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文龙回头,伸手招呼了下。
  阮思青和阮文燕赶紧上前。
  “你们向大人禀告下,这次的收获。”阮文龙沉声道。
  阮思青看了眼妹妹,阮文燕悦耳的声音像银玲般的好听:“禀大人。”
  “这次咱们带着五千两银子出海,先去皮岛和旅顺………”
  她说话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简洁明了的把他们这次的行程说了个遍。
  丁毅听的仔细,大概是先到皮岛收货,主要是辽东,朝鲜的一些商人,也有更远处的福建,浙江商人(但这类商人比较少,一般难得正好遇到,可以提前预约),大概就是毛皮,人参,东珠之类的货物,收了他们的货后,便到登州莱州。
  这也是张成和阮文龙做生意的主要路线,偶而会去南京跑一趟。
  然后从那边卖掉,再购粮,火药等军用民用物资,和其他商物,运回来,再经过皮岛和旅顺,卖掉一些,带回来一些。
  来回这么跑一趟的话,顺风需要十五天,运气不好要个把月。
  一般一趟来回,差不多能赚一千两银子,还会带回来大量的粮米。
  当然,这根据物价和实时交易来算,像这次。
  他们带出去五千两银子,带回来五千四百两,加一百石粮米,火药五百斤,生铁熟铁各三百斤,其他物资若干。
  折算下,用了二十多天,赚了大概八百多两银子左右。
  阮文燕说完,便递上了物资清单。
  她兄妹两,专门替张成干这事,阮思青会功夫,负责带兵,阮文燕也学过武,而且心灵七巧玲珑,会做生意,配合的挺好的。
  丁毅看着清单,五千两跑一个月,赚八百多两,不算太好,也不算差。
  这两兄妹,还是有点本事的。
  阮文燕讲完后,阮家三人都不出声。
  眼下他们和丁毅还不熟,也不知道这新来的大人会是什么态度。
  阮文龙虽然得到张成临死托嘱,但心中也不敢断定,丁毅会接受他们。
  必竟明朝这个时代,商人地位极低,阮文龙要不是为了伴上张成这个粗腿,也不会愿意举家跟着张成。
  只有身后有官家,他们的生意才能做的安生,也能在这个世道活下去。
  三人沉默,都看着丁毅。
  这父女三人不但都能读书识字,船上带着的一批人也有好多能写字的,绝对都是大才,丁毅脑海里组织着语言,片刻后,缓缓道:“我再重申一遍。”
  “自义父托嘱之后,我便把阮先生,当成自己的至亲叔伯。”
  “在丁毅心里,从今往后,无论荣华富贵,我丁毅与阮家,都是密不可分,至亲至爱的一家人呐。”
  嘶,阮文龙三人听的脸色大变,那阮文龙的眼睛中,瞬息变的一片湿润,这是张成都从来没有说过的话。
  “阮先生出生异国,却跟着义父多年,举家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义父能用的了你们,丁毅自信更能用得了你们。”
  丁毅说到这里,轻轻抓起阮文龙的手,一脸认真道:“还记得义父临终前的话吗,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记住,不是主仆,是一家人。”
  “丁大人。”阮文龙大哭,泪流满面,跪下。
  兄妹两人慌张下跪。
  丁毅赶紧扶起:“阮先生,你这是逼我跳海呀,快起来。”
  阮文龙哭的和泪人似的,身为一个朝鲜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感觉,这么被人尊重过。
  他一时哽咽不止,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
  丁毅等他抽泣了一番,突然沉下脸来:“有些事,我也当想说你。”
  阮文龙又是一惊。
  “思青兄妹的事,你为何不早与我说?”丁毅皱眉:“若是早说,我上次捷报,当加上他二人的名字。”
  “别的不敢包证,思青,必然可以谋个官身,阮先生,你这件事,做的不好啊。”
  阮文龙又是大哭,他身为商人,地位低下,一心所愿,就是为儿子谋个官身。
  没想到,丁毅居然主动为他着想。
  边上阮思青神色激动,表情振奋,他刚刚也听说了堡中大捷,一时后悔莫及,若早回来,便也立下泼天的大功了。
  谁想在这明朝,当个低下的商人啊。
  “你们都听到了。”阮文龙痛哭:“快跪下,当日月发誓,此生今后,当为丁大人尽心做事,不惜身死。”
  两兄妹慌张再跪,发着毒誓。
  丁毅等他们发完,赶紧扶他们起身。
  突然就感觉到手上一凉,那阮文燕的小手,顺势搭在他的手腕上。
  两人肌肤相触,阮文燕脸色不变,眼珠滴溜溜的转着,大胆的看着他。
  阮文龙看在眼里,神色似有所动。
  按张成以前的惯例,三艘船回岛之后,会休息十天半月,看天气情况再出动。
  一般春夏秋季跑的比较多,冬季很少跑。
  眼下正是春夏,也正是跑船的时候。
  但丁毅马上要坐船去旅顺,便吩附大伙好好休息,然后把诸将一起叫到船头。
  “袁大人让咱们去旅顺保护十万饷银的事,大伙都知道了。”
  “本官刚看了这三艘船,除了带少量物资,一共还能再坐两百八十人左右。”
  “咱们堡里现在有七八百人,加上各类物资。”
  “大概要分四批。”
  徐威愕然:“全堡都要去?”
  丁毅不动声色:“袁大人没让咱们全堡去,但是咱们要做好准备,万一袁大人突然下令全堡迁移,咱们不至于措手不及,匆匆忙忙,万事准备好,做起来也顺心。”
  大伙神色各异,很多人家在这里多年,心中估计是舍不得的。
  边上赵大山马上咧着嘴憨笑道:“要能驻到旅顺就好了,这边离鞑子太近,下次再来两三个牛录,俺们怕是挡不住呀。”
  张经马上点头:“这边堡离海边也远,万一鞑子爬山过来,想撤退到海上,坐船都困难。”
  “到了旅顺,随时可以坐船离开,那才安全呐。”
  “听说旅顺那边有好多田地,要是能到那囤田,大伙都能分田了。”
  丁毅几个亲信,你一言我一语,众将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第59章 全堡撤离
  “那是东江镇的地盘,毛文龙肯收我们?袁大人肯放?”钟镇奴有点不相信。
  “本官只说准备好,必竟这个地方,不是长久之地,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靠咱们两三百战兵是不够的。”丁毅明确表示了他的意图。
  “丁大人现在是守备,兵员最多可有一千,这地盘这么小,咱们怎么扩军?”张经也道:“定要挪个好地方才行,大伙也能跟着沾光。”
  这句话引的大伙纷纷点头同意,必竟关系到大伙自身的利益。
  这次丁毅因功升守备,五品武官。
  但守备一般要有八百到一千兵员,眼下徐大堡连伤员加一起都不到三百人,差的太远。
  所以这会他们都没有操守,只有一个防守官张经。
  如果能扩兵到一千,下面可以有操守,还能再多个防守官,大伙自然都有好处。
  这么想想,徐大堡这地方的确太小,不能长久呆着。
  “俺们都听丁大人的。”徐威马上带头表态。
  大伙纷纷点头。
  于是丁毅便定下基调,全堡准备撤离。
  第一批人跟丁毅十日出海,除了船员,带兵甲两百人,百姓七十。
  第二批人等船回来接他们,有兵甲七十,百姓两百左右。
  第三批全是百姓和各种物资。
  第四批估计全是物资了。
  然后丁毅下令,堡中活禽斩时不要太多,这段时间,加紧吃肉,把猪羊鸡鸭啥的,尽量吃,酒也喝掉,众将听了大喜。
  张经在边上听的仔细,丁毅第一波就带百姓,看起来对转驻到旅顺很有把握。
  他觉的有点不可思议。
  这次袁崇焕是让丁毅去护饷银的,没提让丁毅转驻到旅顺。
  丁毅为啥这么肯定?
  难道他准备投靠毛文龙?
  你想投靠,毛文龙也未必会收啊?
  张经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
  但有件事他能肯定。
  丁毅从来不做无把握的事。
  他这么干,肯定有他的理由。
  众人从码头回来之后,接着操练。
  丁毅现在专门对这些中层军官先操练。
  所有千户,百户,总旗,共计三十多人,现在又加上阮思青,编成三队。
  从齐步跑步,向左转向右转,等基本队列开始。
  他是正儿八经军校毕业生,队列上面可是专家。
  前两天刚开始练的时候,大伙还觉的挺好玩的,然后很快发现实在是没意思,而且各种出错。
  等到丁毅拿棍子打了几个人的屁鼓,大伙知道丁大人来真的。
  练了两天后,杜如海和钟镇奴被踢了出去。
  这两人差不多四十岁,练了两天左右都分不清,丁毅彻底放弃,决定让这两人以后专门在后勤上面。
  但现在训练的时候,他们也要在边上看。
  堡里训练的时候,好多百姓和小孩子也跑过来看,大家在边上指指点点,嘻笑打趣,众将都是脸红耳赤,觉的很没面子。
  但丁毅现在很有威严,众将又都不敢说。
  只有徐威小心的问,俺们这么练站着,转来转去,对打仗有啥用?
  看出大伙有抵触情绪,丁毅想了想,在训练休息的间隙道:“当年戚继光戚帅,到北方蓟辽练兵,也就是咱们这里来练兵,朝庭专门征发了三千浙兵,做为咱们北方兵的样板。”
  “有天浙江兵到了城下就地准备扎营,突然天降大雨,三千浙兵就这么站在雨中。”
  “史书上说‘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也就是在大雨中站着一动不动近五六个时辰。”
  “北方兵丁军纪废驰,见浙兵如此,无不惊骇。”
  大伙听完,脸色剧变。
  在大雨中站了近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简直匪夷所思。
  “难怪浙兵这么能打,浑河之战,击杀鞑子无数。”赵大山惊讶道。
  “浑河时,那已经是全国最后的浙兵,比起以前的浙兵,已然没那么精锐。”丁毅长叹。
  “这都不是精锐,还这么厉害。”张经夸张的说道。
  大伙面面相觑,徐威奇怪:“浑河之战,俺们不是大败吗?”
  “你们懂屁,你们知道怎么败的吗?”
  赵大山添油加醋,把当天丁毅说过的浑河之战,又说了一遍。
  张经在边上不时的补充,两人一板一眼,居然说的和丁毅差不多,也不知怎么记下来的。
  众军官听着,同样的激情万分,没想到大明曾经还有如此强横的川兵和浙兵。
  丁毅称热打铁:“浑河的川兵和浙兵,在人数少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和后金兵正面野外野战,靠的就是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明。”
  “他们能在大雨中站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也能在战场上面对箭雨,不动如山。”
  “你们想想,在战场上,面对满天的箭雨,士兵一步不动,沉稳如山,那是何等的军势。”
  “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他们打败。”
  众人皆是动容失色。
  “队列训练,就是让军士们严守纪律,凝成一团,而且最快半月左右,就能初见成效。”
  “用队列训练练出来的兵,绝对是又快又强,那才是咱们将来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坚强后盾啊。”
  徐威率先下跪:“大人,请狠狠的训练俺们。”
  众将纷纷下拜。
  丁毅的训练和其他训练不同,不但要训练他们,而且经常都要指定一人出来,跟着他的方式学着指挥,叫口号,他则在边上提醒对方有什么遗忘的。
  他的目标,训练出这三十多人后,他们各自下到部队,也能同样训练一队兵甲。
  如果全堡的人都让他训练,他那有时间啊。
  所以这些中层军官,在他眼里都是未来的班长,按班长要求来训练。
  这也是部队集训队常用的方式。
  这下午刚训练完,赵大秘书满身是汗的跟着丁毅。
  丁毅看到他,就想说找个人帮我烧点水,我想洗个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这家伙不靠谱,还是自己找吧。
  “大人,找个人过来帮你烧水洗澡吧。”赵大山屁巅巅的笑道。
  “。。”丁毅左右看看,大伙都散去了,各回各家,就赵大山喜欢跟在他屁鼓后面。
  特娘的和跟屁虫似的,丁毅暗暗骂着,但是,说实话,他心里,还是挺喜欢的。
  难怪前世的各级领导们都喜欢带着秘书,身后时刻跟着一个人,那感觉是不一样。
  “不用,我还是洗冷水澡。”现在五月份,北方温度也不低,丁毅这几天都是洗的冷水澡。
  “海边湿冷,大人可不能着凉,还是热水好。”赵大山嗡声嗡气的说着话,扭过头就看向远方。
  接着就一挥手。
  远处马上有人跑过来。
  丁毅回头,尼他娘的,正是那小娘秦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