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让一看左光先没用,气乎乎的出去了,然后决定,召集兵马,好好教训下丁毅。
  就在他在城中乱哄哄集合兵马的时候,砰,一个汽油弹已经落在榆林城上。
  榆林兵马纷纷怒骂。
  姜让更是勃然大怒:“开门,好好教训丁毅。”
  轰隆,随着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一开,榆林的兵马如潮水般的狂泻而出。
  榆林城除了留下三千人防守,几乎有数千人马冲了出来,打头的是姜家的一千家丁。
  明末能练有一千家丁的相当有实力,这也是姜氏三兄弟的所有资本。
  数千兵马一起冲出来,气势十足。
  城门外,周光宝和严雄的兵马正慢慢汇聚成两团,如同两个紧握的拳头。
  因为他们之前分守两处。
  “准备。”
  骑兵和铳兵纷纷站好位。
  周光宝脸上露出不忍,必竟明军不想打明军。
  但他想想丁毅的话,地上军头们能打的,忠心的都是家丁,家丁很难为我们所用,不如打掉,只有打掉一部,其余的才会屈服。
  “给老子狠狠打。”周光宝一声厉喝。
  砰砰砰,现场铳声连绵响起。
  严雄带了三千铳兵,分两边,一千五铳兵分成五列轮射。
  冲最前面的家丁们纷纷倒地,惨叫,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此时榆林明军的素质比清兵不知差多少,就算是家丁也不例外,突然遭遇如此猛烈的铳击,先锋是瞬息崩溃。
  周光宝和严雄再次看到明军如何不堪,两边各一轮铳击,冲锋的明军死惨伤重,然后有人直接扭头就跑。
  几乎是和清兵对战的翻版,前锋有人掉头,马上大军轰然崩溃。
  榆林镇明军们狼狈逃窜,纷纷扭头,拼了命的往榆林卫城跑。
  “追。”周光宝一看,大手一挥,三千骑兵从后掩上。
  榆林明军跑的更快了。
  此时南城门口的姜让几乎不敢相信。
  他正带着一队家丁,刚在城门外集合,准备冲阵,前面的先锋居然已经败了。
  太快了,丁毅的兵马一轮铳打下来,直接打的他们全军崩溃。
  姜让又惊又怒,扭头看向其他地方,发现四个城门出来的兵马,有两个被丁毅的人马打了回来,另两部还没遇到丁毅兵马,也赶紧往回跑。
  “特娘的,顶住,给老子顶住。”姜让叫都叫不住,败兵们逃命似的往城里逃。
  可后面周光宝追的也急,眼看着明军就要杀过来。
  城头的姜瓖大惊:“快,开炮,开炮。”
  “会打到自己人。”有人叫道。
  “关城门,关城门。”姜瑄又叫。
  “外面都是我们的人啊。”
  两兄弟指挥也是一团乱,实在是败的太快,让他们也惊慌失措。
  城下原本准备冲出去的姜让也赶紧往城里跑。
  周光宝的骑兵并没有追的太靠前,大概也怕被火炮打他,他们三千骑兵就要还是驱赶,驱赶榆林明军入城。
  等榆林明军乱哄哄的挤进城里,关上城门。
  抛石机再次出现。
  嗖,嗖,嗖,一个个汽油弹从四面八方往城里扔。
  严雄先每面扔十个。
  马上对方城墙上,只要被扔中的地方,都无法站人。
  “顶不住啊。”姜瓖跺脚,如果火炮无法打掉抛石机,再让丁毅这么扔,他们早晚都完蛋。
  这么多人聚集在榆林卫城,不饿死也要被烧死。
  于是三月二十四日,周光宝和严雄两人带兵逼降了榆林镇明军。
  这支明军在历史上,最后投降了李自成。
  现在提前被丁毅逼降。
  姜让兄弟被带到严雄面前,姜让怒不可竭:“丁毅想造反吗?公然吞并咱们兵马?当朝廷的诸臣都是瞎子吗?”
  严雄骑在马上道,一脸震惊:“姜总镇如何说起?”
  “明明你们榆林镇被建奴伊尔登带兵攻破,若不是我们大同兵马来救,三位姜将军早就尸首异处,你不谢我们?还要弹劾丁总兵吗?”
  姜让兄弟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操作的?
  但转念想想,现在这里,还不是严雄说了算,他说榆林镇被建奴攻破,那就是被建奴攻破。
  必竟之前建奴还打破了长乐堡,这是连米脂县县令都知道的事。
  “你们,你们………丁毅…………无法无天………”姜让又气又怕。
  姜瓖赶紧拉住大哥:“严将军,你们胜了,咱们认了,你要什么,都拿去吧。”
  他现在只想留条小命就算不错。
  严雄哈哈一笑:“姜副将你放心,伯爷只要你们的兵马和银子。”只要你们知趣,小命是会留着的。
  说完转身而去。
  姜让忿忿不平,还要骂骂咧咧,但姜瓖劝道:“大哥勿冲动。”
  “榆林镇被破,咱们可以死在乱军中,也能活下来。”
  兄弟三人闻言,面面相觑,下一刻,忍不住要抱头痛哭,姜家几代经营,全完蛋了。
  三月二十五日,严雄联合左光先、米脂县令,向朝廷奏报。
  三月中旬,满清伊尔登部两万精兵,从山西窜至陕西,先破长乐堡,再破榆林镇。
  丁毅大同兵马紧追而至,与榆林镇官兵内外夹击,击退建奴。
  姜氏兄弟三人和左光先,俱身负重伤。
  左光先和姜氏三兄弟当时看到这塘报,也是相当无语。
  严雄说他们俱身受重伤,他们要是听话,以后可以是伤势全愈。
  他们要是不听话,以后可以是伤重而亡。
  丁毅只手遮天,玩弄朝廷于股掌间,实在是让他们又气又怕。


第734章 皇太极死,孙传庭疯
  严雄软禁了姜氏兄弟和左光先,淘汰一批老弱病残,砍了一波老兵油子和家丁老油条,大量的军官都被安排囤田,最后得到精兵八千,马一万多匹,其中左家就有三千兵马,四千匹马,相当富有。
  接着就是老套路的整编,大力提拔新军官,士兵分军官的田,然后囤田,发饷,提高伙食,一系列操作下去,再加上严格的训练,连发半年的饷,半年不到便全部变成忠于丁毅的精兵。
  此时丁毅的爪牙已经公然挥出,毫不避忌的到处抢地盘,抢兵源。
  崇祯十五年吞大同镇,得精兵八千,囤兵两万多。
  崇祯十六年吞榆林镇,得精兵八千,囤兵两万多。
  两镇囤田被丁毅占了就有几十万亩,加上没收的银子等财物更不计其数。
  姜家左家数十年经营,全都归了丁毅。
  丁毅在这边吞兵抢钱,另一边的满清也在狠命的打击大明。
  因大明各地兵马不敢动弹,号称四十万精兵,却连一箭都没有射出来。
  加上丁毅的兵马按兵不动,满清到处肆虐,足足在明国境内呆了八个多月,十一万清军还在沂州(兖州刘泽清地盘内)放马休整一个月,如同在自己家中一般。
  说来也奇怪,沂州隔壁就是丁毅的青州地盘,清兵好像眼瞎一样,就是在沂州抢,不往青州去。
  事后,大量兖州百姓往丁毅地盘跑,连他们也能看出来,丁毅的地盘,连清兵都不愿意去。
  其实刚进关时,阿济格也想着按皇太极的想法,遇到丁毅的兵马就大打一场,甚至想打进山东丁毅腹地,也有过考虑进攻登州。
  但后来他们仔细研究,觉的丁毅守的地方真不好攻,丁毅在山东经营十几年,县城是别想打进去了。
  抢掠丁毅的老百姓,固然能发泻一番,但若引得丁毅和他们死战,堵他们的路,实在不值得。
  因为自从入关后,丁毅的兵马到处避让,也不挑战他们,更不堵截他们,明显在放水。
  阿济格抢的这么高兴,自然不愿招惹丁毅。
  他们这次进关的第一任务是抢东西,如无必要,自然也不愿意开仗,特别和丁毅开仗。
  于是双方形成一种自然的默契,满清不往丁毅地盘去,丁毅的在各地兵马,按兵不动。
  最后,满清在高高兴兴抢了八个月后,终于抢掠累了北返,于崇祯十六年七月从原路出关。
  此时他们车驼绵延300余里,渡卢沟桥时历时几天尚未过完,明将刘泽清、唐通、周遇吉、黄得功、包括沈世魁等劲兵猛将都集中通州,从早到晚,闭城不出,还编造“捷报”给崇祯帝。
  等到清军出边,唐通、白广恩等合兵进攻,想劫点人口财富回来,结果被杀的大败。
  此次清兵入关,最远到山东,连破兖州各地。共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四县,八十二城。鲁王朱以派自杀。乐陵、阳信、东原等诸王皆死,朱明皇亲被屠戮一千余人。俘人口四十六万,获金二万三千余两,银二百六十万余两,牛马等四十万余头,珍宝缎匹十万余,各种财富资源装了数千车。
  这些还只是上缴到满清国库的财物,至于兵将们私自抢到,收藏的,都没有计算在其内。
  原本国内情况很糟糕的皇太极,经过这么一下回血,终于情况好了很多。
  清兵再次大胜,更加的鄙视大明朝,加上丁毅在辽东咄咄逼人。
  满清很多文武大将们,都要求打下山海关,彻底打通与大明的路。
  只要能打下山海关,占住之后,以后随时想进关就进关。
  但皇太极和原历史上一样,他还是坚持即定国策,不愿意打山海关。
  由此可见,皇太极之前屡次想和大明议和,是真心实意的,都说他雄才伟略,但从这点看,可能他的格局就是立国大清,与大明平起平坐,守住关外就觉的很满足。
  但这次朝中有很多大臣强烈要求打山海关,因为丁毅的兵锋已经到了辽阳城下,大清的地盘越来越小。
  众将大胜回京后,大量上书,雪片似的向皇太极而来,无论满汉,都要求攻打山海关,正式入关,占有大明关内国地。
  更有汉臣建议迁都锦州,以避开丁毅。
  皇太极这几年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天天被朝臣轰炸,苦不其烦,身体越加的衰弱。
  八月时,皇太极突然在盛京清宁宫猝死,他生前未立嗣子,豪格和多尔衮成为竞争者,最终多尔衮提议,为防八旗内乱,让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即帝位,是为顺治帝。
  ……………
  满清大胜,明朝大败,此次入关损失之重为大明史上少见,足以比肩北宋靖康之耻。
  可崇祯帝没心思伤心,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丢了多少百姓,被杀了多少兵将,没了多少银两。
  清兵前脚刚走,他赶紧下令各路总兵回去打农民军。
  因为李自成越来越猛了。
  李自成决定争霸天下之后,就开始分兵驻守各地,不再以前一样到处流窜。
  其初,李自成攻城掠地多不守,及渡汉江,长驱入荆,见无一兵,遂有据志。先据荆襄,次及承天、德安,渐及汝南,分设卫兵:通达卫制将军任荣光以兵六千守荆州,分二千守荆州;通达卫左威武将军兰养成以步兵八百守夷陵;通达卫右威武将军牛万才以骑兵六百、帅标都尉张礼以水兵六百,分守夷陵;帅标威武将军王文耀以兵六千守澧州;扬武卫果毅将军白旺以兵三千守安陆;都尉董云林以兵六百守荆门;帅标威武将军谢应龙以兵三千守汉川衣马家隔;左卫都尉马世泰以兵六百守显陵;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一功、右威武将军冯雄各领兵二千;汝宁卫威武将军韩华美以兵八百守信阳;均平之果毅将军周凤梧以兵二千守禹州、郑州。
  到崇祯十六年中时,基本尽占河南湖南两省,大明在这两个地方的重要府州已经完全无兵。
  崇祯急的要死,不停催孙传庭灭贼。
  到了崇祯十六年七月,孙传庭已经陷入了近乎绝望的状态:
  “吾固知战未必捷,然侥幸有万一功。大丈夫岂复能对狱吏乎!”
  八月初一,孙传庭在没办法之下,于是在西安誓师,统率好不容易聚集的十万大军出征。
  此时孙传庭在陕西省搞的所有改革措施都是一团乱麻,毫无成效,但孙传庭也只能寄希望于侥幸,就算失败了,哪怕被李自成打死,也比回天牢强。
  十万大军才走到洛阳,明军的粮食供给已经岌岌可危,为大军供应粮饷的晋南地区“催逼严急,里老有自缢而死者,运夫有淹没河中者。人情汹汹,莫知所措”。
  这就是不好好种田的下场,也是种不好田的下场。
  孙传庭这次没种好田,军粮完全不够。
  这时有人建议孙传庭在洛阳筑城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解决军需问题。
  但是孙传庭要是能屯田,在陕西不就屯了,何必要到洛阳来。
  孙传庭硬着头皮硬抗,继续带兵马找李自成干架。
  在战役初期,孙传庭接连取得了一些胜利,闯军的嫡系大将谢君友都战死。
  然而,战术上的胜利换来的是战略上的步步深入泥潭。
  李自成也猜到孙传庭补给困难,连连后退,拉开孙传庭与其大后方的距离。
  闯军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