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有德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袁贵,足足数秒钟后,破口大骂:“尼娘的。”
  “大哥大哥。”远处有人听到声音,耿仲明带着一波人走过。
  他们听到孔有德大叫,还以为出了事。
  孔有德大惊,回过神来。
  “你们干什么?滚远点,滚远点,听到没有。”孔有德怒道。
  众人扰扰头,很快又纷纷退出去。
  孔有德走前几步,又叫:“离远点,远点。”
  众人又退。
  孔有德又惊又怒又不敢相信,他转过身,死死盯着袁贵,低声道:“你是丁毅的人,他在这里?”
  “丁大人知道朝庭早晚要把将军逼降,特命小人在将军身边候着。”袁贵笑道:“丁大人还说,朝庭虽然不公,但丁大人有恩于将军,将军,一定会肯见他一面的。”
  “尼娘的,信不信我叫人砍了你,送于后金。”孔有德怒吼。
  袁贵也不怕,笑眯眯看着他。
  孔有德瞪着他看了几眼,心中长叹,不知什么滋味。
  丁毅敢招降我?孔有德肯定不相信,丁毅没那胆子,这种事瞒不过朝庭。
  而且丁毅想招,他也不可能降。
  他是佩服丁毅,但永远不可能降于丁毅。
  毛帅之死,历历在目,孔有德与丁毅永远不可能走在一块。
  他不停提醒自己,不要去见他,不要去见他。
  但他,真的很佩服丁毅。
  他很想问问,你怎么就敢到这边来见我?不怕我把抓你送于后金?
  他更佩服这个袁贵,居然不怕死,到他面前劝说。
  他站在原地沉思了好久,不停的回头看向皮岛方向,大明方向。
  众军休息过后,大伙继续行军,走了十里后,因为推着炮前行太难,孔有德示意再休息。
  休息之间,孔有德悄悄跟着袁贵,往镇江西南方向而去。
  两人小跑了有五百多米,袁贵指了指远处一棵大树,上面绑着一块小小的黑巾。
  此处距离镇江西南不到五里。
  孔有德接着走过一个山坡,穿过一片小树林,迎面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背负着双手,自信满满的在等着他。
  不是丁毅是谁。
  此时东北侧的五里外,后金军大股兵马也在等孔有德。
  丁毅与他私下在这见面,连孔有德都觉的很剌激。
  “丁毅,你………你居然真来了?”孔有德不可置信,心中其实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谓富贵险中求,而且我觉的,天大的事情,也没有我能见孔大哥一面,更重要。”丁毅向前重重一拜,痛心道:“孔大哥,你受委屈了。”
  听到这句话,孔有德明知道丁毅是演戏,仍然觉的鼻子一酸,豆大的眼珠差点滚了出来,大明上下,只有丁毅懂俺。
  “尼娘的,为什么你要杀毛帅。”孔有德骂道,丁毅若不是跟着袁杀毛,咱们,是能成为兄弟的。
  丁毅并没有跟着他的话题谈下去,这话题,只会拉开双方的距离。
  丁毅挥挥手,袁贵赶紧往后面退。
  场中顿时只有两人。
  “孔大哥,给我两分钟。”丁毅缓缓说着,声音极为沉重和温和。
  孔有德摇头:“你要劝我就不必了,我意已决。”
  他在送信给皇太极之前,丁毅要这么见他,可能他会考虑,眼下,他已经退无可退。
  丁毅却是开始了表演。
  他缓缓道:“俺知道,俺什么都知道,你别看俺在旅顺不管事,但所有的事,俺都看在眼里。朝庭不公,大明负你,这是俺们都知道的事实。”
  孔有德再次听到朝庭不公,大明负你这几个字时,情不自禁的又动容了。
  全大明的明将都想我死,只有丁毅最了解我。
  “登州兵乱,也不是你的问题,李九成用尽了你买马的银子,又杀大户,逼的你走投无路,这才起兵。”
  “丁兄弟……”孔有德听到这话,几乎泪奔,终于叫了声丁兄弟。
  天下人都知道他反,但没有问他为什么反。
  只有丁毅,最了解俺。
  “我知道你是一心想打鞑子的,可走投无路,绝望之下,没办法才决定降金。”
  “朝庭负你太多,大明上下贪腐败乱,文臣什么也不懂,武将没一个敢打的。”
  “东江兵里,诸位大哥最能打,却受这样的委屈,我丁毅看在眼里,也为诸位不甘,不服。”
  “但世道就是如此,君王下棋,咱们都是棋盘的棋子。”
  “他们若想弃棋,咱们随时像袁督师,毛帅般的被人随意的杀死。”
  “所以,你降后金,我不劝你。”
  “但是………”
  随着丁毅的话,孔有德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他已经从丁毅话里,听到了截然不同的意思。
  “无论如何,咱们都是明人呐,孔大哥,我希望你给我几年时间。”
  “若有一日………”丁毅的表情也严肃起来,脸上变的更有威严:“我提兵百万,席卷天下。”
  “孔大哥,你可要在背后,帮我捅皇太极一刀才好。”
  嘶,孔有德脸色大变,几乎惊叫出声。
  他呆呆的看着丁毅,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他以为自己投降后金已经惊世骇俗,没想到丁毅说出这样惊天动地的话。
  他现在终于明白,自己和丁毅的差距在那里了。
  他眼下为了活命,如丧家之犬东奔西逃,只为找个能栖身的地方。
  而丁毅,已经想着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巅覆天下的大事。
  但见丁毅又缓缓道:“或若有一天,我被皇太极阵斩于马前,孔大哥就当咱两从来没见过面。”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断头,孔大哥看准输赢再下注,万无一失,百利而无一害,孔大哥,我这样说,你可听的懂?”


第321章 灾民如流
  五月三日,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后金兵接应孔有德五千兵马,孔部被要求剃发,正式投降后金。
  皇太极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以他为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军’给予特殊待遇。
  原历史上,后金接着就在孔有德的带领下攻旅顺。
  但现在他们不敢打旅顺,转打镇江。
  丁毅的兵马立刻撤退,把镇江又还给了后金。
  至此,双方的战线,西边维持在盖州和复州一线,东侧在镇江以南,大伙都很有默契,不再动兵。
  ……………
  1632年春,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兵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新赴庆阳,指挥会战,与总兵曹文诏,贺虎臣一起围剿,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参重,首领可天飞被斩杀,部将白广恩投降,曹文诏又剿贼于耀州锥子山,独行狼投降后,洪承畴命令杀了四百多人,其余的皆遣散。
  但很快,那些遣散的无处可去,也无生活来源,继续聚集起来,进入1633年后,开始到处穿插,主要在川陕之间流动,而川陕地区大量的百姓往河南等地跑。
  但他们跑到河南后又发现,河南也有挺乱的,张献忠这时虽然没什么名气,他跟着流民大军,沿着山西,河南,安徽,四川到处窜,流民所到之处如同蝗虫,老百姓们要么被裹挟,要么被杀死,不肯跟着流民的老百姓想活命只能继续往东跑。
  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
  山东兖州府单县的官道上。
  二十多个捕快衙役和二十多人青壮男女,正在路边搭棚,路的两边有一排十几个大锅正在煮粥。
  这边就是丁毅的宣传司和后勤司还有情报司三司一起合作的灾民引流。
  丁毅手下各司难得一起办事,今天杜如海也亲自到了现场。
  前段时间,经过情报司前期的查探,河南那边从商丘,虞城过来入境的灾民最多。
  杜如海边打算在这边办一个最大的引流聚集点,必竟这边是大部份灾民进来的第一个着脚点。
  要知道眼下大明到处混乱,各地官府对灾民的态度都不一样。
  在丁毅和朱大典说这件事前,山东各府各县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像东昌府曹州那边,也邻近河南,他们官府直接派衙役兵丁守在边境,不准灾民过来。
  另有冠县那边,有山西灾民经过大名府后,又入山东,冠县当地有富绅烧粥赈灾,但规模不大,一渡引起灾民哄抢,加上没有官府维持,差点又变动乱。
  丁毅和朱大典说好之后,派出上千人手往山东各府各县。
  杜如海带着三十多人来到单县。
  到了之后先给单县县令送上二百两银子,县令自然大喜。
  加上原本有山东巡抚朱大典之令喻,要求各地配合登州粮商秦某(秦楠父亲的名义),赈济灾民,这么可以刷功绩,又有银子拿的钱,单县县令自然大力配合。
  杜如海接着以每人每月一两银,聘请当地捕快衙役和兵丁帮忙维持次序,再以每月五钱银,请当地成年壮实男子帮忙,很快聚集一批百人队伍。
  他们就地买粮,路边搭棚(防止下雨),开锅煮粥,更选在高山处竖起大旗,上写救济灾民,官府煮粥几个大字,边上再竖一旗,画煮粥和饭碗。
  这使的很多灾民,只要一进山东境内,没走几百米就能看到几面大旗。
  同时杜如海派出二十个从旅顺来的自己人,直接越过省界进入河南,要求不要深入太远,注意避开农民军,但凡见到灾民,或进入县府镇里,都要宣传一下,从单县进入山东,有山东登州粮商赈济灾民,大伙有口粥喝。
  随着丁毅的人马四处摆摊,山东与京城,河南,安徽等交界的地方,到处都是丁毅的煮粥队。
  为了把这件事当成长远的事情来干,杜如海后继又从各地征集工匠,就在各粥点附近建简易房屋,给煮粥队的人长住。
  开始前面几个月的灾民人流还是比较少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边名声也越来越响,还有来往山东和河南,安徽等各地商人会去宣传。
  半年之后,随着农民军四处折腾,这些路上的的灾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即便是农民军低谷之时,也会有百姓沿着这些路,往登莱寻去。
  没多久情报司又给杜如海出了个注意,有来往的商人,可以托他们宣传,如果商人们经过,带来灾民,可酌量给少量银两,商人即是行善,又有银来,自然更愿意宣传,甚至指引着灾民往这边赶。
  为保证灾民们尽量赶向登莱,所有灾民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都会接受宣传,旅顺的人告诉他们,去年登莱兵乱,大量百姓不在了,当地到处都是空着的粮田和房屋,越早过去,越有机会得到房子和田。
  很多灾民不敢相信,有人问,不要钱吗?
  旅顺的人道,有空着的房屋都不要钱,如果房屋满了,会有人组织自己建,不出工钱,但保证吃饱,也不收钱。
  至于田地,分田之后,只需交租就行,具体交多了,你们到了才知道,但相信我,登莱那边供吃,至少不会饿死你们。
  经过第一道的宣传,大量的灾民会沿着指定路线往登莱去。
  此时旅顺基本在隔着二三十里间,再设另一个粥铺,一路连续,穿过整个山东,指引灾民来到登莱。
  很快杜如海发现,人手远远不够,当地请的人必竟没有自己人好用,又从登州旅顺调派了一千人过去。
  半年不到,山东境内到处都是丁毅的人马和据点,丁毅的银子哗啦啦的流出去,他在登莱好不容易捞了一大把,但在这边干下去,基本每月要用到一万以上,灾民多的时候,甚至一月要用到两万以上,花费巨大。
  若没有抄家这件事,丁毅都玩不起来这种推广引流。
  这么大的血本下去,带来的就是大量的人口,并且在这样的宣传下,很多原本没有受到兵灾的河南,山西百姓,都拖家带口往登莱跑。


第322章 分田
  5月8日,丁毅到登州金山左所。
  同行有杜如海,阮思青(代替路超挂金山左所千户),王卫忠,袁贵(情报司成员,因立功被调回登州任副千户。)
  他到了登州后,一是要求尽快重新开展盐业,必竟以前这块,每月可以为旅顺提供一两万的利润,这两年国内战事不断,盐价也节节上升,利润必将更高。
  登州之乱打了这么久,丁毅也损失了十几万利润。
  现在又有朱大典支持,济南,青州这块大蛋糕,也能分一份,估计全铺开后,每月最少能赚三到四万两,这样可以支持丁毅引流灾民的支出。
  第二是加快囤田建堡,并收拢各地跑来的流民。
  此时因为农民军波及范围不大,朝庭剿的用力,流民还是比较少,但陆陆继继已经往山东这边来了。
  而且登州之乱,死伤数十万,官方也想往这边迁人。
  杜如海眼下手中有一万五千左右降兵,皆是青壮大汉多,按丁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