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煮清末-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海苦笑:“那么,就算是保护我自己吧。”

    李家欣气呼呼地瞪了他一眼,从他身边走过。

    本来她想回她的宅子,然而被林海突然袭击,令她略显恍惚。却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李鸿章的宅子前,原来在她的潜意思里,她的家还是这座属于李家的朴实的小宅,而不是慈禧封赏给她的华丽大院。

    几个丫鬟提着菜篮子,嘻嘻笑笑走出来,见了李家欣,说道:“咦,是格格来了。格格来看中堂的吗?”

    李家欣问:“曾爷爷在吗?”

    “在呢,格格快请进吧。”两个丫鬟说完离开。

    少女受到委屈,总是喜欢向父亲哭述,李家欣虽然是天下奇才,却并不是一个铁娘子,相反,她有一点脆弱。被林海摆了一道,她想到了曾爷爷李鸿章,虽然她和林海之间的事情无法向李鸿章倾述,然而只要这个老人陪伴在她的身边,她就会觉得安心不少。

    李家欣走进了院子。

    李鸿章正在和沈家本谈事。沈家本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皇帝看过以后非常认同,希望能够得以推行,然而新法是以保护佃农、商人的利益为基点,一旦执行必定受到来自地主和官僚的阻力,所以皇帝希望能够在一个地方长官极为强势的地方尝试着推行,然后慢慢在全国普及。这个法律的试行之地的选就是天津。

    李家欣来了,沈家本便向李鸿章告辞,李鸿章问李家欣为什么会来看望自己,李家欣说想念曾爷爷了。

    李鸿章见她面带淡淡的忧郁,问道:“你最近和林海冲突不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家欣说没有什么的。

    李鸿章两目如电,似乎能看穿李家欣的心,他用低沉的声音说:“你瞒不住曾爷爷。你从小就温柔安静,总是礼让他人小孩子都喜欢吃糖果,你却总是让给妹妹,如果不是特别的原因,你不会与别人争斗。曾爷爷看得出,你对林海十分看重,依你的性格,你对他会非常迁就的。然而现在你竟与他争锋相对,可见在你们之间一定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家欣,告诉曾爷爷。”

    李家欣摇摇头,她当然不能把事情告诉李鸿章。

    李鸿章没有追问,只是问了她一些工作方面的事,又询问了她的健康。

    在李宅吃了一顿便饭,李家欣回家了。她的背影消失以后,李鸿章叫来盛宣怀:“杏称,查一查家欣和林海之间到底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只怕非同小可,你要小心查访。”

    盛宣怀:“是。中堂。”

    李家欣回到家,把朝服脱下,随手扔在椅子上。以前她总是会好好叠好的,但这一天她实在有些郁闷。

    “林先生真没风度,抢先对我下手,不知道女士优先的“一一7她心中暗自生与。随后又感到好笑,自言自语地…!纹会儿他又明里会讲什么风度呢?不过他这一招还真是有一点厉害,我该怎么化解呢?”

    她的心念急转,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方法,一丝得意的微笑浮现在她的俏脸上。

    次日早朝,皇帝通告了林焕泰的请求,并说徐志摩推荐了嘉兴格格赴朝鲜任职,向大臣征询是否可行。大臣都说除了家欣格格别无人选。

    “嘉兴格格,看来你责无旁贷。”光绪微笑着对李家欣说。

    李家欣从群臣中走出来,用清脆的声音说:“陛下,微臣得知皇上欲派遣我去朝鲜,连夜读了许多关于朝鲜的书籍,对它的人文、经济、政治都进行了了解,深感到这是一个有着深远文化底蕴,并且十分骄傲的国家。骄傲则自负,自负则保守,这个国家的百姓十分排外,外族人不易治理。微臣对朝鲜了解得不多。在朝鲜也没有威望和人脉,被仓促推到这样一个个置,只怕难以的得心应手。但虽然条件困难,微臣却愿意迎难而上,为皇上排忧解难。”

    光绪大喜:“太好了!”

    李家欣又说:“只是,微臣需要一个人进行配合,方能将朝鲜治理好。”

    光绪:“你要谁和你配合?”

    李家欣:“徐志摩将军。”

    林海一愣,就听李家欣解释说:“徐志摩将军在朝鲜打了不少胜仗,被朝鲜人民敬重为战神,林焕泰也是由他推上位的,是以徐将军在朝鲜的威望极高。而且他在朝鲜居住的时间也不短,深知朝鲜人心中所想。微臣希望徐将军能和微臣一起前往朝鲜,共同治理这个处于我朝东北的邻国。”

    李家欣说完,悄悄瞅了林海一眼,只见他一脸郁闷,她不由暗暗一乐。

    李家欣的要求合情合理,皇帝心想这样也好,他刚刚重新任命了一个警巡营的将领,生怕这徐大胆留在京城,什么时候又一枪把自己的警察局长给嘣了。

    光绪乐呵呵地:“好,就这样决定!”

    林海差点晕倒,他想把李家欣弄到朝鲜去,想不到自己也被弄出了京城,这简直是搬着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嘛。

    两天后,林海和李家欣携带若干低级官员一起登上了一条快艇,这条快船是北洋水师的练兵船,这次担任着专门护送两人的任务。

    船行于碧波之上,鸥鸟在甲板上跳跃。在天空中飞翔,李家欣双手抱在怀中,面带甜甜的笑,欣赏着大海的景光。

    “家欣,你的心情看起来不错。”林海走到她身边。

    “是啊,林先生,能和你一起共事,聆听你的教诲,家欣十分期待。”李家欣甜笑道。

    “你少和我来这一套。”林海沉下脸:“我把你调到朝鲜,你也把我调离京城,你是想和我同归于尽,是吧?”

    家欣咯咯地笑:“林先生,家欣早说过,你不要小看了我,你虽然是天下第一的人,可是家欣也不笨,勉强作你的对手,还是够资格的。”

    林海闷哼了一声,转身走下了甲板。

    林焕泰对中国的访问收获了什么?三百万两白银,这令他欣喜若狂。他却不知道,在他的这次出访中,他的所有收获里这三百两白银是最微不足道的,他带回的专家的价值远比白银贵重得多,更贵重得是,他带回了一个足以改变朝鲜面貌的清朝官员李家欣。

    李家欣担任的职位是总理府席大臣。总理府与议政府平行的一咋。部门,如果以后世的中国做比喻,可以这样理解,议政府相当于党中央,总理府相当于国务院。

    林焕泰相当于主席,李家欣相当于总理。

    林海相当于什么?他相当于神。

    李家欣对工作的态度没得说,认真负责!抵达朝鲜以后,她不洗风尘,立刻带领农业专家对朝鲜的耕地进行了统计,结果令她感到失望,朝鲜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非常紧张,即使这些土地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也很难令朝鲜人实现自给自足。

    经过和专家们连续几天的讨论,考虑了多种方案,仍然没有寻找到可行的办法。

    李家欣找到了林海,向他陈述了她的疑难,虽然林海和她存在一种敌对的关系,但同时,他也是她的依靠,每当她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她先想到的是向他求助。

    李家欣带来了三份方案,林海一一阅读以后,将三分卷宗都放在桌上,对李家欣:“你们讨论的方案,只有毁林造田的方法可以暂时解决朝鲜人的粮食问题,但这种破坏自然环境的开垦方法是不足取的。”

    “是的,这样会使朝鲜的生态环境受到损坏,所以才向林先生请教。不知林先生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朝鲜人的饥饿问题吗?”

    “有。”

    “家欣就知道林先生一定有办法。”家欣笑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很简单,围海造田。”
………………………………

247、刺客

    围海浩田是荷人最毙适用的种技术,在海滩和浅海上凝边围堤。(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阻隔海水,并排干围区内积水使之成为陆地,通过围海造田,荷兰的陆地增加了五分之一,解决了国土面积人口多的矛盾。但是这种方法具有特殊性,需要海滩很浅。否则不易圈围。

    李家欣提出了这个问题,她说:“围海造田的思路我也曾想过,只是朝鲜的海岸颇深,土石下海以后难以凝固,技术方面无法解决

    林海说:“这是因为材料的性质不够好,我在湖广的实验室网研究出一种新式建筑材料,用以围海可以成功。

    李家欣非常信任林海,既然他说可以围海,那就一定能。她高兴地说:“刷旦能增加耕地,还能加强海岸的牢固,一举两得,真是太好了

    数日后,一批货船抵达朝鲜北部海岸,材料从巨大的铁轮上倾卸下来。许多身体瘦弱的朝鲜工人兴高采烈地扛着材料,挥汗如雨。他们知道这批材料是用来建设他们的国家的,一个个干劲十足。

    李家欣走到一个正在运输材料的工人身边,从抗在他肩膀上的麻袋上抓下一把土石,纤美的手捏了捏土石,感到十分柔软,显然这些土石的质量很高。

    李家欣走回林海身边,“林先生。这些石料质量很好,可是投入大海。被海浪冲刷难道不会散吗。”

    “会散。”林海笑道:“不过我有一种特殊的建筑方法,可以在海中建起围栏。

    “哦?”李家欣指着海面,笑着问:“请林先生指教,在这大海中怎么才能令石料避免风浪的冲击小从而被塑造成型?”

    “你随我到船上来看。”林海和李家欣一前一后走到运输船上,只见船的货仓里堆满了巨大的钢管,每一个钢管都足有鼻盆那么粗。“用这些钢管配合石料就可林海解释:“先将钢管扎入海中,然后将石料从钢管的管口倒入,则钢管可以遮挡住风浪,经过一段时间,石料塑形成功,再将钢管取出。”

    “妙”。李家欣惊喜地赞道:“林先生这个建筑方法不但可以运用于围海造田,更适用于任何高难度的复杂地形的建设,以后人人效仿,建筑业必将开创仁个大局面,林先生才学精深,真令家欣钦佩

    “这种建筑的方式名叫钢筋混凝土,是许多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只是没有被系统运用,我将他们总结出来,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围海工程开始,大量的钢筋模具扎入大海,混凝土浇筑进去,经工人们的小心养护,拆模后得到了强度极高的钢筋除,李家欣调集了大量农工和民工将土石填充在钢筋涂圈成的土地中,在朝鲜的西海岸,一介。四形的海湾竟被填平,增加了很大一片土地。

    这次的围海造田是一次开创性的壮举,李家欣因此而名声大振,见识到了她的能力以后,林焕泰和朝鲜的官员都心悦诚服地认同了她在国家治理中的领导者地位。

    朝鲜在建设,中国也在建设,光绪的维新度很快,中国以日新月异的递变幻着容貌。

    这一天,李家欣正坐在椅子上读报。她的眉头微微皱着,似乎有些忧思。突然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是林海走了进来,李家欣转忧为笑。说道:“林先生,《中华日报》做了一个专题,对我国的维新做了全面的报道,你来看一看吧,光绪对国家的治理很不错的。”

    林海笑道:“报纸是康有为办的。他是维新的总策划师,当然是自吹自擂,这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什么稀罕?”

    家欣说:“林先生偏激了,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我国的各方面都的以飞展。”

    林海微微摇头:“家欣。你是多么出色的人物,怎会看不出这次的改革的成效只是泡沫效应?五彩的泡沫是美丽的,但只要轻轻一刺就会化为水雾,皇帝这次改革度过大,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他过于压制地主阶级,就已经积累了极大的反抗和仇和。这些问题目前是隐而不,可是一旦有一天被引爆。改草取得的成效就会在顷刻中瓦解。这样的改革怎么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李家欣漠然。其实她并非不知道这些情况,只是为了令林海放弃推翻清朝的计种,而刻意吹捧光绪,可是林海又岂是她刻意糊弄的?

    白马过隙,转瞬间,又快到慈禧的生日了。林海写了一封信,令林雅儿送到京城给庆亲王。庆亲王接到信以后求见光绪,说太后大寿理应庆祝一番。光绪心想:经过这几月。慈禧的的翼已经尽数被剪除,她的得力大将荣禄也莫名其妙中毒死了。谅她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不如放她出来,免得被国外人看笑话。于是解除了对慈禧的软禁,并且为她筹办寿宴。

    这天,光绪难得清闲,想到很长时间没有见过慈禧,便到慈宁宫去见了她一面。慈禧看起来苍老了很多,头已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仇绪问慈禧!“亲幕幕,你的寿辰又只临近。儿私出甘力你好好庆祝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