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78章 不给我就抢
  晚上8点多,原留守府中。
  丁毅和沈世魁,沈志祥、张经、许尔显等刚刚一起吃完饭在这里。
  身前站着张绅和金庆征,李敏求。
  阮思青做为懂朝鲜语的,也在边上。
  金庆征红着脸大声斥问,我们与大明世代修好,奉为父国,为何要派兵攻打咱们?
  阮思青翻译后,丁毅马上厉声道:“你们在鸭绿江,偷偷接孔有德过河,投降后金,真以为我们不知道?”
  “要不然朝廷会停你们三千斤的硝石和硫磺。”
  金庆征三人面面相觑。
  张绅不服:“咱们与后金订了盟约,这也正常,咱们每年还不是送粮米你们皮岛,只到最近方才停下。”
  沈世魁又道:“崇祯以前不说,元年,你们送了十万石。”
  “崇祯二年是六万石。”
  “崇祯三年是两万石。”
  “去年是一万石。”
  们给我们的粮米越来越少,悄悄卖给后金的却越来越多,如何说法?
  你们怎么不说天启年间,咱们几十万几十万的提个供?金庆征和李敏求立马大声和沈世魁争论着,大概是收成不好,国内也到处饥荒。
  现场一会汉语一会斯密迷,丁毅听的头大,猛的重重一拍桌子:“别吵了。”
  四周顿时一片安静。
  丁毅厉声道:“当年两国相好,你们举国三分之一的粮粖支持我们东江,咱们如一家人般亲密。”
  “然后金坐大,屡战屡胜,你们见势不妙,就开始阳奉阴违,还与后金结兄弟之盟,每年岁币交易,更暗助孔有德投降后金。”(当年明军海上追击孔有德时朝鲜曾助明军,等孔有德想投降后金时,又助孔有德,左右摇晃,两边讨好。)
  丁毅说到这里,神色又严肃了很多:“大明朝打不过后金,不怪你们,换成是我,良禽择木而栖,当然也要投靠后金。”
  三人又是面面相觑,不知道丁毅说这些几个意思。
  “但现在你们搞清楚,是我丁毅来朝鲜,和大明朝无关。”
  “别老拿以前的事来说。”
  “你们能和后金结盟,交岁币,我自然就能来抢粮,只要你们拿出五十万石粮,并保证以后每年给我们皮岛三十万石,我们马上退兵。”
  “不然的话,以后三天两头来打江华岛,咱们有水师,比后金来这可方便多了。”
  丁毅的一番话让现场朝鲜诸人都目瞪口呆。
  李敏求更是不敢相信,这是天朝上国大明军将能说出的话。
  这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连皇太极也不如啊。
  后金两次打朝鲜,都还找个理由,师出有名。
  你丁毅连脸都不要了,就直接说过来为了抢粮?
  朝鲜众人俱在心里狠狠鄙视了丁毅一番。
  太没素质了。
  金庆征率先反应过来,眼珠一转:“原来是为了粮食,何必大动兵戈,此事,得禀报我王,还请丁将军稍候。”
  随后看了眼李敏求:“求丁将军,放李副使回汉城,面见我王。”
  “恩,我修书一封,你带回去。”丁毅说罢,由他口述,阮思青修书,交于李敏求。
  两天后,皮岛的第二波兵马来到江华岛,水师回程时,先运走江华岛粮米十万石。
  金庆征等朝鲜官将们气的天天在岛上对着大明方向大骂,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有如强盗之明人。
  也就在同时,朝鲜国王李倧拿到了丁毅写的他的信,更得知江华岛被明人攻破,还是皮岛兵马。
  朝中文武大臣纷纷破口大骂,骂明人无情无义,当年举国三分之一支援皮岛,没想到如今皮岛翻脸不认人。
  李倧则不言语,独自看着信。
  等群臣散会后,只是召来金尚宪,洪翼汉等部份朝臣,传阅丁毅的信。
  金尚宪,洪翼汉这些人,都是朝鲜的主战派,也是向明派,以后后金入侵,这些人都主张打的。
  丁毅在朝鲜情报司的人员,把朝鲜朝廷中向着明朝的,和向着后金的都打听的清清楚楚。
  所以特别在信中提醒李倧,若要召群臣商量,与这些个向着明朝的大臣们商量。
  李倧本人其实也是向着明朝的,原历史上,朝鲜在丁卯之役后第二年,皇太极要求朝鲜出船打东江镇,李倧严词拒绝了,还说明朝好像是他们的父国,那有儿子帮别人打父亲的,更不能借船。
  后来皇太极立国建大清,要朝鲜出劝进书,李倧又没肯,这才惹的后金第二次征朝鲜。
  此时在场群臣都在观信。
  上面第一句就是:“东江镇与朝鲜,一衣带水,唇亡齿寒,尤如亲兄弟啊。”
  有人立马看了大怒,亲兄弟你还占我江华岛?
  但看着看着,大伙都生不了气了。
  丁毅信中也就把自己的经历说一遍,徐大堡打后金,旅顺打金州,金州守卫战,两夺复州,打盖州。
  全是与后金一场场的硬仗。
  眼下已经夺回复州和金州,拓地数十里。
  我丁毅,是敢和后金,也是能和后金打的明将。
  咱们两家又隔江相望,一衣带水。
  如果能相互帮忙,你给粮我出兵,保证打的后金不敢过鸭绿江。
  以前那毛文龙,有点出工不出力,当年后金胖揍你们时,没发挥作用。
  但是你相信俺,俺和你说句心里话,只要你给粮,以后后金敢来,俺保证帮你胖揍他。
  丁毅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朝鲜以后供粮,供工匠,我丁毅帮你守朝鲜。
  大明朝答应你们每年三千年硝石和三千斤硫磺,我每年各给你们五千斤。
  后金只要来攻,你们守好汉城,其他的,交给我。
  但是你们若不答应,我自己提精兵三万,自己来拿粮。
  我不怕你们告诉大明皇朝,我敢提兵过来拿粮,就没把这当回事。
  但是你们考虑清楚了,大伙都有共同的敌人,后金建奴。
  诸臣传完丁毅的信,大部份面面相觑。
  有人还不知道明朝最近出了个这么猛的猛将。
  马上就有人问:“明将丁毅,真这么厉害?”
  金尚宪点头:“东江镇眼下已重新占了复州和金州,这是确实,咱们去皮岛的商人,还去金州复州看过。”
  “占了多久?”又有人问。
  “一两年了吧。”金尚宪道:“后金一直没去打回来,据那边的明人说,皇太极屡败于丁毅,可能不敢擅自开战了。”
  “此言当真?”又有人问。
  “丁毅在金州复州都在卖商铺,咱们有商人在那边呢。”金尚宪道。
  群臣默然。
  “诸位怎么看?”李倧这时问:“丁毅要粮,助我们守城,能信吗?”
  “无法无天,他能代表大明朝廷?”有人破口大骂:“其心可诛,目无父国。”
  洪翼汉无语看着这人,心想,咱们现在也是后金与大明两边讨好,那还有父国之说。


第379章 兵临城下,说话才会有道理
  群臣很快变成三种意见。
  一是可以考虑和丁毅合作,因为丁毅的战绩的确强,比毛文龙当年强多了。
  二是认为丁毅是土匪,即然合作,为什么不直接找到汉城,却先打下江华岛,而且他是大明
  朝臣,明显居心不良,应该报大明朝,让大明皇帝治他罪。
  还有一批人居然叫集合全国兵马,夺回江华岛,好好教训丁毅。
  前两派人数差不多,争论不休。
  金尚宪看了会便大怒,突然叫道:“都别吵了,我就问你们一件事,若后金来攻?”
  “是大明朝会派兵来助咱们,还是丁毅会来?”
  众人无语,皆沉默。
  金尚宪又道:“江华岛二十余万石粮米,现在都在丁毅手上,不答应又如何?”
  向大明皇帝报告,指望他治罪丁毅?
  你们在开玩笑,祖大寿临阵逃回辽东,大明皇帝数次征召,都视而不见,皇帝奈他何?
  丁毅只要在东江不走,手握雄兵,谁能治他罪?
  众臣继续无语。
  至于集合全国兵马来攻,打赢了还好,打输了怎么办?
  许久后,有人小声道:“丁毅欺人太堪,为何要先攻江华岛?”
  国主李倧终于长叹开口:“兵临城下,说的话才有道理啊。”
  众人又是无语。
  丁毅好好的派使者来谈,恐怕这些朝臣,第一个想法是先抓起来,然后送到大明京城。
  如今和李倧所说,兵临城下了,他丁毅说什么都有道理啊。
  但战争才是政治的延续。
  朝鲜好歹也算一个国家,后金带兵十万,人口百万,他们也看不起这些野蛮人,最后被攻破江华岛,围住南汉山城,各路援军全被击败后,才投降的。
  群臣在讨论的同时,汉城内外,朝鲜附近各路大军正在集合,准备夺回江华岛,好好教训下丁毅。
  当天并没有说出什么结果,李倧和诸臣的意思,也是先和丁毅打下看看,到底他的兵马有多强。
  若是连我朝鲜的兵马都打不过,你还怎么帮我守朝鲜?
  更何况,丁毅开口要五十万石,以后每年还要三十万石,朝鲜当然不肯。
  散会后,金尚宪回到府上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他悄悄来到书房,就见书房正有人坐在那里喝茶,不是路超是谁。
  “我王意志未定,可能要与你们打一场再看。”金尚宪长叹,用明语道:“我尽力了。”
  路超哈哈大笑:“何必自寻苦吃,损失折将,何苦来哉。”
  金尚宪脸上露出不悦:“谁胜谁负,可也未必。”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你们君臣不能明白?”路超道:“我都知道,后金是曹操,咱们是东吴和蜀国。”
  “只要咱们联手,必能抵挡后金,若彼此相斗,岂不是让后金各个击破。”
  “那你们为何占我江华岛,抢我粮米。”金尚宪怒道。
  “哎”路超长叹,学着丁毅的口气道:“朝鲜那群人啊,视大明为父国。”
  “你要好好的和他们谈,多半不把我们当回事。”
  “所以要和他们谈道理,一定要带着大炮和铁骑去。”
  ……………
  3日上午。
  仁川花水码头,一艘艘东江船停靠在岸。
  东江兵马络绎不绝的从船上下来,然后往东集合。
  此时已正式登陆到朝鲜国土,往东就是广域县,那边可以过汉江,就能前往汉城。
  但丁毅估计,朝鲜兵马会自己过汉江,寻找明军决战。
  他选择的地方就是仁川,以逸待劳。
  此时,经过水师三次运输,丁毅的一万六千兵马都已经到了朝鲜。
  其中江华岛守军是阮思青水师一营1千人,和西劳经水师三千,步营常建刚两千人,共六千人。
  其余各部一万人,现在都在轮流下船集合。
  因为人多还有马,用了两次才从江华岛运到花水码头。
  3日丁毅把战场选在新岭山附近,并根据这山的大小,带了九千步兵。
  新岭山下面左侧是后世的仁川大公园,右侧是爱宝博物馆,眼下两边都是树林,后世也是公园,植被无数。
  丁毅的兵马往半山腰驻扎。
  朝鲜军来攻,需仰攻上山。
  有军将问,为何不与朝鲜野战?
  上次在日本也是守,这次又是守?
  丁毅道,朝鲜人还不如日本人,如果野战,一波打败他们前锋,可能朝鲜就全军撤退逃跑了。
  原历史上后金征伐朝鲜也是,后金围住南汉山城,和打大凌河一样,围点打援,朝鲜兵来一波被打跑一波,后面就干脆不来了。
  后金其实没杀伤多少朝鲜兵。
  丁毅这次打算重创朝鲜,尽快逼朝鲜坐上谈判桌,只有和打日本的招数一样,引他们来攻,然后重创他们的大军。
  若只是小小的打败,朝鲜人一败就跑,没有伤筋动骨,丁毅很快就会陷入漫长的追击战中。
  一旦深陷朝鲜战场,那就完全违背了丁毅打仗的目的。
  他决定再守新岭山,朝鲜人必然会和日本一样,聚集更多的兵马来攻。
  到时一战定鼎,重创朝军,丁毅能在最短时间,结束征朝之战。
  众将听完,俱感觉有道理。
  于是丁毅下令全军每人带了十天口粮,前往新岭山。
  若朝鲜军不来决战,或只围不攻,他们就撤向花水码头和江华岛,引诱朝鲜军来攻。
  这边距离花水码头才十二公里,距离江华岛才十四公里,跑步的话,几小时就到了。
  新岭山高七十多米,山顶有水塘,是个低山长方形形状。
  水塘边还有个小庙,他们兵马上去后,发现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讲汉语。
  丁毅占了他的庙当指挥部,给了老和尚十两银,送他们下山。
  他还是老套路,所部九千步兵守山上,张经带一千骑马在山下,藏于仁川大公园里的森林中。
  因为感觉朝鲜比后金军好打,丁毅也没死命做工事,也怕做完工事,朝鲜军不来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