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路有点远,去年丁毅走过一次,从从台南城过去骑马都要跑十几分钟,好多山路不好走。
  但今年再跑,刚离开大路没多久,丁毅就眼睛一亮。
  只见前面出现一条沥青道路,把原本的山路铺的平整无比,只是有点窄小,路宽不到两米。
  骑马的只能排成纵队。
  “米托成功了?”丁毅喜滋滋的问朱向阳。
  “哈哈,之前没和大人说,就是想给大人一个惊喜,这条路刚刚建好,果然和大人所说,铺的很快。”朱向阳他们大笑。
  很快,这次丁毅了们用了六分钟不到就跑到两座山前。
  上次来这边兵堡还建的不完善,这次更加完善,守兵也多达百人以上。
  从建在两座山中间的堡门进去,就是丁毅在大员的科研机构了。
  这边好几个巨大的地下仓库,都是前期让生番们挖山挖出来的,现在还在不停的挖。
  除了储存石油,还储存煤矿,铜矿等物资。
  “去年鳌拜带兵攻打大肚社,在嘉义附近发现大肚社的一个煤矿。”赵大山这时笑道:“咱们就占了过来。”
  “但一直没机会大规模挖,因为距离我们太远,没打掉大肚社,也不敢驻兵去挖,现在大肚社打下来,那边煤矿有好几个,今年可以开始挖了。”
  丁毅欢喜的点头,其实荷兰人占台之时,就组织挖煤矿,但距离生番和熟番较近,且都不服荷兰的人,比如像大肚社这种,双方打过几次,荷兰人无奈而回。
  丁毅占了之后,一直要求这边的人到处寻矿,各种矿。
  眼下已经有铜矿,石油,煤矿,铁矿等,虽然大员这些资源不多,但足够他用了。
  而且煤矿好像在台北北部和西北部比较多,这时都不在丁毅势力范围。
  进入山谷中后,发现里面又建了新的石屋。
  很快,丁毅在一个石屋里看到了阿巴斯。米托。
  出乎意外,丁毅还看到好几个波斯人,据说都是阿维后来带过来,帮米托的,全是波斯的工匠。
  丁毅当时就和阿维说过,需要工匠,果然后来阿维送了很多工匠过来,包括有造船匠,建筑工匠,打造工器等等。
  “丁大人。”米托看到丁毅来了很高兴。
  因为这边好像只有丁毅最懂,最欣赏他的能力。
  “哈哈哈,我看到沥青路了,真是不错,很不错。”丁毅笑道:“我想看看,你是怎么弄出来的。”
  米托顿时兴奋无比,好像自己的兴趣得到了最大的赞同。
  他带丁毅来到另一个巨大的石室。
  这石室是后来波斯工匠来了之后造出来的。
  石室下面挖了地下室,专门用来加热。
  丁毅也看到了他新种过的分馏器。
  整个石屋中的器具,都是波斯工匠在米托的指引下打造。
  丁毅也见识了波斯工匠在玻璃水平上的工艺,绝对要造过他在旅顺的大明玻璃工匠。
  他下意识转头问朱向阳他们:“咱们工匠学了没有?”
  “都在学,保证能学会。”朱向阳和姚新汉异口同声:“大伙都知道丁大人你最重视,怎么会不学。”
  “必须要学会,这些波斯工匠也不能放走。”
  “诺。”众人俱笑。
  这边有好几个分馏塔,米托手下工人也正在分离,他一边向丁毅解释,丁毅一边观看,非常清晰直观。
  就是通过加热石油,来分离出丁毅要想的汽油,煤油,沥青,甚至还有蜡等各种物资。
  米托事实上都不知道沥青叫沥青,是丁毅这么叫,他才学着叫。
  其余的东西,都按照分类,分别储藏。


第615章 工业先驱
  石油分馏能得到各种油和气。
  特别汽油,煤油等,按丁毅要求,储存都要千万小心,会爆炸的,所以全部藏在山的另一面,且有重兵把守。
  “现在有多少汽油和煤油了?”丁毅喜滋滋的问朱向阳。
  “一百多桶吧,不是很多。”朱向阳道:“分离的有点慢,我们正准备造新的分离室,扩大产量。”
  “倒也不用太快,慢慢来,这东西现在用的不多。”丁毅笑道。
  他这边让工匠用木做桶,外面包裹铁皮,一桶约200斤重,大概150升不到吧。
  这玩意造成百人敌,万人敌和爆炸弹就厉害了,或配上抛石机,一烧起来停不下,比以前的火油强太多。
  当下丁毅决定,回去的时候,带五十桶汽油回旅顺。
  看过分馏室后,丁毅决定叫上米托,还带着几个波斯的工匠,一起回到台南城。
  当晚丁毅先请他们好好吃了一顿,表示感谢,这让米托更觉的明国丁将军很尊重他。
  丁毅又很热情的问他,还有什么需要不?要女人吗?住的习惯的吗,吃的习惯的吗?钱够用吗?
  米托一一表示拒绝,他说啥也不要,只想好好帮丁将军做事。
  丁毅不动声色的观察,他发现米托的眼中有时会短暂的失神,似乎在回忆的过去的事情,他的眼中,有不甘心,有不服气。
  这是个有故事的人,丁毅再想想波斯商人阿维这么全力支持他,心中越加认定,这个米托是个有很多故事的人。
  吃过饭后,丁毅带他和几名工匠一起,来到一个院子里。
  院里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工匠,都是大员最出色的工匠,还有很多外国人也在,包括波耳和他的炊肉锅。
  “丁将军,丁将军。”场中工匠们纷纷打着招呼。
  波耳正盯着院子中间的石台看,上面放着他的炊肉锅,并且有人在烧煤加热中。
  “波耳。”赵大山大声叫道。
  波耳赶紧跑过来,他在这住了一段时间,开始不适应,慢慢发现很不错,这边的人很尊重他,还支持他搞研究,又包吃包住,波耳已经慢慢喜欢上这里了,关键这里据说天气很好,冬天不是太冷。
  “赵将军。”波耳一脸疑惑:“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这是我们主公,拥有百万臣民,控弦之士十万的丁大人。”赵大山道。
  随着翻译的话,波耳脸色露出震惊之色,必敬在欧洲,此时一个国王也未必有一百万臣民加十万兵马。
  “拜见丁大人。”波耳也没跪,学着明人抱了抱拳。
  “这个锅是你发明的?”丁毅笑道。
  “当然。”波耳无比骄傲。
  “你叫他炊锅?”
  “有什么问题?”波耳奇怪道,我这是用来烧菜的,不叫炊锅叫什么?
  “在我家乡,这个叫压力锅,或者高压锅。”丁毅不动声色的道。
  “什么?”波耳先是一愣,接着大怒:“不可能,这是我发明的,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台?”
  丁毅继续道:“那你知道你这锅子有什么特点吗?”
  波耳马上道:“加热很快,煮肉很快。”
  丁毅摇头,笑道:“准确来说,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从而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如果你是物学家就会明白,我们正常烧水,烧开后沸腾时,正好一百度,并且温度不可能再升高。”
  “而压力锅可以加热到一百度以上,且不会让水沸腾。”
  “他的优点在于省时及节能,缺点在于不正确操作或有瑕疵时,有可能会爆炸造成伤害。”
  “哦,该死的上帝。”波耳满脸震惊。
  他当然不是物理学家,但在意大利时,他遇到过一个物理学家杜比克。
  当时杜比克就很奇怪,因为煮肉很烂,证明水温极高,而水温这么高,居然没有沸腾。
  现在想想,结合丁毅所说的话,波耳马上就知道,眼前的明人丁毅,是个行家。
  “丁大人你居然懂这个?”波耳一脸不可思议,然后脸上露出怀疑之色:“不可能啊,不可能啊,我以为是我第一个造出来的?”
  “是你第一个造出来的,你不用怀疑。”丁毅笑道:“我们家乡只是有人提出概念,并没有亲手造出来。”
  “就是嘛。”波耳转而又开心起来。
  众人正在说话时,扑扑扑,压力锅开始发现声响,金属锅盖也震动起来。
  四周的工匠们纷纷后退,一脸震惊之色。
  米托也奇怪的看过去。
  “别慌,是热气要冒出来,一会打开时,千万要小心。”波耳道。
  “那叫蒸汽。”丁毅笑道:“蒸汽有很强大的动力,如果能运用起来,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正是在高压锅的原理上发明出来,所以丁毅今天召集了大员所有最出色的工匠,包括所谓的各类科学家。
  当然,过去一年多大员收到的科学家,次品太多,目前看来,只有这波耳是真正有用的。
  “蒸汽?”波耳脸露恍然之色:“听起来很果然很形象。”
  “蒸汽的力量很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丁毅这时问问时间,也差不多了。
  “你们看着啊。”他找来一副厚厚的手套,慢慢打开炊锅两边的搭扣。
  “丁大人,要放气。”波耳赶紧提醒。
  但丁毅没有放,直接找开搭扣,然后火速后退。
  “砰”蒸汽瞬间把锅盖打的冲天而起。
  “哇”四周一片惊叫声。
  赵大山等人则瞪圆了眼睛,一脸崇拜看着丁毅。
  丁毅接着转身向四周,大声道:“蒸汽可以为我们所用,只要配上锅炉,再加上活塞运功,用木头,煤,或者天然气,石渍都可以做热源,以蒸汽刚才的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可以制造无比强大的机械。”
  “谁愿意往这个方向研究的,可以加入到波耳的团队。”
  “只要研究出蒸汽机,每个重赏一万两黄金。”
  丁毅每说一句,四周有人用各国语言说一句。
  说到最后,哇,现场无数人惊叫。
  连米托的脸上,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他想到丁毅把他叫过来,不由问:“丁将军,我也能参加吗?”
  丁毅笑道:“你那边已经有熟练工可以接替你,你如果有兴趣,当然可以参加。”
  “我很有兴趣,对这个所谓的蒸汽机。”米托道:“而且我不要黄金,就是喜欢做这些事。”
  “欢迎你加入波耳的团队。”丁毅大笑。
  这时就发现明朝工匠和外国工匠的区别,大明朝的工匠们基本无人站出来,虽然黄金很好,但他们完全不懂,很多人一脸茫然,都没听明白丁毅刚才说的什么。
  克鲁斯送来的十个人里,正好有个物理学家叫麦克,他当场表态,他也要加入。
  一个荷兰打铳工匠也表示要加入。
  丁毅又等了会,最后终于有个明人工匠站了出来。
  这工匠很年轻,才二十岁,正是丁毅在旅顺自己培养的。
  旅顺的小学中学大学是一条龙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骑马,能打铳,能射箭,大学分专业。
  这个叫叶阿土的辽民青年在大学里学的是造炮,被分配到大员,负责维修,因为这边暂时不造炮。
  他表示他也要参与,因在丁毅的学校里,也有简单物理学科,叶阿土很有兴趣。
  于是,由波耳,麦克,米托,叶阿土,费蒂尔,三个欧洲人,一个波斯人,一个明人,五人组成的蒸汽机研究组正式在大员成立了。
  后世称他们为工业革命的先躯和领头人。
  五人组成立后,丁毅立马把他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这里有他提前画好的蒸汽机大概样子。
  当然,他对里面结构一无所知,只知道大概的模样。
  但他可以给这些人提供有效的信息。
  用加热锅炉产成蒸气,需要各种阀门,还有气缸,通过蒸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强大的力量。
  丁毅特别指出,他可以安装在船上,会让船的速度极大提高,超过风帆动力。
  五人组来自四个国家,丁毅专门配备了翻译,好在大员这边就是翻译多,更别说这边的学校还在外语。
  丁毅知道,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做事,肯定很难,或许很多年都不会有结果,但他至少已经领先了世界其他人一步。
  最后他很认真的道:“相信我,蒸汽机的发明,将改变整个人类世界。”
  “如果你们有幸参与其中,并能创造历史,我敢肯定,那怕几千年之后,你们的名字,都将永远被世人所怀念。”
  ………………
  崇祯十年(1637)九月二十七日,丁毅还在大员的时候,李自成、王卫国、过天星等围攻汉中府城(今南郑县)。
  明廷急令洪承畴来救,李等人立刻撤围向西南走。二十八日,闯王等攻克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县)。十月初二日,自成与过天星、混天王等九部分三路,分别由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入川。初四日,自成等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