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煮清末-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海笑了笑,问:“老板,说个价吧,别讹人。”

    老板生怕对方又要诛他九族,没敢漫天要价,说了一个公道的价格:白银一万两。

    李家欣暗自好笑,心想:林先生真够坏的。她很满意地付了钱,将宝玉包好,林海担心她携带宝物被匪人所窥,便亲自将她送到了李家在京城购置的宅子,李家欣请两人到屋内歇息,林海和慕容燕没有推迟。

    和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府比起来,这座宅子不但而且布置极为简陋。这或许是李鸿章向朝廷表明自己清廉的一种方式。

    作为朝廷脑骨之臣,慈禧的生日,李鸿章当然不能缺席,早在林海逐退太平洋舰队当日,李鸿章就已经启程赴京,这些天他每天忙里忙外。帮着慈禧打点寿典

    林海见到李鸿章时,感到他比中日黄海大战时还要憔悴,不知他是为慈禧跑腿累的,赞道:“李中堂为国家操劳,辛苦了。”

    李鸿章一点也不觉得脸红,他虽然是洋务派,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人的思想,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和皇家就是一个概念,他为皇家跑腿,和为国家操劳是一样的。

    李鸿章也恭维林海:“林英雄连败日英,卫我国土,于国家的功劳不在老夫之下。只是太平洋舰队虽然败退,必有更强的英国舰队来犯,林英雄何不厉兵妹马,以待英夷?却来到了京城?”

    林海心想:“你还真当老子是你们清朝的兵?活该为你们抗敌?”他呵呵一笑,胡诌道:“再过几日就是太后的生日,打英国人哪有为太后祝寿重要?当然是先来京城恭祝太后长命百岁。中堂,你说是不是?”

    李鸿章没听出林海说的是反话。还挺高兴,说道:“正是如此,想不到你竟有这份心思,可曾为太后准备了礼物?”

    林海说:“这到没有,卑便我有心送礼,也没有门路送到太后手中。”

    李鸿章说:“你可备好礼物,老夫为你转交给太后,如何?”

    林海只好同意,但他并不想真的去为太后备什么礼物,便向李鸿章要了一卷白纸,写了一畿子带禅意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好诗,好字。”李鸿章念道。

    这诗的字迹凡脱俗,隐见禅意,李鸿章虽然不像慈禧太后一样信佛,但见识还是有的,见了林海的书法,他不觉惊叹起来。

    其实林海的书法非常一般,他这几个字只是临摹而已。

    林海请李鸿章将这幅字被起来。送给慈禧,他笑着说道:“我的身份不便入宫,就拜托中堂将这份礼物转送太后。我听说太后信佛,我祝她早日顿悟得道,早日上西天。”

    上西天,在后世比喻一个人死亡。李鸿章哪里知道这层意思,他以为林海是衷心祝愿慈禧太后能够到极乐世界享受。

    林海走后,李鸿章便带着李家欣、盛宣怀前往皇宫觐见慈禧。

    储秀宫内,慈禧坐在一张椅子上。捧着个精致的水烟袋,一边吧嗒吧嗒地吸着,一边观看宫女们和太监们排列舞剧,这些舞剧都是庆典时要表演的。

    光绪皇帝坐在慈禧身边,脸色平静,不过若是仔细观察,会现他的眼神中隐约有一丝不耐烦。

    两人身后,竖立着一个巨大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百鸟朝凤图,这个屏风是李鸿章几天前送给慈禧的生日贺礼,慈禧十分喜欢。

    大内总管李莲英走进来:“老佛爷,皇上,李鸿章、盛宣怀来了。”

    慈禧说:“叫他们等着。”

    约莫半个小时,歌舞排练结束,太监宫女散去,慈禧吩咐李莲英将李鸿章叫进来。

    李家欣扶着李鸿章来到慈禧身前,盛宣怀拿着林海的字和李家欣的锦盒跟在身后,李鸿章见了自己的屏风,心中大喜,知道自己这一书匕物得到了慈禧的喜爱。

    “臣李鸿章恭请皇上皇太后圣安 ”李鸿章跪拜于地”头。李家欣和盛宣怀也跟着拜倒。

    慈禧抬了抬手:“李中堂年龄大了,就免了吧。”

    “谢太后。”李鸿章行了一礼。

    “给李中堂赐座。”

    李鸿章又谢,随后在一张椅子上小心地坐下,李家欣和盛宣怀站在他的身后。

    慈禧问:“李鸿章,今日来见我和皇帝,有什么事儿?”

    李鸿章说:“太后大寿在即。我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忙的 此外倒也没别的事。”

    “你倒是用心。”慈禧说:“你是国家栋梁,操心朝鲜、黄海已是弹精竭虑,我的大寿就不劳你来操心了吧。”

    李鸿章忙说:“太后的事即是国家大事,为臣的岂能不操心?”

    慈禧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到李家欣,老太婆又说:“家欣丫头也来了。

    李家欣乖巧地说:“老佛爷六十大寿,欣儿特来祝贺,愿您老人家松龄鹤寿,永荷健康。”

    慈禧很高兴,说道:“小嘴儿还是那么甜。”

    李家欣笑盈盈地,又说:“老佛爷。欣儿为你准备了一份贺礼,希望您能喜欢。”

    李家欣向盛宣怀要过锦盒。李莲英走过来接过锦盒,回到慈禧身前。随着盒盖打开,一道灿绿的光从锦盒中射出,极为炫目。

    虽然慈禧地位显贵,奇珍异宝见过无数,但这玉人参仍然令她双目睁圆。李莲英见了慈禧的神色,知道她十分喜爱这件礼物。便奉承道:“这真是天灵地宝啊,正合配老佛爷这等高贵之人。”

    慈禧吩咐李莲英将玉人参收好,见盛宣怀怀中还抱着一块匾,用布遮着的,便问:“盛宣怀,你怀中抱的何物?”

    盛宣怀忙答道:“太后,是一副字。”

    慈禧说:“打开我看。”

    盛宣怀将布取下,将匾展示在慈禧身前,慈禧见那字写得如然物外。如一碗淡茶,蕴含着佛理,心中大喜,问道:“这是何人

    李鸿章答道:“太后,这是燃烧海盗团的林海书写的,是他供奉太后的寿礼,他祝贺太后早日成佛。早上西天。”

    慈禧听了很高兴,笑问:“这个林海的事儿我也常听人说,是个侠义之士,宫里好些小丫头片子有事没事地谈论他。许是对他动了芳心。不过我很觉奇怪,英国海军不是天下第一嘛,怎么输给一个海盗?还连续输了好几次?李鸿章,你说说,林海这几战都是怎么打的?”

    李鸿章就把中日黄海大战说起。将几场海战的情况向慈禧叙述了一遍。光绪虽然多次看过战报。却仍是听得心中激动。

    李鸿章讲完后,慈禧心情不错。对盛宣怀说:“把那林海献给我的字拿近些,我再看看。”

    李莲英和盛宣怀两人一起捧着那副字给慈禧看,慈禧边看边说:“真是一手好字。”想了一想,说道:“既然那林海为国家出了力,我也送他一幅字吧小李子。备墨。”

    李莲英连忙吩咐手下的太监将一张书桌抬进屋内,笔墨纸砚也都备全,慈禧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写下四个大字:笑傲江湖。

    慈禧的字写得还算不错,但和林海的字比起来,高下立见。

    慈禧叮嘱李莲英用最好的材料将这四个字技好,在精美的字框的铺垫下,这副字倒也显得好看。就像一个相貌平平的女人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多少也能提升了一些视觉效果。

    长城,中华文明的瑰宝,人类的奇迹。

    飘着细雪的天空下是光秃秃的山岭,几颗盘根老树屹立在山头,更显得荒莽。雪中的长城如一条白色的巨龙,盘踞在险峻的山巅,冷冷地看着人间的风云变幻。

    慕容燕站在长城上,眺望着雪景。林海轻轻地为她披上了一件大衣。

    慕容燕转过头,说道:“林海。你看那一条小河,都已经结冰了,从这里看过去,白茫茫一片,真的好美。”

    “是啊,我们的国家非常美丽。非常富饶,人民也非常善良、勤劳。”望着那茫茫雪原,林海深情地说道:“所以,我们才要保护她。即使为之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美丽的山川裹上了一层素毯。万里平原结上了一层薄冰,雄伟的大自然就像一副水墨画。林海堕入了这诗情画意中,他神色敬肃地走到城墙前,望着那白雪覆盖的场土,望着那壮丽的江山,张开嘴,不自禁地吟出了伟人的神作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时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豪放雄浑和飘逸浪漫,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这一词好像一副长长的画卷。将中具的山河绘于其上,又像一卷厚厚的史书。刻画着一个个历史的英雄人物。

    青山依旧,英雄人物在哪里?

    望着林海的背影。望着那绵亘遥远的长城。望着那巍巍山脉,慕容燕痴了……

    在长城游玩了半天,两人回到了旅店。由于被雪飘了一身,两人决定来个桑拿浴他们吩咐店二烧了两桶水。

    慕容燕先洗,林海坐在椅上读报。很快。慕容燕从放着浴桶的内屋走出她用毛巾擦着湿漉漉的秀。对林海说:“我好了,你去吧。”

    林海放下报纸,走进内屋,脱下衣物。躺入水中。

    炭火在桶下燃烧。桶内的水保持着高温,将他的每一个。毛孔都泡得扩开了,浑身的污垢被洗尽,身心都无比舒畅。

    慕容燕在外屋里,想着林海在长城上吟的诗,心里十分幸福 自己的男人文武双全,她为此感到骄傲。

    “我得把这词记下来,不然以后忘了可就糟了。”她心里想着,拿过纸笔开始书写。

    落下最后一笔,她将毛笔放在砚上,就在这时,传来几声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是李家欣和盛宣怀。

    “李姐姐?”慕容燕将二人让进屋。

    两人在桌边坐下。李家欣说:“慕容妹妹,我不请自到,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知林先生,他在吗?”

    慕容燕说:“他在里屋,已经休息了,李姐姐有何事,可以由我转达吗?”

    “可以的。”李家欣说:“请转告林先生,太后很喜欢他送的礼物。还赏赐了一副匾,现存于寒舍,需他亲自去迎取,我是来通知他这一件事的。”

    说到“迎取”两个字,李家欣不禁想到“迎娶”二字,脸微微一红。

    突然,她的眼光扫过桌面上写满字的那张白纸,一下就被那字里行间的磅礴的气势吸引住了。

    她开始认真看起来。
………………………………

211、再起战戈

    二完纸的词,李家欣的表情很复杂,既有惊喜,又有比,她问道:“这词是林先生作的吗?”

    慕容燕骄傲地说:“是。(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今日与林海游长城时,他看到壮阔美丽的山河。诗兴大。作了这词,我怕记不住,所以写在了纸上。李姐姐。林海这词写得好吗?”

    好与不好,她心中怎不知?问李家欣,是一种炫耀的心情,就像一个小女孩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问玩伴说:“你看我的衣服好看吗?”

    李家欣微微一笑:“林先生这词气魄之大,古今未见集其左右者。

    画面雄伟妖娆,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胸怀豪迈,堪称为千古绝唱。林先生作的千古绝唱何其之多。”

    然而,这词带给李家欣的感觉绝非《再别康桥》的心境纯美,《少年中国说》的感情奔放。在令李家欣惊绝的同时,它让她感到了一丝隐忧,在这词里,她感到了帝王思想,君主气象。

    既然见不到林海,家欣便向慕容燕告辞。

    林海从里屋走出:“刚才李家欣来了?”

    “嗯。”慕容燕答道:“她说慈禧太后赏赐了你一块匾。让你到她家去迎取。”

    迎取慈禧太后赏赐的匾,肯定要下跪,林海可没那么能屈能伸,但是不取也不好,那就太不给慈禧太后面子了。虽然他从来没想给这个老怪物面子,也不怕这个老东西能把他怎么地,他的两条战舰暂时还不是清朝能够撼动的,但现在黄海局势紧张,不宜在此刻窝斗。

    林海想了一下,对慕容燕说:“慈禧寿庆,盛况空前,我们团应该由不少兄弟也来了京城看热闹。你找一个相貌和身材与我相似的人去迎匾,我就不去了。”

    慕容燕说:“你不去只怕不妥,李鸿章问起来如何解释?”

    林海说:“就说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