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伸手不打笑脸人,丁毅对他挺热情的,一口一个祖大哥,还送了几十匹马,祖宽觉的丁毅还算很上道。
  他也没心情和丁毅胡扯,随便聊了几句,便带兵告辞。
  临走时,丁毅又叫人递了个重重的包裹,里面装了二百两银子。
  对祖宽来说,虽然数目不多,但人家同为参将,这个礼是做足了。
  他对丁毅第一印象挺好,走时拍了拍丁毅肩膀笑道:“丁兄弟,你的兵不错,你的人也不错,哈哈哈,谢谢你呐,咱们改日再聚。”
  “祖大哥慢走。”丁毅笑道。
  挥手送别祖宽。
  祖宽的兵马一走,丁毅马上带兵回到程郭镇,下面各种汇报纷纷汇聚到他身前。
  此战打死三百多叛军,活捉两千一百多人,得到完好战马三千二百匹,伤马一百多匹。
  旅顺军死伤二十几个,战死才五人。
  死伤少是因为叛军就冲了一阵,后面全都是在跑,自然没什么伤亡。
  接着丁毅命令收集衣甲和银两。
  此时八月份,天气严热,穿棉甲和铁甲的叛军不多,基本都是军官。
  丁毅才收集到一百多副棉甲,十几副铁甲。
  另从战死和被抓的俘虏身上,还有各种马背上,收集到八千多两银子和若干珠宝财物。
  丁毅也大方,出征军士每人发一两,军官略多,前排枪盾兵略多,留下伤亡抚恤后,最后充公的也就两千两不到。
  旅顺营的兄弟们,自然都是高高兴兴。
  丁毅给军官略多,一是鼓励大伙学字升官,二是旅顺营中军官大部份都是从前排提拔起来,鼓励新兵争站前排。
  傍晚时分,巡抚朱大典,监护高起潜派人来宣,明天各部到莱州集合。
  第二天,丁毅起兵三千,前往莱州。
  他留下一千兵马,占了程郭镇,守着三千多马匹,和战胜的胜利品,衣甲兵器等物,还保护两千多俘获。
  二十日,明军各路大军到了莱州,莱州之围被解,叛军已经全面退败。
  徐敷奏率先来找丁毅,高兴的不得了。
  这仗他也打的不错,埋伏在金龄镇,等叛军败军经过,突然杀出,叛军又是大败,几乎和丁毅那边一样,没啥的抵抗,只想着跑。
  他可不像丁毅这么客气,砍首一千多,一个俘虏都没留下。
  丁毅听了暗暗皱眉,徐这样不行,得罪辽东兵,叛军也是辽东人居多,他自己手下也是辽东人。
  当天下午,山东巡抚朱大典召各部游击以上进莱州城,商讨下步的战事。
  丁毅将大营安在莱州城最西侧与徐敷奏的大营一起,然后与徐一起骑马,各带一队亲兵前往。
  不知道是不是心虚,进莱州城的时候,丁毅想到毛文龙到双岛的一幕,心想,老子这几年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
  所以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徐敷奏看着丁毅带着足足五十个亲兵进城,不由直扰头,弄的徐敷奏也想回去多点兵马带进城了。


第297章 丁毅不是良将
  徐和丁进了莱州知府衙门后,里面已经挤了一堆军汉,大部份都是游击以上的军将,很多军将都带了两个以上亲兵,院子里人满为患,相熟不相熟的,各自在聊着天。
  丁毅把大部份亲兵留在门口,只带了两亲兵进去,脸上也没有不好意思的。
  反而是守在门外的明军,奇怪的看着他带着一大队亲兵过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想惹事情呢。
  两人进去之后,徐敷奏左右看看,哈哈一笑,带着丁毅往西侧去。
  那边很快有人看过来。
  “徐总兵。”
  “吴总戎。”
  徐敷奏和一个中年男子相互捧着,然后纷纷回头介绍自己身后的年轻人。
  “这是犬子三桂,快,拜见徐总兵。”原来这人是吴襄,辽东有名的吴跑跑。
  他与徐敷奏当年在宁远就认识了。
  丁毅第一次看到了年轻的吴三桂,此时的吴三桂才二十岁,比丁毅还小两岁,已经初露锋芒担任游击。
  “原来旅顺的丁参将。”吴家父子听到丁毅的名字,也微微一惊,必竟丁毅阵斩了很多鞑子首级,在辽东军中还是比较有点小名气的。
  尤其这个时代,明军很讲出身,丁毅身后没有将门支持,几年功夫窜到参将,吴家父子还是比较惊讶。
  和吴襄父子在一起的有辽东将门祖大弼,祖宽,辽东诸将靳国臣,杨国柱,董可勤等,这些人都是辽东军中的新锐,以前与徐敷奏就相熟。
  丁毅有徐敷奏介绍,先与大伙混了个脸熟。
  祖宽看到丁毅,快步过来,笑道:“丁兄弟,又见面呐。”
  “祖大哥,小弟初来乍到,还请多多关照。”丁毅谦虚道。
  “丁兄弟你太客气啦。”两人站在一起聊了会。
  很多辽东军将都侧目,因为辽东系的军将向来比较高傲,与其他系的不怎么合拍。
  其他系的也觉的辽东占的军费太多,心中不忿,大伙向来相互看不对眼。
  当然了,考虑到丁毅出身在宁远,又是跟的徐敷奏,驻守在旅顺,诸将还是当他是半个辽东军。
  丁毅和祖宽聊了没几句,边上有人笑道:“听说丁参将,可是东江阵斩靶子首级最多的勇将呐。”
  原来是吴三桂凑了过来。
  吴三桂这时挺年轻的,但一开口说话,丁毅就觉的他果然是他娘的人才。
  “那里那里,都是将士用命,侥幸功成,那比的上吴兄弟满门忠烈,驻守国门,这才是俺们辽东军的楷模天柱啊。”丁毅满脸谦虚,使劲拍吴三桂马屁。
  吴三桂必竟还年轻,被丁毅吹棒几句,也是心花怒放,瞬间感觉丁毅这人顺眼多了。
  丁毅一边和两人聊天,一边观察四周。
  发现四周这么多军将,基本都是总兵对总兵,参将游击对参将游击。
  大伙心照不宣的各自站各自的圈子,当然,也有以地方为圈的,比如辽东这边聚一块,其他地方聚地块这样。
  今天现场有近十个总兵,这让丁毅感觉大明朝的总兵,真他娘不值钱。
  但是普通出身军将,没有门系支持,想当个总兵,可是千难万难。
  很快,里面传话,游击以上入内开会了。
  丁毅赶紧和两人告辞,和徐敷奏站到一块。
  祖宽和吴三桂两人走在后面:“三桂,这人你看怎么样?”
  吴三桂想了想:“有点圆滑,看起来不像个良将。”
  “哦。”祖宽却道:“我看过他的兵马,很是精锐,可比当年的川军浙军。”
  “。。”吴三桂一脸不信。
  因为在吴三桂看来,这么圆滑,会拍马屁的人,肯定没什么本事。
  于是他道:“他窝在那旅顺,再有本事也没啥用。”
  祖宽深以为然。
  旅顺太小,丁毅就是做到东江总兵,也没啥的。
  现在的东江镇总兵,和以前可不同了。
  众人鱼贯而入。
  山东巡抚朱大典,监护高起潜,关宁总兵金国奇,在里面等着大伙。
  高起潜长的白白胖胖,因知兵事,深受崇祯器重,事实上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眼下他督战平叛,还由他先说话。
  他布置兵事,令总兵刘泽清,陈洪范部收复招远,总兵吴安邦,刘良佐部收复黄县等等。
  最后包括丁毅徐敷奏在内和辽东兵将没任务的,直接杀向登州。
  严令各部在三十日之前到登州城下集合。
  丁毅去过招远,知道眼下那边没有叛军,叛军都集中在登州。
  但是这边一败之后,叛军会聚集人马先攻出来。
  原历史上叛军在黄县二十外的白马塘聚集十万兵马,其中骑兵一万,和官军再度决战。
  所以打黄县的吴安邦和刘良佐被叛军大军迎头痛击,吃了个败仗,差点全军覆没。
  丁毅的兵马被安排与主力同行,他顿时觉的安全了。
  高起潜说完后,朱大典又说了。
  他大概的意思是,昨天已经接到各位总兵参将的捷报,但是,你们,能不能含蓄点。
  个个都说大胜,你杀了五千,他斩了三千,各路军将统计斩首数目报上来,已经达到十万。
  十万叛军都被你们杀光了,那还有叛军?
  一众总兵听完,一个个脸不红心不跳,都乐呵呵的在笑。
  朱大典显然很生气,这些军将打起硬仗来都相互推让,报功的时候,一个个比一个厉害。
  当天沙河大战,官军先败,很多总兵都想跑了,还是靳国臣,祖宽等人比较勇猛,祖宽带五百骑拼命冲上,终于一战翻盘。
  终究还是要辽东精锐才行,朱大典当时心中就在想,其余的兵马,皆无用。
  接着突然有声音响起:“旅顺营丁毅可在?”
  丁毅正在观察各路总兵和大将们呢,突然听到叫自己名字,赶紧出列:“末将在。”
  朱大典上下打量了丁毅几眼,表情也不好看:“你上报斩首两百多级,损失兵马上千?”
  四周哗然,很多总兵参将纷纷看向他。
  这家伙这么老实?吴三桂不可思议,以为丁毅老实上报,没有水份。
  丁毅的表情马上痛苦起来,惨希希道:“朱大人,我原本想,叛军被朱大人和高监护痛击之下,必然崩溃,他们想逃往登州只有三条路。”
  “我就带兵守在程郭镇喽。”
  “不料突然出现四五千骑兵。”
  “我部全是步兵,那经的起骑兵一个冲锋。”
  “顿时人仰马翻,损失惨重。”
  “还好俺旅顺兵马敢战凶猛,拼死挡住,也算小有斩获。”
  “咱们也才四千人呐,这战只损一千,也算侥幸。”
  朱大典和高起潜,听到丁毅说,叛军被他们痛击之下,必然崩溃,心中同时暗暗一笑。
  这小子打仗不行,挺会说话的。
  陛下还说大明只有旅顺兵能打,看来也不外如此。
  不过想想,他以四千步兵对四千骑兵,没有崩溃也不容易。
  高起潜马上道:“你以步挡骑,能不崩溃,也算兵练的不错。”
  “多谢高监护。”丁毅感激的看向高起潜,目光深深,满是结交之意。
  高起潜隔空一看,似乎心领神会,向他微笑点头。


第298章 丁毅是俺亲兄弟啊
  朱大典原本看各路总兵比较骄燥,很难控制,有意找人立立威,一看丁毅比较知趣,又会说话,而且以步对骑,能打成这样,也不能太苛刻,关键是,朱大典感觉到高起潜好像和丁毅看对眼了。
  朱大典没再追问丁毅,斥令大伙重新填报大捷文书,不要太水了。
  众将纷纷喃喃着,一个说兵马粮草不够,又有人说伤兵无处安放,还有人叫火药太少,炮不能用。
  总之都在叫苦。
  祖宽不动声色站在人群里,偷偷打量丁毅。
  尼娘的,这家伙明明大胜,截下三千匹马,一字未报。
  还说伤亡一千人?
  祖宽当时也走进丁毅大营里,那里看到伤亡一千的惨状了?
  丁毅的兵马都笑嘻嘻的,隔空都能感受到大胜的气息。
  这个人,真是有意思?
  明军的习惯,斩了一个敌人,最少要报十个,丁毅偏偏与别人不同。
  会议最后,关宁总兵金国奇又说了几句,然后大伙散会,各自准备。
  徐敷奏马上低头和丁毅说,他约了吴襄等辽东将领晚上喝酒吃饭,让丁毅一起。
  丁毅想了想,当然点头,不过他马上拉住徐敷奏走到角落里:“一会再走。”
  “干嘛?”徐奇怪道。
  “一起去拜见下高起潜。”丁毅低声道。
  “拜那阉人?”徐敷奏不爽道。
  “徐大哥。”丁毅也不满道:“我把你当大哥才约你的。”
  “朱大典金国奇这两人加起来说十句,也不如高起潜在陛下面说前一句话。”
  “你别看他是阉人,他能在陛下面前说到话。”
  “和他搞好关系,就算这仗打败了,也追究不了咱们两人。”
  徐敷奏一听,马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很快,他重重拍拍丁毅:“丁兄弟,俺误会你了,走。”
  他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之色,丁毅这是真把他当兄弟才叫上他,不然丁毅完全可以自己单独前去。
  两人走到一半,徐敷奏一拍大腿,满脸为难:“俺没带银票。”
  他是出来打仗的,那会带多少银票。
  丁毅瞪着他:“这话说的,俺们兄弟之间,要分的这么清?放心,我有。”
  徐敷奏更感动了。
  军中见面,都在叫兄弟,他和吴襄祖大弼他们也称兄弟,但只有丁毅,才是真兄弟呐。
  两人出府后,徐敷奏很快更佩服丁毅。
  丁毅一个亲兵马上跑了过来,向前指了指。
  丁毅赶紧拉着徐敷奏往前跑。
  前面一队兵马围在一顶桥子四周,那高起潜刚刚离开知府衙门,正往桥子里去。
  “高监护。”丁毅连忙轻喝,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