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宋应星从那学到的,还记载进去。
  丁毅听完也佩服的不得了。
  烘模技术,是明代佛山独有的制锅技术,它以佛山特产的红山泥,制成内外双层泥模,将泥模用高温烘烧后,再将融化的铁水注入。
  这种泥模,比大员的模更经久耐用,而且可以做的很大。
  大员做的模,最大只能做到七斤铁锅,七斤以上的铁锅,模具很容易崩脆,越大越不稳定,所以大员除非买家有特殊要求,一般不做七斤以上的大铁锅。
  而用了佛山的红山泥和烘模技术,不但质量精美,甚至能造出煮两石米的大锅,产量也十分高效,平均每个化铁炉,一次就能产出各种铁锅七百只,此时东南地区发达的制糖业,就有这技术加持。
  段高林这时道,改用黄泥水淋糖后,再用烘模技术做的四尺大锅,一次性可煮七百斤煻汁,极大的提升了白糖的产量。
  可以说,这次那福建商人,帮了丁毅一个大忙。
  不但让他们学会黄泥水淋糖,又从天工开物上,学到烘模制锅技术。
  两则再相辅相成,极大的提升白糖产量。
  现在大员要考虑的是,今年开始,扩大种植甘蔗面积,以应付将来的四尺大铁锅。
  “重赏。”丁毅这时笑道:“必须要重赏那个福建商人,要不是他的提醒,我们全想不到这次的改进。”
  这次不但提升了铁锅的产量,还提升了白糖的产量。
  当然,铁锅的产量和铁矿有关,大员铁矿出产有限,短时间提升不大,但白糖产量是可以大幅提升的。
  “那段高林,你说明年我们白糖产量能到什么地步?”
  段高林想了想:“最少五百万斤,后年还会更高。”
  后年甘蔗面积更大,产量只会更高。
  这样等于明年能把产量翻一番。
  但日本和朝鲜消费也有限,明年丁毅就要考虑,多往欧洲和波斯卖了。
  其实荷兰人在时,主要往欧洲卖,现在丁毅不干,只卖给过往的欧洲商人,而且以换购优先,所以,销量不够。
  如果,能在吕宋搞个销售点,更近的卖往波斯和欧洲,销量就可以大幅增加。
  当然,如果占领那边某地,可以种植甘蔗就更妙了。
  就在丁毅瞌睡想睡觉的时候,上天居然送来了枕头。
  二月初,丁毅准备离开大员,回旅顺。
  突然,有人来汇报,从吕宋来跑来很多船,上面有无数难民,俱是吕宋华人,哭着求收留。
  ‘?’丁毅一头雾水,很快他收拢了一艘船上的难民,听到了震憾人心的事情。
  15世纪,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明朝也重视海上交通,先有洪武朝的遣使南洋宣慰诸国,接着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置吕宋总督,设大明街,俱为此后百余年华人殖民海外事业打下基础,此时中国航海技术尚居世界领先地位。
  16世纪晚期,福建华人与菲律宾间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大批华人前往菲律宾定居,到明万历年间,广东海盗林凤在吕宋与西班牙殖民者开衅。激起西入对华侨的仇视。
  1593年,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达斯马里纳斯组织舰队进攻菲律宾附近岛屿,强行征发当地华侨250人充当旗舰的划桨手。当地华侨反抗激烈,但是总督达斯马里纳斯以武力威胁,最终征集了250名华人,跟随着80名西班牙殖民者登上旗舰。10月26日黎明时分,潘和五等人为首的华人船员在夜间反叛,80名西班牙人中只有14人侥幸逃生,而总督达斯马里纳斯则被愤怒的中国人用长矛戳死。潘和五等华人控制了旗舰后,离开菲律宾,扬帆直驶中国。
  总督达斯马里纳斯被戳死之后,他的儿子路易斯临时担任当地总督,他立即派出交涉使团前往中国大陆,向明王朝索要所谓的“凶手”。同时,在菲律宾展开大规模的迫害华侨行动,迫使很多华人离开菲律宾。
  1593年12月初,西班牙殖民地使团到达中国,福建巡抚许孚远接待了他们,并将此事上报给当时的万历皇帝。由于当时正是明朝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丰臣秀吉侵略的关键时刻,明王朝做出了错误的决断。许孚远上报朝廷,建议同意西班牙使团的要求,利用他们去刺探日本军情。而万历皇帝最终下令,同意了西班牙使团的要求,惩办潘和五等人(实际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抓不到),同时还给了西班牙使团丰厚的赏赐。
  万历和明王朝的回应,让西班人感觉到明人的软弱和不团结,他们的胆子更加的大了起来。
  他们不仅限制华人海商活动的范围,抢劫在海上航行的中国商船,更为野蛮残暴的是,他们经常挑起事端,制造一系列大规模屠杀华商的血腥暴行,以达到消灭及驱逐华商的目的。
  1603年10月,臭名昭著的“大仑山惨案”暴发,当地言:“凡遇华人,格杀勿论。”“杀死一切遇到的华人”。
  前后杀死华人两万三千人,事后马尼拉地区,仅余华人四百五十七人。
  惨案事件后,西方殖民者曾害怕明廷的报复,还写了封解释信给明廷,但他们并没有等来明朝报复的兵马,却是等到了明廷发了《谕吕宋檄》:
  “议照吕宋通商一节,原因漳、泉演海居民鲜有可耕之地,航海商、渔乃其生业;往往多至越贩诸番,以窥厚利。一行严禁,辄便勾倭内讧;嘉靖季年,地方曾受蹂躏之惨。维畤当事议以吕宋素不为中国患者,题奉钦依许贩东、西二洋;华夷相安,亦有年矣。。。。。。“
  檄文中没有对当局的屠杀行为进行追究,并且,说明:只要西班牙殖民者保证这些华侨往之后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宣布对当局“不忍加诛”。
  另外,檄文中还说:西班牙当局应该时刻想着大明皇帝的浩荡之恩,以及大明的仁义。
  完全没有丝毫谴责其行为的内容。
  明朝的不作为以及纵容,使得西班牙殖民者对当地华侨的欺压更加猖狂,于是第二次大屠杀很快来临。
  1639年,在菲律宾“涧内”有华商一万多人,全岛总数达二万五千至三万人。西班牙人对华商实行残酷的剥削和蹂躏,不仅征收苛重的税收,还强迫华商服繁重的劳役,许多华商被活活折磨死。
  当地中国商人实在忍无可忍,奋起反抗,西班人立即调集大军加以围剿,再次用大炮将“涧内”轰平,使昔日繁荣的“涧内”顷刻化为灰烬。
  接着在菲律宾全境进行第二次惨案,有的把华商骗到一个大院内进行集体枪杀,有的采用突然袭击的手段,将毫无准备的华商杀害,甚至连老人、小孩也不能幸免。这次大惨案延续了三个多月,罹难华商达二万四千余人。
  有少量华人坐船外逃,他们有部份到了大明沿海,也有少量来到大员,请求庇护,收容。
  这波逃到大员的华人,有十二条艘,三百多人。
  他们基本都是当地华商,为上岸,曾在码头表示,原用银两,换他们容身。
  这段历史,前世的丁毅也没细看过,没想到现在又发生在自己眼前。
  不管怎么说,他先下令收容难民,安排居住,然后找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过来商谈。
  对丁毅来说,这也是一波人口,而且大部份都是商人,可以带动大员商业发展。
  没多久,他接见了十几个难民代表,都是当地富商大户。
  没想到居然看到一个老熟人。
  那人看到丁毅时,也是一脸不敢相信之色。
  这人正是当初丁毅第一次卖生丝给他的许功烈。
  当年郑芝龙初次收费,每船收银,许多商人都在观望,不敢出海,丁毅到松江后也不知道,一下子进购了十万生丝。
  结果到了泉州等地,卖不出去,没人能接下这么多量。
  好在许功烈当时有空船回家,一下子买了他七万斤,让丁毅小赚了一笔。
  没想到近十年不见,两人已经际遇各不相同。
  “丁将军?这里是你在做主?”许功烈不敢相信啊。
  他前几年,也听到有明人占领了大员,但他也没有过来,前面说过,他家在吕宋就是做衣物,顺带贩卖丝绸,所以几乎只跑大明朝,不来进糖。
  “许老板,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啊。”丁毅也亲切的叫道。
  于是在崇祯十三年二月初,丁毅收留了来自吕宋的三百多难民,然后消息传出,吕宋惨案幸存的难民要么往大明跑,要么往这里跑,到二月底时,前后收留近两千多人,得到六十几条船。
  能跑出来的难民,基本都是当地富户,像许功烈一家,更带出白银三十二万两,比索一百多万,载满两大船。
  难民们推出代表,与丁毅协商,以白银十万两,购大员一地,他们自己建城,囤田,居住,丁毅负责保护他们。


第679章 五十六倍的惊天利润
  丁毅想了想,更问:“你们想建什么样的城?可要我提供物资和工具?”
  许功烈和诸代表对视一眼,纷纷道:“我们想建个简单点木寨子,用木栅围起来就行,不会动用砖石。”
  他们在吕宋习惯了这样的简易木城,因为西夷当局不准华人在当地建砖石城,砖城拥有一定的防护力。
  所以当地华人的聚集地,都是用普通的木栅栏一围就算。
  但丁毅的想法不一样,许功烈他们不在这里建砖城,意味着他们还想回吕宋,不会长住。
  他马上大方的表示同意,并在大员以南,屏东平原上面有大量适合囤田的地方,一口气划给他们两万亩,不要钱似的扔给他们。
  但丁毅也有要求,建城的一切物资工具,由丁毅免费提供,可他们所有的船只随时要接受丁毅的征用,如果丁毅要用他们的船,不能拒绝。
  许功烈他们当然同意,并觉的这地方有点大,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
  难民们纷纷盛赞丁将军仁义。
  于是这二千多人便在大员一角新建一城(其实就是木寨子),取名‘八联’城,记念八联被杀的同胞。
  二月中旬,丁毅送走远征军。
  此时大员大概已经接受了三千难民,许功烈这段时间忙的不可开交,专门收拢安置难民。
  中间他多次来找丁毅,丁毅都不在府上,好像有什么事想找丁毅商量。
  二月底时,八联城还在建造中,城主许功烈再次来找丁毅,商量事情。
  但到了丁毅府上,又听说丁毅不在。
  许功烈这已经第四次了,终于忍不住:“丁将军去哪了?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守卫回答千篇一律:“不好意思许先生,丁大人是总兵大将,他的形踪是军事机密,为防建奴细作,不能说哦,实在报歉。”
  许功烈很无奈,这大员那有建奴?建奴都帮你丁毅打仗呢。
  他没法办,于是决定,这次就在门口等。
  不一会,从丁毅府里走出几个人。
  许功烈眼睛一亮,最前面的人他认识,不是大员总督赵大山吗。
  “赵总督。”
  “咦,许老板,你在这干嘛?”赵大山客气的笑道。
  “草民在等丁将军。”许功烈陪着笑。
  “丁大人不在府上,我们几个正要去找他,走,一起吧。”
  许功烈惊喜交加:“我也可以去?”
  “当然,都是自己人。”
  许功烈原本感觉赵大山五大三粗的,可能不好说话,没想到赵大山第一次和他单独聊天,居然这么客气,顿时他对赵大山好感直线上升。
  他和赵大山等人一边走一边聊,这才知道,今天大员种植两种新作物,一种叫橡胶,一种叫咖啡,所以丁毅不在府上。
  “大员也能种咖啡?”许功烈闻言大惊失色。
  他很小就随父亲去了吕宋,长大后接班家族产业,许家在吕宋可是最富有的家族,并与当地西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要不然也不会有西夷在屠杀开始之前,暗中通知他们跑路。
  许家是这次所有华商中,带着最多财富逃出来的一个。
  他在吕宋也喝过来自欧洲的咖啡,并非常沉迷,但咖啡这时在欧洲也比较少,一般都是有钱人和贵族官员们才喝的起。
  他曾想倒卖到大明,根本没货,想种植,也得不到种子。
  吕宋也没有的卖,他只能托欧洲的朋友,从欧洲带过来,基本一年或几年才能带一次,也不多。
  “试种吧,也不知能不能成功,听丁大人说,以后这玩意,能卖钱。”赵大山笑道。
  “能卖大钱。”许功烈眼睛大亮。
  几人走了没多远,有战兵们牵来几匹马。
  赵大山看了他一眼:“许老板会骑吗?”
  “当然。”许功烈笑道。
  众人一人一匹马,往台南城东南方向跑去。
  大概跑了有两三里路,就看到好多人就在前面。
  这边还建了墩堡,和围墙,像个秘密基地似的,从大门进去后,里面就是平原,可以囤田,也可以种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