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王兄觉得北齐会同意吗?”周恒有些担忧,周恒担心自己的提议会吓住北齐的人,要是把盟友吓走了可怎么办。
“北齐朝堂之上虽然政见不同,但是皇帝一直都是支持相国他们,不过这件事情想要办成,不能只靠管乐他们几人,还需要给北齐一剂猛药。”
王石跟周恒说道。
他们必须要给北齐一个狠狠地猛药,不然北齐是不可能苏醒过来,朝堂之上仍有不少人还在畏惧北魏,惧怕北魏,生活在北魏的阴影下。
“什么猛药?”
周恒问道。
“这件事情王爷您就放心吧,在下替王爷解决了,王爷您只管耐心等候,相信这件事情北齐一定会答应和大周联盟。”
王石没有跟周恒说到底是什么猛药,而是卖了一个关子。
“好,那我就等着王兄这一剂猛药能不能救醒北齐!”
王石没有告诉自己,周恒也没有去问。
第371章 军械去向(爆更)
王石跟周恒道别离开驿馆。
“王爷,王石说的一剂猛药是什么?”冯铮问道。
这个世界上最难叫醒的人就是一个装睡的人,现在北齐就是如此,很多人醒过来,但是还有不少人在装睡。
他们害怕北魏,畏惧北魏,不愿意醒过来。
“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他会有办法的。”
周恒摇摇头,他不知道王石想要给北齐一击什么猛药,但是他相信王石一定有办法,他相信王石的能力。
“我们静观其变。”
周恒说道。
次日,早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叩拜。
“诸位爱卿平身!”北齐皇帝让百官起身“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事情?”北齐皇帝问道。
上早朝就是如此,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没有事情没必要大家互相看着对方,大眼瞪小眼,对谁都不舒服。
“皇上,微臣有事起奏!”
“说!”
北齐皇帝看着站出来的人胡适之说道。北齐皇帝微微皱眉,胡适之不是他的人,是节度使的人,此时站出来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
“皇上,微臣听说大周使团送来了五万大军的军械,微臣提议这些军械还是尽早发放下去,让我北齐兵士早些熟悉。”
胡适之说了出来。
这是一个开头,算是抛砖引玉,不能上来你就直接说皇上那些军械你给节度使,他们想要那些军械。
要是这样说的话,胡适之下一秒就是人头落地,所以这说话还是需要一个技巧,事情要循序渐进。
先起一个开头,然后在慢慢的进入主题。
让人听着不那么反感。
“胡大人说的不错。”这个时候鲁瓦也站出来表示赞成这个提议,要让他们的兵士早一点熟悉军械。
“那不知道这军械如何发放下去?”
北齐皇帝问道。
“皇上微臣听说石门城节度使史硬训练了五万新兵,正好可以让石门城节度使用这些军械装备那五万新兵,为我北齐训练处一支强大的新军。”
胡适之说了出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军械要给史硬。
北齐皇帝听着胡适之的话,这句话听着像是朝廷把军械拨发给史硬,其实就是史硬在索要这些军械。
不是朝廷给史硬,而是史硬向朝廷要。
朝堂之上不少人都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虽然这句话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让人听起来就觉得是在威胁。
但是没有人找到破绽,因为这句话并没有直接的威胁。
这就是胡适之的厉害之处,他从来不会把话说的透明,但是他的话就是有一种穿透力。
“给史硬?”
北齐皇帝自然是不愿意的。
史硬就是反对他收缴兵权的人,他现在打压史硬还来不及,还要给史硬军械,自己这岂不是在助长史硬嚣张的气焰。
“没错!”
胡适之点点头。
“皇上此举不妥,我觉得应该给太原城节度使安录杰,安录杰镇守边疆,需要装备精炼,安录杰才是最好的选择。”
崔施礼站出来反对胡适之,选择安录杰。
“嗯!”
北齐皇帝点点头,他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他不敢明确的表示,一旦明确表示等于是得罪了史硬。
北齐皇帝心中感觉到憋屈,自己的东西自己还要小心谨慎的送人,甚至有人从自己的手中夺走。
双方各抒己见,谁都不让步。
“相国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啊?”
北齐皇帝看向了管乐,这个时候管乐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了,如果管乐都没有办法,他只能是把这军械一分为二,或者是直接给史硬。
“皇上微臣觉得这军械我们不给史硬也不给安录杰,这军械我们朝廷自己用。”
管乐说道。
争论的众人听了管乐的话,大家纷纷不再争论,想要听一下管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国快说!”
北齐皇帝急切的说道,希望管乐能给出一个好的提议。
“皇上,我朝廷应该增加一个自己的直属军队,这五万军械正好可以装备五万兵马,我可以组建一个五万大军的直属大军,护卫燕京城,可称之为京师!”
管乐说道。
听了管乐的话,北齐皇帝立即露出笑容。
“好好好,相国说的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建立京师,这五万军械谁都不给了,就留在朝廷自己用。”
北齐皇帝激动,感动,甚至差一点流泪了,这个办法真的是太好了。
军械谁都会不给,崔施礼,胡适之等人在争论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皇上若是如此微臣提议,可以从石门城调集五万新兵组建京师,石门城新兵已经训练完毕,相信能快速适应。”
胡适之没有在为史硬争取军械,因为他知道这个军械朝廷是不可能交给史硬,因此在争论下去也没用。
所以胡适之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办法。
你不是想要组建京师,好啊,那我就把那五万大军全部都是搬过来,这五万大军就算是来到燕京城,还是会听命于史硬。
在胡适之看来这就是换汤不换药。
而且自己这个提议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朝廷节省很多的时间,不需要在操练新兵,谁都找不出破绽。
北齐皇帝刚刚高兴,就被人泼了冷水。
看向管乐。
“皇上,胡大人的办法却是不错,但是却在一个问题,既然是京师,必然是要集百家之长才可以,史硬训练新兵固然厉害,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京师必须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需要从各地节度使手中调集兵马组成京师,而不是直接从一个节度使调集兵马。”
管乐非常巧妙的回拒了胡适之的提议。
“而且从石门城调集五万大军过来,旁人会说我们朝廷不厚道!”管乐继续说道。
“没错,相国大人说的没错,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组建京师,从各地调集兵马过来,而不是从一个地方调集,诸位爱卿勿要再提。”
北齐皇帝立即决定下来。
胡适之看向管乐,没想到自己两个计策都被管乐给搅局了。
怎么管乐像是早有防备,早就知道了自己说什么,这计策好像是专门针对他们的。
第372章 再起争端
鲁瓦看向胡适之,想要在争取一下。
胡适之轻轻摇摇头,示意鲁瓦不要再轻举妄动。
管乐的提议就是为了阻止他们是早有防备。见到胡适之摇头,鲁瓦便没有了动作。
“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一件事情!”
管乐再次上前一步,作揖行礼说道。
“相国尽管说!”
北齐皇帝让管乐尽管说出来,军械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是心情大好。
“皇上,微臣昨日拜访驿馆见到了大周皇子齐王周恒!”管乐缓缓说道。
话音落下,胡适之等人纷纷看向管乐,难道说皇上已经同意和大周联盟了吗?若不是,管乐怎么会拜访驿馆。
“所以呢?”
北齐皇帝继续问道。
“皇上,大周想要和我北齐联盟,其一他们想要让我们北齐牵制北魏,其次时机成熟,大周,北齐连同赵国三国并出一起瓜分北魏。”
管乐将周恒的话说了出来。
“瓜分北魏?”
管乐的话在北齐朝堂之上,就如同是一个重磅炸弹。
这可不是小事情,这个可比那牵制还要可怕。
“瓜分北魏?”
“不是牵制吗?”
“若是瓜分北魏,恐怕这件事情难以办成啊。”
“是啊,北魏兵强马壮,纵然受到重创,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魏岂是那么容易招惹的。”
“未必,三国并出,北魏必然是首尾难顾,灭掉北魏未尝不可啊。”
“如此说来,这瓜分北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朝堂之上顿时众人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起来,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北齐皇帝特殊的习惯。
朝堂之上君臣之间只要不僭越规矩,不太过冒犯可以畅所欲言。
因此百官互相讨论问题也变得活跃起来。
“相国说的可是真的?”北齐皇帝再次问向管乐,他也是在听到大周的想法被惊出一身冷汗,问向管乐的时候脸上仍然是有几分惊恐。
瓜分北魏,这是何等胆大的想法。
北魏又不是萝卜白菜,岂能让他们如此轻而易举的瓜分,北魏是一个皇朝,能一直延续到现在,绝不是侥幸和运气。
“没错。”
管乐点点头。
“那相国您的意思是?”
北齐皇帝继续问道。
“微臣觉得可行!”管乐点点头,先不管大周如何,从北齐的角度来分析,瓜分北魏,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他们和大周联盟,必然会和北魏恶交,既然注定是敌人,那么就没必要在处处留情,如果有机会,直接灭掉北魏,是最好的选择。
北魏就是一头猛兽,杀猛兽,就不能留情,一旦有仁慈之心,必然会被反杀。
“皇上,微臣觉得此举荒唐。”
胡适之站出来反对管乐的话。
“皇上,北魏虽然被重创但也并非是任人宰割的存在,瓜分北魏,在微臣看来完全就是天方夜谭,此举乃是顽童嬉笑之语罢了。”
胡适之觉得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想要灭掉北魏,这是谈何容易。
“皇上,微臣还是建议和北魏联盟!”
胡适之主张和北魏联盟,这个观点他一直在坚持“先前只是牵制,现在成了瓜分北魏,如此事情无疑是给我北齐带来灾祸。”
胡适之看着北齐皇帝默不作声继续说道。
“行了,这件事情朕心中有数。”
北齐皇帝说完话,便退朝离开。
“胡大人,和大周联盟才是我北齐崛起的正确之路,你为何不懂啊?”管乐问向胡适之,他不明白胡适之为何如此的反对。
“相国大人并非是我胡适之胡搅蛮缠,和大周联盟,定会和北魏恶交,到时我北齐边境之地必然是再起战火,那时候生灵涂炭不说,我北齐还要调兵,这所有的事情都是损失,现在我北齐的情况经不起这样的损失。”
胡适之看着管乐解释道。
他也不是在胡搅蛮缠,也是从北齐的角度出发。
这些年来,他们一直操练新兵,开始扩张军队,这些都需要花费,他们现在的国库是供不起北齐在打仗。
“但是和大周联盟带来的好处比我们的损失还要多,两者互相比较起来,选择哪一个胡大人你没有看出来吗?”
管乐反问道。
支持管乐和支持胡适之的两拨人开始在大殿之上争论起来。
“皇上!”
北齐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见到皇上从大殿出来,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坐在了门口的石阶上,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嘘!”
北齐皇帝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轻轻的指了一后的殿门,让大家都安静下来。
大家安静下来,北齐皇帝静静的听着大殿里面争论。
管乐和胡适之都有自己的说辞,而且这两个说辞都有道理。
“你说我们是选择大周还是北魏?”北齐皇帝问向身旁的小太监,听惯了那些文武大臣的话,北齐皇帝突然之间想要听一旁小太监的话。
小太监没想到皇上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一时间也是愣了一下。
随后才反应过来。
“皇上您折煞奴才了,奴才怎么知道这个事情啊。”小太监乖巧的说道,他只是一个小太监,不知道家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