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澡堂,还要多建几个啊。
  众人走到时,排队的人纷纷大叫。
  “丁大人,赵营正,张营正。”
  “向营正。”
  “大伙好,兄弟们好。”这边排队的人什么都有,有工匠,有普通兵士,也有中层军官。
  很多人都带着子女家属来。
  看到丁毅来了,前面的人纷纷后退,要把位置让出来。
  丁毅有点不好意思插队。
  但澡堂里已经有人跑出来:“丁大人,里面请。”
  丁毅也不装了,向大伙挥挥手,带着几个营正插了个队。
  澡堂负责人叫徐为民,儿子是个千总,以前徐大堡出来的老兵。
  他陪着丁毅等人往里走,一进去就感觉到暖和不少。
  这边的设计也是丁毅搞定的,建造之初就在下面挖空,浴池就建在地面以下,然后在浴池下面烧热水,客人则在一二楼,其中一楼距离浴池较近,更加暖和。
  冬天时,一楼每客五十文,二楼每客三十文。
  包厢则翻倍。
  丁毅一边走一边问:“今年冬季生意不错啊,这边有多少位置,每天营业额多少?”
  徐为民小声的道:“一二楼共有二百四十个大堂位,二十六个包厢,每天都满客,最少50两以上。”
  “外面很多人排队啊,这怎么弄?”丁毅又问。
  “咱们现在有要求,每人最多半个时辰。”
  “这样不合理啊。”丁毅长叹。
  徐为民低头不敢说话了。
  几人进了包厢,很快有小娘过来,泡茶,零食。
  因为里面比较热,小娘们都穿着轻薄的衣杉,身材玲珑有致。
  唔,向怀来,毛信两人已经瞪圆了眼珠。
  赵大山向来喜欢壮实的,倒没什么反应。
  张经常来,看过很多次,哈哈大笑:“瞧你两那德性,想吃了她们啊。”
  毛信马上变的一本正经:“倒是挺漂亮的。”
  向怀来脸红红的,也不敢多看了。
  这边的小娘们只能看,又不能动,大伙也心知杜明,但别说,就这么看看,也挺养眼的。
  就这样洗个澡,让小娘端个茶水,吃点零食,就要收一钱银子。
  真是挺贵的啊。
  不过大伙真是服了丁大人,这么赚钱的法子,都能想出来。
  很快众人一起进了澡堂,里面人满为患,好在丁毅在建之前已经想到会受欢迎,所以池子比较大,且有三个。
  两百多人挤在三个池子里泡,大伙三五成群,有的在谈战事,打日本,打后金,有的在谈婆娘,也有在谈其他的,好不热闹。
  看到丁毅进来,大伙都下意识站起来,丁大人,丁大人叫个不停。
  丁毅呵呵笑着,挥手示意,现在不是在军中,大伙随意,随意啊。
  很快现场恢复和平时一样,大伙各聊各聊的,有些普通兵士,没近距离见过丁毅,还会问,这就是丁大人啊,好年轻啊。
  居然和咱们一起泡澡?
  丁大人平易近人,虽然来的少,但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兵和长官们会说道。
  丁毅几人在角落里泡着,交流谈心。
  赵大山提义今年再盖几个,不够用了,特别这边冬天很冷,大伙都愿意出来泡澡堂,然后聊聊天。
  一可以放松精神,二是兄弟朋友间交流感情,三是比家里呆着舒服。
  现在限时半个时辰,肯定大伙不满意啊。
  丁毅点头称是,这澡堂能回收好多军饷,当然要多盖。
  目前旅顺这边有两个,双岛一个,旅顺口一个,丁毅考虑在双岛再盖两个,旅顺这边要再盖三个。
  后年看情况再多盖几个。
  “最好分开,军官和军官,工匠和工匠,其他老百姓和老百姓。”张经沉声道:“大伙在一起,谈军事,谈工事,不方便给老百姓听到。”
  丁毅也觉的有道理,而且给军人和工匠的可以偏宜点,让百姓们更加迫切的加入到军人和工匠当中。
  聊了没一会,张经提到一个问题,旅顺和皮岛这边的马不怎么够了,能不能找个地方养马?
  丁毅从到旅顺的第一天就开始练骑兵,从开始的两三百骑,发展到现在,张经手下就有三千骑兵。
  打日本的时候,带了一千过去,小试牛刀,打的还不错。
  他的马都是靠抢抢来的,和后金打,打孔有德,几次大仗,抢到几千匹马。
  最早的马都跟了他们三四年,这么多年以来,有的马老了,有的马死了,有的马训练受伤,每年都有马退出部队。
  加上他的车队也要马,所以这马是越来越不够用。
  张经的意思,最好能自己养马,不要每次指望打败敌人再抢马。
  丁毅当然也想自己养马,他手下的百姓什么人才都有,会养马的也有一大堆,但关键没有合适的地方啊。
  …………
  崇祯七年(1634)3月,皇太极在盛京城郊阅兵,参加的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汉兵一旗,共十一旗,好好展示了他的兵威。
  3月,有海外消息传到北京,有明人攻打日本国,有人说是海盗刘香,也有人说是明军水师。
  但在去年10月,刘香正与明军水师及郑芝龙大战于料罗湾。
  因此,朝中都认为是明军水师。
  这消息可不得了,那家水师敢擅自出海,不远千里去打日本国?
  我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的面子不要了?
  很快朝中有人弹劾东江镇副将丁毅,无目王法,擅动兵戈,越洋千里攻伐大明属国。(他们还自以为日本是大明属国,仰慕天朝上邦。)


第371章 骆养性的悲凉
  崇祯大怒,下旨彻查。
  登莱巡抚刘元和当地锦衣卫很快联合答复,无中生有的事,东江水师积弱多年,当年打孔有德都费劲,那能越洋千里去日本国?
  东江水师战船不到三四十艘,且都是多年失修的旧船,只能近海巡战,越千里伐敌国?怕不是天书吧。
  朝中议论纷纷,好像很有道理,当年孔有德兵乱,山东各地水师围剿孔有德,都没留下孔有德,你还能千里跑去打日本?
  崇祯当时头很大,沉默不语。
  事后,崇祯单独密召骆养性。
  一见面,崇祯就破口大骂,从孔有德兵乱到现在,让你安排人手去旅顺,去皮岛,这都一年多了,你在干什么?
  骆养性赶紧趴伏在地,痛哭道:“臣有罪,臣尽力了呐。”
  他接着哭道,眼下锦衣卫有十二人在旅顺和皮岛,暂未发现丁毅有什么不对。
  崇祯听到这话很是意外,他抬头深深看了眼骆养性。
  以前骆养性最喜欢说丁毅坏话,自从温体仁死后,骆养性好像收敛了很多,态度截然不同,这次他下旨彻查出兵日本国之事,锦衣卫和刘元同时上书说无中生有。
  崇祯生气归生气,但还是得重用骆养性,满朝文武,也就骆最听他的话。
  他稍微平复了回心情,重新又问:“举兵打日本国的,到底是谁?”
  骆养性趴在地上,几乎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当是后金。”
  “。。”崇祯瞪着眼睛,一脸不敢相信。
  “定是孔有德那斯,带原东江水师去攻打日本,以明军名义,挑拔日本与我朝之间的关系,后金鞑子阴险狡诈,不得不防。”
  崇祯沉默了片刻,也没说什么,很快挥挥手,示意骆养性离开。
  骆养性满头大汗离开皇宫,走出宫门时,长长舒了口气,心里百般滋味。
  他当然巴不得崇祯立马斩了丁毅才好,但眼下,实在不是机会。
  以他对崇祯的了解,那怕自己告诉崇祯,打日本的就是丁毅,崇祯也不敢召丁毅进京问质,更不敢派人去抓。
  丁毅现在和祖大寿一样,已经成为一方兵头,只要他不进京,崇祯皇帝,大明皇朝完全拿他没办法,还得迁就他。
  崇祯想必也知道这个问题,他也怕想派御史去查,又怕真查到是丁毅干的,患得患失,很是为难。
  袁崇焕死后,祖大寿立刻就跑了,之后崇祯三番两次宣他入京,他就是不来,朝廷和崇祯的颜面,已经全无。
  这要和丁毅再捅翻了脸,是宣他入京好,还是不宣的好?是下旨问罪好,还是当不知道好?
  宣了他,不入京又如何是好?
  崇祯是个要面子的人,所以在这事情上,他宁愿有人来催眠自己,这不是丁毅干的。
  下面的人都不懂崇祯心意,有人说不是,有人非要说是。
  所以崇祯只能找来骆养性。
  骆养性当然知道崇祯是什么意思,果断说不是。
  立马就帮崇祯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骆养性今天肯这样说,除了帮崇祯解决问题之外,也有其他重要的原因。
  去年8月,有海阳所总旗(陈济民手下)来京城,密报陈济民在海阳所被架空,下面的兵士俱不听他的命令。
  这总旗上报完后,就回到旅店,当时这事报的是兵部,因为下面的卫所也是归兵部管。
  兵部得到消息后,也没表态,毕竟这种事在明末很多地方都存在。
  各地卫所都有老牌的实力千户百户,往往新调的都不待见。
  而登莱又是营兵转驻,朝廷调了丁毅的人,丁毅的人架空朝廷的人也是正常。
  兵部正想着怎么安抚海阳所的卫所兵呢。
  突然那总旗被人杀死在旅店,从现场来看,好像是劫财杀人。
  骆养性第一时间就觉的这事没这么简单。
  但这时京城又发生了大事,大伙很快遗忘了这总旗的死。
  那就是8月份的鸡蛋案。
  鸡蛋案死了当朝首辅,骆养性忙的鸡飞狗跳,这件事当时就没空管了。
  等鸡蛋案过去之后。
  他才决定派锦衣卫百户肖荣去海阳所调查。
  到去年11月底,肖荣从山东逃回京城,第一时间向骆养性汇报。
  海阳所朝廷核兵两百六,丁毅在那练了一千多人,且私自分田,囤田养兵。
  骆养性当时听了很郁闷,这事有点不好说。
  因为丁毅部下,是以囤田养民的名义,道理和法理上都是说的通的。
  登莱兵乱,十室九空,朝廷也在往登莱移民,鼓励当地人囤田居留。
  骆养性思来想去,便打算招来肖荣再问问,丁毅那边有打造兵器吗?如果能抓到私造兵器的实证,这事就好办了。
  结果他的人刚去旅店,发现那百户已经被人杀死在家里,听到消息时,骆养性当时很生气。
  但等到他在现场看过之后,嘶,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差点魂飞天外。
  因为这肖百户死亡的样子,和温体仁一模一样。
  丁毅这狗东西无法无天了?
  骆养性当初在街头被人暗杀,差点死了,就已经知道丁毅无法无天。
  但在看到肖荣被杀之后,更加感觉到丁毅的无法无天。
  此时他已经肯定,温体仁就是丁毅杀的。
  陈济民手下总旗也是丁毅杀的。
  肖荣也是丁毅杀的。
  并且丁毅摆明着告诉他,这些人都是我杀你,你骆养性也小心点。
  骆养性天天进出带十几二十几个人,但今天知道温体仁都是丁毅杀的,终于害怕了。
  这家伙是疯子啊。
  所以这次崇祯再问骆养性时,骆养性居然不敢再说丁毅坏话。
  从皇宫出来,骆养性看到门外站着一队锦衣卫,足足有二十个。
  温和肖死后,骆养性出门带的人越来越多。
  守卫皇宫的禁卫们看着骆养性的目光都很奇怪,骆养性脸皮也厚,深深一个呼吸,挥手道:“走。”
  招呼众人跟着他往回走。
  众锦衣卫纷纷跟上,把他团团包围,路上不时遇到熟人,官员,有人向他打招呼,也有人鄙视的看向他。
  他神色自若,昂首挺胸,走着走着,突然心中悲凉起来。


第372章 狼狈为奸
  大明朝历史上,何时出过丁毅这么嚣张跋扈,又如此胆大,连首辅也敢杀的人。
  这在大明朝崇祯之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骆养性自己知道温体仁是丁杀的,却也不敢向崇祯报告。
  因为现在连他也得承认,眼下只要手中有兵,只要不公开造反,朝廷拿这些统兵大将一点办法也没有。
  祖大寿数次御召不听唤,换在崇祯之前,就是抗旨的灭门大罪。
  孔有德登莱兵乱,杀知府杀总兵,朝廷还是准备招安,要不是孔最后做的太绝,连招安巡抚也杀了,现在说不定转身变成大明朝的总兵。
  至于这几年陕西河南等地剿灭农民军的战斗中,朝廷不知杀了多少个总兵参将,但凡兵败没有兵的总兵大将,一个个全被下令诛杀。
  而那些屡战屡败,多次出卖队友,阵前逃跑,但只要手中还有兵将的,如左良玉,吴襄等人,都还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没错了,这世道就是这样,只要丁毅手中一天有兵,就算崇祯知道温体仁是他杀的,也不敢动他。
  骆养性经过温体仁和肖荣的事,似乎明白了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