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鱼禾之前定下的各镖行和各铺的标配人手。
镖行和货铺的人手起码达到了十万之数。
这十万多人,除了少部分的账房外,剩下的全是带刀之士。
毕竟,鱼禾最初建立四海镖行的目的是为了藏兵的。
所以四海镖行内的人手,人人为卒。
阴丽华在执掌了四海货铺以后,也让四海货铺的人手向四海镖行的人手看齐。
毕竟,在乱世中做生意,没有自保之力,根本做不下去。
所以,四海货铺内的人手,也几乎人人为卒。
贾复在江北行走,若是遇到了危险,随时能喊上上千人马援手。
上千人马,对付小股的土匪流寇、义军,绰绰有余。
“即便如此……”
鱼禾有些意动,但仍然有一些担忧,所以缓缓开口。
然而贾复不等鱼禾把话说完,就单膝跪倒在地上,郑重的道:“还请主公成全……”
阴丽华在一旁帮腔道:“你就成全他吧。”
鱼禾看了看阴丽华,又看了看贾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罢了,那就让你出去走走。不过你必须答应我,要完好无损的回来。”
贾复见鱼禾答应了,喜不自胜,对于鱼禾的要求,他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臣一定会完好无损的回来。”
鱼禾沉吟着道:“你既然要去江北,那就去帮我办两件事。”
贾复拱手道:“请主公吩咐。”
鱼禾道:“马援的兄长马况在河南均充任大尹。随后河南郡会成为是非之地,马况待在河南郡恐怕不会太平。你帮我去河南郡走一遭,请他到金陵一行。”
贾复点了点头,问道:“若是他不答应呢?”
鱼禾幽幽的道:“那你就告诉他,周王召见他!”
鱼禾以前拿捏不了马况这个新室的忠臣,但不代表现在拿捏不了。
既然是新室的忠臣,那他这个新室封的周王,就可以拿捏。
贾复听到这话,一脸古怪。
鱼禾这算不算是仗势欺人?
算不算?!
“臣明白了……”
“然后你再去一趟上谷郡,告诉上谷太守耿况,他若是能带着所有下属和族人来投,我召一万铁甲相护,渡江亲迎,许他一个公侯!”
鱼禾坚定的道。
贾复懵了。
阴丽华也惊了。
一万铁甲相护?
渡江亲迎?
许一个公侯?!
这话要是传出去,天下所有人都得惊掉下巴。
一万铁甲相护,就意味着鱼禾要打通金陵到上谷郡的道路,将一万铁甲派遣过去。
上谷郡在幽州。
鱼禾派人走海路的话,还容易一些。
走陆路的话,就要穿过徐州、青州、冀州三地,才能抵达幽州。
中间要对上樊崇,青州的诸多势力,冀州的诸多势力。
鱼禾要派遣十万,甚至更多兵马,才有可能杀一个来回。
渡江相迎就更不得了。
如今江北所有地方都有主,鱼禾渡江,涉足江北,出现在那一处,就意味着向那一处的地主宣战。
至于许一个公侯,那就更难得。
鱼禾在封官许爵的方面,一直都是扣扣嗖嗖的。
即便是对马援、冯异这等有巨大战功的臣子,也只是给了个县侯而已。
如今一开口就是公侯,可以说是大放到了极点。
耿况,谁的?!
值得鱼禾这个半壁之主发疯?!
阴丽华嘴皮子哆嗦着道:“那……那耿况,有惊世之才?”
贾复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直直的盯着鱼禾,静等鱼禾的答案。
耿况这个名字,阴丽华没听说过,贾复也没有。
甚至鱼禾麾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
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人,值得鱼禾如此兴师动众,那就只能用惊世之才解释了。
也唯有有惊世之才的人,才值得鱼禾如此兴师动众。
最不起码也是姜尚、张良级别的。
鱼禾面对阴丽华的疑问,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耿况有惊世之才吗?
显然没有。
但那厮手里有一窝云台二十八!
而且还是云台二十八中相当耀眼的几位!
鱼禾以前不招揽他们,是因为离得太远,没有将他们招揽到手的把握。
现在虽然离的依然远,但他却有了几分把握。
“算是有吧……”
鱼禾沉默了许久,给了阴丽华和贾复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阴丽华忍不住追问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鱼禾瞥了阴丽华一眼,没有回答。
如何得知的?
当然是看史书得知的。
可我没办法告诉你啊。
阴丽华见鱼禾不说话,愣了一下,目光一转,落到了贾复身上,大致明白了一点什么。
阴丽华深吸了一口气,道:“即使如此,那确实值得招揽。但派遣一万铁甲相护是不是有些过了?渡江相迎的话,容易让江北的人误以为你有渡江的意思。
到时候他们说不定会放下互相攻坚,先对付你。
至于公侯之位,他若是真有惊世之才,那一个公侯倒也值得。”
鱼禾看着阴丽华,撇着嘴道:“我就那么一说,以示重视。他们要是真的愿意投靠我,绝对不会让我那么做。”
开玩笑,他冒着跟樊崇等人为敌的风险,打通半个江北去接人。
接的无论是谁,樊崇等人都会拼命阻止的。
贾复苦着小脸道:“即便如此,臣还是觉得太夸张。而且人家不一定会答应……”
鱼禾看向贾复笑道:“你别忘了,我现在是新室的周王。我花费一定的代价,问王莽要一张空白的调遣文书,轻而易举。
他若是不答应,那我就用调遣文书,调遣他到此处任职。”
反正王莽如今已经无暇顾及京畿重地以外的其他地方了。
王莽如今又缺粮,鱼禾给他一些粮食,问他要个人。
王莽铁定会答应。
贾复一脸愕然的张大嘴。
又是仗势欺人吗?!
第544章 马况入江南
“就这么定了!”
鱼禾在贾复愕然的神情中定下了此事,“吕嵩过几日就到金陵,我会知会吕嵩一声,让江北的镖头们听你调遣。至于四海货铺那边……”
鱼禾说到此处,迟疑了一下,看向阴丽华。
阴丽华笑着附和道:“我会差人去给各地的伙计们传话,让他们关键时候,听贾复调遣。”
“那就好……”
鱼禾点了点头,看向贾复,调侃道:“江北的镖头和伙计们加起来足有数万人,我将他们交给你调遣,你可别乱来!”
贾复赶忙拱手道:“臣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动用江北的兄弟。”
鱼禾笑着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他是在调侃贾复,也是在敲打贾复。
他敢给贾复权力,就不怕贾复用。
他是怕贾复年轻气盛,仗着手里有兵,在江北行杀伐之道、纵横驰骋。
贾复虽然是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但现在还只是一个少年。
江北的局势如今已经到了最混乱的时候,贾复一个人应付不了。
贾复在江北行杀伐之道的话,很容易栽进去。
所以他必须敲打一番。
贾复见鱼禾不再言语,当即郑重的一礼,“事不宜迟,那臣就下去准备了?”
贾复的性子有点雷厉风行。
他做了决定,鱼禾有答应了,那他就不愿意多等。
鱼禾多多少少也了解一点贾复的性子,点了一下头,让贾复离开。
“臣告退……”
贾复再次一礼,退出了议政大殿。
鱼禾在贾复走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目光落在了阴丽华身上,略带幽怨的道:“你很想让贾复去江北?”
刚才若不是阴丽华关键时候出现,帮着贾复说话,鱼禾绝对不可能答应贾复去江北。
阴丽华瞥了鱼禾一眼,哭笑不得的道:“你一直当他没长大,所以想将他留在身边,可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他明显想帮你做事。
你一直压着他也不是个事,还不如放他出去走走。”
鱼禾皱起了眉头。
阴丽华继续道:“他虽然年少,但明显有大志。这种人就像是猛虎,关在笼子里,只会消磨他的志气和野性。放入山林,反而能让他诞生出更大的志气和野性。”
鱼禾听到这话,眉头一展,若有所思。
他不得不承认,阴丽华所说的话,有几分道理。
猛虎确实该咆哮山林。
关在笼子里久了,也许它连捕食的本能都会忘记。
“你说的有些道理,但他的年纪还是太小了。即便是要放他离开,也得等他十八九岁的时候才行。”
鱼禾沉吟着道。
阴丽华哭笑不得的道:“他,不小了……”
鱼禾愣了一下,张了张嘴,却没说话。
依照后世的年龄标准看,贾复确实还小。
依照这个时代的年龄标准看,贾复就算是成婚生子,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阴丽华说的没错,贾复确实不小了。
是他一直在以后世的年龄标准来看待贾复,所以一直觉得贾复还小。
鱼禾干巴巴一笑,“是不小了……不过贾复是我看重的人,你可得交代四海货铺的人,一定得照看好了。”
阴丽华笑着点点头,“明白……”
鱼禾伸了伸腰,疑问道:“我娘怎么会舍得放你出来?”
阴丽华冲着鱼禾眨了眨眼,笑吟吟的没有说话。
鱼禾眉头一跳,乐道:“你是偷跑出来的?”
阴丽华微微点头。
鱼禾哈哈一笑,扑了过去。
“儿媳妇?!”
鱼禾眼看着就要扑到阴丽华面前了,背后传来了一道呼喊。
阴丽华给了鱼禾一个抱歉的眼神,快速的逃离了议政大殿。
鱼禾张着双臂站在哪儿,一脸无语。
下一刻,鱼娘带着自己的一众爪牙,出现在了鱼禾面前。
鱼娘见到了鱼禾,毫不客气的问道:“我儿媳妇呢?”
鱼禾撇撇嘴,道:“没见到……”
“是吗?”
鱼娘狐疑的在鱼禾身上打量了一番,对一众爪牙吩咐道:“去别处找……”
当即,鱼娘带着一众爪牙离开了议政大殿。
鱼禾重新回到了座椅上,大大咧咧的往哪儿一瘫,一脸无语的道:“这算什么事啊……”
鱼禾在座椅上一瘫就是数日。
数日后,贾复再次进宫,向鱼禾当面辞行。
鱼禾亲自将贾复送到了江水边上,让张休的人护送贾复渡江。
待到贾复的身营在江水上消失以后,鱼禾才返回了王宫。
朔日的时候,吕嵩赶到了金陵,鱼禾给吕嵩交代了一番,也让吕嵩去了江北。
此后一直到开春。
鱼禾治下都是风平浪静。
江北则越来越乱了。
南阳郡的王氏兄弟和刘氏兄弟,最终还是没敢招惹鱼禾,将目光放在了关中。
蜀中的公孙述,在答应了宗成无数不平等的条约以后,终于将宗成招揽到了麾下。
有了宗成援手,公孙述立马分派出了一支兵马到巴郡坐镇,然后才带着宗成去征讨王岑。
公孙述之所以分派兵马到巴郡,也是因为鱼禾派人去传话的缘故。
鱼禾只是吓唬一下公孙述,公孙述却真的被吓到了。
公孙述得到了宗成援手,轻易而据的解决了王岑。
然后一众人返回了蜀都。
然后宗成开始了他纵兵烧杀抢掠的道路。
公孙述假装自己在此前的叛乱中损失惨重,没有能力对付宗成,任由宗成在蜀都胡作非为。
宗成入蜀短短半个月,已经将蜀中的百姓折腾的生不如死了。
凉州的百姓就活的比蜀中百姓滋润。
隈嚣在一个雷雨夜,带着公孙光等人,率领轻骑,突袭了王寻和王邑的兵马大营。
王寻和王邑跑到定安郡城内找乐子去了,兵马大营内群龙无首,被隈嚣杀了一个人仰马翻。
若不是严尤和陈茂关键时候出面,稳住了混乱的新军,隈嚣恐怕一战就将新军给解决了。
王寻和王邑得到消息返回了军营以后,别的什么也没干,先想办法将大营失守的责任丢到了严尤和陈茂的头上。
然后严尤和陈茂二人就被王莽派人捉拿回了常安城。
王寻和王邑则率领着大军展开了疯狂的反扑。
结果他们每一次反扑,都被隈嚣料中,损失惨重。
最后不仅没能给刘歆和隈嚣一个教训,反而丢了定安郡,被迫退回了京畿重地。
“这王寻和王邑绝对是猪脑子啊!!”
周王宫,议政大殿内。
冯英在看完了关于凉州的战报以后,气的破口大骂。
鱼禾悠哉游哉的道:“他们可不是猪脑子,他们只是跟王莽有仇,恨王莽不死。”
冯英气的拍桌道:“大新就是败到他们手里的!”
鱼禾赞同的点了点头。
大新确实是败在王莽这群亲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