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望国左右看看,拍拍小五:“走,买只烧鸡腿吃吃。”
  小五也是个年青人,二十岁都不到,闻言大喜。
  两人来到卖烧鸡的摊子,发现登州百姓生活条件很好啊,买烧鸡腿居然要排队。
  排队就排队吧,百姓中居然在谈论刚刚不久发生的战事。
  “听说我登莱总兵徐总兵,此战立下大功,重创鞑子七八千人。”
  “还有原登州游击王卫忠呢,都是我登州出去的名将。”
  “鞑子遇到我登州兵,自然落花流水。”
  “不知朝廷会如何封赏他们。”
  百姓们在说着军国大事,宋望国和小五再次有点失神,再次感觉自己不是在大明朝。
  大明朝其他地方的百姓,只想好好活着,有口吃的,谁还有功夫谈这军国大事,况且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啊。
  两人买了烧鸡腿,边吃边走,走到一个垃圾桶旁。
  小五明白宋望国的意思,手上抓了一大把骨头,嗖,扔到垃圾桶里,但故意有几块扔在外面。
  然后关上垃圾桶就想走。
  “站住。”边上突然一个在卖菜的老头站了起来。
  两人目瞪口呆。
  “把垃圾扔在外面就想走?罚钱。”老头吱牙一笑,从菜蓝子里拿出一个红袖带,套在袖子上。
  合着他在这里卖菜,还是个兼职。
  宋望国在想,我们两是逃跑,会怎么样?这登州真是有意思。
  不过他还是没选择跑,便笑问:“老人家,要罚多少钱?”
  “二十文。”
  “这么贵?”小五惊叫,烧鸡腿都不要这么多。
  “你们不是本地人吧。”老头一脸高深莫测。
  “我们外地来的。”
  “外地人十文。”
  宋望国呵呵一笑,痛快的把钱罚了。
  但老头还要他们拣起来,扔到垃圾桶,还提醒他们,吃东西不要在街上乱扔,最后还开了张单子给他们。
  宋望国说,我不要单子,这单子有什么用?
  老头说,你一定要拿走,不喜欢就找地方扔了,不要扔在这,不然上头还以为我私吞了这十文。
  他注意观察,这单子原本是一张长方形黄纸,老头撕了一半给他,留下一半。
  大概这是罚钱的证据。
  宋望国感觉更有意思了,两人很快又走回街道上,小五暗骂:“登莱巡抚疯了?搞这么干净干什么?”
  乱扔垃圾还罚钱,简直恒古未闻。
  “我倒觉的,这里的明人官员很有意思。”宋望国长叹道。
  他在街上走了没多久,已经明显感觉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比较好,而且绝大部份都挺高兴的,和其他明人城州冷漠和死气沉沉的气氛完全不一样。
  这边的老百姓自信,热情,并且快乐。
  这才是百姓真正该过的日子啊,宋望国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
  此时他们走到一家酒楼面前。
  突然就看到酒楼里有个少年捧着一壶刚买的酒出来,这时从东来了两个男子,走路很快。
  这两男子一个穿着锦衣华服,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另一个好像是跟班。
  前面的走的有点快,正好撞在那少年身上。
  砰,少年手中的酒直接摔倒在地。
  街道两边一片轰然,很多人看过来。
  “狗东西,不张眼睛啊。”锦服男子大怒,破口就骂:“弄脏了小爷的衣服,你赔的起吗?”
  少年被骂的一脸蒙,表情惊恐。
  小五一看脸色大变,伸手就按到腰间的刀上。
  “干什么?”宋望国一把按住他。
  “宰了这个仗势欺人的恶人。”小五厉声道。
  “你疯了,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宋望国狠狠瞪了他一眼。
  小五这才省起,不甘的收回手。
  “小哥儿别怕,赶紧报官,撞了人家酒,还这么凶?”边上有路人冷然道。
  锦服男子一听报官,刷,脸色就变了。
  “哎,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小兄弟,这壶酒我们陪,我们陪。”锦服男子的跟班赶紧上前打招呼,先扶起少年。
  然后柔声道:“你这酒多少钱?我们赔。”
  锦服男子也不敢哼声,好像很怕报官。
  少年说我不要钱,你们帮我买壶一样的就行,回头指了下酒铺。
  两人也不多说,走进去重新买了壶,赔给少年。
  “这些人啊,只有刘巡抚治的住他们。”
  “那当然,大明朝的官,哪有咱们登州的官好啊。”
  百姓们交口称赞,纷纷夸讲登莱巡抚刘元和登州府的官员。
  当天宋望国在登州转了一圈,所见所得十分震憾。
  这里是他见过全大明吏治最严明,百姓满意度最高的府城。
  他无法想像这里的官员怎么做到的。
  之前他从来没想过,大明朝也有好官。
  但现在,他的三观已经被震塌了。
  之前他还想着,将来有机会带兵打过来,好好教训那些奸商。
  现在,他突然不想破坏这里美好的环境。
  当晚他们那里也没去,就呆在客栈,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城门,在城门口被要求交回牌子。
  出城后没多远,就看到大量的马匹在路上,他们数了下,两千差十五匹,对方说在船上生病了,今天起不来。
  只差十几匹,宋望国当然算了,手下护卫是纷纷大骂。
  对方笑笑,又递给他一块牌子,让他们从南走,从栖霞到莱阳,从莱阳官道走,别走西边黄县那边,那边军堡多,收买不了。
  宋望国半信半疑,想自己收买派人走前,他带着大量的马从后面跟着。
  没多久前面有骑兵回来,告诉他,前面不通,没有牌子不能走,这牌子没用,给钱也不行。
  这样没办法,他们能只从南面走,稍微远了点,但果然一路通行无阻。
  经过各堡时,宋望国偷偷打量,突然发现,以后如果想领兵打过来,挺不容易的,而且这种地方,又何必破坏他呢?
  就在宋望国离开登州的同时,登州某个衙门,丁毅和部下文武正围坐一堂。
  宋哲,路超,杜如海,严雄,杨端,方多台,周有根,刘元等都在。
  刘元最近心情有点不好。
  清兵入关时,朝廷突然下旨,调他去山东任巡抚。
  当时山东巡抚颜继祖被调往德州,朝廷其实是让他去济南守城。
  刘元以清兵纵掠,无法上任为借口,推托。
  这和朝廷调祖宽去济南,祖宽推托不前是一样的性质。
  没多久崇祯就以这借口把祖宽给斩了。
  现在刘元也害怕朝廷秋后算帐。
  当然了,这时朝廷还没斩祖宽,刘元是怕丢官,也没想到朝廷会杀人。
  说起来,刘元在登莱已经当了好几年巡抚,算算在明末,已经算是破纪录的存在。
  明末各省,能当两年以上巡抚的,都算是崇祯的好兄弟。
  而刘元能当这么长,就是靠二点,一是交的税多,二是收税的田多。
  他像张居正一样量人家的田,现在内阁大佬们,谁敢派他去其他省。
  加上他每年上缴数万两税银,无论崇祯和阁臣们,都不想失去这块大肥肉。
  所以他这登莱巡抚,已经破纪录的当了好多年。
  现在突然要调他走,张元自然害怕。
  丁毅见他心情不好,也知道原因,便安慰他:“若朝廷再调你去别处,你便辞官,到大员去做巡抚。”
  “。。”刘元。
  他当然不想去大员蛮化之地。
  “若调你去济南,还能再留下干干。”丁毅笑道:“你在山东境内,我定能保你安全。”
  “你要想保命,只能去大员,要么济州,东江镇也行。”路超道:“你是登莱巡抚干的最长的一个,真要丢官了,你以为朝廷能放过你?”
  此时别说登莱巡抚,整个大明皇朝的巡抚,刘元干的时间最长,从登州之乱后,一直干到现在。
  这次清兵入关,肯定要被杀一批官员,到时自然有缺职,而且崇祯现在知道他是和丁毅一伙的,估计想拆分两人。
  刘元虽然不想过苦日子,但想想还是老命重要。
  “丁总兵若不嫌弃,下官也只能去大员度度晚年了,大员巡抚可不敢当,下官也老了。”刘元苦笑道。
  “刘大人可别这么说,兄弟们都在这里,难道我是御磨杀驴之辈?就这么定了,到大员当巡抚,那边条件,现在不比这里差,你去了就知道。”
  刘元大喜,他也是假巴意思下,没想到丁毅还愿意用他。
  当然,他希望能到济南去,那也不用去大员了。
  他以前是有点贪,但这几年跟了丁毅后,一来财富不停增长,二来也知道丁毅为人,渐渐收敛,稳妥了很多,再做几年巡抚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宋望国到底什么来头,一下子买这么多马,还真有钱,他运的走吗?”路超这时问丁毅。
  “我要没猜错,应该是张献忠的部下李定国。”丁毅当时听到宋望国的名字就笑了。
  孙可望,李定国么,必是两人中的一个,李定国的年纪轻,应该就是他。
  张献忠上次被打的招安,现在正在谷城附近休生养息,他一边打造兵器,一边招兵买马,一边集屯粮,几个月后就会再次造反。
  丁毅不记得他什么时候反,但张来买马,肯定是为再次造反做准备。


第646章 崇祯又出妙招
  张献忠现在还算明朝大将,买点马算什么,谁会拦着他。
  他手上银子很多,到处抢钱,丁毅所以直接涨价两百两一匹卖给他,不赚白不赚。
  而且正如路超所说,这算是一锤子买卖,估计以后也没机会来了,能赚一笔是一笔。
  众人聊了几句,很快丁毅脸色郑重的开始布置,大伙也认真听着。
  这次入关大战,王卫忠部受到重创,他三千兵马出战,战死二千二,活下来的人人带伤,退出战斗队伍,不能再当兵的,接近二千五,基本就是打残了。
  徐敷奏带出去三千多,和王卫忠部差不多,也基本是全军覆没。
  仅这战的抚恤就是一大笔钱,还好从清兵手上抢了上百万两,不然又是血亏。
  两人现在都受伤在治疗,没来现场。
  鉴于徐敷奏这场打的比较好,丁毅打算把他收为自己人。
  战后,朝廷肯定要调整徐和王的位置,丁毅这边也要做准备。
  原登州参将杨镇有两千兵马组成的登州二营,将给徐敷奏,再从登州囤兵中挑选一批,补足他三千人。
  不管朝廷调他去那,都可以跟着他。
  这也算他对徐大哥投桃报李的回报。
  这事昨天他就和徐说了,徐很满意,而且他知道,这世道没有兵是不行的,手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兵。
  他原为自己兵马打残了就废了,没想到丁毅能补给他兵马。
  而且这兵马以后由丁毅养,丁毅和他说的很清楚,以后徐就是丁的部下了,不管朝廷怎么调他,这些兵马都跟着他,但丁毅要调他,他必须得听调。
  徐敷奏当然没意见,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丁毅的人,自己的兵也由丁毅养。
  在这之前的几年登莱总兵任上,徐敷奏已经赚了很多钱,而清水泊一战让他明白,在大明朝这个乱世,要想好好活下去,光有钱是没用的,必须得有精锐的兵马支撑。
  王卫忠也是,要补二千五百兵马给他。
  他还有五百老兵活着,再从旅顺调二千五百兵马给他,这样王卫忠也会补回三千。
  具体什么时候完成,看朝廷对战后的升赏再看。
  这样一搞后,登州的兵马是严雄的32营三千兵,方多台33营三千兵,杨镇的两千归徐敷奏了。
  考虑到现在登州人口更多,这次又掠夺到百万银两,加十几万牧畜都归了登州。
  丁毅决定登州先小增一次兵。
  从囤兵中挑选三千,组成新的34营,由周有根为正,杨端为副,同时从流民挑选三千为囤兵替换。
  这样登州这边就有三个步兵营。
  另把原先杜如海的一千骑兵扩征为三千,由皮岛过来的陈阳任骑兵营正,这样登州就有九千步营加三千骑兵,共一万二千兵力,相当有实力了。
  丁毅又命成立登州一师,严雄为师正,兼32营营正,负责登州三个营的指挥。
  周有根和方多台分别是副师正。
  杜如海依然负责三个步营和骑兵营机的后勤。
  陈阳领三千骑兵驻登州。
  这是丁毅第一次在东江镇之处设立师级单位,严雄三人还是挺高兴的,必竟级别又上去了,
  暴兵的条件就是人口和粮食还有银子。
  登州和济州已经在这两年实现了盈利,特别登州的商税实行后,年收入更是节节往上,加上这次又截下后金百万两银,末来几年都没什么问题。
  丁毅在登州呆了半个月不到,王卫忠和徐敷奏的伤势也好了很多,与两人聊了几次,丁毅便回到旅顺。
  他回到旅顺没多久,在四月初,朝廷升赏的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