼蒙的禀报,鱼禾并不觉得意外,他对彭三道:“议事大殿不用太大,但是朝拜大殿和阅政大殿一定要大。”
  彭三沉吟着点点头,“臣明白了……”
  鱼禾点点头,将图纸交给了彭三,吩咐道:“你先带着匠人们依照图纸营造,有问题再跟我商议。”
  彭三应允了一声,躬身一礼,离开了。
  鱼禾这才看向鱼蒙,狐疑的道:“不是先让人带他们去下榻之处歇息了吗?”
  鱼蒙苦笑道:“那逢安渡江以后,迫不及待的想见您,根本不肯去下榻之处。所以臣只能过来禀报了。”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回别院……”
  鱼蒙点点头,带着侍卫簇拥着鱼禾回到了石头城外的别院。
  鱼禾稍微收拾了一番,让鱼蒙带逢安来见他。
  逢安在鱼蒙引领下到了正堂门口,步入正堂的那一刻,鱼禾就打量起了他。
  逢安是一个三旬的汉子,身形消瘦,面容略尖,留着山羊胡须,穿着青色襦衣,带着一顶远游冠,看着像是一个文士。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眉毛是朱砂色的。
  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染的。
  这是赤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