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煮清末-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摆出一条长的战线,全面向平壤进攻,平壤方面立刻开始部署防御。防御力量主要由三股势力构成,一是定武军,二是聂士成、丰升阿等人的军队,三是朝鲜人民军。

    朝鲜人民军是林焕泰在袁世凯的扶持下培养起来的武装,足有四十万人,只是装备参差不齐,有的拿着向日军缴获的步枪,也有的拿着铁稿粪叉子杀猪刀什么的。

    两军在平壤和汉城之间的金源地带生了激烈的战斗,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双方各控制了三座小城,都是品字型,可以相互支援,要攻克对方的阵地难度很大,所以双方就以各自的小城为基地,进行野战。在军事练方面,日本的水平比清朝高,比朝鲜军队更高,他们的士兵战斗力虽然比不上定武军,却远远过聂士成等人的部队。战局逐渐演变为:定武军所在的战场一定是清军胜利,而其他战场则是日军胜利。

    袁世凯很希望由自己指挥赢得这场战争,但战局的整体疲软使他犹豫起来,他和徐世昌商议:“目前的态势对我

    “慰亭的意思是?”

    “请徐志摩来。”

    徐世昌说:“现在朝鲜控制在慰亭你的手中,何必要把徐志摩请回来,那不是将兵权拱手让人么?”

    袁世凯说:“看来兄长还是不了解徐志摩这个人。他若贪图这点军权,当初也不会离开朝鲜了。而且,若他真的想从我手中夺去兵权,那也无妨,我袁世凯也不是满足于在此地当一个土皇帝的人,徐志摩若留在朝鲜,我倒是很中意他的那个九门提督啊。”

    袁世凯求援兵的奏折送到京城以后,光绪请李鸿章商议,李鸿章又问李家欣,李家欣笑道:“曾爷爷可读过希腊的神话么?。

    李鸿章说:“自己没有读,不过听人讲过,里面的故事到知道。

    李家欣说:“希腊与特洛伊交战,形势十分不利,胜利的天平向特洛伊城倾斜,然而希腊有一个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阿喀琉斯。他凭借一人之力力挽狂澜,改变了战斗的胜负。曾爷爷,我认为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阿喀琉斯,他就是徐志摩,也就是林海。说服皇帝派他到朝鲜去吧,他能为我们大清朝带来胜利。”

    除了这个理由,李家欣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林海不离开京城,她如何施展补天妙手?

    林海必须离开京城了,临行前的夜晚。他举办了一个宴会,宴请了京城大小官员。

    林雅儿正在接待官员,她累得够呛,看看名单上的人都到齐了,正想回屋,突然看到前方走过来一老一少两个人,少的英俊,老的儒雅,都是群出众的人物。这两人身后还跟随了几个下人,每一个下人的身体都十分结实,眼睛都特别明亮。林雅儿看不出门道,可是如果是林海见到了,一定会惊呼这几个人个个都有一身好功夫。

    几人直接就想走进屋内,林雅儿拦下他们,娇声说道:“站住,这里是私人宅子,是你们随便闯的吗?你们干嘛呢?”

    林雅儿在京城居住的时间不断了,再加上她特别刻苦地学习中文,现在已经可以说一口比较生疏的汉语了。

    老者说:“丫头,老夫翁同酥,这位是当今皇上。来参加徐将军的宴会的

    林雅儿睁大眼睛瞪着光绪:“皇上?可是我家将军没请你啊。”

    光绪非常尴尬:“这个”大概是他忘记了联这个老朋友吧。”

    林雅儿心想,皇上是徐志摩的上级,自己不能把他挡在外面,否则他怪罪下来,徐将军就该怪罪我了。于是没有通告就直接把皇帝让进了屋。

    大厅内一片喧闹的景象。官员们有说有笑,然而皇帝脚跨进来以后,喧哗声戛然而止。每一个官员都感到很不自在。

    林海乍见光绪,也感到有些意外,稍一爆,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光绪身边:“陛下光临,蓬苹生辉啊”小

    光绪笑道:“联是不请自来,徐将军,你办宴会怎么不邀请联?怕联吃穷了你么?”

    林海哈哈大笑:“陛下近来日夜操劳。末将不敢打扰你,想不到却被怪罪。届时我自罚几杯酒向你赔罪可好?。

    光绪:“就这么说定了。”

    林海的位置本来是坐东朝西,是主人家的位置,但既然皇帝来了,他只能把这个位置让给了皇帝,光绪坐下以后,拉着林海坐在他的身边,翁同酥文廷式自己找了地方坐下。

    官员们安安静静地入座,气氛凝重,就像上朝一样。

    光绪手一招:“酒会开始。”

    林海叹了一口气,心想:“皇帝啊皇帝,这是老子的就会,你怎么喧宾夺主呢?”

    舞会穿插着歌舞杂耍表演,官员们表情拘谨,喝酒的表情就像喝毒药,这一切都是以为内皇帝在场,光绪微笑着对林海说:“看来联的到来令这个宴会变了味道啊。”

    林海居然笑着说:“你是领导嘛,领导在场,咱们这些员工下级哪敢放肆呢?皇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斗胆没有请你来啊。”

    光绪笑道:“你倒是直言不讳。其实联也知道联在这里你们就不能尽兴,但联却不能不来啊。”

    “哦?这是为钢”

    “因为有一件事,联要托付于你。”

    “请陛下吩咐。”

    光绪说:“康有为是你的朋友,也是我朝变法维新的策戈者,联非常仰仗于他,想封他为保和大学士,以便于他在维新中挥更大的作用。但他功绩不够,所以联想委托你把他带到朝鲜去,让他立一点战功,镀一镀金

    清朝没有承相制度,凡大学士、中堂之类的就相当于承相级别了。光绪想提携康有为为保和大学士,这是要把他一下提到位极人臣的位置,可谓是一步登天。

    林海问:“不知道皇帝希望我给他安插一个什么职位?我先申明,不能让他冲在前线,他是你的宝贝,我怕摔着了陪不起啊。”

    光绪大笑,说道:“你军中不是有政委的职位吗?给他安一个吧

    林海同意了。

    两人说定以后,饮了几杯酒,一曲舞结束,光绪端起酒杯站起来,全场安绪说!“今天嘉徐将军前往朝鲜,再次为我大清国和飒 的前夜,联是来为他送行的。但联政务还很多,不能与各位同乐。联先饮这一杯,预祝徐将军马到成功。”

    喝下这杯酒以后,光绪迅离开了酒会现场,酒会的气氛终于热闹起来。

    宴会结束后,林海将荣禄和庆亲王留了下来。两人被林海请到书房,林海对他们说:“我就要远赴朝鲜,最让我担心的就是你们这一群人,你们现在的实力恢复得怎么样了?”

    荣禄感到心里暖暖的,答道:“以前的关系已经重新梳理了,太后的许多亲信都已经重新凝聚起来,实力大约是以前三分之一吧。”

    “很不错了。”林海满意地说:“只要你们这些人能够团结一致,相信足以自保。不过想救出太后,却还远远不足。

    我此去朝鲜,不能庇护你们,你们凡事要低调行事,莫要给人抓了把柄,再安个什么罪名一网打尽,无论有什么想法,等我凯旋归来再说。”

    荣禄抱拳:“谨遵军门所言。”

    在林海推翻满清的计戈小中,他是准备怂恿荣禄动一次兵变的,然后自己以勤王的名义控制京城,逼迫光绪对国家体制进行改变。他远在朝鲜的时候,京城是不能生变化的,否则坐飞机也敢不回来,为此他一定要提醒荣禄,千万不可头脑热。

    冷月高悬。夜风凄冷。林海披着一件大衣,站在窗户前眺望着夜空。他的手上拈着一支雪茄。他不是一个爱吸烟的人,通常只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会吸上几支。

    他一口一口猛吸,片刻后转身走都房间正中的桌前,低头望着桌上的一张巨大的战略地图深思。

    林雅儿端着一碗燕窝走进了书房,将燕窝放在他的桌上,“将军,天晚了,你早点休息吧。”

    “好,我知道。”林海没有抬头。

    林雅儿走到门边,正要出去,转身看了看林海,心中微微一动,暗想:认真的男人真好帅。

    第二天,林海和林雅儿、康有为一起。带着几个亲兵乘快艇从天津出海至朝鲜,再转骑马前往金源镇,一路策马狂奔,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金源镇是一座小城,修建得十分牢固。林海在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一大群军官站在城门前,不用想就知道一定是来迎接自己的。

    “驾!”林海在马臀上抽了一鞭,转瞬间冲到众人面前,他一拉缰绳,那马出一声响亮的嘶鸣,在原地转了九十度,停下。

    袁世凯上前拉住缰绳:“军门,我日思夜想,可算把的盼来了。”

    林海笑道:“我又不是女人,你日思夜想干什么?”

    军官们见林海心情似乎不错,都涌了上来,争相说什么思念之类的话,谁知林海的脸色突然很冷,道:“你们这是干什么?为什么不在各自的军中?都跑到金源来了?”

    按战略部署,清军是排出的一字长蛇的防线,每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领军将领,在这种长的战线中,将领就像扎住防线的钢钉,一旦被拔出,防线很可能被敌军一冲即溃。

    丰升阿说:“军门,大伙儿听说你要来,都很高兴,特意来迎接你。”

    林海用马鞭指着他,怒道:“瞎胡闹!军中大将不在,万一日本人打过来怎么办?”

    “这,”丰升阿不敢回答了,心中却想,哪有那么凑巧的事?

    “你心里一定在想,不会那么巧是吧?”林海冷冷的一句话点明了他心中所想:“须知战争最忌讳的就是你这种侥幸心理,在战斗中应该有冒险精神,但在战斗准备中,不能有任何侥幸心态,一块马蹄铁决定一场战争的故事,我已经对你们讲过很多次了,为什么没有记性?”

    马蹄铁效应,是后世一个著名的哲理故事:“失了一颗铁钉。掉了一个马掌,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它告诉了人类一个真理

    细节决定成败。

    在战斗中,对细节的处理往往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

    汉名将卫青在击溃匈奴主力的战斗中。本来已经处于劣势,然而他利用了骤起的风沙,打了匈奴一个突袭,使战斗的结果生了变化。

    明成祖朱林在造反初期,实力还不够强大,有一次差点被打死,结果一场大风吹断了对方的帅旗,导致对方士气大降,他反败为胜。试想,如果敌军能够更加注重细节,在战前准备时好好检查一下旗杆的质量,看看有没有假冒伪劣产品,结局又当如何?

    这些战例林海曾多次向驻扎朝鲜的军官提及,丰升阿当耳边风,这使他感到生气。

    丰升阿见林海面色不善。急忙跪下说:“军门,末将知错了,请军门责罚!”

    林海哼了一声,说道:“如今是用人之际,暂且记下吧。”他看了看脸色青的其他军官:“既然来了,那就一起开一个会,商议一介,对日的作战策略。”
………………………………

243、战斗在金源镇

    每然说是商议。其实从头到尾几平都是林海在布胃战术叫甥战术是林海在前一天夜晚仔细考虑的。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围城打援。

    围住敌军的一座城市,迫使敌军部队来进行救援,从而各个击破。这是战争中非常常用的一个战术。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战术?因为林海不喜欢袁世凯的捌军,日军的战斗能力高于清军和朝鲜人民军。而尖刀部队则是清军更强,那么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作战,而战线拉长,打的就是整体的实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袁世凯的指挥不好。由于朝鲜北部多沼泽,所以全线阻击也是不错的,可以令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袁世凯是不怕牺牲朝鲜人的,甚至连定武军以外的清军他都不在乎。

    林海制定的这个战术与普通的围城打援战术有一点不同,他不是围,而是破。

    围城打援之所以为“围小”是因为一旦破城,对方的军队就不会前来救援了,然而这里的情况却不同。日军的三座城市可以相互援助,一旦失去其中一城,整体的防御能力就将大大降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即使击破了敌城,也不怕对方不来救援。

    已经是深秋了,荒野多冷啊,当然是打破城池,在城中以逸待劳更好。

    巧的是,日军也在紧急召开一个军事会议,他们制定的战术和清军的战斗策略出奇的相似,也是一个围城打援战术。这样做是为了与清军决战。在艰难的地形和气候下。日军的状况相当糟糕,他们拖不起。

    此时正值日军全面进攻之际小清军虽然抵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