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丁毅到前阵,袁有才也不敢加速,带兵马护着丁毅往前跑。
  一路上到处可见清骑,有的敢反抗,有的直接投降。
  他们交战的地方距离义州不过三十多里,骑兵就是正常跑,半个时辰内也能赶到。
  但袁有才刚刚边追边杀,跑的有点慢。
  而此时,前面的常阿祥等人已经到了义州。
  常阿祥带着五十骑,穿的都是清兵衣服,戴着清兵的帽子,遮住头发。
  众人率先看到义州,只见满山遍野都是清兵溃兵,所有人都在亡命而逃。
  众明兵相视一笑,心里都感觉十分痛快。
  这些人里有很多老兵,以前和后金打仗时,几时见过这种痛快的场面。
  上万清骑,被丁大人打的落花流水,亡命而逃。
  “千总,义州城好像关着的。”有人这时道。
  “无妨,先冲过去看看,这么多败兵,他们会开门的。”常阿祥大手一挥,众骑跟着败兵往义州跑。
  跑着跑着,常阿祥发现不对劲。
  前面突然有人,扑哧,一匹马栽倒在地。
  啊,好多清骑骂了起来,然后很多人开始放慢速度。
  有人甚至看到义州近了,直接跳下马,大步往前跑。
  “尼娘的,建奴也挖坑呢?”
  “丁大人的绝招都被学去了。”
  原来鳌拜在义州城外也学着丁毅在挖坑。
  他挖的坑就和丁毅在南关口前面差不多,大小如巴掌,深二十公分,冲剌的马踩上去就会摔倒。
  但这坑是对付骑兵冲锋的,不知道鳌拜挖在城外几个意思?
  常阿祥也不管,放慢速度,跟着前面的溃兵跑。
  溃兵跑过的地方,肯定没事。
  很快就接近了义州城。
  这时前面的溃兵开始绕弯了,原来前面也挖着大量的坑。
  有清骑还不小心掉自己自己人挖的坑里,引来四周一片怒骂声。
  常阿祥跟着溃兵跑到义州城下,发现义州城外沿着护城河挖了好多坑,工程量不小。
  此时义州城门紧闭,大量的溃兵聚在城下,有人对着城里大骂,让开门。
  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溃兵过来。
  常阿祥等人低着头,藏在人群左侧边上,靠近清骑的每个人脸上都有血渍,不细看还看不出是明人。
  好在这时大伙都没心思在其他方面,所有人都看着城头,都在骂,让开门。
  常阿祥心中大骂,还好鳌拜出来和咱们野战了,这要过攻城,可真不好打。
  皇太极现在学起丁大人,很来劲啊。
  这时城头上有人看了看下面,再看看远处,到处都有败兵进来。
  城头上的是蒙古人布洛勒,他是林丹汗的侄子。
  林丹汗儿子额哲在盛京。
  义州这边现在是他负责蒙古人。
  布洛勒看着下面,大声问:“鳌拜他们呢?”
  下面诸将都在骂叫,全完了,扎库尔,索鲁他们全完了,我军大败,明军就要打过来了。
  快开门呀。
  布洛勒脸色苍白,鳌拜不在,清兵全完了,他还怎么守义州?
  关键他们察哈尔各部几十旗的族人都在义州附近牧守呢。
  身边有人小声道:“下面全是我们族人呐。”
  这次出去一万五千兵马,只有一千五百女真人,眼下回来的,大部份都是蒙古人。
  布洛勒沉思了会,转身就下了城墙。
  不多时,义州城门打开。
  众溃兵欣喜若狂,疯狂往里冲,很多人甚至不小心被挤下吊桥。
  常阿祥大喜,也连忙带着兵马冲进去。
  不料冲进去后才知道,布洛勒带着一股骑兵从北门逃了出去,往鸭绿江去了,这是想往盛京跑?
  义州城里的人听到,立马分成两波。
  有不怕死的清兵要死守,而大部份蒙古人要逃。
  常阿祥二话不说,带着人四处放火,大声喧闹。
  “明军,攻进来啦。”
  片刻之后,整个义州陷入混乱,蒙古人纷纷往外逃,原本想留守的清兵一看,也跑吧。
  等丁毅和袁有才到时,义州已然变成一座空城,蒙古人和清兵全跑了。
  城中留下大量的物资,粮草,还有无人的马匹,甚至牛羊。
  但丁毅要求可不止是这些,立马让袁有才组织骑兵再追。
  这次要求不追杀敌军,而是找蒙古牧民。
  皇太极把整个察哈尔部都迁到义州,数万蒙古牧民在这附近牧守呢。
  而蒙古能战之士都已经被打败,余下的牧民全是老弱病幼,或妇女。
  袁有才率一千不到骑兵再往北追。
  很快,第一个牧民部落就被追上。


第524章 敢于反抗的,皆斩
  这是个两三千人的中小部落,之前鳌拜率一万五千余骑,南击明国万人,他们都认为大清必胜。
  因为之前清廷与明国在辽东大战多年,几乎屡战屡胜,在征服察哈尔部后,察哈尔部眼中的清兵,已然无敌天下。
  同等兵力下,明军都不是清兵对手,何况清兵兵马还多呢?
  不料,半天不到,清兵大败的消息传过来,接着布洛勒带着亲信往西面逃。
  布洛勒逃的时候,很多蒙古牧民都不知道。
  因为数万蒙古牧民,有绝大部份都是牧守在义州以北的大片平原,这里植被茂密,水草旺盛,又是平原,实在是骑兵纵横,和牧民囤守的良地。
  清兵突然崩溃,四下逃散,这时有两条路。
  一是往西,过鸭绿江,往镇江,逃向清国境内。
  二是往北,逃向义州。
  现场大部份是逃向义州,也有少量聪明的人,直接往镇江跑,因为他们估计义州会守不住。
  果然,布洛勒连守都不愿意,直接往西逃。
  这样一来,很多牧守在义州北部的牧民都收不到消息。
  这支牧民因为距离义州近,而布洛勒又是从北门逃出来,所以派人通知了他们。
  听到清兵大败,义州城也守不住的消息,牧民们慌忙收拾,尽起帐篷,有的连帐篷都不要,赶着大量的牛马羊,拉着一车车的货物,就往西跑。
  袁有才和丁毅刚刚坡过一片草丛茂盛的坡地,迎面就看到一辆辆大车,装着蒙古人的各种东西,密密麻麻的正排着长队。
  看到明军出现,蒙古人立马大声叫骂起来。
  不多时,架,几十骑蒙古人从车队中冲出。
  这些蒙古人,有的已经四五十岁,有的才十五六岁。
  他们人带着弓,冲出阵后,就开始弯弓拉箭。
  “大人?”边上有人看向丁毅。
  陈阳眼珠一转,二话不说:“冲啊。”拍马就冲了出去。
  丁毅还没说话,袁有才也是一声令下冲了出去。
  接着明军大股骑兵狂涌而上。
  “这,这些混帐,蒙古都是老弱呀,当以降为主………”丁毅红着脸,骂道。
  可大伙都听不到了,除了有两百骑守着丁毅,其余兵马一涌而上。
  嗖嗖,蒙古人先射箭。
  接着,崩的一片声音,满天箭羽破空而去,对面冲出来的蒙古人一个个目瞪口呆,没想到明军也能骑射。
  几乎连反应都来不及,这十几骑蒙古人差点全军覆没。
  只见蒙古人惨叫,倒下,很多马匹也跟着倒下。
  但其中有一匹马居然没中箭,马上是个蒙古小伙,年纪不大,最多十五六岁。
  这蒙古小伙子很厉害,和刚才的扎库尔一般,明军射箭时,他突然一甩马头,整个人倾倒在马背另一倾。
  嗖嗖嗖,十余箭掠过他的头顶,居然一箭没中。
  他的马侧跑着,明军全看不到他的人。
  突然。
  崩,一箭从马肚子下面射出。
  一名明军的马脖子上被一箭射中。
  轰隆,那马轰然倒地,明军重重的摔了出去。
  “尼娘的。”明军们纷纷大骂。
  那蒙古小伙子身体一晃,整个人蹲在马背上。
  崩,一箭射出。
  射完后,身体飞快往后一仰,再一翻滚,又消失马背上。
  嗖嗖,明军几箭飞过,又没射到他。
  但听啊呀一声惨叫,又一明军被他射中。
  丁毅,沈志祥等诸将看的脸色大变,又青又白。
  此时有明军已经接近那蒙古小子,但看不到他人,这明军崩的一箭,终于射中马上。
  那马一声悲鸣,身体往前一趴,轰隆落地。
  嗖,就见那瘦小的蒙古一个翻滚,正好滚到另一匹早就倒下的战马边上。
  他借战马掩护,嗖,又是一箭射出。
  扑哧,这一箭射在一明军肩膀上。
  那明军一声闷哼,身体晃了晃,没下马,看起来伤的不是很重。
  这时几匹战马带着明军已经冲到那蒙古小子四周,把他团团围住。
  这蒙古小子的箭全在马背上,左右看看,就想在地上这匹马的马背下面摸箭,嘴里还骂骂咧咧,对着明军很凶。
  有明军看他还小,持着弓和铳没动。
  “等什么。”身后陈阳一声厉喝。
  架,陈阳的马高速冲上去,挥起长刀。
  蒙古人转身,惊恐幼稚的脸,死死瞪着陈阳。
  扑哧,一颗脑袋冲天而起。
  “敢于反抗的,皆斩。”陈阳说完,架,一拍战马,冲向蒙古车队之中。
  这部蒙古部落能战之士皆被之前征调到前方,如今还敢战的都被刚才杀死,余下的都是老年人和妇孺,明军一冲进去,立马纷纷跪降。
  必竟他们都看到了,刚才敢反抗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
  丁毅抬头看了看四周,突然道:“沈志祥,你带一队骑兵,回去等上一队步兵,守着西去的大桥,不要与清兵战兵纠缠,只拦财物和牛马。”
  从朝鲜境内往明国境内,只有两座桥两条路能走,丁毅过来的那座桥,清兵肯定去不了,只要守着另一座桥,义州附近的所有蒙古人,皆是瓮中之鳖,逃也逃不掉。
  他们要么往朝鲜腹地逃,要么只有被抓。
  沈志祥领命而去,点了一百骑兵,跑回到义州附近,等了没多久,终于来了一队骑兵的步兵,大约有四五百人都到了义州。
  他直接要了三百人,先往桥那边去,半时辰不到就看到桥边全是人。
  很从清兵和蒙古牧民都在这边。
  牧守在义州南和西的牧民知道消息快,已经往这边跑了,但蒙古人带着好多牛马羊还有大车,那里跑的快,特别过桥很慢。
  人群无比喧闹,到处都是叫骂声,哭喊声。
  清兵战兵们想快点跑过桥,蒙古牧民一车车的东西却堵在桥上。
  有清兵看到明军过来,吓的魂飞魄散,不顾三七二十一,直接把蒙古人一车车的财物推到河里,然后举起砍刀,扑哧扑哧。
  桥上顿时惨叫连连,手无寸铁的牧民被清兵随意的砍杀。
  他们杀开一条血路,拼了命逃到对岸,疯狂往镇江跑去,然后又吓破了胆,带着镇江的清兵再往西跑,镇江也丢了。
  其实这时清兵聚集在这里的战兵比沈志祥多多了,足足有一两千人。
  但他们已然被明军打破了胆,看到明军过来,下意识就赶紧跑。
  沈志祥一看对方兵多,也故意跑的慢,等清兵过河再说。
  他得到的命令是尽量拦住蒙古人的财物和牛马羊,自然不会与清兵拼命。
  等他的一百骑兵到了桥头,清兵的战兵已经全跑了,余下数千蒙古牧民跪在边上,到处是一片哭喊声。


第525章 说的很有道理
  下午大概三四点左右,明军所有步兵到达义州。
  然后所有步兵骑着马,分几队往四周搜寻蒙古牧民。
  接下来三天,丁毅的兵马到处抓人,清兵和蒙古人要么会游泳,涉水过河,要么往朝鲜逃,留在义州附近的全部被一批批抓起来。
  很多蒙古人都是抛弃一切,直接想办法逃过鸭绿江。
  到8月13日,抓人的押着俘虏纷纷回到义州。
  经过半日统计,加上前几天的战果,明军大获全胜,俘获无算。
  此次征战义州,共活捉女真建奴632人,蒙古人28900余人,(其中战兵6000左右)。
  获完好战马11900匹(包括未成年小马),牛4500余头,羊135800余头,其他畜禽1万余,各种车辆三千多辆,得到黄金8500两,白银66万余两,各种粮食食物装满了三千多辆车。
  当然,丁毅付出也是比较惨重。
  全军一万多人,伤亡一千七百多,其中阵亡近八百,也是他历次战役中死伤最多的一次。
  大部份都是被清兵炮击时,阵型太密造成的重大伤亡,还有和清兵骑兵对战的死伤。
  好在这个时代的火炮打的比较慢,而且丁毅的炮兵反击的效果好,不然怕是死伤更重。
  但这次对丁毅也是个警惕,以后与清兵野战,也要防着对方用火炮埋伏,打他的步兵阵营。
  但打成这样也算不错,当年大凌河之役,皇太极埋伏了四十门火炮,吴襄宋伟等明军四万多人,被一轰而散,全军皆没,其中投降了三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