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听说草原上的部族,一个千人部族就会拥有十万头羊。”丁毅大声道:“咱们这里水草肥美,气候宜人,我需要更多的牛和羊还有猪。”
  蒙古人们面面相觑。
  “你们两千多户,每四户抽一男丁,组成军队。”丁毅又道。
  众蒙古人瞪着眼睛,这里要和谁打仗?岛上没有敌人啊?
  但无人敢出声。
  沈世魁等人也被丁毅的瞬移功夫给目瞪口呆,上一句还在说养羊,下一句变成征兵了?
  “各户多养牛羊,每户养一千只羊以下,税三成,每养一千只羊以上者,税二成。”
  “养牛两头以上,羊两千只以上者,税一成。”
  这边的蒙古人哗然,因为他们要交税。
  很多人听的后悔不止,他们原以为自己也能被丁毅包吃用,还有钱,没想到什么也没有,还要交税,现在狠不能个个都去养马。
  而养马的皆在大笑,丁毅包他们吃住,又免税,人比人气死人啊。
  丁毅这叫‘挑动群众斗群众’,瞬间让两拔蒙古人敌视起来。
  “家中被征到有兵丁者,免税。”丁毅这时又道。
  顿时现场的蒙古人纷纷狠不能直接抽中自己家里男子去当兵。
  朝鲜人在的时候,税还是有点重的,但济州岛又比外面好点,有各种特产代替。
  现在丁毅给他们划清职责,只准他们养牛羊,想用牛羊代税,就必须养更多的牛羊。
  而且丁毅说的很清楚,养的越多,税越低。
  “税以牛羊计吗?”有蒙古人问。
  “当然。”丁毅笑道。
  有人低头算了起来,要是养九百只羊,按三成税,就要给丁毅三百头。
  还能接受。
  很多人默默表示,还能接受。
  丁毅要知道他们的心事,估计要暴走了,原来我税低了?
  朝鲜人和草原上的蒙古人,最少都是五成起的。
  但他不是想压迫蒙古人,而是想鼓励他们养羊,所以税定的有点低。
  养马的不收税,就是想让他们精心认真养出好的战马。
  “我们养多少羊,丁将军都收吗?”又有蒙古人问。
  以前他们养不多,不是草原不够,这边的草原足够了,但是养多了卖不掉啊。
  “当然,有多少我都收。”丁毅道:“牛三两一只,羊三钱一只。”
  这价钱有点欺负人啊,但在济州岛这边,养殖成本低,蒙古人想想,还能勉强接受。
  因为数量上去了,就能赚大钱了。
  “将军。”突哲儿这时举手要发言。
  “你说。”丁毅转头。
  “养羊太多,会影响养马的。”原来这边草原有限,才123万亩。
  好吧,其实已经很大了,但如果加上几十万只羊的话,就有点不够。
  另一股蒙古人马上也有人道:“羊没马那么精细,山边岸边的草也吃,养在家里,用些杂食,也能活。”
  “最多能养多少羊?”丁毅当然优先马。
  突哲儿考虑了下:“十万只。”
  “二十万。”另一边的道。
  两边蒙古人相互瞪了过去,几乎异口同声。
  “十五万吧。”丁毅最后拍板,因为他也要大量的羊,除了自用,还能卖钱。
  这个数目好像大家都接受,两边蒙古人都不出声了。
  朴志炫,张猛和陈海生看的五体投地。
  济州岛最难搞的就是蒙古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原先就是这里的主人,有着天然的骄傲,加上他们精于骑马,善射,是岛上最强的势力。
  丁毅一来先把两波蒙古人搞对立了,而且人口更多的养殖户,丁毅不出一分钱养,还收税。
  当天,丁毅不再说什么,搞定了蒙古人后,就匆匆结束了午餐。
  但朝鲜人和汉人们个个心事重重。
  餐后,张猛和朴志炫同时找到陈海生。
  丁毅找你说什么了?为什么今天没提我们?
  陈海生想了想,缓缓道:“你们知道丁毅是谁吗?”
  两人齐齐摇头,他要不来济州,谁认识他?
  “我常去登州和山东一带跑生意。”
  “结识很多商人,咱们的盐,都是从他手上买来的呢。”
  “什么?”众人不敢相信。
  陈海生当下便说丁毅的过往,从辽东起家,到旅顺发展,先后与后金大战,屡战屡胜,官拜皮岛总兵。
  众人当然知道后金厉害,没想到丁毅居然多次打败后金。
  “但更震惊的事还在后面。”
  “他去年征伐日本,打败了日本幕府,抢去了日本有名的石见银山。”陈海生脸上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以明朝一镇总兵之力,打败了统治日本的幕府将军。”
  “啊”张猛和朴志炫更是齐齐惊叫。
  “今年他又征伐朝鲜,逼李倧求和,割让济州岛。”
  “他拥兵数万,且百战百胜。”
  陈海生说完,张猛和朴志炫久久不能回神。
  这太过传奇了,谁也没想到明朝现在还有这样的人物。
  以一人之力,一镇之兵,先后征服日本和朝鲜两个国家。
  或许说征服不够,但打服是完全可以说的。
  张猛这时明白了:“他抢了济州岛,就是要养战马,种良田,养牛羊,然后训练各多的兵马,最后……”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的道………‘席卷天下’。
  因为一个正常的明朝总兵是不可能做出征伐其他国家的事来的。
  日本和朝鲜还是老朱指定不征之国。
  还有你一个总兵跑到朝鲜抢一个岛,一年养一万匹战马干什么?
  突哲儿要为他养五万匹马,最低一万匹,搞不好还能更多。
  那个总兵能干这事。
  朴志炫这时嘿嘿一笑:“我看陈掌柜,已经和丁将军搭上关系了,有什么好路子,可要关照咱们一下。”
  “那有什么路子。”陈海生一本正经道:“就是全力支持丁将军。”
  “我没什么大心愿,咱们陈家祖宗,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中原故土,看看老家。”陈海生长叹道:“落叶总要归根啊。”
  “俺们张家祖训,也是这样。”张猛一本正经的道。
  朴志炫瞪着他看了下,想了想,突然道:“我记得我们朴家祖宗,好像也是从中原发配过来的,你们看我这汉话,说的如何?”
  “。。”陈海生和张猛。


第400章 济州大后方
  当夜,朴志炫和张猛先后拜见丁毅,所谈内容不知,反正出来时,两人都笑眯眯的,挺高兴。
  次日,朴志炫以大静县县令的身份宣布,岛上所有土地都收归丁将军所有。
  原本拥有田地没走的朝鲜汉人官吏们纷纷惊叫,很多朝鲜和汉人自己种出来的田,也是大怒。
  蒙古人也有很多田,但现在养马的专心养马,不需要种田就有粮,养牛羊的只要养好羊,一样可以卖给丁毅得到大量的钱,可以买粮。
  所以蒙古人的田被没收,居然都没反应。
  朴志炫又道,丁将军租给大伙用,已有良田,以后每亩税四成。
  这下自己种田出来的汉人和朝鲜人们大喜。
  因为以前虽然田地是他们的,但是交税要七成。
  现在丁毅虽然收了他们的田,但只收税四成,足足少了三成。
  反应最激烈的是一些大户,但最大的大户如一千多亩的陈海生和林志炫等都投靠丁毅,自动送上了。
  其余人数不多的大户想反抗也没用,只能表态接受,而且原本他们的田虽然多,可一样要交五成税。
  有人问朴志炫,我们每户能租多少田?
  朴志炫道,按家里成年劳动力(丁毅指定为18岁……45岁)来分,每户每个成年劳动力五亩。
  岛上现在七万多人,差不多三万左右的劳动力,去掉蒙古人后,约有两万四千左右。
  这样就分掉十万亩。
  还有五万多亩,再按每户人口来分。
  等同于平均分配,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田。
  这下岛上等于没有佃户了,也没有大户了,全部平均分配。
  这种平均分配放在后世,肯定不好,因为有很多懒鬼,各种不想干活的人,你把田他给他,也没有用。
  但在这个时代,大部份人都梦想着有田,梦想着种出粮来,人人分到之后,基本个个都会珍惜。
  特别是在朝鲜这个地方,他们等级观念比明朝还严重。
  全国分为五个阶级,宗室,两班,中人,平民,贱民。
  济州岛大部份都是平民和贱民,能分到田的话,他们会非常的珍惜。
  且丁毅税四成,更是比朝鲜国内还低。
  朴志炫又道,丁将军鼓励大伙囤更多的新地。
  从现在开始,每户多囤二十亩,税三点五成。
  多囤五十亩,税三成。
  多囤一百亩及以上,税两成。
  济州岛良田有五十万以上,还有部份丘陵,深耕平整之后,也是能种的。
  之前济州岛人口有限,够吃就好,也没人管。
  现在丁毅鼓励新囤,家中劳动力有多的,定然会去开垦新田。
  有人问,种的粮太多怎么办?你们帮卖吗?
  朴说,丁将军收,每石八钱银。
  这个价不高,但在朝鲜也不低,至少比他们以前余粮卖出去要高。
  又有人问,可用其他物资代替税吗?
  因为朝鲜以前可以用特产代替。
  朴说,当然可以。
  水果,海货皆可以。
  稍候县府会出具体物资和对应的价格,每年一变,提前公示。
  众人觉的还算公平。
  因为以前都是朝鲜官方说多少算多少。
  当然了,现在还是丁毅说多少算多少,但丁毅肯定没朝鲜官方那么黑。
  丁毅还鼓励大家多种水果,多养海货,猎取毛皮等。
  只要每户达到一定的数量,都能减税。
  在丁毅的各种措施和鼓励下,济州岛朝鲜人开始热衷于开垦新田,或多种水果,多捞海货,多打渔等各种。
  接着朴志炫又道,朝鲜和汉人共计六万多人,一万五千户左右,和蒙古人一般,每五户抽一人,需三千人。
  加上蒙古人抽的五百人,共计三千五百人,抽中的家里免税三年,三年后重抽。
  百姓哗然,个个巴不得抽中。
  其中一千人和蒙古人要训练成兵。
  另两千人为建筑大军,专门负责岛上各种新的建筑,包括丁毅所需要扩建的港口,增建的船厂等。
  因为抽中后已经免税,丁毅不发薪水,只提供三餐。
  就这样,大伙纷纷希望能被抽中。
  五月初,丁毅准备回国。
  回国前,召集魏继业,向怀来,朴志炫,张猛,陈海生,另有旅顺过来的钟镇奴,方应想,罗才佑等人议事。
  钟镇奴在旅顺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负责基建,这会专门调来建设济州岛,非常有经验。
  方应想和罗才估等七八个人,都是旅顺这几年自己学校培养的青年人才,方应想等几个人是船匠,罗才佑等几个人是教书先生。
  丁毅看向诸人,沉声道:“成立济州府。”
  “钟镇奴任知府,负责济州府所有政务民事财贸事宜。”
  “济州府下设民事科(囤田种水果打渔等),教育科(培育工匠和老师学生),匠作科(铳炮等维修,这边不造只修)建筑科(各种基建,包括仓库建设)贸易科(商铺浴室戏剧台等各种赚钱事宜)牧科(养马养牛羊。)”
  各科主事,大部份由旅顺来的新人担任,其中贸易科魏继业兼职,陈海生为副,钟镇奴兼职建筑科。
  民事科张猛为副,牧科突哲儿为副。
  每个人封了个官,几个人都很兴奋。
  虽然这官,好像名不正言不顺,但没人觉的奇怪,个个都挺开心的。
  大静县改为腾云县,那边是养马的主要区域,朴志炫继续当县令,但下面的大部份吏员都换成旅顺的人。
  旌义县改为义田县,由魏继义为县令,那边主要种田。
  钟镇奴在旅顺和皮岛都有大搞基建和后勤的经验,魏继义在登州和杜如海前期也配合的很好。
  丁毅调两人要到这边,让他们重点建设济州岛,要把济州岛,建成丁毅一个大后方,新基地。
  丁毅最后道:“这边土地肥沃,特产丰富,你们要替我使劲的种田,养牛羊,种水果,养马,替我源源不断创造价值。”
  “后面,我会陆续往这边提升人力物力支持。”
  丁毅表示后面会从登州移民过来,把流民灾民们迁移一部份到这里,争取让汉人变成最多。
  后继的汉人,先分一部出来,专门种田,再分一部出来专门种水果,再分一部出来专门打渔,再分一部出来专门煮盐等等。
  盐田不需要大,保证自给自足,因为不用卖,这样以后可以不用到外面运盐过来。
  其余的水果也好,水产也好,都要搞大。
  丁毅是把岛上每个职业当成一个工厂来经营,全部都是专业干一件事。
  这样以后,就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